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

郢都城內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十分熱鬧,街道兩邊勾欄瓦肆,販夫走卒,彈奏吆喝,不絕於耳,大街上到處都是來來往往的人流,好一派熱鬧氣象。

第一次見到外面的世界,熊槐大爲好奇,原來楚國的郢都這麼繁榮。

“愛卿,你曾經去過齊國的臨淄,臨淄號稱天下第一大城,不知比郢都如何。是否真如書中所說的那般,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大王,確實如此,齊國臨淄自獻公建城以來,已近八百年曆史,時間久遠,繁華異常。”

“那麼我們楚國的郢都和齊國的臨淄相比,如何?”熊槐問道。

臨淄的盛況令熊槐十分嚮往,只可惜那是人家齊國的都城,他身爲楚王,要想到臨淄去,除非證道成帝,否則很難想象。

屈原頭顱微微揚起,神采奕奕,驕傲的道:“我們楚國現在的郢都雖然歷史沒有臨淄的長,但是郢都的繁榮,絲毫不比臨淄差。車轂擊,民肩摩,市路相排突,號爲朝衣鮮暮衣弊。”

後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車輪撞擊着車輪,人與人的肩膀互相摩擦,街道縱橫排列,市面繁華,街上一天到晚都是如此人流不斷,你早上穿的鮮麗的衣服出去,晚上回來都給擠壞了!

聽到屈原的話,熊槐點點頭,他自己深有感觸,雖然沒有一天就可以把新衣服擠壞那麼誇張,但是人口稠密,還是很直觀的感覺到。

車輪撞擊着車輪,熊槐也注意到了,身邊不時經過的馬車,表明郢都富有的人也相當多。

路上的行人,穿着並不單一,顏色多種多樣,絲麻絹羅材質不一。

最重要的是,從路上行人的臉色看,並沒有露出菜色的人,顯然楚國郢都的人,最起碼衣食無憂,家給人足。

而後在閒逛中,熊槐發現奇怪的一幕,那就是街上有許多車馬,全都向着一個地方趕去。

好奇之下,熊槐跟着馬車之後,來到一座府邸。

那是屈府。

“愛卿,這是誰的府邸?”熊槐奇怪的問道。

看着屈府外面車輛一輛接一倆到來,賓客一位接一位進入府中,熱鬧非凡的樣子,屈原嘆了一口氣道:“大王,這是大將軍屈匄的府邸。”

熊槐在屈府之外好奇的觀看起來,短短半個時辰,就有十幾輛車到達屈匄府上,進去六十多人,出來了八十幾人。

熊槐若有所思,對屈原道:“走吧,回宮。”

自楚國重臣離開楚宮後,郢都頓時一片沸騰。

大將軍屈匄的府邸,頓時車馬如龍,人流如潮。

屈匄接下了一個重任,那就是送巴王之弟回國。

巴國已經被秦國滅了,巴國離楚國極近,而離秦國極遠。楚國對巴國攻伐,已經維持數代國君,尤其是現在的楚懷王即位以後,多次攻打巴國,奪取了巫山一片區域,設立了巫郡。只要秦國答應割巴國給楚國,那麼楚國入主巴蜀,就會成爲定局。

要是秦國不同意割讓巴蜀,以當前巴蜀那些孤立無援的秦軍,楚國憑藉那些恨秦軍入骨的巴蜀遺民,也可以在巴蜀迅速打開局面,剿滅巴國的秦國秦國軍隊,將巴國收入楚國的懷抱。

因此,這次攻略巴過的大戰,楚國上下一致認爲就是異常難行的武裝遊行,只要楚軍翻山越嶺,越過重重阻礙,就可以將巴國吞下,如果運氣好,得巴望蜀,順便將蜀國的地盤也吞下,那就更好了。

楚國的貴族,似乎已經見到一大票軍功封地來襲,就看自己有沒有機會參加這次的盛宴了。

爲此,郢都各大家族,紛紛攜重禮拜訪大將軍屈匄,請求讓他們的家族子弟,進入軍中歷練。

各大家族相互提攜,禮尚往來,楚國已經進行數百年,全都默契的心照不宣。

對於這種事,屈匄身爲屈式一族的武將代表,早已輕車熟路。

等喧囂落下。

屈匄家臣張行抱着數捆竹簡走進來,見屈匄面帶喜色,恭賀道:“君上,大喜。”

“今天一共來了多少家族。”屈匄問道。

“君上,今日以昭景屈三大家族爲首,加上其他楚國郢都的貴族,一共來了四十多家。”

“四十多家,這麼說在郢都的大家族基本上都來了!”屈匄點點頭,大家還是很熱情的,對他護送巴王之弟的行動十分看好,表示了極大的支持。

要不然,就像上次,齊楚聯軍攻打秦國的時候,整個楚國境內,送族中子弟進入軍中的歷練的家族,加起來都不到二十家。

不想今天,得到消息後,光是郢都就來了四十多家。

“君上正是如此。”張行點頭道。

“一共送來了多少貴族以及貴族子弟。”屈匄問道。

張行將手中的竹簡放下,拿着最上面的竹簡遞給屈匄道:“君上,總計一百六十七位貴族君子,其中不能繼承爵位,只是白身的有九十三位,擁有繼承權已經獲得官職的人共七十四位。而已經繼承爵位,有官職在身,請求隨軍參戰的有三十七人。”

屈匄接過張行遞過來的竹簡,自己看了起來,看完後捲起竹簡,將竹簡放在自己身邊。

張行說完,等了一會兒,再次拿出一個竹簡,交給屈匄,道:“這些貴族君子,以昭景屈三姓爲主,因爲君上的緣故,其中以屈姓子弟最多,共三十七位,昭姓景姓以及其他公族弟子加在一起一共五十八位,其他各大家族加在一起,一共七十二位。”

屈匄把竹簡看完,嘆氣道:“自從數年前大王連五國之兵攻秦不勝之後,意圖恢復吳起在楚國進行的變法,獲得左徒屈原的鼎力支持,試圖變法圖強。”

“但是吳起貪而好色刻薄寡恩,變法暴虐,引得天怒人怨,連吳起變法都失敗了,就憑他年紀輕輕不知深淺的屈原,能辦成什麼事。最後不僅自己搭了進去,還連帶我們屈式,成爲衆矢之的,差點給他屈原陪葬。”

“幸虧大王英明,迷途知返,將屈原疏遠貶斥,否則楚國還得再經歷一次大亂不可。”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