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八十萬常備軍

bookmark

因爲步兵師的規模比以往的時候,還略微增加,爲了控制軍的規模,大恆帝國陸軍決心削減軍的編制。

以往的三個師再加上騎兵師以及重炮團的編制,對於一個軍級固定編制部隊而言實在是過於龐大了,這一次也是趁着機會把軍級編制降低下來。

一個改革後的軍,將會轄兩個步兵師,再加上一個軍屬重炮營,軍屬重炮營轄十八門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

這樣改革後的一個軍,人數就控制下來了。

從軍抽調出來的騎兵部隊,一部分抽調出來組建第五騎兵軍,另一部分則是作爲獨立騎兵師作戰。

炮兵部隊也是,各軍屬重炮團被進行拆分調離,加入轄有獨立重炮團或單獨組建重炮團。

至於更上一級的軍團編制,沒有明確編制,將會根據情況會調遣數量不等的步兵軍、騎兵軍/師、重炮旅/團進入其中作戰,但是總體來說一般會控制在三個軍左右,兵力在十多萬人。

根據上述整編計劃,同時考慮到帝國的軍費壓力,帝國陸軍整編後,將會形成三十個軍六十個步兵師、五個騎兵軍以及五個獨立騎兵師一共二十個騎兵師、六個重炮旅、十個重炮團、八個部署在不同地區的要塞守備旅、團。

再加上計劃繼續擴編,最終編成三個近衛步兵師、一個近衛騎兵師、一個近衛重炮旅的近衛軍團。

但是上述部隊,並不是所有部隊都將會是一線戰備兵力,只有其中的少數精銳部隊纔會常年保持滿員滿編的戰備狀態,戰備師滿員滿編下兵力達到一萬七千人,裝備最新式的武器裝備。

而大多部隊將會維持和平編制,和平師則是軍官齊全,一線戰鬥兵員也基本保留,裝備也是採用和戰備部隊一樣的裝備,只不過火炮等重型武器的最新型號數量估計會少一些,更多的會使用戰備部隊退換下來的二手貨,但是數量上是會保持充足數量的。

這樣的和平師在平常時候,兵力會控制在八千人左右,一旦爆發戰爭,將會第一時間補充第一批動員退伍兵以及輔助人員,直接就能奔赴戰場。

不過上述兩種部隊,依舊都是屬於陸軍正規軍的範疇,平常的時候總兵力會控制在八十萬人左右。

這也是陸軍方面預計的八十萬常備軍計劃。

戰爭爆發後,大量二線部隊充分動員後,滿編制之後,部隊總兵力可以達到一百五十萬人左右。

而要想把上述的整編計劃落實,那麼需要的羅安四型步槍就得超過一百五十萬支,重機槍三千多挺,各口徑速射臼炮三千多門,各口徑身管火炮火炮四千多門。

而上述計劃,還只是屬於常備軍的計劃,而在大恆帝國陸軍的整編計劃裡,還包括了預備部隊的計劃。

陸軍將會計劃把一部分現役的正規軍,轉爲預備師,和現存的各地超過三十多個的地方預備師一起整編爲預備役師。

計劃在每一個郡都設置至少一個預備師的框架,部分人口多的郡則是設置兩個甚至三個預備役師,比如京師所在的郡,因爲人口衆多,加上比較特殊,所以將會直接按照人口多寡,退伍兵多寡劃分成了三個片區,三個片區各有一個預備役的框架。

之所以說是框架,就是因爲這些地方預備役師真的就只有一個框架,預備役師的師長,將會由陸軍部派駐到各郡/片區的陸軍事務部部長兼任。

這個陸軍事務部,聽起來名字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就是陸軍部在地方設置用來募兵、安排轉業軍官就業、將士傷亡撫卹、善後、宣傳等一大票亂七八糟事務的機構。

陸軍將會直接派遣年齡大,進入養老狀態的將領回家鄉擔任某郡陸軍事務部部長、某州守備司令部部長的職務,其他部分職務也同樣如此派遣臨近退役的現役將領擔任。

同時這些人員也將會同步擔任當地預備役師的師長,參謀長以及團長、營長等。

當然了,平日裡只是掛個名而已,平常時候大家該幹嘛幹嘛,每年選擇若干時間,組織好本轄區的退伍將士進行短期的適應性訓練。

而且爲了在戰爭爆發後,進行快速動員,讓這些動員起來的兵力能夠快速形成戰鬥力,通常一個預備師也會保留若干常備現役士兵和軍官,人數不多,只有一兩百人到五百多人不等,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基本上步兵,炮兵,輜重,工兵,騎兵等一應區全。

這五百多預備役師常備兵力,平常時候彈壓地方,守備地方衙門,同時也協助地方巡警處理一些武裝暴力案件,說白了平常時候就是充當武裝巡警使用的。

陸軍之前對巡警部開始在各地方設立所謂的武裝巡警有些不滿,認爲巡警部撈過界了,但是巡警部認爲普通巡警在面對一些危險犯罪分子的時候,缺乏火力以及軍事訓練很難處置,而直接請求陸軍協助的話,程序又非常的複雜。

面對這種情況下,陸軍這一次乾脆明文規定,各地預備役師裡所轄的常備兵力,將會直接協助各地方巡警對抗爆發犯罪。

但是巡警部那邊其實依舊偷偷摸摸搞武裝巡警,但是人家非要說這是調查案件的巡警,又不裝備什麼重武器,數量也極少,陸軍還真不好說,再加上林子然也認爲巡警部的確是有組織少數特種巡警部隊的需求,所以也就默認了。

而戰爭爆發後,就將會以這數百常備兵力爲基礎,進行大規模的擴張,然後形成一個又一個預備役師,訓練一兩個月後就能夠奔赴戰場。

這樣的預備師框架,全國範圍內有一百二十三個,其中的現役常備兵力不多,只有六萬人左右,但是以他們爲種子,再徵召退伍軍官以及士兵,再補充臨時徵召的動員兵,那麼短時間內就能夠組織起來將近兩百萬人的預備役部隊。

雖然說這些預備役部隊短時間內沒啥戰鬥力,後續還得正規軍那邊派遣大量的軍官已經骨幹士兵進行補強,同時進行至少一兩個月的訓練,這才能走上戰場。

但是各地預備師框架以及預備師常備營的存在,卻是能夠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善,普及到全國各郡的動員體系。

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二百五十三章 苦逼的趙鬆第七百八十二章 電氣化的開端第六百三十二章 海軍競賽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體都有!預備!開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羅安郡是時候重歸統一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俯衝轟炸機服役第三百四十四章 統一之戰第二百一十章 低調發育不要浪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七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奧利薩人第二百二十章 他還可以收稅……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八百八十章 殘酷的新時代戰爭第七十八章 這個林子然還是有能力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利益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石油的苦逼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盡海級戰列艦第六百一十二章 投誠談判第十一章 姓汪的有古怪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五百四十九章 京州戰役指揮部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第二十四章 這個傻子掉錢眼裡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要文明第四百五十三章 羅清鐵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五百二十二章 統一號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海州徹底統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馬耕民族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四百一十四章 速戰速決第二百五十二章 野心超級大的南州銀行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第二百六十二章 人可以走,錢必須留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戰計劃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風雨的氣息第三百四十章 彈藥準備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四百四十章 北線反擊開始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九百二十二章 暴露第二百零五章 未來大有可爲第七百八十一章 趕超的機會第九百三十九章 全面封鎖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五百六十九章 鋼鐵海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恆商務代表團出訪第七十一章 舉世無雙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變化第六百零三章 甲六號高地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們被可恥的出賣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杜志寬的生死危機第六百三十一章 全球恐慌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戰起!第六百六十三章 速射炮和硬化裝甲時代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羣敗家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博瓦海戰(二)第二十七章 都怪學妹第六百七十七章 全球海軍即將迎來變革(加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張!擴張!第九十二章 新鎮守上任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力多也是煩惱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寧禹級戰列艦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破了平衡的簡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這羣敗家子!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七百二十四章 統一思想明確路線第八百零四章 大恆可以不要但是你們也不能要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戰定勝負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無險可守的西線第六百七十三章 奧爾戰爭爆發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列艦的輝煌第二百八十二章 後裝化學推進管狀武器第七百四十一章 線列對決第一百一十四章 早上出門晚上還在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公爵嫡女第五百九十九章 溫左新團長第八百六十八章 高端出口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十五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平南廣城活捉林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