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造化藏神避離空

bookmark

張衍手中這三枚印信,是他震散玄澈道人的意識化身之後,從其處得來的。

若是太冥祖師後輩弟子持拿此物,便可得祖師留下的偉力庇佑,指引持拿符詔的弟子從下界飛昇到此,並得各脈所承認,可以說,有了這東西,方可名正言順地佔據一方渾域。

陳稷樑看到這幾枚印信,有些意外。他原以爲玄澈道人只是衝着溟滄派手中掌有的印信而來的,卻沒想到,連三大渾域手中的印信也被其事先收走了,看來其所要做得事比想象中更大。

他喃喃道:“那位玄澈太上到底想要做什麼?”

張衍道:“說及此事,卻要提到此輩所言那離空之劫了,這其實乃是域外一場變故,因爲涉及一位大能,不便說與幾位祖師知曉。但此劫若至,如無託庇之地,則連煉神修士都是無法倖免,而四域背後,當都是牽扯到一處造化之所,故玄澈目的,極可能是吞併這些造化之所,並將之渾而合一。”

元中子問道:“渡真殿主此行,莫非也是與此有關?”

張衍道:“此行與此確然有一些牽扯,而今我溟滄派及各派道友皆是避入造化之地中,暫且得以託庇,然則世上無有絕然穩妥之事,故我只能儘量彌補漏洞。”

陳稷樑道:“老道我與清沉派幾番交涉,那羅湛道尊一直宣言,其是奉手中一份祖師上諭行事,以往其也是以此來拿捏我溟滄一脈的,只是上諭之中究竟是何內容,祖師又是如何言說,其從來不曾道與我等知曉。”

張衍道:“此事我已清楚,那的確是祖師之諭,然則只是祖師給清沉派所留,上面言說造化之地可以避過離空之劫,並言及四域背後皆有一處天地可做躲避,屆時或會有一名弟子成就煉神,若大劫來時感覺無可抵擋,則可拜託其人相助。除此之外,此諭與我溟滄並無直接關聯,只是羅湛、渺玉二人覺得一處造化之地不甚穩妥,而我溟滄一脈背後那方所在位居四世之首,且又無有足力守禦,這才用此藉口侵奪。”

元中子等幾名溟滄前任掌門各是深思起來,連張衍這等煉神大能都要設法避開離空之劫,顯然此劫極其厲害,祖師留下四處渾域,很可能就是準備了四條退路,這樣萬一敵人破開一處,也不至於脈傳全數斷絕。

玄澈道人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但其仍是這般做了,顯然已是將自身之利益置於百脈之上了。

陳稷樑道:“敢問渡真殿主,那玄澈太上而今如何了?”

張衍道:“此回其人只是來了一具化身罷了,其正身當還在域外,其若再至,若仍不改原來初衷,那我自會出面應付。”

元中子點了下首,其實百脈之間若有不公,本來還可祭拜祖師,但是許久以前,祖師就沒有迴應了,若非如此,那兩位道尊想來也不會打侵吞溟滄一脈根基的主意。

羅湛道尊和渺玉道尊被從溟空渾域驅逐出來後,在瞭解到莫名其妙被抹去了一日,不由心中膽寒。

玄澈道人在時,他們只是知其偉力無可抵擋,可具體怎麼限於道行,無法看得明白,現在卻是能夠感覺到,以煉神太上的手段,似能行一切看起來不可思議之事。

兩人連忙碰頭商量對策。

渺玉道尊以神意傳言道:“師兄,既然無法力敵,莫如先設法合閉域門……”

羅湛道尊否定道:“莫說這等話了,以太上之能,莫非不知你在做什麼麼?就算你合閉了域門又有何用,根本不必來找你,只需改換了你識憶,讓你自行開啓門戶便是。”

渺玉道尊聽他說起這個,也是一陣驚悚,若真是這樣,連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了,他道:“師兄說得是,是小弟說差了。”

羅湛道尊言道:“這位太上既然要我等給一個交代,那就只有登門致歉,請求溟滄一脈寬宥了,此事宜早爲好,若是拖得久了,惹得那太上不滿,還不知會是如何。”

他認爲張衍既然沒有當場拿他們如何,那隻要誠心懇求,想必也不會有什麼事,畢竟他們也沒有對溟滄一脈下得狠手,關鍵下來是如何應對離空之劫,他們便不爲自己考慮,也需要爲門下弟子考慮,現在沒有了玄澈道人,那麼只能依靠溟滄派這位太上了。

渺玉道尊道:“既然致歉,那總要賠禮,溟滄派一脈除了玄石,什麼都是不缺,我等也拿不出來這等東西,還能有什麼可以表我誠心的?”

羅湛道尊道:“唯一一樣,便是將我等背後那造化之地獻了上去。”

渺玉道尊皺眉道:“師兄真要如此做?“

他以己度人,溟滄派經此一事,未必還會顧忌他們死活,萬一大劫到來,那就沒有退路了。

羅湛道尊還是能看清局面,冷靜道:“印信都已被玄澈太上收去,我早已是不得自主,還不如將此獻了上去,玄澈太上再來,也與我無關,由得兩位太上去鬥法吧,

渺玉道尊一想,除此外的確沒有任何可想的辦法了,這也是眼下唯一出路了,他道:“不如先將洵嶽師兄請了出來,他與溟滄派交情甚好,若有他求情,說不定此事可以設法挽回。”

羅湛道尊道:“好,此事由我來辦。”

洵嶽道人當天被請了出來,在知道詳情之後,他考慮了一下,道:“此事我會與兩位師弟一同前往,力求那位太上寬赦此事,但兩位師弟需知,太上究竟如何想,我亦無能左右,只能盡力而爲。”

說來他立場其實並不偏向於溟滄,而是認爲同門之間不應該互相針對算計,各脈流傳之間當盡力維持太冥祖師留傳下來的格局。只是他也慚愧自己先前無力阻止二人侵奪溟空渾域,故是願意一同登門告罪。

到了第二日,洵嶽、羅湛、渺玉三位道尊親自前往溟空渾域請罪,其等爲示誠心,乘法舟而來,一路之上也沒有遮掩行藏,所以此事很快便傳遍四大渾域。

溟滄派門下弟子得知此事後,都是一陣心潮澎湃,以往溟滄一脈因爲沒有真陽修士,還單獨佔據一片渾域,與諸脈往來時,頗被針對排擠,現在卻是聲威一振,頗有揚眉吐氣之感。

元中子則是尋來陳稷樑,道:“三派道尊登門,渡真殿主言稱不再過問此事,師兄以爲該如何處置?”

陳稷樑想了一想,道:“濟源派那印信可當是還了回去,清沉、浮漓兩派的印信可以留在手中一段時日。”

他認爲有張衍這等太上大能在此,有無這此印在手其實無有區別,而且他們並不用去貪圖他派之地,否則與羅湛、渺玉等人所爲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但是兩派今次欺上門來卻不能不加以計較,否則其等還以爲溟滄派好欺,故是可代爲保管一段時日,究竟多久,就看往後如何了。

張衍這時行走在溟滄一脈駐地之中,不過心意轉動之間,卻是在觀望各處渾域及其背後那方現世,但是除了兩處地界能清晰望見外,清沉派背後那一處卻是模糊無比,那應該就是玄澈道人正身所在之地。

他在遇到玄澈道人之時就想過,對方雖是煉神修士,可他以前從未見過,也未有感覺到其法力存在,要麼就是被境界更高之人的法力所遮蔽,要麼就是一直躲藏在類似定世或是布須天這般造化之地中,否則一旦那位侵滅諸有的存在到來後,也就無從躲避了。

只是那一處究竟是隻有其一人,還是還有其他同輩停駐其中,卻還不得知曉。

且當年九洲四大派,溟滄派飛昇所在既是存在,那麼少清、玉霄、乃至冥泉宗等派一定是也有其去處的,說不定誰也是躲藏在相似所在。

還有當年從九洲飛昇出去的凡蛻真人並不止三大派之人,現在也並不知曉去了何處。

以他法力,便是此輩亡在無盡虛空之中,也一樣可以追溯到那等過程,可事實上他沒有見到一點痕跡,,那足以說明其等出了九洲之後,也都是有了去處。

要對抗那位存在,尤其是現在需得儘量把全道二人救了出來,僅憑他們五人還不夠,當是人手越多越好,若是能找到那些祖師或是更多同道下落,那或許就可聯手起來做得此事。

此刻與清沉渾域相合相接的那方造化之地中,一處洞府之內,玄澈道人正在此持坐修行,只是忽然間,他感到自己意識化身驟然消去不見,不覺愕然,隨即神色一凜,忖道:“莫非是有同道插手了?”

除了煉神同輩,不可能有人威脅到他的意識化身,只是渾域之內有太冥祖師偉力留存,故是方纔並沒有任何消息傳了回來,不然他至少可以知道到底是如何一回事。

彷彿是察覺他從定坐中醒來,忽然有一個冷漠聲音響起,道:“玄澈道友,事情如何了,你可曾尋到那一處造化精蘊之地了?”

玄澈道人沉默片刻,纔回道:“我那化身方纔無端消逝,看來了遇到了些許意外,道友且再稍等。”

那聲音道:“玄澈道友,莫要忘了你曾答應我等什麼。”

玄澈道人站了起來,冷冷道:“我自然不曾忘了,此事我自會設法查探清楚,給道友一個交代。”

…………

…………

第十五章 幽府魔藏第二十二章 蔽白山下傳驚訊第九十一章 如意算盤第一百二十四章 周遊只爲問全法第三百三十一章 精氣哺真魔第九十二章 丹煞絕頂 少清門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雖消去道自生第四十二章 蹈海相搏浪翻天第一百一章 事了拂衣去 海闊天高任嘯鳴記七第五十一章 念生諸相收玄異第二十五章 一朝一國只一念第二章 師徒重逢 辣手催命第九十四章 但憑手中劍,斬破萬里雲(三)第八十七章 一入天門 八方雲動第四十四章 參神契二重境第一百八十四章 心行照神入往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皆是神上落世棋第一百零三章 金鎖玄柱越千年第兩百六十六章 五靈侵心 渾成神通第二百七十九章 身在高遠瞰世真第一百一十章 鑑一神法轉陽陰第五十四章 重拾真龍府 延重得繼立第九十七章 勝洲賀宴已有期第十六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七)第十五章 幽府魔藏第四十七章 重水初凝獨人海眼第十五章 金劍傳書 碭域水國第一百零四章 虛神不封入鏡門第二百七十章 上道由己不由人第兩百九十四章 諸因終聚見大爭第三百七十五章 萬心溯流淨世焰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派換寶心思異第三百零七章 此去極天宿星樓第兩百六十二章 試問何途可登天第兩百九十一章 玄遊宮第一百零八章 海內妖蛟興風雨第八十九章 日月更替氣象變 翱空廣翅六名劍第一百九十章 會賢謀議取碧羽第七章 摘來玉寶開界關 昨日惡濁今又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門重開定界疆第四十九章 陰魔肆虐 刀斬血魄(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窺陣心明見機巧第十七章 龍厭山中鬼蜮心第一百零二章 真光籠山築囚籠第四十一章 神意化演開天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通自守稱正教第三百五十九章 根由不定尋未明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觀法名已異同第一百零五章 種得靈華得雙生第六十三章 齊聚峰巔展雄心第兩百五十九章 暗渡流星試誠意第兩百八十五章 驚霄一氣風第二十六章 一紙符詔擒白石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化靈性點頑石第兩百九十二章 心無鬥志失劍意第兩百四十八章 朱燭妖蟲第一百零三章 寶落凌山難見真第兩百四十八章 點血辨氣尋前蹤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指仙羅圖真寶第一百三十八章 靈發兆顯玄玉生第一百零二章 驚穹換天聞鈞塵第三百一十五章 法傳人間開道門第十六章 盤闡丹第兩百章 爐中玄寶早通靈第一百九十二章 列玄七真第四十九章 乘風舉勢飲天露第兩百五十六章 斬得過去了前塵第一百七十五章 雙靈三法造生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年定謀擊無備第二十八章 深寂不予唯渡行第兩三十五章 遁法避神通 千雷破殺劍第三百二十六章 寶靈雙神鎖陰陽第六章 前塵因果 定陽周門第二百二十二章 上靈落世取天道第兩百九十三章 南崖兩之上尚懸星第十二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三)第五十四章 故念隨風去 名出動玄機第一百八十章 玄龜殘骨滿玄功第一百五十九章 虛天借力築恆功第九十二章 橫絕諸空載莫名 九天之上稱玄淵第三百六十九章 煞衝鬼神轉靈通第一百一十八章 九攝玉簡 暗奪魔氣第一百三十五章 山門陣圖起心潮第一百三十九章 九數演訣轉陰陽第三百四十四章 黃泉詭變 水土遁行第一百六十二章 難守無爲是道爭第兩百六十二章 戚長老第一百四十九章 因果緣定只一石第兩百四十三章 陰芒邪怪天外妖第八十章 傾天一掌貫地淵第三百六十四章 暗藏珠光拋前塵第兩百六十九章 霄流諸宇煉真神第四十三章 狂瀾卷覆蛇吞象第一百四十一章 泉圖妖部搶佳徒第一百零八章 再改顏容入瑤陰第兩三十六章 盤山五十陣 四方傳信書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碧幽篁府 殘碑含明珠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顯異兆持慎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神魂死戰進無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