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

鎮遠礦務局掛出一擔銀子只需要一分銀子的貨牌,接下來的舉動讓官僚鄉紳們看不懂了,生怕老百姓不知道煤炭的低廉價錢。

每個店鋪派出一個堂倌,手裡拿着一個銅鑼,像個賣貨郎一樣走街串巷在店鋪負責的衚衕,四處吆喝,宣揚煤炭的價錢。

一分銀子一擔。

與此同時,一艘艘運着煤炭的平沙船等在了永定河和潮河兩岸的津渡,早就和鎮遠礦務局簽訂文契的大宗祠,焦急的在津渡口等着。

當他們看見大河上出現了一艘艘平沙船,旗幌上寫着鎮遠兩個字,焦躁的心情平息了下來。

來家就是其中一家大宗祠,來老爺子已經七十六歲高齡了,天還沒亮就起了,帶上同宗子弟拿上鐮刀鋤頭比起以往爭水時還要重視。

天色微微亮,來老爺子就和其他幾名大宗祠族長到了永定河位於涿州縣的津渡,等了一上午了也沒等到鎮遠侯府的貨船,心裡不免有些急躁。

距離大雪時節沒有幾天了,到那時天氣纔是真正的冷,到底怎麼冷來老爺子這些鄉野百姓也不清楚,但河裡的冰都能有一隻手掌的厚度,可見有多寒冷。

如果沒有這一批廉價的煤炭,來氏宗祠起碼會有三成凍死了這個冬天,來老爺子這樣的老人凍死也就算了,但家裡的小孫子們年紀還那麼小。

也很有可能被凍死,萬一真的凍死了,來老爺子死了以後怎麼給列祖列宗交代。

“貨船!貨船!”

突然聽到有人喊了一句貨船,來老爺子等幾位老爺子猛的一激靈,趕緊望向了沒有結冰的河面。

寬闊的永定河上,駛來了一艘艘平沙船,貨船隻用一塊油布蓋着。

在寒風的吹動下,時不時的掀起了布角,露出了黑漆漆的貨物。

平沙船距離津渡還比較遠,看不仔細。

煤炭又不是骨董需要趴在上面去看,只是看見黑漆漆的貨物,來老爺子等幾位老爺子差點流下眼淚。

那不是一船貨物,而是用來救命的東西。

半柱香以後,一名管事走下了津渡口,拱手道:“讓各位久等了。”

來老爺子趕忙迴應道:“不就等,不就等,來了就成。”

管事把手抄經袖口,看着幾名欲言又止的老爺子,笑道:“各位就別愣着了,趕緊裝卸煤炭。”

來老爺子等人慌忙點頭,帶着同宗子弟們過去裝卸煤炭,每一袋煤炭已經提起稱量好了,五十斤一袋,只需要扛上各自的平板車就可以了。

至於煤炭是否會出現小出大收的情況,來老爺子堅信鎮遠侯不會這麼做的,一是因爲煤炭的價錢太過於便宜了,只要一分銀子,不值得鎮遠侯繞那麼多彎子貪圖那點蠅頭小利。

二是因爲鎮遠侯也是工業派的一員了,鄉野百姓不知道啥是黨爭,只知道工業侯成立的這個社這些年可是辦了不少善事。

他們家裡還供奉着粥神宋老太爺,哪裡會懷疑宋老太爺的女婿。

津渡口熱火朝天的裝卸煤炭,來老爺子走到管事身邊,有些難以啓齒的說道:“這個秦管事,鄉里有一些人家比較窮苦,你看銀錢能否寬限幾日。”

秦管事看着突然扭捏起來的來老爺子,笑道:“這件事在下可做不了主,不過這旁邊的李賬房是工人票號的賬房,可以提供二釐的拆借。”

聽到拆借兩個字,來老爺子等人就本能的牴觸,當他們聽到拆借銀息只有二釐,每一個敢相信。

鄉紳們提高的拆借銀息最少也是一分,那都被鄉里叫做大善人,工人票號居然只要二釐,莫不是在做夢。

李魯生有他的謀劃,工業派也會有自己的謀算,剛好藉助這一次煤炭買賣把工人票號推進到整個順天府,而不是窩在工業之城裡面。

一般票號要想在鄉野設立分號極難,首先就會觸動官僚鄉紳佔地圈人的利益,拆借銀息可是官僚鄉紳搜刮老百姓的重要手段。

其次老百姓祖祖輩輩都陷入拆借循環裡走不出來,對於拆借有着天生牴觸,在老百姓的想法裡不過是另一戶官僚鄉紳在搜刮罷了。

工人票號卻有了可能,不過這一切都得感謝李魯生給工業派創造一個大好時機。

李賬房對着幾位老爺子拱了拱手道:“這是工人票號推出的惠民貸,工業侯說了,只要貧苦老百姓才能得到二釐銀息。”

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