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

太子橫聞言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南後聞言大爲欣喜:“上大夫不愧是大賢,賜上大夫黃金百金。”

上官大夫喜道:“謝王后。”

“······”熊槐聞言:“原來寡人的靜字有這麼深遠的含義,有上官大夫的解說,寡人也放心不少。”

只是後宮和外臣結交的事情,讓熊槐生出一股警惕之心。

南後與上官大夫結交,之前還有鄭袖和靳尚結交,雙方相互引以爲援,這讓熊槐很不爽。

雖然現在還沒有後宮干政這一說,但是這種情況也不能不預防。

可若是責罰王后與與太子,這會引起羣臣反彈。

但是無故貶斥上官大夫,不僅會讓南後和太子驚疑不定,而且自己賞罰不明,也會有損楚王的聲譽。

想到這,熊槐對李秋吩咐道:“傳令給令尹,去齊宋兩國求賢之事,乃是我楚國的大事,太子乃是一國之本,不可不慎重。因此我楚國需派出一位重臣,才能顯示我楚國的誠意,上官大夫德才兼備,依寡人之見,那就上官大夫吧。”

爲國選賢,這是一件十分榮譽的事情,並且還是爲太子聘請老師,這既是大王的信任又是對太子的示好,還能賣人情給太子之師。

加上楚王確認額兩位人選,都是名動天下的大賢,尤其是莊子,這可是先王威王就準備託付國政的大賢,於是上官大夫高興中夾着憂慮的同意了。

搞定太子的事情後,熊槐召見了屈原。

屈原到來後,熊槐鄭重將手中的一枚金印直接放入屈原手上,而後盯着屈原的眼睛道:“賢卿,這枚金印乃是寡人特意定製的襄陽城守印,有了這塊令牌,襄陽城內所有的內政事務,卿都可自行決定,除非寡人親自下令,否則,哪怕是令尹下令,卿都可無需聽令。”

“襄陽城的築城的壯丁,寡人已經爲卿準備好,一共五萬壯丁,三萬國人,兩萬庶人。另,寡人已經在北津戍哪裡準備了三十萬石糧食,卿可直接調用。接下來的事情,寡人就全託付於賢卿了,不知賢卿是否準備好?”

屈原接過金印,拜道:“臣萬死不辭!”

熊槐點點頭,道:“屈原獻麪粉有功,寡人甚是歡喜,特擢屈原爲襄陽守,全權負責襄陽築城一事。”

“臣領命。”屈原拜了三拜,而後拿着金印,徑直出宮而去。

屈原此去襄陽,築城只是次要目的,主要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變相廢除國野之別,另一個就是廣開阡陌,進行分田,承認土地私有,最終的目的,就是對封君貴族的私有土地進行徵稅,以及吸引那些逃亡的人從新融入楚國的大家庭。

如果不這麼做,一直讓楚國那些貴族封君的私人土地遊離在楚王勢力之外,佔據大量的人力,楚國的整體實力,十亭只能發揮出七亭,也或許只有五亭,熊槐可不知道那些貴族究竟有多少私屬。

還有一個更麻煩的事情,那就楚國土地太大,天知道有多少人往山裡河谷一躲,從此就過上了隱士生活,隱士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都不會交稅以及服徭役。

對於這兩種情況,簡直不能忍。

熊槐嘆了口氣,楚國封君貴族的實力還是太過於強大,否則變法之事哪裡需要先將屈原貶斥,然後再行擢升這麼麻煩。

不過,如果不這麼做,直接讓屈原以三閭大夫的身份,改爲襄陽守,以楚國羣臣的實力,不要說變法,恐怕就連襄陽城都築不起來。

楚王擢升屈原爲襄陽守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郢都。

當天夜裡。

州侯府上。

州侯拿着手中的包子,對潘君安陵君道:“潘君,安陵君,不知本侯府上的包子比之大王宮中的包子如何。”

州侯乃是楚宣王時的重臣,封侯,無封地,一直居住在郢都。

潘君細細的品嚐一口,笑道:“州侯府上廚子絲毫不遜色與大王宮中的廚子,這包子和昨日宮中相比,不遜分毫。”

潘君和襄成君一樣,祖上曾有封地,但是後來楚國勢力南退,封地被三晉攻取,同樣居住在郢都。

安陵君點頭道:“潘君所言正是。”

安陵君同樣是楚宣王時期的封君,但是因爲初代安陵君,乃是一等一的美男子,以色侍奉宣王,故只有封號而沒有封地。

州侯聞言長嘆一口氣。

安陵君疑惑問道:“州侯何故嘆氣,吃着這樣的美味,難道還有什麼不滿足嗎?”

潘君同樣看着州侯。

州侯道:“本侯吃着天下少有的美味,懷抱天下少有的美人,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只是,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本侯之所以嘆氣,是因爲擔心我的兒子將來不僅吃不上包子,恐怕連烤肉都吃不上。”

“這···”安陵君和潘君面面相覷,快快樂樂的,怎麼突然說起這麼沉重的話題。

州侯自顧自道:“今日大王重新任命屈原擔任襄陽守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吧。”

想到屈原,安陵君和潘君面色沉重的點點頭。

屈原搞出來的二世而絕祿,令許多貴族都很被動和激動。

州侯和安陵君到現在正好是第二世,而潘君祖上濮水的封地,已經被魏國佔領快百年,淪落郢都都快有五世了。

州侯道:“自從上次羣臣因爲麪粉的事情驅逐屈原,到今天,時間不足兩個月,屈原就被重新起復,可見大王甚是喜愛屈原啊!”

安陵君嘆道:“州侯是在擔心大王還不死心,依舊想着變法,想要拒絕給我們發放俸祿!”

潘君遲疑道:“如今大王絲毫沒有變法的傾向,州侯是否多慮了!”

州侯搖頭道:“主持變法的屈原,一直都受到大王的寵信,支持變法的唐昧,一直手握廣陵的軍權,反對變法的令尹景鯉,一直被大王冷遇,而大王這一年來,先後提拔了陳軫公孫衍和已齒三人。”

“這三人在楚國可是毫無根基,只能效忠於大王。而今日令尹提出爲太子建立羽翼,結果大王卻要從國外聘請大賢,每一個外來者的到來,都會增強大王的實力,而削弱我們的力量,面對這種情況,本侯怎能夠不但心呢!”

“更何況,現在大王缺錢缺的厲害。”

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