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

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

“這,殿下……”狄猛猛然跪了下來。如今分明是臘月,霎時間他竟是汗如漿下。

“我……末將對殿下忠心耿耿……”

“我沒說你不忠心。”朱肅微微皺了皺眉。“是不是錦衣衛,與忠不忠於本王,並不衝突。”

“還是說,你們錦衣衛是忠於他毛驤一個人,而不是忠於我父皇的?”

“不,不……”狄猛低着頭。“我等永遠忠於陛下。”

這句話,已是將自己錦衣衛的身份默認了下來。

“那就行了。忠於我,和忠於我父皇並不衝突。”朱肅道。

見這位平日嚴肅老成的少年將軍,竟然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他再度皺起了眉:“起來吧,你知道,本王不喜歡身邊的親近人動輒跪拜。”

“本王不知道錦衣衛……不知道毛驤那邊,是怎麼訓練你們的。”

“只是,本王希望你在做好錦衣衛分內工作的同時,莫要失了一名少年武將的那股衝勁與抱負。”

“少年者當有意氣。因我一個問題而動輒跪地、甚至懼怕至此。”

“像什麼樣子?”

“是……是。”狄猛狼狽起身。心中也有些慚愧。錦衣衛的身份一暴露,他第一反應便是惶恐,生怕朱肅將他剔除出了吳王衛的隊列之中。

其實朱肅早便猜到了他的身份,當日入城往沈宅談生意的時候,狄猛便是隨行的數十衛士之一。之後朱肅但有出行,狄猛這個在訓練場上最爲出採的少年人,亦是如影隨形,一次都未曾缺席過。

偏生老朱又總能準確的掌握朱肅的行動軌跡甚至對話內容。若說自己的這些衛士之中沒有錦衣衛密探,那才叫有鬼了。

其實這是父子兩心照不宣的事。朱肅自己也並不在意身邊有沒有錦衣衛的暗子,畢竟老朱和馬皇后平素對自己的關心,他還是能感受到的。

而且自己的作爲和老朱並沒有衝突,自然也不必去忌憚錦衣衛會如何如何。難不成老朱還能讓錦衣衛蒐集罪證,把我打入鳳陽高牆不成?

倒是這狄猛的態度……讓朱肅心中有些微辭。狄猛如此惶恐,莫不是身爲錦衣衛指揮使的毛驤對他說過什麼?比如,勒令他萬萬不得暴露身份之類?

想了想,按下了這份疑慮。毛驤不過是老朱手中的鷹犬,要如何處置老朱自有想法,自己不需要去考慮這些。吃完早膳擦過嘴的朱肅站起身,對狄猛道:“你怎麼還站在這?且去辦吧。”

“放心,本王沒那麼多要求。錦衣衛那邊要你如何傳遞行蹤,你依舊如何便是了。只是本王這邊的差事,你更要盡心竭力。”

“皆是爲我大明出力,何必分什麼衙門。只要知道盡忠父皇便可。”

“末將知曉了。”狄猛抱拳道。眼中掠過一抹感動,這位身量未足的王爺,當真是胸襟寬廣……

知道一手培養起來的家將其實是他人暗子,竟然沒有絲毫動怒,甚至還出言鼓勵撫慰……

“去吧,先去查查錦衣衛之中,有沒有關於太湖水匪的消息。”

“今晚回府之前,本王要看到錦衣衛相關的卷宗。”

“是。”狄猛抱拳而出。

朱肅又喚來門外戍守的狗兒,讓他套車往知府衙門而去。今日已約好了魏知府,要去城西難民營中巡視一番。

……

“殿下,此處便是安置難民之所。”馬車停下,魏觀自朱肅的馬車中跳下,對隨後踏出車廂的朱肅說道。

“唔……一眼便看出來了。”其實都不用眼睛,只憑鼻子,朱肅就聞出來此處必是難民安置之處。此處污水橫流,空氣中瀰漫着一股子腐臭的氣息,屋舍棚戶亦是破破爛爛。

朱肅看到,此地的人皆面有病容,衣衫襤褸無精打采。許多的衙役站在街頭巷尾,隱隱如看押一般。偶有人看到身穿華服的朱肅一行人,卻也只是木然的瞧上一眼,一副並不在意的模樣。

“爲何此處有如此之多的衙役,這豈不是形同看押?”朱肅問魏觀。

“唉……”魏觀嘆了口氣。“殿下說是看押,倒也沒錯。”

“凡難民入城,素來多有尋隙滋事者。先時蘇州城外,難民茲事的案件亦是時有發生。甚至受了水匪慫恿,有難民潮趁亂衝擊城門、洗劫周邊村鎮的。”

“呵。”朱肅冷笑。“不是說蘇鬆百姓,多懷念張士誠嗎。那些詐稱誠王軍隊鬼魂的匪寇,就是這麼對待心懷張士誠的百姓的?”

“匪寇狼子野心,不過是欲利用張士誠昔日的恩澤罷了。哪裡會真心疼惜百姓?”魏觀亦是面露不屑。“出於限制難民的考慮,我與巡河御史茹大人商量,便將難民安置在此外城城西。”

“張士誠軍當時爲了取守城所用之滾石擂木,將此處屋舍拆了個七七八八。故而此處雖在城牆之內,原住百姓卻皆已遷居他處。將難民安置在此,也方便我等蘇州府衙看護賑濟。”

“安置在城內,就不怕其中又混雜着水匪,煽動難民們發起暴亂嗎?”朱肅問。

“我與茹大人亦有此慮。”魏觀說道。“故而一則如殿下所見,調派衙役日夜不停維護此地治安。二則……”

“有茹大人以身作保,遷居此地與難民們同吃同住。”

“難民們也不是鐵石心腸,見有茹大人此等高風亮節之官員願意以身涉險,自然心中亦自踏實。”

“縱有一二圖謀不軌之徒想要煽動民亂,有茹大人坐鎮,那些人自然也無法興風作浪了。”

“茹太素……竟然在此地和難民們同吃同住?”

朱肅有些訝異。在他的印象裡,茹太素一直是那個在奉天殿裡對自己窮追不捨的一介腐儒。是個討人厭的存在。

這廝,居然如此無畏,願意捨身犯險,安撫難民們的民心?

“不錯。其實我蘇州府還算富庶,又臨近京畿。賑濟用的糧草粥飯是不缺的。只要民心不亂,自可熬到開春春耕之時。”

“熬到春耕又有什麼用。冬天都這般雨雪靡靡,只怕到了來年夏汛之時,水患定然也是來勢洶洶……”朱肅面有憂色。

春天就算種下了糧食,若是水患再起淹了田壟,好不容易播下的種子建起的屋舍,一樣要打了水漂。

“唉……實在不行,也得等春日稍暖些了,領着這些難民築個堤壩……”魏觀道。

朱肅點了點頭。只有和平穩定的環境,纔沒有造反派騰挪活動的空間,這個道理他還是知道的。修堤固水肯定是勢在必行。

“只是,魏知府……本王還有一項擔憂之處。”朱肅對魏觀道:“民心可以遣一官員坐鎮安撫,可這般將災民安置在城中。”

“萬一若是起了瘟疫……那豈不是,一城盡歿?”

(本章完)

第265章 驅民攻城第815章 番人詭異第929章 朱標之舉第1097章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第284章 無雙勇悍!第766章 混入其中第809章 申斥李景隆第201章 深山高人第446章 劉伯溫懇切問未來,朱老五口吟燒餅第552章 高麗反了!第659章 堵不如疏第383章 “你們的遼王其實是我們的人”第858章 廉州榷場第844章 朱肅南下第701章 朱棣動向第446章 劉伯溫懇切問未來,朱老五口吟燒餅第684章 寶島局勢第455章 老朱大擺鴻門宴第80章 技術之領先第698章 種姓之辯第30章 請個假第1147章 香料羣島第969章 臨陣唱戲第292章 華夏一心,一統宇內第188章 狼狽爲奸第559章 脫火赤的敗亡第1043章 胡氏篡國第425章 請三位歸天第212章 真當本王不知道,你是錦衣衛嗎第674章 一觸即發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801章 再送大禮第49章 話義子洪武帝早存疑心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1036章 妥協第116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1126章 兩個教皇第809章 申斥李景隆第37章 咱後來,真廢相了?第704章 寧死不降第867章 不教而誅第375章 好事成雙第99章 科學之於國第776章 談判第429章 李善長:臣有良法,可解國庫之困第792章 大肚國滅第729章 反攻之時第223章 重開絲路第788章 白蓮淨土第856章 以少勝多第762章 事有蹊蹺第1000章 君能臣賢安南國第653章 探索復興,勢在必行第1063章 勢如破竹第545章 世修降表,你孔家就是世修降表第457章 杯茶收鐵券第77章 暴怒!第1047章 是誰殺了陳天平第595章 老朱的宿命第585章 絕戶倭地第483章 朱棣公審第164章 宇宙舔狗第1085章 釣魚亂黨第689章 取道印度第878章 高麗終並第494章 織機出世第371章 隨軍護士第664章 敲詐西夷第195章 守成之君與開元雄主第626章 瓦剌的野心第921章 朱肅回城第941章 大寧都司第36章 暴露了!第126章 會見第432章 沐英歸來第1123章 背城一戰第249章 朱棡鍊鋼第449章 受氣尚書第251章 審問(上)第80章 技術之領先第781章 順藤摸瓜第589章 孔府密談第4章 馬皇后第613章 黃帝祠堂第603章 疑心呂本第674章 一觸即發第69章 騙子來意第715章 前所未見的戰術第94章 議定婚約第589章 孔府密談第246章 撈魚收網第291章 我張定邊願北上抗元!第260章 倭寇來襲第1149章 決意向前第237章 烏合之衆第46章 狗兒第1025章 海疆生波第752章 立一個不如立三個第1026章 大明還是不夠強盛啊第290章 策反張定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