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國

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國

考慮在月球表面建一個種植中心,其實也不單單是爲了開發月球和測試實驗植物在外星球的存活以及生長而準備的。

當可控核聚變技術解決掉能源的限制問題後,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時間中,無論是工業發展還是人口的膨脹都將迎來一個快速向上的階段。

儘管如今的地球足夠寬敞,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全球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終有一天,人類向着外太空擴張是早晚的事情。

或許在未來,各國可能會研發出更多的科學技術來讓地球能容納更多的人口。但這一天的到來也僅僅是會被推遲一些而已。

而且,人類刻在骨子裡的好奇與生性,也會驅使着他們去探索那些更遙遠的深空。

正如他以前所說的一樣,只有擡頭仰望星空的文明,纔有着足夠的潛力。

月球表面的種植中心,同樣是爲了開發外太空與殖民而準備的。

尤其是火星的開發。

在徐川既定的目標中,他的想法是完全徹底的改造整個火星,讓其變換成人類的第二個家園。

但這個想法太大太遙遠,受限制的地方也非常的多。

更關鍵的是,改造火星還還需要火星具備改造的條件。

儘管從目前航天收集到的各種數據和資料來看,火星的確具備一定的改造條件。但這並不是百分百確定的。

真正的確定還需要等待星海號抵達火星後,全面對火星進行考察才能知道。

如果具備條件可以改造,那麼他自然是選擇這一條路線,會全力支持和聯合各國去完成這一項史無前例的的龐大工程。

但如果火星本身不具備改造條件,那他自然也得考慮另外的路線。

比如火星殖民基地,亦或者火星城一類的移民。

而在第二項選擇中,如何供應火星殖民基地中人口的正常生活所需,就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相對比月球圍繞地球的運行軌道和距離,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和運行軌道則完全不同。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圍繞地球旋轉,這種情況下,它離地球的距離基本是固定的。

哪怕是遠地點,月球距離地球也只有四十萬公里左右。

而火星,則完全不同。

如果是遠地點,火星和地球之間的最遠距離超過了四億公里。

這一個龐大的數字,哪怕是光,也需要長達二十二分鐘的時間才能抵達。

哪怕是近地點的時候,火星距離地球也有足足五千五百萬公里以上。且需要隔上十幾年,近地點纔會出現一次。

若是平均下來,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超過了兩億公里。

如此遙遠的距離,依賴航天器從地球上運輸物資,可以說要實現永久性、大規模的殖民活動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自給自足,纔是殖民地外行星的基礎條件。

對於徐川來說,無論是月球表面的種植基地,還是川海材料研究所那邊還在研發的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碳化合物等一系列的技術,都是爲了日後的殖民而準備的。

另一邊,米國。

華盛頓白屋中,某間會議室內,一場會議正在召開着。

在星海號順利的從外太空返航後,尤其是返航過程中遭遇的意外和輕鬆的擺脫,幾乎讓所有知情的人士陷入了沉默中。

面對着這種特殊的情況,他們終於坐不住了。

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團隊,以及相關蔀門門的高級官員,老年總統的雙手拍在了桌子上,一臉嚴肅的開口道:

“.相關的情報信息我想在座的諸位已經都看過了。我們的對手已經在航天領域上展露出了上相當程度的野心,無論是那架星海號,還是傳說中的電推進系統,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尤其是那架星海號在返航階段遭遇襲擊時高達12馬赫的飛行速度,連**都追不上!這對於我們來說更是難以容忍的事情!”

“我需要一個解決辦法!”

會議室中,CIA的局長威廉·約瑟夫·伯恩斯站起身開口道:“我想,情況還不至於到那個地步。”

聞言,會議室中所有人都將目光投遞了過去。被所有人注視着,威廉·約瑟夫·伯恩斯深吸了口氣,開口道:

“對於那艘星海號的首航,CIA保持了全程的關注和重視,也獲取到了第一手的數據和資料。”

“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有弄清楚他們採用的動力系統到底是純電推進還是電推進+傳統推進的結合,但至少我們也獲得了很多有用的資料和數據。”

“從目前我們獲取的數據來看,那艘星海號,想要擺脫武器的襲擊,在正常情況下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聽到這話,會議室中有人皺着眉頭快速道:“但它在返航過程中輕鬆擺脫了那兩枚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武器。”

威廉·約瑟夫·伯恩斯點了點頭,道:“是,情況的確是這樣,但那是情況特殊。在那個節點,那艘星海號正處於高速返航階段,它本身依舊保持了至少五馬赫以上的飛行速度,甚至更高。”

“也正是因爲這樣,它才能迅速擺脫襲擊。”

“但根據我們的觀察和雷達監控,從對方啓動加速擺脫襲擊到提升到12馬赫的巔峰速度,用時超過了十五分鐘。”

“這意味着那艘航天飛機在提速方面的能力,嚴重不足。如果近距離的發射武器襲擊,命中的概率還是相當大的。”

頓了頓,他接着道:“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不需要重視對方,相信在那艘星海號成熟後,他們很快就會發展出空天戰機。”

“而我們需要迅速在這一領域跟上腳步,以及找到擊落對方空天戰機的手段!”

會議室中,議論蜂起。

在聽完衆多的討論後,老年總統敲了敲桌子,讓衆人安靜下來。

“這件事後續我會再召開會議進行重點討論,至於現在.”

說着,他將目光投向了坐在會議室一角的NASA宇航局局長比爾·尼爾森身上,接着道:“關於阿爾忒彌斯計劃,你們進行的怎麼樣了?”

聽到詢問,比爾·尼爾森快速的起身回道:“阿爾忒彌斯計劃進行一切順利,我們已經完成了初階的準備工作,目前正在完成航天器的組裝測試、人員培訓等方面工作。” “按照既定計劃,將在7月份左右開啓初階的載人航天活動。”

“這些東西我不關心,我只想知道,你們能否在對手之前完成載人登月,重返月球?”

聞言,比爾·尼爾森微皺了一下眉頭,迅速回道:“在載人登月之前,我們還要完成航天器的測試工作,以及至少一次近地軌道載人航天活動,以確保整個載人登月工程沒有問題。”

“畢竟載人登月我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進行過這類工程了,一切都需要時間進行調整恢復。”

微微頓了頓,比爾·尼爾森快速的補了一句:“當然,我相信這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全世界沒有那個國家能比我們有着更充沛的載人登月經驗了。哪怕是他們發展出了航天飛機,也追不上我們。”

老年總統敲了敲桌子,繼續說道:“我們的對手已經在快速的追趕我們,如果在航天領域都沒法保持住優勢,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我們的民衆和百姓!”

“我需要你想辦法,不管用什麼手段,都要確保我們能在這場航天競賽中贏下來!”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四月初,星海號航天飛機首次航行後,其試飛數據分析工作完成了。

星海研究院中,徐川也拿到了相關的檢測報告。

厚厚的一疊報告文件上,疊放着大概十頁左右的簡要版本報告。

一邊翻閱着手中星海號首航的分析數據,他一邊聽着翁筠宗的彙報。

“星海號的首航,從分析數據上來看,主要有兩大塊地方有些問題,後續需要進行跟蹤優化。”

“第一部分是大氣層內航飛的時候,機翼的設計穩定性不夠。在攀升高度的時候,尤其是在突破二十公里以後,遭遇不穩定氣流因爲大氣密度的關係會導致機身的平衡性突破設計值。”

“這方面主要是因爲咱們沒有航天飛機的製造經驗,也沒有航飛數據。再加上二十公里以上的高空,對於傳統的渦輪噴氣飛機,無論是民航客機還是戰鬥機來說都是一個難以抵達的高度。”

“所以從設計上來說,還是有很大的缺陷的,後續需要進行調整.”

翻閱着手中的數據,徐川也看到了翁筠宗指出來的第一處缺陷,上面有着相當詳細的表格圖,柱狀圖,線圖和大量的分析數據。

雖然在主持航天飛機項目的時候他惡補了很多航天領域的知識,但終究並非航天領域的學者。大部分常規性的知識他能看懂,但這種涉及到詳細數據分析的,還是有些差強人意。

不過他也沒勉強,畢竟術業有專攻,這些東西交個專業的人去做就行了。

盯着手中的分析報告看了一會,他擡頭問道:“這個問題影響大嗎?”

翁筠宗搖搖頭,道:“算不上很大,通過航飛數據不斷進行改進就行,只是需要進行大量的風洞實驗和相關的測試優化。”

徐川點了點頭,道:“這個問題不大,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那邊都有相關的風洞室,找他們.”

話還沒說完,他就想起了什麼,接着道:“算了,找一下空軍裝備處的楊瀚蔀長吧,這事麻煩他幫忙安排一下,我會打個招呼的。第二個問題呢?”

翁筠宗:“第二個問題則是返航時出現的。”

“通過各種觀測和探測設備,我們確認了在星海號返航脫離近地軌道進入大氣層時,其機身承受的摩擦熱量超過了設計之初的預期。”

“其原因是進入大氣層後,過高的速度和空氣摩擦產生了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聚集在航天飛機表面會對錶面隔熱材料造成超出預期的損傷。”

“相對比第一個問題來說,這個問題要嚴重不少。”

“如果按照目前的隔熱材料和設計來看,星海號平均每航行10-12次左右就需要更換掉機身外部的隔熱材料。”

聽到這話,徐川皺起了眉頭。

10-12次航行就需要更換一次隔熱瓦,這個數據和設計預期可完全沒法比。

在設計中,星海號上的隔熱材料是可以長期反覆使用的,即便是有問題,應該也只是部分問題而已。

但現在,這個使用壽命急劇縮短了很大部分。

儘管對比起米國的航天飛機軌道器來說,平均10-12次航飛週期更換隔熱瓦的數據已經相當優秀了。

畢竟無論是米國還是前紅蘇的航天飛機軌道器,每次發射着陸後,隔熱瓦基本都得全部更換。

但對於星海號來說,這份數據,卻沒能夠達到預期。

皺着眉頭,徐川翻閱了一下手中的報告文件,找到了星海號航天飛機返航時的數據。

從速度圖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返航時,星海號最高時的速度達到了27.46馬赫。

換算一下,差不多達到了9.5千米每秒的速度,都快接近第二宇宙速度了。

如果是在天氣良好的晴天,無雲的地面上,星海號以這個速度飛過,哪怕是在寬視距中,人眼都很難捕捉到畫面。

頂多就是看到一個黑點刷的一下就從天空中過去了。

哪怕這僅僅是在返回大氣層之初時的巔峰速度,後續很快就會降下來,但如此高的返航速度,產生的熱障效應對於航天飛機來說依舊是個極大的壓力。

儘管在設計之初就考慮過相關的情況,也做出了一定的減緩措施和手段,但很顯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依舊超出了預期的閾值。

當然,10-12次航飛更換一次航天飛機外部的隔熱瓦,對於一架航天飛機來說,並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尤其是星海號外部的隔熱瓦絕大部分都可以做成標準件的情況下,造價更是比傳統的航天飛機要低很多。

從成本這些方面來考慮,這些並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拋開成本以外,徐川還需要考慮另外一個點,那就是:‘安全性’!

過高的熱障效應對於航天飛機,尤其是對於外部的隔熱材料來說,是個極大的壓力。

過高的摩擦溫度,可能會造成隔熱瓦等材料的脫落,從而對航天飛機造成極大的損傷,嚴重的話,重複出現航天飛機爆炸解體一類的事故並不是不可能的。

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事故的原因是隔熱瓦損壞,熱氣流燒穿了鋁製機身,導致爆炸。

而且這也不是航天飛機第一次出現隔熱瓦損壞了。

1988年的時候,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就發生了可以說一模一樣的事故。

不過慶幸的事,它最終安全返航了。因爲脫落的隔熱瓦下面正好是一個不鏽鋼天線,它的耐熱強度遠高於鋁合金。

而對於徐川來說,隔熱瓦損壞或脫落造成的航天飛機安全性問題,是他無論如何都需要避免和完美的。

(本章完)

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476章 哪怕等上一個月,也只是值得的第1章 回國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267章 改變物理大廈的發現!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708章 徐川:我需要兩個幫手!第900章 給NASA宇航局加把火好了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729章 被隨手幹掉的世界級數學難題第912章 複雜的腦電波難題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394章 整個歐洲最後的希望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917章 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嗎?第377章 這不可能!第844章 夢幻城市的設想第557章 國士無雙!第205章 NS方程的階段性成果第833章 毀滅一座城市沒什麼問題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269章 因爲我沒有時間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82章 卡住的思路第248章 國家自然科學獎第400章 無形裝逼,最爲致命第476章 哪怕等上一個月,也只是值得的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55章 獵鷹!第832章 超高速精準打擊電磁軌道炮技術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645章 全程直播登月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640章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你這樣的數學能力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970章 價值不大?市場廣闊纔對!第177章 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218章 引力子與時空蟲洞第92章 你怕是有個量子大腦吧?(三更求追讀第865章 十分之一光速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101章 如何解決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卷疊(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136章 畢業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70章 難住數學教授的題目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106章 陶哲軒的邀請(求訂閱)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811章 NASA的‘脈衝等離子體火箭’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26章 同時搶人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743章 化學界的未來!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論文就好了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162章 戴維·格羅斯的指導第201章 光滑流形--和費弗曼的交流第29章 數競國決開始第936章 Fuck!他怎麼就沒有一個這麼厲害的學生呢?第362章 有勇氣站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第927章 米國的小算盤第690章 搶生意啦!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428章 聽聽,這是人話嗎?第90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291章 不負衆望(求月票)第595章 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第919章 第九百二十二:沒有槍械感的槍械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970章 價值不大?市場廣闊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