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飛鯊

一下子就看到了幾位大師,沈歡怎麼能不激動呢!當然除開這幾位,坐在陸軍旁邊的一位也是不簡單。

她就是王霞,國產殲十一戰鬥機的副總設計師,同時他也是後來的殲十六多用途戰鬥機總設計師,殲十五艦載戰鬥機的副總師。不僅如此,她還是第一位女性飛機副總設計師,這位總師和陽韋總師、湯偉文總師也是同學關係,都是來自西工大的天才。

沈歡也是知道,一直以來有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國爲什麼要研製殲十一系列戰機,包括殲十六多用途戰鬥機,這兩款戰機被很多人認爲是山寨了毛熊的一代經典機型蘇二七戰鬥機和蘇三零戰鬥機。

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國空軍的現代化之路,其實就是從引進蘇二七戰鬥機開始的呢?要知道蘇二七戰鬥機,絕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第四代戰鬥機,它的氣動佈局設計,可以說是四代機的巔峰。

而在九十年代,甚至是二十一世紀初,中國都缺少一種大航程的重型戰鬥機,在殲二零服役之前,我國自主研製的雖然有殲十這種第四代戰鬥機,但是殲十畢竟是一款單發中型戰鬥機,它的航程和載彈量比起重型戰鬥機來是要差了一些的,而殲轟七戰機雖然在航程上與蘇二七相當,但它卻是一種多用途戰鬥機,說白一點就是它的空戰能力很有限,主要是用於執行對地對海攻擊任務。

而當時中國引進的蘇二七戰鬥機數量有限,還不能滿足中國空軍執行一些任務的需要,由於中國空軍看中了蘇二七這款戰鬥機身上的諸多優點,所以中國纔會在蘇二七的基礎上研製國產殲十一系列戰鬥機。

當然從沈歡這個重生者的角度來看,殲十一系列戰鬥機可能是有點兒生不逢時了,它的命運實在是有些不好。殲十一戰鬥機生得太晚了,等到國產化的殲十一戰鬥機完全成熟的時候,中國空軍又擁有了殲二零這一款第五代戰鬥機。

同時中國空軍在後來又不斷引進了更加先進的蘇三零戰鬥機,以及四代半的蘇三五戰鬥機,同時還有自主研製的殲十C型這種四代半戰鬥機,因此殲十一系列的地位就非常尷尬了,這就跟海軍的052B和051C驅逐艦有點兒類似。

儘管殲十一戰鬥機採用了中國自行研製的航空電子系統、玻璃化座艙、火控雷達等先進部件,機載武器更是採用國產霹靂十二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霹靂八紅外製導格鬥空空導彈。但它的確可以算是不折不扣的仿製型號,除了電子設備和武器裝備採用了國產的以外,它的機體和氣動佈局完全是照搬的蘇二七戰鬥機,這也是它廣受爭議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從殲十一戰鬥機誕生以來,就出現了不少的問題,這也是很多仿製型號最容易遇到的,也就是說要吃透別人的技術,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動力方面,也就是國產戰鬥機一直存在的心臟病問題。最初殲十一戰鬥機也是計劃裝備國產的渦扇十發動機,只是這款先進國產航發的研製進度拖累了殲十戰鬥機不說,也拖累了殲十一戰鬥機。

而殲十戰鬥機有進口的阿勒三一保證,而殲十一卻只能等發動機,由於大毛不滿意中國仿製蘇二七戰鬥機,所以大毛拒絕提供AL-31F發動機。也有人說爲什麼不用殲十戰鬥機引進的AL-31F發動機呢?

事實上殲十一用不了殲十的發動機,因爲大毛出口給中國的用於裝備殲十戰鬥機的AL-31F發動機是經過改進的,機匣等附屬部件位置發生變化,只能用於單發的殲十戰鬥機,而不能用於雙發殲十一。

因此殲十一戰鬥機最初就只能用原本配套蘇二七戰鬥機的那批發動機,這樣生產數量就極少,後來慢慢換裝國產渦扇十發動機,纔開始擴大生產量。

當然最嚴重的問題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在於飛控。早期版本的蘇二七戰鬥機,採用的是並非是電傳操縱系統,所以殲十一戰鬥機在開始的時候,也是沿用老蘇二七上面的機械操縱系統。

而後來到了換裝國產發動機階段,就換上了國產數字式三軸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但是由於系統的可靠性,導致殲11BS在列裝部隊之後,就出現了因爲飛控系統故障引起的飛行事故,進而造成大面積停飛。

包括後來的殲十五艦載機,在飛控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款艦載機也發生過嚴重的事故,可能就是飛控引起的。

不過後來的殲十六多用途戰鬥機,還算是很成功的了,畢竟它是在蘇三零戰鬥機和殲十一戰鬥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殲十一戰鬥機上面的問題在這款戰鬥機上基本上算是克服掉了。這款戰鬥機的突出特點在於電子戰能力大大提高,圍繞性能強大的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構建起全新航電系統。它是一款有能力發起遠程精確打擊的先進多用途戰機。

而王霞正是後來的殲十六戰鬥機的總設計師!所以沈歡也非常佩服這位女總師,在中國的作戰飛機總師裡面,她是唯一一個女總師!而且她主持設計研製的殲十六戰鬥機,還那麼的成功。

當然她還是中國第一款艦載機殲十五的副總師,在殲十五戰鬥機的研製過程中做出了很大貢獻,而沈歡也能想到,這一次王霞總師來江南常興造船集團,也是跟上次章洪總師到武克蘭,把武克蘭那一架蘇三三艦載機原型機弄回來有關,她一定也是知道了那架珍貴的飛機,能夠來到中國,是誰起了最大的作用。

國產首款艦載機殲十五,有一個響亮的名號,叫做“飛鯊”。不過殲十五首次着艦,要等到十幾年之後了,但或許有了沈歡的出謀劃策,將蘇三三原型機提前幾年買回來,或許將來會發生一些變化也說不定。

只是沈歡也知道,以那架T10K爲原型仿製而來的殲十五戰鬥機,肯定會出現像殲十一戰鬥機一樣的問題,甚至殲十五發生過四次墜機事故,幾乎都是飛控系統導致的。但是他現在也沒有什麼辦法改變這些,因爲他自己並非是飛機設計師。

第五百八十章 這個逼裝得好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飛鯊第五百二十章 啼笑皆非的結果第四百四十一章 十里長龍吐黃沙第五百零七章 船舶設計方法第八十二章 數字化造船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常規開工儀式第五百一十六章 令人震驚的常徵機牀第二十四章 入職培訓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迎來海試第一百八十一章 較真的軍代表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二百四十章 當年師徒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四十八章 兩個美女的夢境第二百六十七章 齊聚中海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五十一章 烏鴉嘴第五百一十四章 父母的愛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二十八章 敢爲天下先第三百一十九章 液體懸崖和海洋內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首艇下線第六百三十四章 嚴向東的幸福生活第五百一十七章 海軍榮順艦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船工程學會專委第四百五十九章 國內最長、直徑最大的PHC管樁第六百零七章 佈局遊艇產業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三百四十章 都林印象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作雙贏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實人才可靠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魚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第四十八章 兩個美女的夢境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也要交底第一百六十二章 爆發的老設計師第六百一十二章 悲劇落幕第六百二十八章 搞定工作室第一百零一章 更喜歡哪一個第五百七十九章 羅飛當演員第四百章 李浮生的願望第四百五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參加朱海航展第五百五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三十三章 崛起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會開車嗎第六百二十一章 情敵出現第三百零二章 未來岳母讓買輛小車第五百七十七章 瘋狂的造船熱第五百八十八章 怒懟雅閣富二代第四百一十二章 怎麼會有這樣的老鄉第六百二十章 崑崙山號船塢登陸艦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四百八十九章 給媽媽的一封信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個嶄新的時代第五百零二章 對上了眼第二百九十四章 擦出火花第八十七章 宋級改型第四百六十四章 家的味道第七十七章 不能接受第十一章 其樂融融第四百八十二章 給員工打雞血第四十一章 我們服了第三十九章 差一點發生安全事故第一百六十章 未來岳母的擔憂第四十六章 賺錢的辦法第三百一十章 六十萬搞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對稱海上作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船用鋁合金第一百五十九章 可以當導遊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酒澆愁第五百二十九章 船用空調系統第三百六十一章 寶馬七系和桑塔納第十二章 當了回逃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艇上的浪漫表白第三百八十一章 第十二次面試第四百五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低頭就滾蛋第二百七十二章 安頓下來第三十三章 崛起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總師致謝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第四百九十章 什麼是生?什麼是死?第六百三十一章 突然冒出來的小丫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國產大客機展望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鐵和伊萬的婚禮第二百三十五章 又得獎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招聘人才第七十七章 不能接受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一百零二章 其樂融融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藝的頭腦風暴第七十五章 準備提建議第十八章 單獨談話第五百三十章 一場特別的婚禮第二百三十章 辦理調職手續第三十八章 切割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