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

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

太子統領內閣?

“好。”聽到這句話,朱元璋終於忍不住大聲稱讚。

“難怪你小子如此狂妄,確實是個有真本事的人。”

他最滿意的不是什麼內閣制度,而是讓太子統領內閣。

所謂內閣,他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確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制度,完美解決了四輔官制度的漏洞。

但還是那句話,靠近天子者,自然擁有權力。

不論如何限制,內閣學士必然會擁有很大的權力。

而讓太子朱標統領內閣,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

既將權力抓在他們父子手中,又可以給朱標一個更大的舞臺。

這個法子好,簡直就是完美。

關鍵是這小子是個懂事理的,知道咱最擔心什麼,也知道咱最想看到什麼。

想出的點子,既能解決問題,又符合咱的心意。

這纔是能臣。

於是他又拉着陳景恪仔細探討了這個內閣制度。

此時他對陳景恪的態度完全變了,之前是一副爲難、考量的語氣,現在則變成了商議。

陳景恪就將自己對內閣制度的瞭解,詳細的講了一遍。

有些細節朱元璋很是贊同,有些則不以爲然。

不過總體來說,他對內閣制相當滿意。

直到陳景恪將肚子裡的存貨掏的七七八八,他才說道:

“你小子不錯,日後好生輔佐咱的乖孫。”

陳景恪知道,自己大概是通過朱元璋考覈了,心下欣喜的道:

“是,臣必盡心盡力輔佐太孫。”

朱元璋又說道:“就是你這性子,要謙虛一點,有時候太狂妄了會吃虧的。”

陳景恪馬上就知道,昨天給朱標說的那一席話,傳到了他的耳朵裡。

“嘿嘿,小子也不是什麼時候都狂,偶爾如此,偶爾如此。”

朱元璋知道他是故意裝傻充愣,卻也並不討厭。一個知情識趣又有能力的臣子,誰會不喜歡呢。

“咱還有個問題,一直拿不定主意,伱給咱分析分析。”

陳景恪馬上收起笑容,認真的道:“請陛下道來。”

朱元璋問道:“你對科舉有何看法?”

科舉?

陳景恪想到現在已經是洪武十五年,便恍然大悟。

朱元璋登基稱帝后,在洪武二年舉辦了一次科舉。

然後他就發現,招錄的基本都是高分低能之輩,於是就禁了科舉。

一直到洪武十五年末,才被迫重啓科舉。

逼迫他的不是朝堂官吏,也不是天下讀書人,而是朝廷官吏不夠用了。

就他的反腐手段,多少官吏都不夠殺的。

胡惟庸案殺了數萬人,其中官吏就有數千,空印案又殺了好幾百。

天下總共纔有多少官?可不就是給殺的無人可用了嗎。

趙瑁案爆發,朝堂再次出現了六十多空缺,到現在都沒填滿。

不是不想填,而是找不到可以用的人了。

這就是現狀。

徵辟倒是個辦法,然而並不太好用,偶爾徵辟一個人還行,大批量徵辟就和鬧笑話一樣。 舉薦之法漏洞也很大,相當於給權貴們開後門。

思來想去,發現最被他看不起的科舉,反而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但他又不甘心,科舉錄取的人,確實有太多庸碌之人。

能否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他想找個人商量,然而看遍朝野,卻無一人合適。

要麼是武將,對這玩意兒懂的不多,與他們商討無異於對牛彈琴。

要麼就是讀書人出身,他們肯定會一萬個贊同。

今日發現陳景恪是個不錯的商議人選,這小子是學醫出身的。

又是太孫侍讀,將來不用參加科舉也可以爲官。

和科舉,和讀書人皆無利益關係。

關鍵這小子有能力啊,內閣這麼完美的東西都能想的出來,對科舉也應該有不同的看法。

於是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想到這裡,陳景恪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他自然是支持科舉制的,這可以說是古代能想到的,最接近公平的錄取官員方法。

且這會兒朱元璋已經認識到科舉的優越之處,只是對這個制度的缺陷感到憂慮。

那麼我要做的就是肯定這個制度,然後指出其中的缺點,並給出一些建議。

不論這些建議最後會不會被採納,都能給老朱留下一個‘能人’的好印象。

“陛下,小子以爲,科舉雖然有諸多漏洞,然它確實是數千年來最接近公平的取士之法。”

朱元璋心中也已經認同這個觀點,但還是不動聲色的道:

“哦?你此法的評價竟如此高?給咱好好說說其中的道理。”

陳景恪知道,別看深處皇宮,這種表現能力的機會並不多見,自己必須要抓住。

今天表現的好,才能獲取更多的話語權。

所以也沒有再遮掩,說道:

“先秦時期講究血統,權貴官吏多是父子相傳。就算出現替換的情況,也是從一個貴族轉到另一個貴族手中。”

朱元璋下意識的想要反駁,可仔細一想才發現。

先秦史好像還真是如此,哪怕是好多奴隸、平民出身的人,其實祖上也都是權貴,只是家道中落了而已。

真正祖祖輩輩是平民百姓的,貌似還真沒有。

有了這個認識,他就更加驚訝了。

這小子不會是要給我講史吧?

“不只是官位,就連學問也是權貴專屬,平民是沒有資格識字的。”

“音樂也只有權貴才能欣賞……所以孔子纔會說禮樂崩壞。”

“孔子有教無類,將森嚴的血統政治撬開了一道縫……”

“秦商鞅變法,採用了軍功爵制,徹底打破了血統制度。”

“從此不論出身,只要上陣殺敵立下軍功,皆可爲官封爵。”

“然軍功爵制亦有不足之處,獲取軍功爵的多位武將,多不通政務……”

“且民間有許多大才,並不擅於戰陣搏殺,也就無法靠軍功獲得官位,導致大量人才不爲朝廷所用。”

“於是察舉制就出現了,其中最爲著名,影響力也最大的,就是漢武帝首創的舉孝廉制度。”

朱元璋已經震驚了,他竟然真的在給我講史。

可是他一個十二歲的少年,還是學醫出身,又是如何梳理出這條脈絡的?

學?

就算從孃胎裡開始學,時間也不夠啊。

難不成真的有生而知之者?

(本章完)

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422章 標題困難戶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423章 玩敵養寇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97.第97章 繼續說啊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請假一天第274章 團隊力量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第355章 公平交易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25章 明心志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8章 御下第352章 你特麼想反皇權?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38章 聖人言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436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後續第30章 預見能力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308章 新書構思第30章 預見能力第76章 因時而變第457章 佈局開始第428章 歸來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第75章 竹書紀年111.第111章 出關第12章 大幕開啓第349章 政治是妥協的產物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455章 你死我活第434章 學傻了第346章 血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87.第87章 病之源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71章 自古以來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396章 你們太欺負人了第484章 科技就是玩具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416章 身份帶來的使命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100.第100章 廷議第15章 太孫伴讀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第468章 族誅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485章 將相之才第58章 唯儒獨尊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第268章 無題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455章 你死我活231.第230章 無題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306章 師徒談心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316章 偉大思想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379章 他一定沒聽說過慕容垂第370章 新大陸第470章 一些安排第237章 無題第485章 將相之才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480章 李善長眼中的大同第421章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