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五章 通神之簡承因果

張衍在接得萬闕道人呈遞玉簡之後,就命景遊將其請到一處偏殿棲身。

既然此人已是立下法契,將來已是無法與人道爲敵,那麼也就沒有必要把其再度囚禁起來了。

景遊將萬闕道人送下去,不久之後,又轉回殿中,恭敬道:“老爺,小的已將那一位安頓好了。”

張衍一揮手,道:“你且退下,我不喚你,無需入殿。”

景遊躬身道一聲是,便就退至宮外。

此刻空蕩大殿中只剩下張衍一人,靜坐片刻,目光便落到了那擺在案上。

不過他並沒有立刻窺看其中隱秘。

凡涉及到上境之事,都需謹慎。

按萬闕道人所言,其破關之時,虛幻真實難以分清。雖他只會借其目光重觀當日之情形,並非親身做得此事,可卻要防備一個不慎,被一同牽連進去,所以事先要做好防備。

他心意一轉,就將一縷本元精氣緩緩寄託入布須天極深之處,此就猶如根植其中,便面上駐形散失,只要這一點元藏不失,也能盡複本來。

同時他又沉入了一道神意於其中,這般他人要想借用布須天偉力,那非得經過他這一關不可。若是同道,自不會受得阻攔,假設是存有惡意之人,譬如是萬闕道人這等人物,那就無法同行過去。

在正式攀渡上境之前,他還會令分身執掌此間偉力,如此就無人可以竊奪了。

待做完此事,他伸手出去,再度將玉簡拿入掌中!

就在同一時刻,遠在妙空界中修持的的白微忽然從定坐中醒來,突兀感覺天地似是又有變化。

他試着推算了一下,卻是全無結果。

但現如今,能使得諸宇微變,卻又令他無法推算之人,也只有一個而已。

他心下忖道:“這麼說來,這一位很可能要走去那一步了。”

他此刻感覺,半是欣喜,半是憂心。

要是張衍真是離去,從現世之中徹底消失,那就再也用不看人道臉色行事了。

可要是其成就上境,那他永遠不可能翻身,也無望再把其餘先天妖魔復生回來。

此刻他感得有神意到來,當即轉入莫名,對着來人言道:“鄧道友想來是感覺到那天地異變了。”

鄧章道:“於此道友豈不是早有預料?”

白微道:“其人若不成,那是最好,若是成了,那未必會再理會下境之事了。”

鄧章道:“我前次與道友別過之後,去了幾處第二紀曆時一名同道遺落在虛空元海的洞府。”

白微道:“哦?莫非此處有什麼不同麼?”

真陽遺府,尋常人進不去,而對他們來說則沒什麼用,特別是那些不在布須天的,因爲護府靈機遲早枯竭,一般不會放重要之物,那更是沒什麼價值。

鄧章道:“那位同道以往乃是有情道衆,一直渴慕上境,並蒐集了不少前人乃至同輩的典籍記述,後來盡棄前塵,入我無情道中,我疑他先前洞府還有留存記載,故去找了一番,當真找到了一些線索。“

白微道:“是什麼”

鄧章道:“高而渺遠,不入人間。”

白微不由神情一動。

鄧章道:“任何道途,到了源頭極點,都是疏通同歸,我走得乃是無情之道,那麼斬滅諸般未來,自成空寂,當便能得成大道唯一。既是唯一,諸般俱足,何用外顧?我以爲,此所以現世之人從未見過上境之人的緣由了。”

白微尋思了一下,不由得點頭。

鄧章所言,是指上境之人不是不可回來,而是不願回來,就如他們是在布須天中,那也不願去到別處,還有可能是上境之人有了更高追求,道心生出了變化,也就不再往回看了。

他也期望如此,但指望他人不來尋你麻煩,這不過是欺人自欺罷了,可現在他們因爲無力改變什麼,所以只能往好處想了。

張衍拿住玉簡之後,卻方纔從萬闕道人手中接過之時不同,心中卻是沒來由生出一股極大壓力。

他動作一頓,目光幽深了幾分。

這顯兆有些不對。

這恐怕是因爲第一次持拿此物時,只是略作察看,所以不曾感受到這些,而此刻欲要深入探究,要真正觸動了其中隱秘,方纔有了映現。

他能感覺到,自己若是繼續觀看裡面這些東西,否則恐怕會帶來不好後果。

他現在修爲道行,可謂當世之首,經過反覆推算,就大致有了一個猜測。

這玉簡本身並無問題,而是在他觀看了這些之後,或許會導致其中演進過程發生另一種變化,並不會得到過去真相。

也即是言,萬闕道人此段經歷不合被人窺看。這倒非是其人弄鬼,恐怕連其自身也並不出清楚有這麼一回事。

要是強行施爲,此中後果實是難料。

好在這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因爲這本來就是萬闕道人識憶傾注,所以大可以將之引出來,待稍作改換之後,再作詳解。

他心意一動,那玉簡之中就飄出一縷縷氣息,隨後在半空之中凝成一幅幅猶如形成筆墨構築的畫圖,只是每一幅都是飄忽不定,場面時時都在變動之中。

由於這般是隔了一層,並不是直接觀望其中內容,而且這裡所表現出來也僅僅是其中部分,非是全部,所以不會再涉及什麼因果變化。

當然,由於此刻所展現出來的東西極不清晰,要想深入去求,就需要他自身設法去推斷了。

不過他不需要了解所有,那也不可能做到,因爲萬闕道人所經歷的一切本來就是失敗的,沒必要去全盤接納。

現在所展現出來的畫面算得上是變化無端,難以理清線索,可有些東西是絕然不會變的,他只要從中找出這些,將大概抓住就可以了,至於細節,那些本來就是不確定的,越是相信越是容易被陷進去。

他很快發現,這麼做有不是沒有好處,因爲這般推算,無疑能夠使得自己拋開那些固有束縛,站在更高之處往下觀望,從中整理出最爲有用的關節。

隨着不斷推算,他對此中理解也是逐步加深,從根本上漸漸靠接近這一境界。

許久之後,他已是見得所有,再無法獲得什麼有用線索了,一揮袖,就將那些氣機畫圖驅散了,隨後收回了目光,這時再觀手中那枚玉簡,卻是驀然發現不對。

萬闕道人交給他時,此物是什麼模樣他很是清楚,可現在看來,卻是與之前有所不同。

自表面觀去,其似萬闕道人交託給他時別無二致,然細微之處卻是大有差別。

尤其這東西本來是萬闕道人觀想出來,凡此類之物,若當時並無有觀照去千百年後,那麼與天地交融尚短,便與四周諸物有一種格格不入之感,或許常人無法感覺,可他這等修爲之人,卻是一觀便明。

而眼前這枚玉簡,給人感覺卻是古老滄桑,仿若經歷了無數歲月沉積,同時其又如新生胎兒,方纔懵懂入世,觀來十分矛盾。

張衍心下一轉念,莫非是剛纔自己推算,才導致此物發生了變化?

真陽大能時時氣機布蓋外,大利隨身,可以說,自身氣機涵布之內,諸物都在其等影響之下。

可這等情況放在他身上,卻是絕然不可能的。

若說在他初得布須天精氣之時,運使之中還稍顯瑕疵,或許會有這等事發生,可他現在對法力制御圓轉如意,心之所予,即爲其變,不會有絲毫差錯。

而他記得清清楚楚,爲了不使這玉簡受得影響,適才自此物之上取攝念思時,並未影響到其半分,又怎會出現此般情形?

尋思片刻,腦海之中驟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可能。

莫非此物就是那傳聞之中知世簡?或者其殘缺部分?

此物從來都是出沒絕影,無跡可尋,許是當年萬闕道人觀得玉簡之後,此物就從來沒有離開過他身,只其自身不知罷了,而到了眼下,因其將因果交託了出來,所以眼下才藉機顯化?

這一念方起,那玉簡之上那一層奇異感覺卻是驟然褪去,竟又是還原成了剛剛入手的模樣。

張衍見此,不由一挑眉,聯繫古往今來對此物的描述,心中不由得有了一個猜想。

此物如此玄異,極有可能就是那知世簡。只是此物唯有在執拿之人不明其底細的情形下方可觀得,一旦此人覺悟過來,認識到自己所面對的究竟是什麼東西時,那麼其就會從身旁消失,或者退還成普通模樣,就如同從未出現過一般。這或許也是此物從不現於人前的緣由所在。

他心下一尋思,其實此物變化,與去往上境虛實之轉有幾分相似,兩者之間該是有什麼聯繫,這也難怪其中有關於通往渾天的記載。

當日萬闕道人雖然再也不曾尋到此物,可從眼下之事來推斷,此物在未曾有人承接因果之前,很可能一直在其身上,知是其不自知罷了。

而在此人將自身所歷交託給他後,此物就一併交了過來。

他目光微微一閃,若這般推斷不錯,那麼在沒有他人接手因果之前,此物應該還在自己這裡!

他頓時認識到這是一個機會,若能使得此物重現眼前,或能窺看更多上境隱秘。

只是該如何將之再度喚出來呢?

想到這裡,他望着手中玉簡,不由陷入了深思之中。

…………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從心化頑入自真第一百四十一章 泉圖妖部搶佳徒第一百章 皆飲魔心不自知第兩百三十四章 大威昀殊啓界門第八十八章 功成通天有道傳第兩百十二章 血玉煙羅氣 正氣闢魔符記四第兩百七十章 神意磨劫火 星位應亂陣第一百六十九章 煉心索上飛劍臺第三百四十三章 殿上移人金柱封第六十五章 天宮借氣引神意第六十八章 恆砂道中生死門第六十章 唯留一線渡天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明璧對影潭中劍第一百十章 解陽六轉箭 天外紫霄雷第四章 昭幽寒水深千里 小壺鏡中有天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爲道功爭天時第兩百七十二章 縱橫一時終轉空第一百七十六章 博長補短自用足第一百一章 事了拂衣去 海闊天高任嘯鳴第兩百五十七章 生機一線倒乾坤第兩百零九章 道傳一法辨妖蹤第一百八十章 神因印量見魔影第一百九十七章 爲見日月動風雨第六十六章 符囊五門 蝕文爲根第三十八章 元嬰二重第七十章 天旌遮靈卷神印第九十二章 橫絕諸空載莫名 九天之上稱玄淵第一百四十四章 更添紋圖氣血色第二十二章 江畔玉笛應聲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舉指點斷生死橋第兩百七十一章 道傳之外是天規第兩百七十九章 風雨雷霆遮心算第二十章 長生非我願,只解心中憂第二章 西濟海界第四十二章 五屬雲砂 太玄真光第兩百零六章 涵淵水重凝碧宮第五十章 緣落周天本無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未見莫名難明因第一百六十一章 暗度魔穴遮耳目第一百三十七章 雍明井照觀內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息團陽還命法第七十章 九嶽清音斷魂聲第三百四十二章 身由心變化 鬥法無拘束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脫此世身歸去第十七章 龍厭山中鬼蜮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龍捲紫陽借靈元第三百四十七章 神存定世不入寂第一百一十二章 拔劍只爲誅妖邪第七十七章 不得歸途魔念升第二十章 乾坤易勢混天力第九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十八章 輕收三域歸囊中第五十三章 離衡將化道無羈第一百一十章 人魔分道歷星塵第三百五十章 玉印金符玄水覆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諸部再興北征第一章 長觀洞天 龍淵大澤第一百三十四章 道統終得續 四真動海潮第兩百一十七章 風雨破陣急第兩百九十七章 靈珠牝牡化界方,一十六法俱收藏第三百二十四章 開闔天機用道缺第六十七章 隔陣見神使神通第三百五十七章 未落乾坤傾世意第兩百一十五章 江山玄水入山門第一百二十章 極天設伏吞精血第一百二十三章 爲解心明外尋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命中劫難有天數第兩百五十二章 天機頓明大勢成第一百三十一章 寄軀凡胎隱寶身第七十二章 真光神遁破萬環第兩百二十五章 須臾興變指劃中第一百三十章 相從心起唯鬥勝第一百七十一章 別天台中寶劍爐第七十章 衰盛漲落涉天數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用玄機避神法第一百零六章 玄法載人亦載神第五十九章 剖腹剜心顯奇術第兩百一十章 玄元靈華換天地第十五章 源水波浪存遺宮第十一章 當去山外拾遺珠第五十三章 五火神兵 化丹血魄第兩百六十七章 兇刀顯威第三十六章 心吞玄寶 意奪軀殼第兩百九十八章 宣照宮中話前塵第二十四章 藏空挪機遁法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亂營之中取敵顱記二第三百零七章 此去極天宿星樓第一百四十四章 心存遠志赴殺劫第三百二十章 拘拿魔心順神意第六十三章 障思執迷惑靈臺第三百二十二章 晴波一飲話故曲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地關外動殺機第兩百九十一章 堅意韌心過玄境第七十四章 舉氣東來輕化劫第十章 一意撞破天地關 人劫自當由我開第三百零一章 借屍還魂神通術 同胞雙子轉生死第兩百四十二章 人心定化非天意第二十章 一念興造天地樓 清溪對飲言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