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

來聘得到太子的允許,走到巨大的沙盤前,用手指畫了一條線。

這條線從東向西,東邊從山海關開始,一直向西串聯了大明北方邊疆的九邊。

來聘收回手掌,開始詳細的闡述自己的戰術思想:“從這張沙盤上可以清晰的看出來。”

“大明和滿清之間有一條由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燕山形成的一片連綿的山脈。”

“可以說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大明和滿清隔開,這條山脈的南方就是一馬平川的中原,這條山脈的北方是平坦遼闊的草原。”

“綿延的山脈裡到處都是懸崖峭壁,山谷叢林,一般身手矯健的獵人在裡面都寸步難行,更不要說大批量的行軍了。”

“滿清要想越過這條綿延幾千裡的天然山脈屏障,只有三條路可以走。”

來聘伸出右手,指向了最西邊的那條山路,說是山路其實就是一條沿着險峻山谷間河水走的河谷小道:“最西邊的叫做古北口到道,也就是密雲縣的那條出口。”

“但從這個沙盤是可以看得出來,說是河谷小道,其實就是一段漫長而又崎嶇的山路,士兵在裡面行走都十分的困難,更不要說用騾馬車拖着沉重的輜重了。”

“騾馬車基本上是進不去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只要是個將領都明白這個道理,在古北口道里面行軍,不是十來個人或者說上百個人的商隊,馱着很少的糧食就能通過。”

“滿清想要進攻京城少說也得有上萬人馬,這其中的糧草消耗,還有箭矢火藥這些軍用輜重,是一筆筆十分龐大的數目。”

“所以說這裡只能用作少量士兵的奇襲,但是就在古北口道的出口密雲一帶,已經駐紮了曹指揮使的精銳,滿清要想再通過古北口襲擊京城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來聘指向了中間的盧龍道,這條龍道和古北口道一樣,只是一條沿着河谷在險峻山脈間行走的河谷小道,幾號沒有辦法實現大批士兵的行軍。

介紹完古北口道和盧龍道,就剩下最後一條山海關所在的傍海路。

山海關之所以叫做山海關,那是因爲山海關的西面是燕山山脈這條山脈的終點,東面是廣闊的東海。

燕山山脈和東海之間有個寬約十餘里的平川大道。

順着這條海邊平川大道,不僅能運送大量的糧草輜重,還能發揮滿清八旗兵最大的騎兵優勢。

但就在這條燕山山脈和東海之間的狹長平川走廊上,有一座天下第一雄關,就是山海關。

只要越過了山海關,再順着狹長的海邊平川大道長途奔襲十餘里地,就是一馬平川的中原大地了。

來聘介紹完這三條進攻大明的路線,古北口道,盧龍道,山海關所在的傍海道。

接下來詳細的介紹了其中的險要地勢,還有許多可以以少勝多的扼守要點,詳細到就連滿丹臣這個從小在山海關長大的悍將都自愧不如。

甚至詳細到了繁瑣的地步,朱舜、太子朱慈烺、孫承宗還有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看着來,只是把多達上千個的險峻地勢信手拈來的說出來,這份記憶力已經足夠讓人驚歎了。

來聘說的還不是一個大概,還在扼守要點說出哪面山坡更陡,哪處的叢林更密集一些,哪裡可以有可用的水源。

來聘這份的詳細繁瑣着實讓人驚歎了,通過他的闡述,衆人就像是身臨其境一樣。

來聘對於山海關的瞭如指掌,對於大明北方邊疆山川地理的瞭解,就連滿丹臣這個從小在邊關和沙場長大的悍將,都感到極爲的驚歎。

其他人更不必說了,尤其是太子朱慈烺開始正視這位號稱是陸軍講武堂三期學員裡最名不屬實的班長。

戰爭沙盤推演是陸軍講武堂學員們最熱衷的一件事,可以把學員們的戰術思想展現的淋漓盡致,也能不斷的去培養陸軍講武堂學員們對於戰爭的理解,提高戰術素養。

同樣也是衡量一名講武堂學員軍事才幹的重要圭臬之一,陸軍講武堂學員們經常扮演大明和滿清,進行一場戰術推演。

只有來聘很少甚至說是幾乎沒有進行過戰爭沙盤推演。

來聘的策問成績就算是僅次於鄭成功,卻被一些比較激進的學員們認爲是空有一身嘴皮子功夫的花架子,很是不服氣他能當三期炮兵班班長。

其他學員們進行戰事沙盤推演,來聘總是一個人拿着一堆典籍在旁邊讀書,這就讓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更加看不慣了。

在進入陸軍講武堂的那一刻起,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便已經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

咋的,你來聘天天抱着一堆書在那讀,要去兵部做個從不打仗的文官?

他這種行爲在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眼裡就是貪生怕死,是要和東林黨同流合污了。

除了這一點,來聘還經常消失的無影無蹤,少了十天半個月,時間長了甚至會有兩個月。

這是陸軍講武堂學員們更不能容忍的,他們這麼努力的修習典範令和六大教程,就是爲了四個字。

爲國捐軀。

來聘這個行爲已經是逃兵了,真到了爲大明坦然赴死的那一天,來聘完全可以用自己課業不精當做推脫的藉口,拒絕趕赴沙場,獨自在兵部做個享樂的文官。

不少陸軍講武堂學員找到太子朱慈烺請命一定要嚴懲來聘,甚至是說逐出陸軍講武堂。

太子朱慈烺眼看事情越演越烈,便親自出面平息了這件事,因爲他知道來聘不是當了逃兵。

相反他比其他學員更早的去了邊疆,雖然不知道去做什麼,但是太子朱慈烺相信先生的判斷。

先生曾經給他說過一句,曹變蛟、鄭成功、來聘都是要載入正史的,都是能爲大明以身殉國的忠義之輩。

正是有了太子朱慈烺的支持,來聘才得以繼續留在陸軍講武堂,繼續一趟又一趟的前往北方邊疆,也爲太子朱慈烺留下了一位上將之才。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