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京州戰役指揮部

總體來說,陸軍用的火炮,身管壽命要比海軍的艦炮長的多,但也是有限的,一些頻繁作戰的炮兵部隊,在連續作戰後,其炮管壽命就會得到損耗。

而這一次京州戰役,預計的可是一連串的戰役,絕對不是打了密河戰役,京師戰役就完事的,而是要控制整個京州,後續還要沿着鏡河北上平南州。

預計超過兩場超大規模戰役,至於中等規模的戰役那就更多了。

最關鍵的是,這些戰役不出意外的話,將會在三個月內集中爆發!

爲了避免部隊的炮兵部隊,打着打着,一些早期服役的火炮身管壽命過期,或者是出現什麼質量問題,軍械部乾脆是在這幾個月裡,對部分預定參戰部隊的火炮進行了替換,原來的二手貨留給二線部隊或者是不參加京州戰役的部隊使用,替換使用全新生產的火炮。

尤其是第三軍的炮兵部隊,幾乎是把早期服役的火炮都是進行了替換。

因爲這個部隊將會是預定的核心主力部隊,這打京州很大程度上,就得靠第三軍以及第二騎兵軍的發揮了。

至於其他部隊,各方面的綜合戰鬥力要差一些,打是能打,但是也不能過分指望。

這火炮都是準備全新的了,更別說囤積的大量彈藥了。

畢竟不管是武器還是彈藥,這一旦打起來後就很難短時間內得到補充了。

哪怕是後續幾個月裡兵工廠還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彈藥並送到前線,但是生產需要時間,運輸也需要時間。

所以前線部隊必須提前囤積足夠數量的彈藥!

這就是爲什麼後勤部事先準備這麼多的彈藥的根本原因。

一旦打起來後,哪怕是後方還有着產能龐大的兵工廠,但是也沒辦法短時間內及時的把彈藥生產並運輸到前線啊,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這一次的京州戰役,雖然調動部隊,策略戰略是主要行動之一,但實際上過去的好幾個月裡,大恆統一軍的大部分工作還是放在彈藥供應上。

過去半年裡,大恆統一軍整體上並沒有爆發什麼大規模的戰鬥,除了第四軍進入寧禹州,第一軍殺入中洛州在持續作戰外,其他部隊其實大多時候都是處於休整,偶爾北線的部隊也會和敵軍打一場,但是持續時間都比較短暫。

對於最近幾個月裡的大恆統一軍大部分部隊而言,是處於休整補充階段,很多將士甚至還獲得了短時間的休假呢。

但是,這隻侷限於戰鬥部隊的將士們!

這幾個月的後勤部,不管是邱洪林這個後勤部部長,還是到最底層的後勤部普通士兵,一個個都是忙碌異常!

邱洪林更是連接奔波於南方各州之間,協調組織後勤運輸工作。

這累死累活,纔是把衆多的彈藥送到前線。

當然了,實際上還有一個機構也是非常忙,那就是之前的國防生產委員會,現在的戰時生產委員會,他們要協調分配各大工廠的生產,確保物資供應等等。

過去的幾個月裡,其實大恆統一軍看似沒有什麼大動作了,但實際上一直都是忙着,就等着打一場大規模的北伐戰役呢。

而現在,已經是到時候了!

北伐作戰會議當天,也就是五月十五日,林子然正式批准了北伐作戰計劃。

隨後正式前方多份作戰命令。

包括向後方的第十軍,第十一軍,要求這兩個軍控衛後方,嚴防南方兩國異動的命令。

也有向中洛州的第一軍,曲陽州的第二軍,紫勝州的第五軍等部隊發去的執行戰略防守的命令。

最後,還有更重要的是發給預定參加京州戰役各部隊的作戰命令。

同時了爲了統籌京州戰役戰事,指揮二十多萬部隊以及協調海軍艦隊,林子然設立了京州戰役指揮部,指派嫡系心腹原第四軍軍長樑成磊中卿擔任京州戰役總指揮官。

同時從陸軍統帥部內的參謀部、軍政部、後勤部,以及第三軍第七軍等原本駐防東定州部隊裡抽調精兵干將,以組建京州戰役指揮下屬各機構。

京州戰役指揮部,這還是林子然第一次設立類似軍團規模的指揮機構,所以是非常的謹慎,並沒有說直接成立軍團,而是採取了具有明顯臨時性質的指揮部。

如果事情順利的話,那麼這個京州戰役指揮部就會慢慢轉爲大恆統一軍的第一個軍團,如果不順利的話,那麼京州戰役結束之後就自動撤銷。

這是林子然對現在部隊規模越來越大,軍級部隊越來越多,而且自己又不可能說動不動就真的跑到前線親自指揮,因此設立類似軍團級別的指揮機構是必須的。

但是考慮到軍權控制問題,以及考慮到其他諸多影響,林子然在這個問題上非常的謹慎,並沒有直接設立軍團,而是通過設立京州戰役指揮部的方式進行試探。

以大恆帝國的傳統,軍再往上的話,就應該設立‘軍團’了,大恆傳統裡的‘軍團’,並不是固定編制,反而更類似於戰區,單獨負責某個戰區,某條戰線,甚至某場戰爭!

所以各軍團的編制也是不一樣,可能轄有多個軍,甚至也有可能直轄多個師或旅,所轄部隊可能是幾萬人,但是也有可能是十多萬人甚至二十多萬人。

但是這軍團一旦設立的話,那麼以後就不怎麼好變動了,因爲大恆最近幾百年裡,某某軍團都算得上是固定番號了,只是所轄部隊會有所變動而已。

真正的臨時番號,一般都是某某司令部、指揮部之類的。

比如恆奧戰爭時期,大恆帝國就設立了南征軍司令部,全權負責南大陸上的陸軍戰事。

同時又在本土南方兩州爲根基,再加上南方附屬國丹拿王國、卡西王國爲防區,設立了南線司令部,還設立了西線司令部、東線司令部這三大防守,後背爲主的司令部。

不過這四大司令部都只短暫存在了三年左右就被陸續撤銷了。

但是大恆帝國裡先後建立起來的十三個軍團以及黑劍兵團,卻是從來都沒有撤銷過這十四個軍團級別部隊的番號,只是所轄部隊或多或少而已。

絕大部分時候,大恆帝國裡的最高軍事指揮單位就是軍團了。

第八百四十三章 京州建跨江大橋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坤就這麼完蛋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炮組第四百四十章 北線反擊開始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不待我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八百零八章 徹底亂套的肯恩地區第九百二十章 全面開戰第九百一十八章 航母服役第九百二十九章 鯨魚港第九百二十五章 四百大管子的威力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江要塞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氣太熱不適合打仗第八百六十八章 高端出口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列艦的輝煌第二百零五章 未來大有可爲第四百八十六章 馮子奇的絕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第二百九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戰鬥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三百零六章 留給林子然的時間不多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禹號泄密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恆人在丹拿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百七十九章 段洪曉赴任第九百三十四章 封鎖王國島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襲京師第八百六十四章 謹慎第九十九章 南州銀行第二十七章 都怪學妹第三百三十四章 當你朋友真倒黴!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第七十七章 肯定有埋伏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擊破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炮組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貨換貨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四百章 殺入重廣城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第五百七十章 鋼鐵海戰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局失衡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百零九章 林子然的微笑第五百七十二章 京州機器局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政基礎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八百六十五章 滿世界都是敵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爲大恆海軍保留家底第五百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七百一十五章 自主之路第四百三十六章 奧爾王國:我們不差錢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二百三十章 大人又瘋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年的等待第九百二十章 全面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三百八十八章 絕不妥協第一百七十四章 除非……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名字有點耳熟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感第六百六十二章 藍星最強戰艦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五百七十八章 總攻序幕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恆人又發瘋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炮抵京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殺無赦第五百八十五章 建制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爲大恆海軍保留家底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七百七十三章 八大強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州銀行的老朋友林子然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