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

bookmark

崇禎六年的冬至時節。

召開了第二屆工廠大會。

今年的工廠大會比去年要闊綽氣派多了,有了專屬的白府。

鐵柵欄外,停滿了各種綢緞轎子馬車,一位位穿着貂裘或者絲綢冬襖的工廠主,從乾淨整潔的水泥路走向白府。

周圍一望無際的草地,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

一隊隊步兵營的鄉勇,在班長的帶領下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扛着後裝線膛槍不停的巡邏。

走進大會堂,工廠主們按照座次坐好。

時辰差不多了,朱舜打開側面從後院走上了講臺。

朱舜掃視一圈,崇禎六年的工廠主比崇禎五年又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新成立的瓷器協會,爲朱舜控制大明各行各業的鴻圖,添磚加瓦。

朱舜把手裡書卷放在講臺上,開口道:“各位,經過一年的辛苦,想必各位在崇禎六年又賺了不少銀子。”

提到賺了不少銀子,工廠主們會心一笑,何止是不少,說上一句日進斗金都不誇張。

朱舜瞧見下面的工廠主們笑了,知道這個開場白說到他們的心坎兒裡了,也是笑了笑說道:“各位笑歸笑,接下來就要步入正題了,首先是工業。”

工業——紡織:永定河岸邊的蒸汽紡紗廠和飛梭織布廠,數量上暫時沒有多大變動,依舊保持在五十家左右。

但是除了飛梭織布廠,已經實現了全面蒸汽化,另外新增了二十七家蒸汽梳棉廠,十幾位在各縣有名望的鄉紳轉化爲實業家。

最大的成果,便是紡織體系終於實現了初步工業化。

問題:

1、因爲熟工的嚴重缺少,蒸汽紡紗廠的擴張達到了極限。

2、梳棉廠和紡紗廠實現了蒸汽化生產,織布機還是人力的方式,導致了棉紗的產量過剩,織布機急需實現蒸汽化。

崇禎七年的計劃:

1、解決熟工問題。

2、由蒸汽動力帶動的動力織機,要在崇禎七年實現發明,並且可以投入生產。

工業——機械:四大工業母機之一的蒸汽錘研製成功,機械鋸牀、碾機、破碎機相繼發明,機械鑽牀也已經研製成功。

問題:

1、四大工業母機還剩下三種沒有發明,需要儘快發明,提高蒸汽機械的產量。

2、煤炭和鋼鐵還是毫無進展,導致蒸汽機械的價錢偏高。

崇禎七年的計劃:

1、四大工業母機最少再發明一種。

2、想盡辦法也要招納一名世界級天才,對於煤炭或者鋼鐵進行研究。

教育:京師大學堂超額實現了三百人計劃,各縣新式學堂實現了千人計劃,松江府建立了一處北洋水師學堂。

問題:

1、順天府因爲背靠京師這座人才濟濟的大都會,挖掘了三百名數理化天才學子,但是人才潛力已經用盡。

崇禎七年的計劃:

1、北直隸北方五個州府,實現新式學堂的建立。

2、北直隸南方的州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快進行新式學堂的侵蝕。

礦業:礦石產業初步實現了蒸汽化生產,建立了一條高效生產體系。

問題:

1、煤炭和鋼鐵的問題,同樣是毫無進展,已經嚴重阻礙了蒸汽化進程。

崇禎七年的計劃:

1、煤炭和鋼鐵一定要有一樣實現零突破。

交通:水泥已經燒製成功,高溫計的發明實現了量產,同時降低了成本。

問題:

1、熟工不足,建造水泥工廠的熟工都不足,建造水泥路更是無從談起了。

崇禎七年的計劃:

1、儘快培養大量的熟工,完成對水泥工廠的徹底搭建,然後計劃建造大明第一條水泥路。

2、松江府的蒸汽機船已經進入研究階段,爭取在三年內製造一艘實驗型蒸汽機船,五年內實現正式生產。

朱舜手裡的這份總結書,經過戰略處的潤筆,基本上已經涵蓋了所有的問題和計劃。

去年的第一屆工廠大會,還有工廠主提出大大小小的問題,今年全部聚精會神的聽着會首朱舜的總結。

尤其是對崇禎七年的計劃,一字不落的記載在了自己帶來的書卷上。

這些商賈嗅覺極其敏感的工廠主們很清楚,這些計劃哪裡是一行行冰冷的數據,分明是巨大的商機。

就拿煤炭和鋼鐵的零突破來說,已經有工廠主覺察到煤炭行作,在未來賺來的銀子絕對不比蒸汽磨坊差。

朱舜在談到煤炭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工廠主們的情緒變化,這些工廠主裡只有一小部分西法黨人知道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大部分工廠主是不知道的。

明朝商賈們的嗅覺還真是靈敏,只是憑藉幾句冰冷的文字,就能以過人的前瞻性,覺察到裡面的銀子味道。

總結結束,周員外把玩着玉質鼻菸壺站了起來,拱了拱手說道:“會首,其餘的事宜暫且可以緩一緩,這個熟工問題,一定要提上日程了。”

“因爲熟工的缺少,在座各位的蒸汽工廠擴張已經黔驢技窮了。”

“不瞞會首說,房山縣不少鄉紳在私底下找過本員外,說是要在本員外蒸汽工廠摻上一股,只要蒸汽工廠能夠擴張,調整來的寸頭少說也有三四萬兩白銀。”

朱舜知道明朝商鋪有摻股一說,一般都是官僚鄉紳把手裡的現銀放在大宗商鋪裡,以二釐到三釐半的利息摻股,到了年底分紅。

大宗商鋪因爲大批量的採買貨物,經常出現銀根短缺,需要大批量的現銀。

官僚鄉紳就把手裡的現銀拿出來錢生錢,雙方各取所需。

周員外說的這個情況,對於工廠協會來說是個好兆頭,說明那些顧及東林黨和晉商的鄉紳,心裡有了新的盤算。

已經開始動搖東林黨和晉商的根基了。

朱舜最後要說的兩件事,也正是和熟工問題有關,敲了敲講臺。

交頭接耳的工廠們逐漸安靜了下來。

朱舜伸出了兩根手指。

“第一,工廠協會在崇禎七年一定要走出順天府,把北直隸的北方五個州府拿下來。”

朱舜收起一根手指,突然笑了,胸中涌起了萬丈豪情。

“第二,崇禎七年以鋼筋混凝土爲原材料,建造一座。”

“工業之城!”

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