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第206章 爲百姓鑄劍鞘!

bookmark

“夏之白?”劉三吾愣了一下,隨即上下打量了幾眼夏之白,撫須笑道:“你就是去年那個狀元郎,老夫劉三吾,去年得陛下信任,被授予左春坊左讚譽,如今爲翰林學士。”

“我對大學士所說內容很感興趣,可否再細說一二?”

聞言。

夏之白麪露驚色。

劉三吾?

這個名字他還是知曉。

南北榜的閱卷主官就是劉三吾。

只是他沒有想到,劉三吾年歲會這麼高。

南北榜可是洪武三十年,如今是洪武十九年,還有十一年,如今的劉三吾看這模樣,年歲起碼是六十往上了,這麼大歲數,按道理早就沒了弄權之心,沒道理去弄出南北榜來。

夏之白連忙做學子禮。

劉三吾伸手,將夏之白扶起,笑着道:“大學士折煞老夫了,老夫窮學一生,無知者依舊數不勝數,還請大學士爲我解惑一二,如何能把胡人文字跟我華夏文字貼合?”

夏之白自無不可。

他起身將位置讓與劉三吾。

劉三吾推辭,但夏之白執意如此,劉三吾也沒有再謙讓,一臉欣慰的坐了下去,他垂首,看着做了密密麻麻筆記的紙張,眼中的驚訝之色越來越濃了。

對於去年科考,他是有所耳聞的。

他的女婿趙勉跟夏之白是同屆的。

只是跟夏之白爲狀元不同,趙勉爲二甲七十一名,如今爲工部審刑司左詳議。

雖名次不如夏之白,但趙勉跟同爲二甲進士的沈溍、侯庸、張衡等人交好,在朝中也算是小有名望。

對於夏之白,他起初是有些質疑的。

太過裝腔作勢了。

華而不實。

只是方纔一番接觸,才發現夏之白是胸有天地,跟他過去聽聞的截然不同,也是對夏之白有了不小的改觀,同時也很好奇,夏之白究竟想如何去降低‘識字’門檻。

若是能成足以造福天下。

名垂史冊。

他年過七旬,蹉跎了大半輩子,潛心著述,依舊覺得不足,若是能參與此等壯舉,足慰平生。

劉三吾看向夏之白的眼神充滿了期許跟殷切。

望着劉三吾熾熱的目光,夏之白點頭道:“自無不可。”

“我爲翰林院大學士,本就是想跟翰林院學士及國子生一同,整理歷朝歷代的識字課程,繼而歸納總結,並簡化爲更實用更便捷的識字方式,在我看來,胡人的方式,同樣是可以借鑑的。”

“另外。”

“東漢時便有了《說文解字》。”

“只是當時的《說文解字》更偏向於小篆。”

“如今天下宋書橫行,當以宋書爲主,重新編纂一份《字典》!”

“其中又當做一定的區別,既要囊括從古至今流傳的‘部首’,還要兼具‘胡人的字符’,兩者互相對照兼容並存,這樣既能滿足初學者,又能滿足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人。”

“天下缺少初讀者相關的書籍。”

“門檻太高了。”

劉三吾撫須沉思着。

他作爲文學大家,自然明白夏之白的話。

夏之白是想通過‘胡人的符號’,進行‘話音’的整合,再通過編撰簡化字‘字典’,進一步降低識字的門檻,同時將簡化字藉此推廣到天下。

夏之白是一個‘極簡主義’者。

至少劉三吾是這麼認爲的。

去年,他就聽聞夏之白‘簡化’了數字,用胡人的數字取代了舊有的漢字,效果很高,如今戶部、工部各部門,都有在使用夏之白弄出的那套字符,極大簡化了書寫難度。

如今又在文字上下文章,這是要將‘簡化’進行到底。

只是他也聽聞過夏之白的一些‘狂悖之語’,心中不由一陣驚疑。

他狐疑的看着夏之白,沉聲道:“敢問大學士,你將這些文字簡化,究竟意欲何爲?我爲何不敢信,你只是想減低識字門檻,還請大學士莫要見怪,只是大學士過去的名聲在外,讓老夫不得不多加思慮一二。”

劉三吾苦笑着拱手致歉。

夏之白笑了笑,並不是很在意。

他道:“天下文字更迭,字體變更,從漢代出現紙張,再到宋代出現活字印刷,識字的門檻越來越低,而先生編撰的《大誥》,更是爲天下傳頌,天下的識字率其實在顯著提升。”

“因而.”

夏之白頓了一下。

他凝聲道:“爲何不能人人有書讀?人人能識字?”

劉三吾眼皮一跳。

夏之白道:“天下文人善於舞文弄墨、也善於顛倒黑白、炮烙是非,就如夫子參與編寫的《大誥》,百姓很多都能背誦,但又有多少人能明其意?終還是爲地方士人掌控,就如古之律法,當真有那麼嚴苛?”

“很多時候在於不知。”

“《春秋左傳》有這麼一句話。”

“刑不可知,威不可測,則民畏上也。”

“百姓對於律法根本不瞭解情況,很容易爲地方官吏擺佈,聽之任之,甚至畏懼告官,若是百姓能自己識字,能通曉律令的存在,能知曉《大誥》的真義,甚至以律令來保護自己,那大明的官員又豈敢再隨意糊弄、作踐、盤剝百姓?”

“而這就是我要做的。”

“天下掃盲!”

劉三吾瞳孔一縮,眼中露出一抹駭然。

他知道夏之白膽大,但也屬實沒想到,夏之白膽大到如此地步。

他連忙搖頭道:“不可。”

“伱這想法太驚世駭俗了。”

“你既知曉《春秋》,也當明白當時,還有一句話。”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讀書人一多,天下必定紛擾不斷。”

“書生意氣從來不應時,口如利劍懸河滔滔者,如今未有斷絕,這些書生,心高氣傲,稍微遇事不順,便會鼓譟生事,滋事發事,若是爲反叛所用,對治理天下是大害。”

夏之白點頭。

他這倒是認可,方向錯了,讀書越多越叛逆。

但他同樣信奉另一個道理。

道理越辯越明。

這就是成長的過程。

夏之白道:“書生之鼓譟之力,謀劃之能,的確不容小視。”

“但這未嘗不是教育的方向錯了。”

“如今的儒生,張口仁義道德,閉口道德仁義,天天說着民心即天心,又有多少人想過百姓生計?這次的郭桓案,查出了多少的貪官污吏,多少參與貪墨的‘士紳’。”

“他們讀的書少了嗎?”

“他們難道不懂道德禮義廉恥?”

“他們懂。”

“但正因爲他們懂,所以他們纔不遵從,因爲這些東西,只有他們懂,而底下的百姓根本不知道,他們就能借着‘律令’,藉着古往今來的‘道德禮義廉恥’去壓榨底層百姓,去騙取百姓的民脂民膏。”

“如今的士人成了爲惡天下的幫兇。”

“治學之人,本該心懷天下,以民爲本,但現在的儒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們甚至對底層情況,一無所知,這樣一羣脫離實際的書生,當真能堪大任?”

“我不見得。”

“夫子是經歷過戰亂的。”

“知曉天下疾苦,也知曉民生艱難。”

“但也更應體會,道德禮義廉恥,在底層的脆弱。”

“當道德禮儀廉恥,只對底層百姓起作用時,這套所謂的‘禮樂’,就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當今陛下是從微末起來的,他是知曉百姓的‘愚笨’,因而才三令五申,讓《大誥》爲天下背誦,爲的就是百姓能以《大誥》爲準繩,監督天下官員。”

“這是陛下爲百姓鑄的一柄‘尚方寶劍’。”

“但《大誥》當真起到了作用?”

“沒有。”

“因爲百姓根本就握不住這柄‘尚方寶劍’,因爲寶劍的劍柄,始終在那些官員,在那些士紳手中,因爲解釋權在他們那裡,百姓去染指這一柄‘劍’,只會抓得滿身是血。”

“我想要做的掃盲。”

“就是爲天下百姓再鑄一個劍鞘。”

“將掌握在官員、士紳手中的‘寶劍’,能被百姓給歸鞘,讓他們再也沒辦法,藉着這柄劍,對百姓發號施令。”

劉三吾眼神微變。

他深深的看着夏之白,只感到了一陣頭皮發麻。

他終於能明白爲何自己女婿,很少去提及夏之白了,這個人的確太瘋狂了。

他這哪是爲百姓鑄劍鞘?

他這分明是在給百姓鑄劍,用來約束官吏跟士紳的。

夏之白負手而立,侃侃道:“我曾聽過這麼一句話,批判的武器取代不了武器的批判。”

“當今陛下給了百姓批判的武器,但天下的官吏士紳,都不曾放在心上,依舊是我行我素,因爲這種批判的武器,只能針對那些講‘道德禮義廉恥’的士人,並不能針對那些‘厚顏無恥’的士人。”

“我始終相信,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夏之白冷冷看了眼劉三吾,眼中其實有些失望。

劉三吾終究還是一個‘迂腐’的儒者,還有着舊有的懷舊復古之惰性,依舊推崇着過去儒家獨步天下之氣節。

但那早就成爲了過去式。

士人該受限了。

過去那種毫無限制,毫無約束的情況,本就不該這麼長久。

他只是讓天下回歸正常。

第1章 敬告青年!(求收藏)第55章 我的保兒死了!第61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401.第401章 大明有人傑數十萬!第120章 重定天下度量衡!(第一更)170.第170章 勞動改造,重新做人!(第一更)210.第208章 南方眼下不合適!211.第209章 雙贏不好嗎?(第二更)129.第129章 我就是在趁火打劫!(第一更)209.第207章 百姓再教育!380.第380章 陰陽的相反面!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第281章 有人懦了!203.第201章 陛下當以陳友諒跟張士誠爲鑑!第11章 朱標的氣度!第243章 司馬懿也忠!135.第135章 我勝殿下如屠雞宰狗!(明天開始萬字更新)368.第368章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纔是快刀!386.第386章 黨同伐異!402.第402章 立了規矩,再殺!第55章 我的保兒死了!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385.第385章 狂妄是要付出代價的!!!第308章 還天下一個百姓之師!137.第137章 望帝春心託杜鵑!(第二更)354.第354章 老了,也得替咱出謀劃策!374.第374章 孤做不到青出於藍!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第92章 折線圖?不,那是斷頭圖!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145.第145章 熱兵器時代!(第一更)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第309章 再行破立之事!第256章 利益得當,政通人和也是必要的!166.第166章 你們太高看自己了!(第三更)415.第415章 務實才是今後的根本!151.第151章 相信百姓!(第一更)第1章 敬告青年!(求收藏)第20章 你不該愛民的!336.第336章 朱標究竟在幹什麼!400.第400章 設山樓排場,窮極奢麗!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161.第161章 姚大師,你怕我?(第二更)365.第365章 紙幣的錨定物!第58章 冒失的周王!第4章 既是天策,也是唯一!396.第396章 湯和回京!第23章 百姓當是你的衣食父母!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57章 放棄科舉!第258章 東方欲曉,天色將白!138.第138章 要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好北元!(第三更)第314章 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206.第204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二更)第283章 愁人!!!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第114章 朱元璋的強權烙印!(求訂閱)379.第379章 流動起來的錢纔是錢!159.第159章 朱棣:被算計還是爲我好?(第三更)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288章 撼天動地的鐵馬!369.第369章 這個天下是有主的!367.第367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182.第182章 咱什麼時候當過地主?(第一更)第84章 拉大旗作虎皮!(高考加油)第311章 以軍改打頭的改制!第308章 還天下一個百姓之師!第247章 籌碼是越來越多了!367.第367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365.第365章 紙幣的錨定物!第251章 明刀入鞘,暗箭上弦!195.第194章 撕開南方內部的商貿口子!209.第207章 百姓再教育!392.第392章 國之重臣,還是要有牽絆!191.第191章 削江南士紳的‘藩’!189.第189章 破士的光彩!第241章 書信李善長!390.第390章 糖衣炮彈?!第53章 昏君!奸臣!惡吏!刁民!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第328章 中庸錯了!第270章 南方是南方人的南方!407.第407章 蠢如豬!第39章 張榜一甲!126.第126章 商人必須服從政治!(第一更)第41章 咱大明不是宋!197.第196章 父皇,兒臣累了!375.第375章 將門焉能有犬子?!第83章 資本家的嘴臉!(求訂閱)418.請假一天,牙疼!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