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大英博物館

張文斌等人回國之後,陳逸並沒有立刻去一些古董市場淘寶撿漏,而是和幾位專家一同來到了大英國家博物館,也稱之爲不列顛博物館進行參觀。

其實在一段時間以前,大英博物館就與他的華文博物館展開了一些交流合作的項目,隨着時間的不斷髮展,華文博物館的藏品越來越豐富,數量也是越來越多,其中有很多都是世界各國博物館中所沒有的珍貴文物。

單單是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素描畫,就使得許多國家的博物館爭相與華文博物館展開合作,以求能夠借出這些素描畫,在他們的博物館中進行展出。

只不過現階段之下,也只有國內的故宮博物院,曾成功借走過創世紀素描畫,至於國外各大博物館,都沒有得到這個機會。

大英博物館距今已有二百六十餘年,可以說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法國盧浮宮,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鐵利堅的大都會博物館。

這世界四大博物館中,每一家博物館的豐富藏品背後,都是一部帝國掠奪史,每一家博物館中,都有着其他國家的珍貴文物。

而大英博物館最引以爲傲的口號,就是“遊世界,逛大英博物館”這一句口號,自然是說明了小不列顛在全球擴張的生動寫照。

在這個博物館中,有着一百多個陳列室,面積六七萬平方米,共有各類藏品,約八百多萬件,只是由於空間的限制,還有大批藏品並未公開展出。

各個文物陳列館中,埃及和東方藝術文物館是十分著名的,前者是大英博物館最大的陳列館之一,有着七萬多件藏品。很多都是當時的小不列顛海軍統帥從法國國王拿破崙手中奪取的古埃及藝術品。

東方藝術文物館則是有華夏,小島國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文物,其中的華夏文物是大英博物館最重要的收藏之一。

在華夏文物中,最爲著名的無疑就是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這可以說是當今存世最早的華夏絹畫,而這幅繪畫,在世界上只剩兩幅摹本,其中之一是宋代畫家臨摹,被故宮博物院收藏。另一幅則就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唐代摹本,前者宋代摹本筆意色彩都不是上品之作,與唐代摹本相比,差之甚遠。

前來大英博物館之前,陳逸也是與博物館有關人員進行了聯繫,提前告訴了他們,畢竟他們來到博物館,可不僅僅只是觀看外面展出的一些文物。

在與幾位專家一同來到大英博物館時,一位副館長帶領幾名文物專家在門口迎接,“陳先生。你好,歡迎來到大英博物館,我是博物館的副館長哈爾。”看到陳逸幾人之後,那位副館長走上前伸出了手,熱情的說道。

“哈爾館長,你好。”陳逸笑着與其握了握手,同時向他介紹了身旁的幾位華夏文物專家。

“各位來自華夏的專家們,你們好。”哈爾也是同陳逸身旁的這幾位一一握手,並在之後與陳逸介紹了跟隨他一塊而來的,博物館的文物專家。

小不列顛的這幾名專家。也是與陳逸熱情的握手,畢竟,陳逸的名氣在那裡放着,而且華文博物館中。有着很多珍貴而神奇的東西,他們國家的大英博物館,雖然收藏了整個世界的文物,可是卻根本沒有收藏到陳逸所發現的一些神奇之物。

就比如前幾天剛剛現世的華夏傳說中的冰弦,就是他們博物館中所沒有的,同樣。還有那一張有着一百多年曆史的百萬英鎊。

在門前握手交流了一會,哈爾帶着陳逸等人來到了一個小會議室中,並倒上茶水。

“哈爾館長,不用太客氣了,我們這次前來,是想要參觀博物館中的一些藏品。”陳逸笑着說道,時間可是寶貴的,他可不想浪費在這毫無意義的客氣之上。

哈爾點頭一笑,“陳先生,不知我能爲你們做些什麼。”在昨天陳逸聯繫博物館時,他們這些管理人員就知道,陳逸不會只單單展觀一些展出的文物,要是這樣的話,以陳逸的性格,就不會聯繫他們了。

“我們要參觀斯坦因密室,希望哈爾館長能夠滿足我們的願望。”陳逸微笑着說道。

聽到陳逸的話語,哈爾面色微微變幻了一下,沒想到陳逸竟如此直接要求參觀他們博物館最著名的一間秘密收藏室,他們一些管理層預測,陳逸很可能會參觀未開放的一些華夏展廳,而不會是這間密室。

在大英博物館的華夏文物館中,收藏着約二萬三千件華夏曆史稀世珍寶,從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而其中只有一個展廳是永久開放的,裡面所展出的只有華夏文物的十分之一,另外的九成都存放在另外十個收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別的許可,一般遊客是無法見到的。

“陳先生,如果你要參觀華夏文物的其他幾個收藏室,我倒是可以做主,只不過這斯坦因密室,根據我們小不列顛法律規定,需要提前申請,而且還需要經過館長同意。”哈爾想了想,然後說道,如果是陳逸一個人的話,他倒是會答應,只是現在有其他的幾位華夏專家,這有些讓人爲難了。

“哦,原來如此,既然哈爾館長無法做主,那我自己與瑞格先生聯繫一下吧。”陳逸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根據心理活動,這個傢伙早已得到了博物館管理層的同意,並不是不能做主,只不過是賣賣關子,增加一下存在感罷了。

這斯坦因密室中,所存放的也是一些華夏文物,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無疑是觀看自己國家的文物,還要經過別人的同意。

大英博物館中

所收藏的華夏文物中最著名的那一幅顧愷之的唐代摹本畫作,也正是在這一個密室中所存放着,根據報道這一幅博物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也只有爲數不多的幾個外國人看到過,其中只有一名華夏人。

這個密室,之所以叫做斯坦因,其原因是在1907年,小不列顛人斯坦因在華夏僅有了四個馬蹄銀,從一名姓王的道士手上換來了29箱珍稀的古典經書,絹畫和絲織品,之後被存放在了大英博物館中,因此,存放這些文物的房間,便被稱之爲斯坦因密室,這一間收藏秘室根本不對外開放。

在唐代佛教盛行,而處在敦煌的畫師們除了在洞窟上作畫之外,還將他們的信仰繪在素絹之上,當僧人們封閉藏經洞時,這些藝術珍品和經書便一起封在其中。

據傳說,在當時王道士將洞打開取出物品,賣給斯坦因時,或許對四個馬蹄銀的價格不滿意,在拿絹畫時多了一個心眼,專門挑那些破舊的塞給斯坦因,數量大約五百件,只不過,這個道士想不到的是,越是破舊,就代表着它們更古老,更有價值。

斯坦因所得到的這些絹畫,大多都是唐代的,是敦煌絹畫中的精髓,至於藏經洞中剩下的其他絹畫,也沒有能留在華夏,被一名法國人一掃而空,時至今日,華夏也沒有一家博物館收藏有敦煌絹畫,除了絹畫,更是有着其他的一些經書和文本,加起來,有將近三十箱。

距今爲止,也就只有之前所說的那名觀看過顧愷之唐代摹本的華夏人,進入過斯坦因密室,除此之外,好像再無其他華夏人進入過,就算是那一名華夏人,也是在一位小不列顛權威專家的幫助下,提前一個星期申請,才得以特許進入。

“咳,陳先生,請稍等,我馬上聯繫瑞格館長,向他提出請求,不會用太多時間的。”聽到陳逸平淡的話語,哈爾連忙說道,現在與華文博物館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更何況,現在站在他面前的是陳逸本人,可是比一個華文博物館更加重要。

要是因爲他的怠慢,而破壞了兩個博物館的關係,使得陳逸對他們產生厭惡,那麼,他根本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要知道,瑞格館長對陳逸充滿着好感,之前去到華夏,在參觀華文博物館時,也是得到了熱情的招待,並觀看了博物館的一些珍貴文物,本來今天應該是瑞格館長前來迎接陳逸,只不過因爲一個突發狀況,而沒有來到。

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僅僅遲疑了一下,陳逸竟會如此的毫不客氣。

哈爾進入了會議室旁邊的一個房間中,裝模作樣了一會,然後便走了出來,“陳先生,各位華夏專家,我已經與瑞格館長進行了聯繫,他已經同意讓你們進入斯坦因密室,現在請隨我一塊進去吧。”

陳逸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而旁邊的幾名華夏專家,面上充滿了期待,甚至有着一些激動,這斯坦因密室之中所保存的絹畫,可都是在華夏所見不到的,很多都是唐代之物,珍貴至極。

在來之前,他們也是認爲要參觀的也就是華夏文物館中未展出的那些文物罷了,沒有想到,陳逸竟然直接要求參觀斯坦因密室。。

第904章 茶園計劃(下)第670章 迷你版窯爐第656章 八駿圖展示第587章 熟悉之人第1114章 得見陸子岡第752章 聲浩浩大的抗議第1262章 藏書閣第1506章 整個世界的抗議第234章 搜寶符與鑑定符的組合第1218章 孩子出生第829章 後續事宜第1281章 驚歎第502章 青幽的突破第874章 價值上千萬第955章 衆人的震撼第1074章 後悔第258章 裝裱大師第453章 藏寶第1283章 書法感悟第1510章 新年願望第505章 得到四月牡丹花神杯第1134章 遊船靠岸第962章 回國第194章 七十萬出售第531章 兩枚印章第239章 陳逸獻壽(上)第37章 挑選鬥犬第985章 龍泉公司發佈會(上)第445章 到達蜀都第435章 新聞播報第645章 釉下七彩第787章 柴窯精品梅瓶第589章 投資商談第224章 點睛之筆第406章 玉石雕刻(三)第970章 回到家鄉第1175章 出宮觀看第1343章 笑柄第1297章 直鉤釣魚第1364章 顧愷之第317章 這個花盆是寶貝?第298章 修復翡翠第1137章 陳公子,慢走一步第338章 玉雕比賽第360章 挑釁第765章 任國輝的貪慾第168章 重新比賽第876章 平洲公盤(一)第909章 尋找下落第1113章 鑑定陸子岡第1176章 新書體的創造過程第1341章 詹姆士的憤怒第125章 象牙透雕毛筆第448章 賀文知的畫作第1481章 下一階段比賽第716章 油畫到手第115章 落荒而逃第39章 懶惰的比特犬第1406章 得知消息第1082章 系統升級(上)第835章 樑國雄等人的到來第814章 招收船員第1116章 雕刻者第1106章 元代玉器第408章 第二場雕刻第994章 接風洗塵第303章 兼工帶寫第1119章 我來自神秘的地方第1227章 石丹到來第1504章 各方反應第614章 價值極高的玉鐲第211章 救我姐姐第368章 收藏展覽會第1403章 不可能第1337章 帽子裡的秘密第348章 潘家園古玩城第23章 救了位女畫家第1185章 送別(中)第379章 再見呂老第422章 上山採藥第1170章 書法之題(下)第187章 金剛鸚鵡帶來的驚歎第690章 再次製作柴窯第83章 古玩城鑑寶(三)第741章 汪士傑態度的轉變第158章 輕鬆晉級第1421章 下一步計劃第1014章 實體化昆吾刀第101章 賞寶鑑寶第989章 書法比試第1161章 進宮覲見第878章 平洲公盤(三)第13章 玉佩爭辯(下)第1338章 白色絲線第206章 鑑賞寶貝(二)第764章 柴窯現世的轟動第1477章 書法大賽面試第1323章 後續影響第335章 挑選玉料第538章 衆人的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