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八章 由心見己神自出

bookmark

渡真殿,玄澤海界。

元景清在水面之上行走着,儘管只是在小界之中,但這裡依舊擁有遼闊無盡的海域,他仰首看去,心意一動,便就拂去雲霾,天頂之上點點光亮顯露出來。

此間是太冥祖師當年所開創的有數幾座小界之一,不但有晝夜四季之分,亦可望見日月天星,而且似乎能根據每一個人心境不同而產生變化,但他後來意識到,事實似乎並不是如此,而是修煉感神經之人才會有這番感受。

他在這裡修煉已久,靈機交融相通,是以腳下已不僅僅是海水,更是自身心湖之映現。隨着他心思念頭的轉變,自然而然會生出變化。

目光收回,他盤膝坐下,心神放空,那本來微泛波瀾的海水竟是霎時寧靜下來,宛如一面無邊無際的水鏡,倒影着天上星辰,那無數芒光好似十分遙遠,又好似觸手可及。

自入此間以來,近五十載積蓄,如今他已是了功行關口之上,當是可以邁出那一步了。

把心神沉寂下去,只一瞬之間,好似投入了無盡淵深之地,而與此同時,背後現出空洞渦旋,將大量靈機不斷扯入進來。

《元辰感神洞靈經》向來少有人修成,尤其在跨至洞天時,因法力涌動,可感受到外界諸般氣機,甚至萬物混淆,沒有了他我之分,修煉之人需得在此中找到自身真正所在,從而歸正本來,但若是受外感所染,迷失道心,極可能陷入其中,在溟滄派上萬載歷史中,也不乏失敗之人。

這是最爲難過的一關,但若過去,便是海闊天空。

一般人會通過辨別諸物外氣,從中窺見自我,但元景清沒有去理會這些,而是堅定認爲自身便在此地,與心同在,只管守好便可,無需求諸於外。

這種方法或許未必是最對的,但卻是最契合自身的。

事實上每一個修煉這門功法之人最終都會走上不同的道路,沒有前人可以效仿,這也正是此法無法按正路繼傳的原因之一。

面對着諸多紛涌而來念頭,他至始至終保持着自身靈性不失,仿若虛空之中一枚亙古不熄,無法磨滅的星辰。

時間緩緩流淌,難知到底過去了多久,就在那最爲寂暗的深處,一點明光驟然炸開,他身下海水同時沸騰起來,裡間倒映星光居然一併飛起,隨着一起衝上,與天上星光併合一處!

這一瞬間,真實與虛幻已然失去界限,弄不清彼我來去,待那聲息一斂,便見一道氣極恢宏的法相撐開於此界之內,其正中之中有一團漩光,嵌入在一片虛無之中,而外間則伴有一座座星相,排列布序,嚴謹正大,正圍繞着其徐徐而動。

若是有外間之人在此,便可認出,這幾乎就是把山海界諸天星辰給重演出來。

只是隨着時間推移,那所有星辰愈轉愈暗,漸漸還歸入那漩光之中,但是隨後,彷彿是從一個結束走到另一個開始,那些星相又再度一一顯現,如此周而復始,來去變化。

張衍此時正在打坐之中,他感應得這一股氣機涌動,知道又有一個弟子邁入了洞天之境,便望了過去,目光霎時穿透界關,直接投入玄澤海界之內。

在他眼中,那法相這不僅僅是照映天上星辰那般簡單,而是以自身之廣,融萬物之微。假設此刻是在他界之中,那就會演化成爲另一番模樣。

此相如用來與之對敵,一旦將對手圈入進來,就不僅僅只通過氣機感應外間諸般變化,而是可依託天宇演化窺得一絲玄機先兆。

他心下一思,元辰感神之術本可感氣通神,照顯萬物,從道理上來說,修煉此法之人只要識見足夠,對大道體悟夠深,便就擁有無限可能,但也要因人而定,若是太過貪多求全,反而拖累修行,有害自身。

這徒兒該是飛渡兩界,見識了天外之天,纔有了這番氣象,不過其沒有貿然演化虛空元海景象,還算是知道方寸的。

不過此刻因是方纔初成,現下還能看出許多雕鑿痕跡,唯有功行精進,方可褪去瑕疵,化合天成。只是在這其中,還需本心不移,不得有一絲動搖。

這一條路註定很是艱險,能走到哪裡,還需看其自身。

他彈指放一道靈光出去,把景遊喚至界內,關照道:“待景清把法力平復之後,你讓他過來見我。”

景游到:“小的領命。”

數月過去,元景清那一道法相慢慢收斂了回來,緩緩起身,並在海上踏波立,望着翻騰海波,此時此刻,他不由想及當年,若不是自家恩師到東萊一行,收了自己入道,怕自己也無今日。

他念至此處,心有所感,口中便念頌道:

“玄音徹動雲臺,回聲未絕,霧落東萊。

禍亂劫起,日月染赤,人間皆哀。

動州陸乾坤再造,呼風雲天地可改。

世外仙山,盡複本來,浩氣長存,正道猶在!”

聲音四面迴盪,引得海潮一陣洶涌,久久不散。

遠處一隻飛舟過來,很快到了近前,景遊在上打個稽首,笑道:“元真人,老爺喚你過去說話,請到此舟上來,小的載你前去、”

元景清肅容道:“恩師召喚,弟子立刻就去。”他一縱身,到了法舟之上,道一聲:“有勞景師弟了。”

景遊笑着一躬身,道:“哪裡哪裡。”

他一晃手中牌符,玄元小界之內,到了那地火天爐之旁,見張衍正坐崖上,快步上前,跪下叩首,道:“弟子拜見恩師、”

張衍微微一笑,道:“你已成就洞天,今後在爲師面前,無需這般大禮了,起來吧。”

元景清道一聲,恭恭敬敬站了起來。

張衍言道:“爲師觀你所成法相,在前人身上從未有過,未來潛力甚大,但修行起來也更是艱難,無處可以借鑑,唯有靠你自家摸索,日後能到得哪一步,要看你自家努力與機緣了。”

元景清道:“聽聞諸天之中有無數大能,弟子亦想去見識一番,不會懈怠。”

張衍頜首點頭,道:“既如此,爲師今便給你定一法相名號,以作勉勵,”他略一沉吟,道:“諸天有常循序動,一元周行氣復始,此法相日後不妨喚作‘元天正炁’。”

元景清一拜,道:“弟子謝恩師賜名。”

張衍道:“你方纔有成,氣機外顯,還要再做調合,一些此中忌諱也需明白,可先回去閉關一段時日,待把法力駕馭自如後,爲師還有事需你去爲。”

說着,手指一彈,一道靈光沒入這弟子眉心之中,隨後道:“去吧。”

元景清再是一禮,道:“弟子告退。”

這時他只覺一股靈機涌上身來,眼前景物一變,就又回來原來之地,仔細品味了方纔變化,發現並無頭緒,知曉還不是自己可以觸及的門檻,便把心思一定,坐了下來,梳理起自己氣機來。

張衍則是依舊坐在崖上,看顧着地火天爐之中的那一件尚未成型的寶物。

這些年來,張蟬又尋到了一處地星,不過與前幾個星辰不同,此間雖也有生靈存在,但多數是蠻橫暴虐的,並被一股無處不在的赤光所充斥,這等異常狀況,使他懷疑此星之上藏有什麼東西。

在幾次探索之後,更是肯定了所想,只是那物事似會自己走動,而且每到要接近時,地星之上的凶怪也會出來阻撓,以至於無一次成功過。

張蟬雖能與洞天真人相鬥,但那些凶怪實力也是不弱,他畢竟只有一人,蟲子蟲孫並無法在那些赤芒之中飛馳過久,至於手下弟子,則是功行尚弱,還幫不上什麼忙。

現下天外星辰與山海界地陸之間的陣道已是築成,按理說已是可以請動劉雁依等人相助,不過張衍卻將此事壓下了,他那時便感覺到元景清成就洞天有望,而門中每一人成就洞天,都需出去歷練一番,不但可爲門中立功,也同樣通過鬥戰熟悉自身法力神通。

他有心讓這名弟子去天外星辰,解決此事之後,再在那裡立下一個下院,如此可將那幾處地星真正掌握在手中。

又過幾日,景遊入到界中,來至崖上,躬身道:“老爺,司馬真人回來了。”

張衍並不意外,早在幾年前他便知道司馬權已是動身回返,他道:“請他去大殿相候。”

景遊領命而去。

張衍對着那龍心連打了數個法訣,以防有甚變化,隨後喚了山河童子過來看顧爐火,隨後心念一轉,已是出了小界,來至大殿之內。

司馬權此刻已是站在殿下,見他到來,打個稽首,道:“見過張真人。”

張衍道:“此番鈞塵順利佔下,司馬真人出力甚大,着實辛苦。”、

司馬權道:“真人過獎了,司馬所得好處也是不少。”

張衍點點頭,比起方去鈞塵界之時,司馬權此刻的實力大漲,不過這是他樂意看到得,此人功行越高,越利於下來行事。

在攀談一陣後,他道:“司馬真人雖是回來,但恐怕還不得清閒,有一事唯有你去方能做成。”

司馬權心中已是有數,道:“請真人吩咐。”

張衍道:“角華界一事想必司馬真人已是聽聞,這回就是要請真人往那處一行,弄明白那所謂上界是何模樣。”

司馬權想了一想,稽首道:“聽聞那角華界比鈞塵界更是勢大,此去司馬需得祭煉一件法寶,恐需推遲一段時日。”

張衍頜首道:“此事不急,司馬真人可自行決定何時出發。”

…………

…………

第三百三十章 祭化玄梭 劫水真魔第兩百一十五章 江山玄水入山門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赴雲海尋前蹤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開法壇落山關第一百三十三章 符落青天截算謀第六十五章 納元入符 瓔仙尋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察算玄異失過往第一百七十七章 劍鋒北指鎮妖邪第三十三章 劍從磨礪出第一百章 皆飲魔心不自知第兩百六十八章 亂空行渡亦有道第二十章 雄關蒼邯天都門第七十八章 極勝流光化奪常第兩百六十章 雲闕煉禁第一百一十九章 魔意難測 退守內殿第九十一章 穢光掩日月 合議共除魔第一百四十五章 寶陽飛宮 妖禍州城第十五章 墨心地宮第十三章 真由原來是戲言第兩百九十四章 千十劍若一貫兩界第兩百八十七章 鸓鵲靈禽第二百四十九章 靈法長駐難辨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氣凝長索通壑崖第五十七章 人心難足方是魔第兩百五十四章 伏龍道中破重圍第兩百四十二章 四色劃天分斷界第一百四十一章 殘玉之中演真法 雲霞漫漫五彩現第二百三十七章 神光氣意一劍奪第一百九十二章 列玄七真第十四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五)第五十三章 原爲一脈錦繡枝第兩百二十三章 異心只爲解壽鎖第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故原世清平第七十三章 一劍生威驚四座第九十七章 撥雲覓日月 擡首見青天(二)第兩百五十四章 星石一動劫火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採得一風生玄翼,拂去塵身踏仙關第八十六章 法榜之上今有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更添紋圖氣血色第三百章 此去東萊不記年第七章 浮游宮上十二真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見鳳宮立界門第五十一章 施援韓濟 玄血魔丹第一百一十五章 擺列神位自有度第三百六十三章 拾道不勤心難誠第一百五十四章 留影缺去奪機數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靈歸去一靈出第二百二十二章 上靈落世取天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源綱走獸圖第二百七十七章 破得完法玄機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不渡人人自渡第二十一章 衝玄臨門 妖蛇指路(下)第三十四章 離元陰陽飛刀第六十二章 誅邪當在氣動先第四十章 萬靈皆可問長生第三百章 闖蕩墟地開道行第兩百一十五章 九相吞星第十七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八)第七十七章 浮游宮中金鐘起第兩百六十六章 地劫顯兆 開界採氣第三百二十一章 衆生皆道付誓中第六章 王盤下書 生死絕爭第兩百七十八章 自詡正道是德言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使天地立定序第一百一十三章 雷聲盡處見玄光第三百零三章 再造世光築性靈第兩百八十二章 外道轉心附紫氣第九十五章 風雷捲動萬重山第兩百九十二章 攪 動四海水 傾翻九嶽洲第一百六十九章 煉心索上飛劍臺第兩百三十六章 感氣動法傳玄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門相隔辨虛實第八十一章 三錘震斃第九十六章 昔年隱患今欲除第三百二十一章 觀道不失當持心第九十七章 小霖界開待遠客第七十八章 反天地中過劍印第十四章 成敗皆是族名累第一百二十章 一柱神秀連天地第兩百九十八章 上功善德入金簿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十六宮顯宏圖 來去誰知後人事第兩百八十五章 水月鏡花收劍碑第七十章 血絕氣枯烈陽黯第一百一十八章 轉見虛空寄莫名第一百八十七章 源綱走獸圖第三十九章 海舟白鷺望天飛第兩百八十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九十三章 萬載蟄眠今始醒第五章 千丈巖前解道書(下)第四十七章 玄蛟大鉞斬海天第一百七十七章 劈開外玄又一道第一百八十章 生機難挽引魔窺第九十一章 陣去禁散天門已開第二十二章 化滅氣形斥宇外第四十六章 奇潭水孕天生蓮第一百八十四章 道力充盈舉正奇第一百四十八章 儀元天祇分陰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放得長餌爲己利第六十五章 蓋陣守中待敵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門相隔辨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