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

空警兩零零零預警機,也是一款填補我國空中力量空白的重要裝備。要知道空中預警機,早已成爲現代空中作戰體系的核心,被稱爲空軍的力量倍增器,空中的千里眼。

不過研製空中預警機的難度也是一點兒不比研製第三代戰鬥機小,甚至還要更大,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大國能夠獨立自主的研製空中預警機。

空警二零零零預警機項目,是中國國防工業領域的一項重大工程,說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一點兒也不爲過。因爲預警機是集情報探測、指揮控制、通信導航、電子對抗、信息傳輸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電子信息裝備,它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一個有着千里眼的空中司令部!

中國空軍一直以來都沒有裝備空中預警機,戰機主要靠地面雷達站引導實施作戰,這就嚴重製約了中國空軍力量的發展和戰鬥力的發揮,所以中國空軍要實現從國土防空型到攻防兼備型的轉變,就必須要裝備空中預警機。

可是空中預警機這樣的重要裝備,以米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也是一直以來對中國進行了嚴密封鎖,想從國外買先進的空中預警機,太難了。

好不容易有了以色列這個國家,願意把費爾康預警機賣給中國,可是由於米國的干涉,從以色列引進預警機的計劃也泡湯了。

而一個現代化的大國空軍,沒有空中預警機,可以說體系就是殘缺的,離開了預警機的指揮和引導,要組織大規模現代空戰幾乎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九十年代的那場發生在中東的戰爭,就是空中預警機表演的舞臺,在四十多天當中,十幾架空中預警機日以繼夜地工作,引導了數千架的多國戰機參戰,在伊國損失的三十九架戰機中,預警機發現和引導多國部隊戰鬥機擊落的戰果達到了三十七架,可見預警機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空中預警機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誕生,它的作用就越來越大,特別是米國的預警機,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強的,在戰場上的運用也是最多的。

而中國有着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還有着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海疆要守衛,沒有空中預警機還真的是難以做到有效的防空。所以擁有空中預警機,一直是中國空軍的夢想。

空中預警機的研製難度,最大的還是預警雷達,九十年代中國與以色列簽訂了合同,從以國引進費爾康雷達,安裝到從大毛引進的伊爾七六運輸機上,讓它成爲中國的第一種預警機。

但是米國的阻擾,使得以國不得不單方面毀約,當然以國也因此賠償了鉅額的違約金。

這對中國來說,又何嘗不是一次促使科技工作者努力研製出自己的預警機的動力呢?國產大型預警機因此而立項,不過沈歡記得預警機立項應該還在兩年後,也就是二零零零年,現在以國還沒有毀約,雙方還在合作之中。

要說中國自行研製預警機,早在六十年代就有過嘗試。當時的空警一號項目,準備採用圖四轟炸機作爲平臺,在其中機背上安裝一部843型測高雷達,讓它成爲一架空中警戒機,雖然性能並算先進,但也算是空中預警機了。

改裝好的空警一號,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飛,只是經過測試之後發現,空警一號存在較明顯的技術缺陷,主要是機載雷達無法消除地物回波干擾,不具備探測陸地上空低空目標的能力。空警一號對轟六的探測距離能夠達到300多公里,對獵潛艇一類的目標距離也能達300公里,但在雷達數據處理和信息傳送環節上太落後了,同時由於無法探測低空目標,最終整個項目下馬。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中國也嘗試與大毛談判引進A50空中預警機,後來和以國一起達成協議,大毛和以國將在A-50的基礎上爲中國空軍研製一架預警機。該機將安裝由以色列提供的費爾康機載相控陣雷達。

只是在以國完成安裝費爾康雷達時,米國對以國施加壓力,使得以國不得不取消了合作協議,最終以國將安裝在大毛提供的載機上的雷達拆除,然後將唯一的一架載機通過大毛交還中國。

就這樣,中國只能靠自力更生研製自己的預警機了,就在這架載機的基礎上,中國的國防科技工作者們發奮努力,最終在二零零三年末,就完成了空警二零零預警機的研製工作,並實現了首飛。

有了空警二零零的基礎,接着中國又立項了空警二零零,這是中國第二款預警機,它採用了中國能夠自己生產的運八運輸機作爲平臺,這樣就解決了載機的問題,畢竟伊爾七十六這個載機,必須要從大毛那裡引進,還是會受制於人。

同時由於空警二零零零數量有限,所以必須要有更龐大數量的中型預警機作爲補充。

陸飛作爲這兩型預警機的總師,率領團隊最終完成了這兩型預警機的研製工作。當然在研製空警兩百預警機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次重大的事故,那一次事故堪稱空軍最嚴重的事故,在測試中的樣機失事,造成數十名專家遇難。

而幸運的是陸飛總師並沒有在那架飛機上,否則空警二零零的前途還真的難料。

所以沈歡在看到陸飛總師也來了的時候,心裡面就在想,自己是不是應該想辦法提醒一下陸飛總師,關於幾年後的那一場空難,怎麼樣去避免。當然現在還太早了,陸飛總師還沒有擔任預警機總師呢!

空警二零零最終裝備的數量,網傳只有四架,畢竟這是引進的飛行平臺,不可能大量裝備,所以中國航空工業也一直在努力,後來有了運二零以及國產C919大客機之後,大型預警機平臺的問題就真正能夠得到解決了。

而空警二百後來又發展出了艦載型的空警六百,除了空軍需要空中預警機之外,海軍航母同樣也需要艦載空中預警機!只不過艦載預警機的平臺就要求更小一些,所以空警六百採用了運七這個更小的平臺,這樣它能夠在航母上彈射起飛。

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樁板樑式結構建材碼頭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評審副高級職稱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立的桃花運來了第四十九章 有沒有興趣第五百九十九章 閃亮登場第五百二十四章 頻繁跳槽的原因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二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體導彈艇的損管設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羅飛的粉絲第二百七十五章 死黨李鐵竟然來應聘第四百六十八章 搶灘登陸戰遊戲第四百九十六章 七六炮還是一零零炮?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飛要到中海發展第四百九十五章 新塢登艦載武器選型第五百六十六章 那些年追的網絡小說第十一章 其樂融融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甸甸的榮譽,再造幾個江南常興第一百八十一章 較真的軍代表第三百三十九章 柯馬公司的“熱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第二百九十二章 英雄救美第五十九章 最美的時光遇到最美的你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音第一百四十七章 排他協議第五百九十一章 招聘人才第七十四章 好望角型的優勢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飛豹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位老專家槓上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下水第五十七章 母女爭吵第一百七十四章 間諜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AIS系統第五百三十四章 把人肚子搞大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飛要到中海發展第二百七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三十一章 男才女貌第五百三十一章 明月號豪華遊輪第五百二十章 啼笑皆非的結果第一百八十三章 鈦合金螺栓加工第五百六十七章 買個造船廠玩玩?第四百零二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飛豹第四百八十七章 徵文竟然獲獎了!第五百零五章 在職碩士研究生第四百四十章 增材製造與航母模型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股第六百三十章 嚴向東的夢想第五百一十七章 海軍榮順艦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六百零三章 專家意見不同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沈歡是傻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音第十八章 單獨談話第五百四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的進展第五百五十五章 老同學敘舊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南常興發展戰略第九十章 開了個好頭第六百零三章 專家意見不同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排他協議第二百三十七章 AIP動力的發展方向第三百一十章 六十萬搞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聯合開發絕緣箱脈動生產線第四百八十二章 給員工打雞血第一百六十二章 爆發的老設計師第二百六十七章 齊聚中海第五百八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馮總很滿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着奧迪買桑塔納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九艦隊第二百七十八章 兄弟同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國際情報統括官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灰狼和小白兔第五百四十八章 跨系統合作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塢登研製工作動員大會第二百零八章 最後一架安124運輸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羅飛的粉絲第二百七十二章 安頓下來第四百六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試樁成功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藝的頭腦風暴第七十五章 準備提建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與北船第三百一十二章 讓別人羨慕去吧第五百三十八章 LNG進口大國需要自主LNG船的支撐第八十章 大國巨匠第二百零八章 最後一架安124運輸機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三百一十七章 好好戲弄一下對方第四百九十六章 七六炮還是一零零炮?第五章 不在一個層次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壯丁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下水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二百三十章 辦理調職手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人的精神第三百三十章 好消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