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

bookmark

女真人爲了這一次的奇襲喜峰口,早在半年前就有意無意的清剿大明的夜不收和塘騎。

爲了不讓明軍察覺,女真不得不放棄了最大的優勢,火炮配合騎兵的攻勢,只能用硬碰硬的方式清剿大明最精銳的兩支部隊。

自從十年前的薩爾滸之戰過後,女真的戰法就逐漸轉變了,在攻克遼陽、瀋陽這兩座腰膂重鎮,繳獲了上千門定邊將軍炮和百子炮。

女真的新戰術正式成型了,建立了火炮和戰壕相配合的封鎖戰術,火炮集中進攻戰術,以及炮騎戰術。

有了火炮的神威,再加上女真八旗兵的兇悍,真的就成爲了一支敵人望風而逃的軍隊。

女真在戰術上遠勝明軍,但是在戰略上卻有一個極大的缺陷。

大明人口在一萬萬以上,有着近乎無限的兵源補充,八旗兵卻是死一個就少一個,很難的得到補充。

就在這短短半年時間裡,死亡了十個牛錄的八旗兵,相當於把一旗打成了半殘,皇太極還有貝勒貝子們,心疼的在滴血。

剛剛沸騰起來的氣氛,就因爲想到了死一個少一個的女真勇士,頓時又偃旗息鼓了。

皇太極伸出拳頭,重重的錘了一下紫檀大案,激昂慷慨的說道:“各位貝勒貝子,想想大明的京城,想想大明京城附近那無數肥的流油的莊子田地。”

“那裡可是有無數的財寶和糧食,聽說那些富饒莊子土炕上的草蓆,都是用絲綢編成的。”

“只要我們翻越了喜峰口,進入了北直隸,就像是一羣草原上的餓狼,進入了圍欄都是金子做成的羊圈。”

“只要把那無盡的財富運回遼東,咱們就能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蒙古八旗,一支強大的漢人八旗。”

皇太極突然站了起來,臉色潮紅的伸出了五根手指:“範先生說了,那無數莊子的財富和糧食,足夠咱們建立起一支人數多達五十萬的龐大軍隊。”

貝勒貝子們當場就被皇太極嘴裡的宏偉計劃給鎮住了,有了這麼龐大的一支軍隊,女真勇士們就可以放心的回家生孩子了。

到那時,女真族人就會出現爆炸式的增長,不斷的縮小與大明之間的戰略差距。

當年滅亡中原的五胡,加起來也不過幾百萬人,女真族人的兇悍程度不亞於五胡,還會使用火炮。

只要女真族人達到了五百萬,就足夠抹平戰略差距。

想到這裡,貝勒貝子們哪裡還能坐的住,紛紛站起來準備請戰。

還沒等他們站穩了,早就洞悉這一切的多爾袞,按着順刀第一個站了出來:“八哥,我來做先鋒。”

行軍打仗,先鋒總是戰損最多,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了,這一次他們是去北直隸那無數的莊子田地。

搶糧搶錢搶女人。

皇太極都說了,就連草蓆都是絲綢編成的,其他的貝勒貝子們哪裡還會把這個機會拱手相讓。

四大貝勒,四小貝勒,全部站了起來,吵着要去當先鋒。

多爾袞突然拔出了順刀,指着營帳裡爭先恐後的貝勒貝子們,獰笑道:“不服的話,咱們出去打一場,誰贏了誰去打先鋒。”

這句話落在營帳內,所有的貝勒貝子們看向了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他纔是女真第一勇士。

放在往常,最喜歡斬將奪旗的莽古爾泰早就跳出來,喊着要做先鋒了,今天文靜的像是坐在臥龍崗靜靜等着劉皇叔的諸葛亮。

獨坐松溪,平心靜氣。

這也太反常了,貝勒貝子們瞧見女真的猛張飛突然變成了這副樣子,都開始懷疑這個人莫不是漢人假扮的。

莽古爾泰不站出來,營帳裡也就鰲拜能和多爾袞掰掰手腕子,但是鰲拜哪裡有資格挑戰皇太極的十四弟。

先鋒的人選,自然而然的落在多爾袞身上。

這一次的翻越喜峰口一戰,搶來多少東西都是自己的,搶的東西越多自己那一旗建立的蒙八旗漢八旗,實力就越是強大。

當不了先鋒,貝勒貝子們就開始瓜分地盤,免的到時候在那些富饒莊子裡打起來。

爲了瓜分地盤,貝勒貝子們還沒在富饒莊子裡打起來,提前就在大帳內打起來了。

一母同胞的貝勒貝子說翻臉就翻臉,爲了多爭搶一個莊子,連兄弟都不做了,拔出順刀開始互砍。

沒辦法,誰讓明朝京城附近的莊子,隨便哪一個都比遼東一座城池存放的錢糧多。

反目成仇的貝勒貝子,比比皆是。

皇太極爲了調和各旗的矛盾,早在阿瑪還在世的時候就一直在嘔心瀝血,費了十年的苦功才徹底解決。

女真的人數本來就比明朝少太多,如果也像明朝那樣無休止的內鬥,對於女真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自從皇太極接任了可汗,最大的成就不是攻陷了嘲鮮,也不知建立了新的火炮戰術,還不是鯨吞了蒙古的察哈爾,拓土千里。

而是平息了各旗的矛盾。

因爲這件事向來自謙的皇太極,經常在范文程面前自稱女真的諸葛臥龍。

皇太極看着自己嘔心瀝血了十年的苦功,一朝化爲烏有,各旗之間的矛盾甚至比以前還要更深。

皇太極不僅沒有一點不高興,反倒是恨不得手裡有一個羽扇,輕輕搖動。

這是他刻意營造的一種場面。

這一次奇襲大明京城,毫無疑問能從那無數的莊子裡,搶來足夠建國的海量財富。

實力大增的各旗旗主,如果還是兄友弟恭的關係良好,對於皇太極這個未來的大清皇帝來說,威脅就太大了。

這一招皇太極還是從諸葛亮身上學來的,叫做制衡,諸葛亮是用東州士子集團和流亡北士,制衡實力最強大的巴蜀士子集團。

皇太極自認爲在這一點上,已經超過諸葛亮了,因爲他要讓各旗反目成仇,陷入無休止的內耗,只有這樣纔有利於他的統治。

反正建立一支龐大的蒙八旗漢八旗,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多死幾個其他旗的女真人,不打緊了。

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