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羅清鐵路

bookmark

會議的第一天,衆人討論的重點乃是國防工業的建設、研發、生產。

“根據我們部隊的需求,我們目前的產能已經足夠甚至有多富裕,不過我們近期接到了大量的出口訂單,以奧爾王國的訂單爲主,我們已經是先後接到了超過三十萬只羅安三型步槍的訂單,此外還有超過五十萬只的意向訂單!”

“陸軍火炮方面,我們還接到了超過八百門陸軍各口徑野戰火炮的訂單,此外尚有超過兩千門的意向訂單!”

“海軍武器方面,我們現有四艘外貿戰艦的訂單,這四艘外貿戰艦上的武器也將會更新換代,根據客戶的需求統一換裝後裝艦炮,此外我們正在和奧爾王國洽談兩艘巡洋艦的訂單!”

“這些外貿武器的訂單非常的龐大,足以讓我們的國防工業全力開工多年!”

“而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我們南海軍的陸海軍未來將不會只侷限於現在的規模,現在的陸軍規模以及海軍規模看上去夠了,但是當我們一旦真正的開始統一戰爭的時候,我們的部隊數量必將會成倍增加,哪怕是控制周邊數州,我們的兵力也將會膨脹到百萬以上!”

“到時候,我們的國防工業產能就無法在保證我們自身的迅速擴張之外之外,還能順利交付大批的外貿訂單!”

此時有人道:“當我們的部隊進行擴張的時候,不能暫停外貿訂單優先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嗎?”

當即報告人答:“當然可以,而且這是必然的,我們自身的需求處於最高優先序列,外貿訂單隻能是在我們的需求得到滿足後,纔會調配生產資源進行生產並交付!”

“但是,必須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外貿訂單都是高價訂單,利潤極高,僅僅是奧爾王國方面的訂單,就足以帶給我們超過兩千萬恆元的利潤,這些利潤不單單是用來給我們的國防工業體系的工人們發薪水的,而且後續國防工業進行擴張的時候,預計用的也是這一部分利潤,更重要的是這些利潤還將能夠反過來充當我們的軍費!”

林子然聽着這些人說的百萬大軍的時候,總感覺怪怪的。

這一羣屬下們,信心看上去比自己還足啊,這南海軍還窩在南海州呢,甚至嚴格上來說南海州的徹底統一都還沒有完成,這些人就開始考慮維持百萬大軍的擴張任務了。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他們說的也是有道理的。

大恆帝國可不是什麼小國,而是一個擁有七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廣闊疆域,人口超過兩億多的龐大國家。

哪怕是現在內部分裂了,但是很多大藩鎮麾下的兵力,那可都是幾十萬幾十萬的,哪怕是皇室,現在人家還都掌控着數十萬大軍呢。

想要統一大恆,這沒有個百萬兵力是不可能的。

考慮到未來,那麼進一步提升南海州的國防工業的產能也就成爲了必然。

如果現在不進行大規模擴張的話,那麼未來的一年裡,南海州現有的國防工業,不可能在滿足外貿訂單的同時還能滿足部隊的大規模擴張。

但是考慮到國防工業的擴張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擴張也不能是簡單粗暴的直接擴張,需要有一個完善的計劃。

比如說直接建設新的大型兵工廠,這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事情,建設新兵工廠耗時日久,而且將會耗費龐大的資金,這不符合目前南海州的局勢。

因此國防工業產能的提升,將會根據現有的國防工業進行提升,甚至都不單純是規模的擴張,更多的還是通過設備的更新換代,用更先進的設備,更好的技術,來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生產力。

根據簡單的計算,對南州機器局、福元軍械廠、羅安兵工廠這兩大一中三座主要的兵工廠進行設備的升級,改進生產工藝,優化生產流程,能夠在不增加規模的前提下,把產能再提升二十個百分點。

如果後續在這些兵工廠裡增設部分生產線,那麼國防工業的最終產能,有望在兩年內翻一倍以上。

不過僅僅是兵工廠的升級也是沒有用,還需要其他工業部門一起進行配合,比如說鋼鐵廠,機械廠以及其他配套企業,都需要進行相應的產能升級。

關於國防工業的產能提升很快就是被確定了下來,同時其他的配套的重工業也是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而到了最後,還有一個議題,那就是鐵路。

州令府打算修建一條鐵路,也就是羅海城到清源郡的鐵路,稱之爲:羅清鐵路

之所以在這裡修鐵路而不是其他地方,那是因爲南海州的其他地方短時間內來說,其實不怎麼需要鐵路,依託羅河網絡,沒有鐵路的話河運體系也能勉強滿足目前的需求。

但是羅海郡以西的清源郡地區,這一片地方並沒有什麼河流,交通只能依靠純陸地交通。

如今南海軍在清源郡方面駐防了大軍,用以防備寧禹州方面,這物資調運,部隊的調整比較麻煩,但是如果有了一條鐵路的話,那麼後續調整就簡單多了。

除了軍事作用外,這條預計在兩百五十公里長的鐵路,也能夠有效的帶動清源郡的發展,爲南海州的經濟發展進一步提升動力。

此外修鐵路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需求,將會僱傭大量的工人,需要大量的枕木,鐵軌,這將會極大的解決目前南海州的就業問題。

戰亂之後,南海州目前的形勢還是比較複雜的,存在着大量清剿的土匪,民團等非正式武裝,同時還有大量投誠,投降的其他藩鎮的俘虜們。

目前僅僅是工兵師就已經是十多個了!

這些工兵師可不是軍方出錢養的,他們也是需要工程才能維持下來。

解決一部分青壯,尤其是退伍軍人的就業需求這是一點。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通過修建清源郡鐵路,讓麾下的企業積累修建鐵路的技術和經驗,爲後續擴張的過程裡,改造外州鐵路、修建臨時軍用鐵路奠定基礎。

在外州,可沒有和南海州這樣發達的河運體系,鐵路纔是主要運輸的力量,更關鍵的是,很多州的鐵路標準都不一樣,而且彼此都是不通的!

未來南海軍殺出去之後,如果想要有效的利用各州的鐵路系統,那麼對當地的鐵路系統進行改造、並修建部分臨時鐵路把這些鐵路連接起來是必須的。

爲此,現在南海州方面的工業系統,必須現在就做好技術以及經驗上的儲備,免的到時候面對一堆軌道不一樣,彼此不相連的鐵路抓瞎。

第七百二十一章 怕死的丁權坤第八百二十八章 糾結的奧利薩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九十一章 這怎麼可能第一百一十五章 程宏斌也是個好人第五十七章 苟纔是王道!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恆帝國的不干涉第六百六十八章 克魯爾王國必須要有石油第六百九十二章 經濟高速發展第四百零六章 揮軍河西郡第一百零三章 新型輕步兵第二百四十章 林子然參戰第八百零六章 油價一致第一百八十七章 廣安人要拼命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九百四十七章 克魯爾的內部矛盾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七百四十五章 戰而不宣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四百八十二章 林子然陛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強第二十九章 世代卿家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一輪肯恩內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四十章 逆風投順風還投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特的六主炮戰艦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萬歲第七百四十五章 戰而不宣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八百九十五章 第二防線會戰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機槍初登場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三百四十章 拜見郡守大人第三百章 這纔是戰爭利器啊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二百一十章 低調發育不要浪第五百二十章 訂婚第七百七十八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百萬不夠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魯爾人的大動作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業的代價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局失衡第三百零六章 留給林子然的時間不多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點打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競爭第七百六十九章 兩萬噸戰艦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六十八章 大人物震怒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八百零三章 頭鐵的大恆帝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五百四十七章 藍星曆史上火力最強大的戰役第二百一十一章 林子然的臉皮果然夠厚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南州銀行的合作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七百五十八章 還有獲勝的希望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仗誰愛打誰打去第九十二章 新鎮守上任第四百七十六章 輪船遭襲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張!擴張!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怕死的丁權坤第二百一十三章 孔德一的抉擇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八百一十六章 藍星第一第七百六十八章 各國革新第八百四十六章 貨車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四百三十四章 增援設軍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機轟炸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三百零五章 揮軍南下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七百七十六章 克魯爾海軍之殤(再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白銀萌)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四百九十四章 奠定統一大恆的基礎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七百四十二章 舊時代的落幕第四百一十九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九十四章 杜志寬的生死危機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八百零六章 油價一致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石油的苦逼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魯爾人的大動作第七百七十章 尷尬的鏡河號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