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羅清鐵路

會議的第一天,衆人討論的重點乃是國防工業的建設、研發、生產。

“根據我們部隊的需求,我們目前的產能已經足夠甚至有多富裕,不過我們近期接到了大量的出口訂單,以奧爾王國的訂單爲主,我們已經是先後接到了超過三十萬只羅安三型步槍的訂單,此外還有超過五十萬只的意向訂單!”

“陸軍火炮方面,我們還接到了超過八百門陸軍各口徑野戰火炮的訂單,此外尚有超過兩千門的意向訂單!”

“海軍武器方面,我們現有四艘外貿戰艦的訂單,這四艘外貿戰艦上的武器也將會更新換代,根據客戶的需求統一換裝後裝艦炮,此外我們正在和奧爾王國洽談兩艘巡洋艦的訂單!”

“這些外貿武器的訂單非常的龐大,足以讓我們的國防工業全力開工多年!”

“而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我們南海軍的陸海軍未來將不會只侷限於現在的規模,現在的陸軍規模以及海軍規模看上去夠了,但是當我們一旦真正的開始統一戰爭的時候,我們的部隊數量必將會成倍增加,哪怕是控制周邊數州,我們的兵力也將會膨脹到百萬以上!”

“到時候,我們的國防工業產能就無法在保證我們自身的迅速擴張之外之外,還能順利交付大批的外貿訂單!”

此時有人道:“當我們的部隊進行擴張的時候,不能暫停外貿訂單優先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嗎?”

當即報告人答:“當然可以,而且這是必然的,我們自身的需求處於最高優先序列,外貿訂單隻能是在我們的需求得到滿足後,纔會調配生產資源進行生產並交付!”

“但是,必須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外貿訂單都是高價訂單,利潤極高,僅僅是奧爾王國方面的訂單,就足以帶給我們超過兩千萬恆元的利潤,這些利潤不單單是用來給我們的國防工業體系的工人們發薪水的,而且後續國防工業進行擴張的時候,預計用的也是這一部分利潤,更重要的是這些利潤還將能夠反過來充當我們的軍費!”

林子然聽着這些人說的百萬大軍的時候,總感覺怪怪的。

這一羣屬下們,信心看上去比自己還足啊,這南海軍還窩在南海州呢,甚至嚴格上來說南海州的徹底統一都還沒有完成,這些人就開始考慮維持百萬大軍的擴張任務了。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他們說的也是有道理的。

大恆帝國可不是什麼小國,而是一個擁有七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廣闊疆域,人口超過兩億多的龐大國家。

哪怕是現在內部分裂了,但是很多大藩鎮麾下的兵力,那可都是幾十萬幾十萬的,哪怕是皇室,現在人家還都掌控着數十萬大軍呢。

想要統一大恆,這沒有個百萬兵力是不可能的。

考慮到未來,那麼進一步提升南海州的國防工業的產能也就成爲了必然。

如果現在不進行大規模擴張的話,那麼未來的一年裡,南海州現有的國防工業,不可能在滿足外貿訂單的同時還能滿足部隊的大規模擴張。

但是考慮到國防工業的擴張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擴張也不能是簡單粗暴的直接擴張,需要有一個完善的計劃。

比如說直接建設新的大型兵工廠,這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事情,建設新兵工廠耗時日久,而且將會耗費龐大的資金,這不符合目前南海州的局勢。

因此國防工業產能的提升,將會根據現有的國防工業進行提升,甚至都不單純是規模的擴張,更多的還是通過設備的更新換代,用更先進的設備,更好的技術,來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生產力。

根據簡單的計算,對南州機器局、福元軍械廠、羅安兵工廠這兩大一中三座主要的兵工廠進行設備的升級,改進生產工藝,優化生產流程,能夠在不增加規模的前提下,把產能再提升二十個百分點。

如果後續在這些兵工廠裡增設部分生產線,那麼國防工業的最終產能,有望在兩年內翻一倍以上。

不過僅僅是兵工廠的升級也是沒有用,還需要其他工業部門一起進行配合,比如說鋼鐵廠,機械廠以及其他配套企業,都需要進行相應的產能升級。

關於國防工業的產能提升很快就是被確定了下來,同時其他的配套的重工業也是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而到了最後,還有一個議題,那就是鐵路。

州令府打算修建一條鐵路,也就是羅海城到清源郡的鐵路,稱之爲:羅清鐵路

之所以在這裡修鐵路而不是其他地方,那是因爲南海州的其他地方短時間內來說,其實不怎麼需要鐵路,依託羅河網絡,沒有鐵路的話河運體系也能勉強滿足目前的需求。

但是羅海郡以西的清源郡地區,這一片地方並沒有什麼河流,交通只能依靠純陸地交通。

如今南海軍在清源郡方面駐防了大軍,用以防備寧禹州方面,這物資調運,部隊的調整比較麻煩,但是如果有了一條鐵路的話,那麼後續調整就簡單多了。

除了軍事作用外,這條預計在兩百五十公里長的鐵路,也能夠有效的帶動清源郡的發展,爲南海州的經濟發展進一步提升動力。

此外修鐵路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需求,將會僱傭大量的工人,需要大量的枕木,鐵軌,這將會極大的解決目前南海州的就業問題。

戰亂之後,南海州目前的形勢還是比較複雜的,存在着大量清剿的土匪,民團等非正式武裝,同時還有大量投誠,投降的其他藩鎮的俘虜們。

目前僅僅是工兵師就已經是十多個了!

這些工兵師可不是軍方出錢養的,他們也是需要工程才能維持下來。

解決一部分青壯,尤其是退伍軍人的就業需求這是一點。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通過修建清源郡鐵路,讓麾下的企業積累修建鐵路的技術和經驗,爲後續擴張的過程裡,改造外州鐵路、修建臨時軍用鐵路奠定基礎。

在外州,可沒有和南海州這樣發達的河運體系,鐵路纔是主要運輸的力量,更關鍵的是,很多州的鐵路標準都不一樣,而且彼此都是不通的!

未來南海軍殺出去之後,如果想要有效的利用各州的鐵路系統,那麼對當地的鐵路系統進行改造、並修建部分臨時鐵路把這些鐵路連接起來是必須的。

爲此,現在南海州方面的工業系統,必須現在就做好技術以及經驗上的儲備,免的到時候面對一堆軌道不一樣,彼此不相連的鐵路抓瞎。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政基礎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體都有!預備!開火!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第四十九章 突如起來的命令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死人的海軍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 林子然陛下第五百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八十六章 你瘋了還是我瘋了?第七百九十章 汽車新時代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七百三十九章 博瓦海戰(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恆統一萬歲第三百五十七章 只會迂迴進攻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二百二十章 他還可以收稅……第七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奧利薩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藩鎮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第八百零七章 一起搞事啊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恆級戰列艦開建第三十一章 要以理服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博瓦海戰(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力盡出第五百三十一章 灘頭阻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亡巨大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五百三十七章 畫大餅說未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甭管他們要幹嘛打了再說第四百三十四章 增援設軍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國島動盪第六百五十章 推銷軍艦第七百二十二章 悄然緊張的恆克關係第五百零八章 勳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舊王朝的覆滅第二十二章 我讀書少別騙我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六百零七章 讓人絕望的平推第五百零二章 大炮兵主義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四百零七章 安隆郡內亂第三百七十一章 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第一百三十章 原則偶爾也是可以拋棄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乾脆綁幾個回來算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四百零六章 揮軍河西郡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全速射炮戰列艦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銀行第五百七十二章 京州機器局之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民結合經濟體系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恆的戰爭實力第四百四十九章 姬蒙氏賣女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九十一章 這怎麼可能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殺無赦第五百零八章 勳章第八百六十章 慫了的克魯爾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擔憂的簡良志第四百一十六章 區別第四百三十五章 奧爾王國採購第四百三十四章 增援設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七百九十二章 經濟世界第一第八百三十章 魚雷的新時代第八百三十六章 武器貿易競爭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子也不是好惹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三百零九章 荒唐投誠第二百六十五章 羅安郡是時候重歸統一了第五百零四章 大恆必須統一第五百零二章 大炮兵主義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無題第六百一十七章 規模宏大的鐵路規劃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民結合經濟體系第五百五十一章 讓人目瞪口呆的炮擊第五百六十九章 鋼鐵海戰第二百零二章 重見天日的曹鎮守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四百八十五章 擴張不斷的擴張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羣敗家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對奧利薩帝國更重要的無盡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