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

bookmark

這一次京州戰役裡的很多彈藥,都是該廠之前生產的,而後續部隊殺入京州之後,這個位於東定州內,最靠近前線的大規模彈藥車,也將會成爲京州戰役部隊的最重要彈藥補充兵工廠!

但是,這樣的東定州軍械局,也依舊只是大恆統一軍控制下的衆多彈藥廠之一而已。

實際上大恆統一軍很多新控制的兵工廠,因爲技術限制,設備限制等,沒有辦法方便快捷的轉產新型的羅安三型步槍或者後裝線膛炮,這兩玩意的技術含量太高了,就算要生產,還得從羅海城或者崇克城那邊的鋼鐵廠運輸剛纔原料之類的,還不如直接在羅海城的兵工廠完成生產呢。

而這些技術不行的兵工廠,基本都是被改造爲彈藥生產廠或者槍炮修理廠,原有的槍械火炮技術專家們,被集中抽調到其他幾家生產槍械或火炮的工廠裡。

這算得上是一種資源整合了。

所以,現在大恆統一軍的彈藥供應的能力比去年的時候得到了大幅度甚至是數倍的提高。

而這,對於大恆統一軍而言,比單純的獲得更多的羅安三型步槍或線膛炮更加重要。

大恆統一軍之前打仗一直都是講究火力優勢,尤其是喜歡在進攻作戰的時候發起猛烈的炮擊。

但是這樣打對炮彈的消耗數量太大了,以往的時候大恆統一軍供應起來其實非常的困難,有些部隊的炮兵將領一時打的爽了,一股腦把攜帶的炮彈打出去之後,後面的戰鬥裡基本就只能看戲了,以至於林子然數次重申要節約彈藥。

而這一次,大恆統一軍爲了能夠度過密河,爲了能夠一路北上殺到京師乃至奪下京師,可是準備了海量的彈藥。

僅僅是子彈,後勤部爲京州方向的作戰部隊,就是準備了超過五千萬發,哪怕是平均分到二十三萬將士頭上,人均數量都能超過兩百發,而實際上真正上前線的戰鬥步兵或騎兵是遠沒有二十三萬人的,一線戰鬥步兵所能夠得到的子彈配給,遠遠超過兩百發。

同時還爲每一門的身管火炮,都準備了約三百五十發的炮彈!

別看這個平均數量少,這可是包含大口徑火炮的炮彈!

後勤部方面對彈藥的消耗預估,是參考了去年一系列的戰役,尤其是去年紫勝州的一系列戰役,而這一系列的戰役彈藥消耗都是非常大的。

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崇克城戰役,該戰役只有前面幾天纔出動了大量步兵進攻城郊的敵軍防禦陣地,真正參戰的步兵部隊也就三個師左右,而消耗了多少子彈?

三天內消耗了一百六十萬顆子彈!

同時三天內消耗炮彈三萬六千發,這可不包括速射臼炮炮彈。

而這僅僅是去年一系列戰役裡的其中一場,並且只是整個崇克城戰役裡的前期三天而已。

而進攻京州的話,密河戰役肯定是大規模戰役,打完密河戰役之後,這一路北上估計也不輕鬆,至少還得再打個一兩場,畢竟人家京州等州聯軍不會放任大恆統一軍大搖大擺的直接北上京師不是。

等到了京師之後,還得攻打京師這個大城市,這可是一個規模比羅海城、崇克城還要更龐大,人口超過百萬人的超級大城,想要攻打這樣的城市,哪怕是一切順利,預計消耗的彈藥也不會少。

打完京師,還得沿着鏡河北上,攻克並控制鏡河沿岸的多座主要城市。

這一路打過去,後勤部方面預估僅僅是在京州內進行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作戰,消耗的彈藥就會超過去年的東定州、紫勝州、曲陽州戰役所消耗彈藥的總和。

這是因爲動用的身管火炮更多,速射臼炮也大規模裝備,並且新增加了重機槍這種彈藥消耗大戶。

總之後勤部是按照去年一系列戰役,平均彈藥消耗量的三倍去預估的!

爲了提前準備數量如此龐大的彈藥,後勤部方面可是把大部分能夠抽調的彈藥,都是抽調給京州方向的作戰部隊了。

比如說悲催的第十一軍,他們全軍一粒十三毫米的全金屬子彈都沒有,因爲上頭根本沒有給他們調撥羅安三型步槍,只給他們十八毫米的改裝後裝線膛步槍,也就是十八毫米福元步槍,配發的子彈也都是早些年大量生產庫存的十八毫米紙殼定裝子彈。

同樣的,第十軍也是差不多,十三毫米的全金屬子彈只有區區十萬發,因爲他們配發的武器也是十八毫米福元步槍爲主,羅安三型步槍只裝備了區區一個團!

南線的這兩個軍,就是個悲劇!

而北線其他三個方向的大恆統一軍,現在日子也不太好過,他們最近一段時間都是靠着庫存彈藥支撐着,雖然說彈藥還有的用,但是短時間內也別指望能夠得到彈藥補充了,所以中洛州、曲陽州、紫勝州三個方向的部隊,都得悠着點。

反正林子然已經是明確指示過上述三地的部隊,未來這一兩個月都給老子趴着,別搞事,守好地盤就行,別浪,更不能浪費彈藥,彈藥打光了可沒法大量補充。

過去幾個月,乃至未來幾個月,大恆統一軍控制下的武器以及彈藥產能,都會優先滿足京州方向的作戰部隊。

不僅僅是新生產的,就算是各部隊原來裝備的武器,尤其是火炮考慮到炮管壽命問題,都是提前用全新的火炮進行替換,把二手火炮留給其他部隊使用。

畢竟火炮,尤其是炮管是有壽命的,以現在的鋼鐵冶煉和加工技術,再加上爲了控制成本,提高產能,這質量上其實很一般,這用的久了打的炮彈多了,炮管就不怎麼行了。

短管的榴彈炮還好,身管壽命比較長一些,但是那些野戰炮,加農炮,艦炮之類的不同稱呼的長身管火炮,炮管壽命都不咋地。

比如海軍的一百五十毫米三十倍艦炮,身管壽命只有區區五百發!

陸軍的一百毫米三十倍加農炮,雖然額定身管壽命有個八百發,但實際使用中,陸軍使用的發射藥都是減裝藥的,改裝爲艦炮上戰艦使用,海軍用常規甚至強裝藥的時候,這炮管的低劣質量就分分鐘暴露出來了了,正常裝藥下,身管壽命不會超過三百發,至於強裝藥,分分鐘炸膛……

人家海軍嫌棄這玩意,那是有理由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七百九十六章 石油封鎖戰略第一百八十八章 這不正常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把地盤佔了再說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爭的理由第七百二十一章 怕死的丁權坤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七百四十六章 博瓦困局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也許他會被部下打黑槍吧!第六百七十一章 福元五型步槍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六百四十九章 善財童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全球恐慌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三百四十五章 邵秉的心理陰影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國島動盪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臨皇宮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六百零四章 解義昌的進攻第三百五十章 進攻,進攻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六百三十章 徹底統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八百五十六章 走鋼絲的卡西王國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國大造艦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戰定勝負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新戰爭模式第一百三十二章 馬耕民族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仗誰愛打誰打去第七百五十九章 炮轟博瓦第七百二十四章 統一思想明確路線第四百七十九章 段洪曉赴任第四百八十八章 遇上巷戰的南海軍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到底怎麼了?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第五百零四章 大恆必須統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三十九章 二號井出油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本郡殺自己養的豬,誰敢有意見?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二百一十一章 林子然的臉皮果然夠厚第二十四章 這個傻子掉錢眼裡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九百三十八章 沒有第二個國家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四百八十六章 馮子奇的絕望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二百零三章 覺悟很高的曹原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毫米巨炮第一百九十七章 士紳不吃眼前虧第七百三十七章 博瓦海戰(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啊,要不……第五百零九章 大恆第七個王朝第三百三十章 卑職願爲大人貢獻微薄之力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百米防線第七百五十章 夜間混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到嘴邊的肉必須吃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七百九十八章 克魯爾的石油供應必須得到保障第五百八十三章 勸進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七百一十章 帝國利益絕不容侵犯第八百二十三章 軍事革新第七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奧利薩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九百一十章 安多利亞海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了大恆統一衝啊第八十二章 王老闆:欠債還錢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興產業的澎湃發展第二百九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戰鬥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前面兩章說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羅安郡守林子然第九百一十八章 航母服役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子也不是好惹的無題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襲京師第六百八十三章 武器出口大國該有的覺悟(吐血爆更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九章 本郡殺自己養的豬,誰敢有意見?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三百四十章 彈藥準備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