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生機難挽引魔窺

bookmark

數日之後,李岫彌已是到了南崖洲東側海域之上,此地仍屬東海一部,不過因處在南崖洲和東華洲兩邊包夾之下,近海修道宗門起了一個漏海的別稱。

他在此逗留半日,卻並未召聚水族,佈置大陣,而是潛藏氣機,繼續往南去。

又一月後,他到了風陵海外上,因怕吳汝揚察覺,便遠遠避開大陣,躲在了其感應難及之處。

上回他在海下驅動衆妖,連通地脈靈機,在周如英、吳雲壁二人眼皮底下無聲無息起了一個大陣,玉霄派可以說是吃了不大不小一個悶虧。

有過一次疏忽,他猜測對方此次當是有了對策,不會再任憑自家施爲,是以他想看看,其究竟是用什麼方法,要是可以破解,卻不介意將前次之爲再做一遍。

他沉入海底小心查看,這一查探就是兩月。

但很是奇怪的是,卻並未在周遭海域之內發現不妥之處。

若是玉霄沒做佈置,他是絕然不信的,當是用的手段巧妙,以至於無法窺破罷了。

他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眼下最爲省力的辦法,無疑是先行築造陣盤,那麼無論玉霄做了佈置,都不會坐以等待,定會殺上門來,那或可由此窺及其所用路數。

▼↘t

但這裡面也有弊端,這裡一旦起了陣盤,那無疑是告訴對方,己方又重回南海了,如此很可能會使得對方升起警惕之心,排查比以往更嚴密。

他盤算下來,此事不該自家一人決定,還需與陶、米二人做下商議纔可。

於是退去遠處,尋了一個無人荒島,抖袖扔出了兩隻下有青銅腳座的方玉盤。

拿了靈香出來。將之震散,灑在兩塊盤面之上,起指一點,其霎時焚燒燃起,等了未有多久,陶真人與米真人二人身影就接連在裡顯現出來。

李岫彌與二人打過招呼之後。就將此處情形和自己顧慮說了。

陶真人考慮良久,道“道友在海下往來,更勝我等一籌,連道友用時兩月也查探不出玉霄路數,那麼換我二人去,想結果也是一般,如此下去,怕是再長時間也難以看出什麼結果來,是以陶某以爲。李道友當可先佈陣試上一試。”

米真人蹙眉道:“要是如此還試不出玉霄所用手段呢?”

陶真人點頭承認道:“這不無可能,不過溟滄派此次討來寶材極多,一次不可試二次,二次不可試上三次,總能找到緣由所在,也比這麼坐等下去來得強。”

李岫彌沉吟道:“如此也好。”

只要尋出玉霄佈置,設法將之破解了,那廣闊海域仍是他的天下。且張衍也曾說過,只要能牽制住此派。無論用多少寶材都是值得。

陶真人道:“道友可先在南海佈陣,若生變故,再去漏海,或許還可令玉霄以爲我等真正放棄了那處。”

李岫彌道:“那便如此施爲。”

與二人談妥之後,他將兩面玉璧重又收了起來,而後就在這處開始召聚四方水族。

前次他所招水族不少得他敕封。多已是統御一方妖衆,這一呼喊,立刻心中生出感應,急急趕來參拜。

大約十來天后,他身旁就已聚集起數萬水族。其中多數都曾在他手中聽用,特別領頭幾個化形妖修,曾讓他冊封,因先前佈設過一次大陣,是以此次皆知該如何做。

李岫彌忽然覺得,自家先前可能太過忽略了其等作用。

這些水族用處可能比想象中更大,若能好好栽培一番,說不定築造陣基的速度會大大提升。

他思量下來,就打定主意,玉霄派若找上門來,便是扔了這陣盤,也要儘量保全這些妖修性命。

而就在他召來各路水族之時,卻並未能夠發現,衆妖之中,有一條條渾身雪白,有如冰晶凝造的小魚正四處遊走。

其不過髮絲粗細,身長也不過半寸,遊動極爲靈活,且遊動範圍廣大,不少是從深海之下浮了上來的。

此魚看去靈性十足,實則並非活物,而是玉霄派爲防海域之中再有外人修築大陣,特意請了補天閣修士煉造的法器,其名爲“細袖銀魚”,

此物並不能用來傷敵,唯一作用,便是巡弋海域,探看靈機變動,

其所用寶材也是平常,哪怕一個玄光境的補天閣弟子也能煉製,故這數十年中,補天閣接連造了有十萬之數,全數投到了南崖洲外海域之中。

因細小無比,有時更能附着在各種水族精怪身軀之上,是以此刻已然遍佈各處,任何地界靈機一有異常,立刻可將之吸引過去。

風陵海中,吳汝揚盤坐在法壇之上,爲儘可能不使元氣耗損,平常時候他便靜坐不動,甚至連話也無有一句。

自南海平靜以來,他在此坐鎮已有四十餘年了,比之方從門中出來之時,他已是須發皆白,臉頰凹陷,皮肉鬆弛,雙目渾濁,看去垂垂老朽。

上回強攻陣盤,耗費了他大量本元精氣,再加上原本壽數已是不多,這具肉身已是漸漸步入衰壞,就是法力,也比幾十年前大是削減,平日全靠服食丹藥維持。

他身前丈許開外,鑿有一口小池,水質清冽,上面卻是飄着一隻細長銀梭。

此刻池中之水忽然泊泊翻動起來,看去如同煮沸了一般,而那銀梭也是一旋,尖細之處往東南方向指去,併發出嗡嗡震動之聲。

吳汝揚聞得聲音,便擡眼看去,不過他表情很是平靜,外間那些銀魚遇得莫名靈機之後,這潭池水就會生出這般異象。

開始他還祭出法寶去看個究竟,卻發現發現不過是一些水下妖物而已,這顯然不值得他費心。於是到得後來,索性就派了弟子前去查看,這許多年下來,也是習以爲常了。

然而這回卻是不同。足足過去半個時辰,那水中動靜卻還不停,且無數水泡聚在一起,緩緩堆高,那銀梭也是大半截梭身染上了一層焦黑之色,聲響已是變得極大。

吳汝揚神色不禁嚴肅起來。這顯是靈機變動劇烈,引得衆多銀魚聚到一處纔會如此,這卻不能不引起他重視了。

想了一想,自袖中拿出一枚銀圈,抖手往外一扔,其就化一道靈光去往海上。

此圈飛騰有一個時辰之後,忽然在一處海面停下,而後橫了過來,瞬息之間。就展開數千裡,好像要將這此間納入圈中。

就在下方深海之中,李岫彌正穩穩坐着,他神情看去輕鬆,但卻是在時時刻刻感應四周動靜,隨着那“細袖銀魚”越來越多,也終是讓他察覺到了不妥,當即伸手攝拿上來一條。輕輕一捏,其便化作了一灘銀泥。

他目中生出光芒。道:“原來是倚仗此物。”

就在這時,忽然感應到了什麼,霍然站起,功聚雙目往上一望,見那天中景象,驚道:“吳老道的‘望氣圈’?”

他在南海上時。曾借大陣之助與吳汝揚交手幾回,知曉其身上有三隻寶圈,分爲落陷、望氣、渡空三圈。

“望氣圈”所到之處,能觀望周遭諸事,而“落陷圈”能定拿靈機。至於“渡空圈”,更是了得,數萬裡之內,其主可藉此圈挪遁來回,上回若非那龍宮之助,三人就險些無法逃脫。

他深切知曉,即便自家遮掩了氣機,吳汝揚憑藉着玉霄派種種秘寶,也未必就找不到自己。

此刻若不走,萬一其追了過來,極有可能把性命丟在此處,所幸已是知曉了玉霄是以這銀魚查探氣機,此行目的已是到達,不必再留在此地了。

他立刻發一聲龍吟,將所有妖修俱是遣散,自家則化光一縷,由海底往南遁走。

吳汝揚借了望氣圈,見得海中有無數靈光來去,立刻知曉事情不同尋常,又自袖中取出一隻銀圈來,往前一扔,霎時化作一人高下,他起得身來,負手踏步入內,出來之後,又拿過那圈,再是如法炮製,接連數回之後,終是到得方纔李岫彌所在之地。

他一掐法訣,祭動望氣圈四處查看,可一番用功下來,卻並未發現對方身影,顯然早已走脫了,要想尋到已是不太可能。

他暗忖道:“南海又起異動,想是陶、李等人又要來犯,我原本以爲其等此刻該還是在恢復元氣法力之中,不想來得如此之快。不過早些來也好。再過數十年,我未必還有法力壓住這三人。”

再看一眼後,就一展袖,把兩隻寶圈一收,便遁空而去。

只是他方纔離去不久,卻有一隻魔頭從虛空之中躍跳出來,雙目直勾勾地看着那遁光遠去,

與此同時,東華西南,萬丈地底之下,司馬權站在寶鼎之上,目光閃爍不已。

此時他上半身稍稍能辨,下半身卻是朦朧飄忽,似與氣霧混在了一處,已然是恢復了一半元氣,但要等完全回覆天魔之身,那至少還需四五十載。

只他與張衍一戰後,幾乎是法寶盡毀,就是到了那時,實力恐怕還不及原先一半。

但這並非不能設法改變,若能再拿下一名洞天真人神魂,就如在東勝洲所做一般,至少可以再煉得一件諸如左道蓮的法器來,

數十年前,他曾派遣弟子往東勝洲一行,卻發現餘下那二名洞天真人早已不見了影蹤,不知躲到何處去了,於是不得已,就把目光瞄到了南海上來,看能否趁虛而入。

本來是把目標投在陶、李、米三人身上,因其並非是溟滄派弟子,就是當真得手了,想也少人追究,而且世人多半會以爲是玉霄所爲,可最大限度摘除自己,但是眼下卻是發現,這吳汝揚似也是一個合適目標。

他忖道:“吳汝揚分明已是生機不足,法力在逐漸衰退之中,卻是方便我神魂侵入,此人看去遲早是要找陶真宏等人做過一場的,要是真鬥了起來,那便是我機會到了,如此看來,我可設法助得那三人一助。”

一擡手,拿處一隻大甕,伸手一抓,鼎中飛出無數魔頭,皆往其中落去,最後起手一按,將之封住了。

心中默默一喚,未過多久,弟子慧曉入到此間,道:“恩師可是什麼吩咐?”

司馬權將甕扔在她腳下,道:“你拿着此物往南海一行,將之丟在海中即可,餘下就不用多管了。”

慧曉將甕拿起,道:“弟子這便去辦,恩師可還有什麼囑咐的?”

司馬權道:“最近虛天之外可還安穩?”

慧曉道:“自恩師施策以來,皆是安心求道,弟子這些年中又接連送了百數人上去,至於那兩位師弟,等恩師回覆法力之後,我玄陰天宮想能更勝往昔。”

司馬權聽了,甚爲滿意,道:“你做得甚好。”

只慧曉受寵若驚,道:“恩師過譽了。”

司馬權伸手點了一下,一道黑氣涌入她眉心之中,道:“再賜一門神通予你。記着,南海之事,尤爲重要,此關乎我日後大計,萬不可出得任何差錯。”

慧曉凜然道:“徒兒明白。”

渡真殿,玄澤海界。

張衍本在坐觀之中,但是忽然間,心神之中卻是傳來一陣悸動。

他內視觀去,卻見發現竟是那九攝伏魔簡有了變動。

自天外一戰,此物吸納了天魔精氣後,便一直被一團清煙裹着,而在此刻,其卻已全然散去,

他心意只是上去一觸,便有一陣陣感應涌上心頭,頓時就瞭然其中種種變化。

念頭一轉,一道熒光便自眉心之中飛了出來。

只見一枚長長玉簡懸浮在面前,其模樣比之原先已是略微有些變化,不像簡牘,而更像是一塊玉笏板,通體晶瑩通潤,輝光流轉,內中隱隱有血線細紋,竟是華美異常。

此物以往只能待他殺滅對手之後,再行收攝精氣,或存於識竅之內守禦外間神魂進襲,但卻從來不能放出傷敵,然而經這一番自行祭煉之後,似已能拿其當法寶一般運使,不過到底威能幾何,未遇對手之前,也無法確定。

他暗忖道:“我已將牧真人法寶俱是還了給他,洞天也是開得禁制,下回與其一戰,或能尋一個答案。”

……

……

第兩百一十三章 三劫三術護性命第兩百九十八章 上功善德入金簿第三十三章 暗施奇計斬玄光(中)第兩百五十五章 寶地煉禁有先後第一百八十三章 靈真一點胎中尋第一百六十一章 當祭偉力洗餘痕第四十六章 推開渾陰幻爲真第兩百零七章 自有真光鎮元星第一百九十五章 命緣相生本同根第四十二章 一載四道 尋脈之術第兩百零九章 飛渡諸域轉陣輪第八十八章 功成通天有道傳第七十三章 千幻圖鑑 改頭換面第一百九十五章 凝真血魄玉簫音第二百五十三章 爲辨真靈任觀法第一百一十章 奪來故山安衆心第二十三章 贈丹換名 南宮起釁第兩百四十九章 持定玄劍待狂瀾第五十二章 落子風陵助其勢第三十四章 遠影之變驚心潮第五十七章 驀然輕風雨 雲破雁飛還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念興雷霆 呼吸動風雲第十三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四)第十三章 真由原來是戲言第三百一十三章 星石鎮真靈第六十八章 虛空落星隻手擒第五十三章 前倨後恭 大勢有定第六十九章 赤火焚天盡還塵第一百二十一章 清灑瑤琨雲蒸嶽,天霜一洗映水白第二百零四章 感異玄機天外懸第七十三章 北海洲上起妖音第三十三章 暗施奇計斬玄光(中)第兩百四十二章 宏鍾一聲風雲變第九章 宿星約戰第兩百九十七章 靈珠牝牡化界方,一十六法俱收藏第二十一章 天豐洲外採血引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世爲一削性靈第一百零八章 再改顏容入瑤陰第二百六十八章 法從正流同此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雖消去道自生第十六章 盤闡丹第兩三十九章 缺劫陣第三十八章 斬斷氣海殺神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兇魔逞威起亂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身關易行心生障第一百三十八章 兩相幻滅光 百符如劍斬記三第三十五章 諸念相爭鑿天壁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塵百世歸山門第六章 當嘯長歌舒胸臆 雲霄一氣動天地第三百一十三章 星石鎮真靈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關見玉方過神第兩百零八章 吞落虛元億兆塵第三百六十九章 半界結契換善功第六十八章 氣落半天執妄消第八十四章 諸世落法斷執思第一百六十二章 觀幽心明可見清第九十五章 風雷捲動萬重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儀元天祇分陰陽第兩百三十六章 感氣動法傳玄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渡傳舊意尋前蹤第四十二章 分身一道平海風第一百六十六章 道德唯全造化靈第一百七十九章 劫前託付事 海上再掀波第三百二十章 神門開渡敵自來第兩百一十九章 寶珠虛界照彼方第一百七十八章 道轉界變落玄空第二十六章 龍國擎制破浪大威海舟第九十一章 大道門前轉生死 退則凡人進則仙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入玄空見真由第九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六十九章 煞衝鬼神轉靈通第一百三十六章 指命微策演玄文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微觀星經第兩百零五章 吞引神元祭冥空第兩百五十一章 堅身豈懼外邪侵第九十八章 來歷莫測第兩百七十七章 化玉明空障第三十一章 陳荀作難 魚姬建功第九十四章 偉力摩天藏隱關第三百章 元氣一渡兇妖復第十九章 奕昂投誠 賀方殞命第兩百九十二章 巨軀遮天顯威容第四十七章 玄蛟大鉞斬海天第三十六章 天外遙定觀劍山第八十九章 三觀之主 法劍無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破法壇報恩示警第三章 仙羅宗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世爲一削性靈第四十八章 隱知玄秘因由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雲闕迎喜琴瑟和第八十六章 力撼周宇破天壁 終從一元道法宏第兩百二十四章 陰陽刀氣可窺徑 意求大道勢必得第三十九章 派外別傳 魚龍寶鼎第兩百八十一章 封魔絕陽祭儀第三十四章 贈丹借舟 小浪妖蛟第兩百四十五章 天外機緣不容失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開頑世收寶丸第一百六十一章 當祭偉力洗餘痕第三百四十八章 星石三載 前路有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