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

bookmark

甭管是陸軍還是海軍,軍方的需求都是沒有止境,陸軍不僅僅強烈要求加強步兵火力,還強烈建議加大火炮的裝備數量,甭管是七十五毫米的野戰炮,又或者是中大口徑的榴彈炮,加農炮,都需要更多更好更大!

但是真按照陸軍將領的建議去做,帝國財政可是無法支撐的,強行去搞的話,就得發行一大批的國債,再加上帝國財政本來就欠下了將近十億國債,林子然很擔心後續財政收入連國債利息都還不起,最後導致財政破產。

所以,雖然陸軍的要求很強烈,但是依舊是不可能得到實現的。

反正錢就這麼多,只能照顧其中一方面,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火力加強是必須的,但是在軍費有限的情況下,不能盲目的採取全面加強,而是要有所側重。

比如機槍直接配發到連,並在營設立一個機槍排,在團也設立一個機槍連,一個步兵團就得配屬二十多挺重機槍。

如此一線步兵的火力固然是強悍了,但是帝國陸軍可不僅僅只有一個團啊,帝國陸軍可是有兩百多個步兵團呢,這還沒算上守備師呢,短時間內進行大面積的步兵火力機槍,對軍費壓力太大。

而且部隊需要加強的火力也不僅僅是一線步兵火力,同時還需要加強火炮的火力呢,而這一點更重要。

統一戰爭時期的諸多作戰經驗告訴帝國陸軍,也告訴了林子然,步槍、機槍、速射臼炮之類固然很重要,但是身管火炮更重要。

打仗的時候其他方面火力可以少一些,但是炮火不能少!

所以在軍費有效的情況下,林子然是更加傾向於加強火炮!

尤其是各國陸軍現在也開始緊急研發被裝備後裝線膛火炮後,林子然認爲有必要對部隊的火炮進行進一步加強。

比如很多早期裝備的火炮,這些火炮都是戰爭中前期匆忙生產出來的,性能以及質量都有着缺陷,並且經過了衆多戰役之後,不少前期的火炮的炮管都已經是到了使用壽命。

這些火炮實際上都是需要進行更換的,要不然的話也只是徒有其表,真面臨什麼戰爭的話,隨便一場高強度戰役下來,這些火炮就得炸膛。

裝備,編制,人員調整等諸多問題都是這一次陸軍深入整編的重要工作,如此重要的部隊整編,林子然自然是不會在一邊看着,而是利用自己有限的地球經驗,對相關計劃提供指導。

乾聖二年四月,帝國陸軍宣佈了整編計劃。

整編計劃的核心就是全新的步兵師編制,根據統一戰爭的經驗,帝國陸軍對步兵師編制進行了調整。

不過這種調整並不是大幅度的調整,而是屬於統一戰爭時期的缺陷進行鍼對性的改進,旨在進一步提高步兵師的獨立戰鬥能力、調整一線部隊裡的一些不合理編制,同時增加技術兵力。

調整後陸軍部隊,其最核心的基本戰術單位步兵連,依舊保持一個步兵班十四人的規模,三個步兵班組成一個步兵排。

一個步兵連標準編制是一百五十六人,內含五名軍官;一百五一名士兵。

四個步兵連加上營屬機槍排(2挺重機槍)、營屬速射臼炮排(2門六十毫米速射臼炮)以及營部形成一個步兵營,總兵力七百人多點。

三個步兵營再加上團屬機槍連(6重機槍)、團屬速射臼炮連(4門八十毫米速射臼炮)、團屬七十五毫米步兵炮排(2門75L9步兵炮)以及團部(軍醫、傳令、團部參謀、衛兵等)組成一個步兵團,步兵團兵力在兩千五百人。

兩個步兵團組成一個步兵旅。

兩個步兵旅再加上一個師屬炮兵團、師屬重型速射臼炮營、師屬騎兵團、師屬輜重團、師屬工兵營、師屬衛生營、師屬軍樂隊等組成一個步兵師。

這樣的一個整編師,將會轄有一萬六千多人的總兵力、三十六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十八門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五十二挺重機槍、十八門一百二十毫米速射臼炮、十六門八十毫米速射臼炮、二十四門六十毫米速射臼炮。

和舊編制對比,最爲明顯的變化就是炮兵編制有所變動,把以往師屬炮兵部隊裡的七十五毫米榴彈炮替換爲一百零五毫米的榴彈炮。

這七十五毫米短管榴彈炮的性能有些尷尬,說它是輕型火炮吧,這破玩意也有四五百公斤重,可別指望能夠進行快速機動,說它是中型火炮吧,這破玩意有效射程只有區區四千米。

當野戰炮用吧,有效射程太短,別說新型的53型75L27野戰炮能吊打它,就算是已經打算退役的51型75L20野戰炮也能吊打它。

當輕型火炮用吧,直接用七十五毫米步兵炮得了,53型75L9步兵炮重量輕輕得很,一共也才兩百五十多公斤,還能那炮管和炮架、輪子拆開來進行機動,能馬拉能人推,情況緊急的時候,找多幾個炮兵一起擡,都能直接擡着走……

而且別看它小,重量輕就性能渣渣了,人家好歹也是後裝線膛身管火炮,兩千米範圍內指哪打哪,命中精度可比那些前裝滑膛炮管的速射臼炮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過最關鍵還是陸軍將領掀起51型75L14榴彈炮的口徑太小,威力太小。

畢竟這玩意是榴彈炮,射程沒法和野戰炮比,只能靠曲射炸人,這口徑小了,威力小了可沒啥用了。

恰逢這個時候,重建中的京州機器局那邊的設計師們搞出來了一款一百零五毫米的榴彈炮,於是乎陸軍就是正式決定了,扔掉低不成高不就的七十五毫米榴彈炮,直接在師屬炮兵團裡配屬一個營的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

這個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陸軍就喜歡多了,這玩意的有效射程達到了五千五百米,雖然沉重了點,但是陸軍方面表示沒壓力。

從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的裝備,就可以知道大恆陸軍對大口徑火炮的偏執有多麼的熱烈。

大恆帝國陸軍,一向來都是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

第五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一百四十五章 區區煤油生意而已第九百三十八章 沒有第二個國家第三百三十二章 插翅難飛的第一師第四百二十七章 狂風暴雨第三百七十一章 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九百二十五章 四百大管子的威力第一百零三章 新型輕步兵第十六章 老王是個好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人我們夠錢嗎?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人夠狠(第七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九百四十五章 超級戰艦的覆滅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六百九十五章 無恥的大恆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線列對決第八百六十六章 瓦可衝突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二百一十八章 跑都跑不動打個屁第七十八章 這個林子然還是有能力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過家家這是打仗第九百一十九章 十八號計劃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三百三十章 卑職願爲大人貢獻微薄之力第四百二十一章 泡沫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二百四十章 林子然參戰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二百九十二章 藩鎮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狗都比他們強第四百九十一章 強攻中燕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殺無赦第九十六章 免費試新炮第三百四十章 拜見郡守大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丹拿內戰進行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都是錢啊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七百六十九章 兩萬噸戰艦第七百六十九章 兩萬噸戰艦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鈞能夠贏嗎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百萬不夠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周立升職第三百五十四章 彆扭的戰爭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三百四十章 彈藥準備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五十二章 憂心忡忡的郝仁第四百四十八章 公爵嫡女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禦條約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第三百四十五章 來勢洶洶第九百四十章 貝爾島空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反面教材:羅海郡守邵秉第七百一十章 帝國利益絕不容侵犯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江莊園會議第五百九十二章 近海進攻戰艦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擔憂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臨皇宮第六百四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八百一十章 劃時代的寧禹號戰列艦服役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戰計劃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八百三十章 魚雷的新時代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魯爾人的大動作第一百章 公是公私是私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二百四十六章 貨比貨得扔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七百三十一章 恆奧港口互換協議第三百九十四章 杜志寬的生死危機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恆統一元帥府第六百五十九章 跨越式發展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機轟炸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六百八十九章 對自己夠狠的蒙戈爾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二百九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戰鬥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輕型臼炮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