第三章

每次夜深人靜時,想想童年趣事,嘴角總會自然勾起,自覺得回味無窮,那時的無憂無慮,那時的單純可愛,傻傻的無知,很是懷念,思念。

一笑,何顧他人思前後,一抿,只慮明日一絲愁。

雖然沒有太多的玩具,沒有品樣繁多的食品,可是童年卻處處充滿樂趣,充滿着歡快的追逐。

小時候和大伯家的弟弟總會玩在一起,弟弟比我聰明,比我伶俐,爺爺雖然對我們都喜歡,但我還是感覺的到,他疼愛弟弟還是要比我多一點。

但並沒有嫉妒,老媽從小教育,不是你的東西,不要拿,即使到了爺爺奶奶家,就是好吃的放在你眼前,不給你也不可以吃。

這樣的教育記憶猶新,所以我雖然常去爺爺家蹭飯,但該吃的我會吃,其他的,從來不拿,不要。

爺爺那時有六十多了,已經不務農,但爺爺卻是個呆不住的人,養了頭小毛驢,沒事的時候就套上小車,四處轉悠,撿些廢品。

而我和弟弟那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坐着爺爺的毛驢車,與他一起去撿廢品,因爲每次回來爺爺都會買回很多肉啊,排骨,魚等等好吃的,偶爾也會給我們一塊,五角不等的零花錢。

小孩子嘛,有好吃的,有錢花,就會很是開心。

而且弟弟也特會討爺爺開心,每次要錢,五角,在眼前比出五根手指,一元,十根手指,爺爺也沒次都是眯縫着眼睛,慈祥中待着笑意。

弟弟那時很瘦,我相對胖一點,那時家家外院大門都是木製的,鐵質的很少,也就只有當時的村大夫家是鐵門。

記得有一次是在大伯家院裡與弟弟玩耍,玩了一會後,弟弟突然跑到木門邊,當時的木門夾板之間有夾孔,弟弟在跑到木門前後,把腦袋順着空隙就伸了進去,然後又拔了出來,再伸進去,再拔出來,來來回回,玩的不亦樂乎。

我看着好玩,又不服氣,學着樣子也找了個空,呲溜,腦袋一下子就進去,很是順利,可是在往出扒的時候,悲劇了,卡住了,之後震天的哭聲,響徹了整個院子,最後還是大伯用琚,鋸斷木板我才解脫了出來。

呵呵,每次想想都覺得那時,實在搞笑,好笑……

生活總是平淡的,轉轉折折,隨年流逝。

七歲那年我進了幼兒班,其實六歲時就去過,不過當時班裡不到五個學生,而且我是最小的,後來老師因爲我總是打亂秩序,就把我攆了回去。

可這回不一樣,班級裡擠滿了和我同樣的小孩子,還有着不少家長作陪,不過老媽可沒有這個打算,把我送進去就打算走,其實那時我也沒覺得非要老媽陪着。

可是剛好我的一位同學的媽媽也要走,我那爲同學張起大嘴就哭,我一看他哭,又看了看要走的老媽,有樣學樣,張起大嘴就嚎。

老媽一看我嚎,看着老師就說,張蕾老師,我把孩子交給你了,不聽話就揍,只要不揍壞就行,說完轉身就走。

然後我就在老師嚴厲的一聲呵斥下,立刻閉上了大嘴,乖乖回到了座位。

說起張蕾老師,她是我小學六年裡算是最懷念,喜歡的一位老師了,雖然已記不清楚她長什麼樣了,但模糊的印象就是漂亮,一頭短髮,而且還彈的一手好鋼琴,那時候學校裡就有一臺老舊鋼琴。

而且我的一手左手字,能變成右手,也都是她手把手幫我改過來的。

小時候的我們都很淘,一下課,就會風風火火的滿操場亂穿,你追我捉,滿頭是汗。

回到座位,不許跑了,張蕾老師佯裝嚴厲的悅耳聲音。

剛從飯盒拿個苞米麪大餅子,叼在嘴裡得我,看着張蕾老師,卡巴卡巴眼睛,不解爲什麼都在跑,就說我,但卻沒敢吱聲,老實的坐回了座位。

現在想想也理解了,不過可惜張蕾老師並沒有教我們多久,就離開了學校。

張蕾老師的離開,雖然有點難過,但那時也並沒給我心中帶來太多的起伏,小孩子嘛,過了這陣,還是該玩玩,該鬧鬧,就是不愛學習,上課老愛鑽桌底,新來的老師也不太理睬。

雖然這樣,但我記得我人生中第一次學習獎勵,只有在幼兒班的那一次,那時弟弟學習好,我們在同一班,他總是前三名那裡徘徊,而我得獎的那次,弟弟是第三,我們村的,也是我的另一個從小到大的玩伴第四,我第五。

那次頒獎是全校公開性的,校長,老師都坐在講臺上,臺下是全校學生,然後每個班前五名,依次上前領獎。

輪到我們班時,我懷着緊張的心情,帶開心的笑容,緩步走上臺前,在全校學生的矚目中,接下老師放在手中的小本子,雖然只是五本很小的田子格,但那時,也是再我人生中,我感覺那是最榮幸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