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

又是新的一年,朱標已經虛歲十一了。

到了這個時候,男孩子的身體就開長高,抽條,放在莊戶人家,再過兩三年,就能成家立業,抓緊時間,娶妻生子,延續香火,生怕耽誤了時間,如果一切順利,三十歲當爺爺,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在這個人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的時代裡,時間尤顯寶貴。

對於一國儲君來說,似乎沒有這麼着急。

朱標尚處在學習當中,他要學的東西很複雜。

首先翰林院的人教導他琴棋書畫,經史子集,標準的皇室教育,一點不能拉下。另一邊以高啓等人爲首,則是全力教導他張氏之學,屬於代替張希孟,教導太子了。

張希孟講的這套東西固然不錯,但是整個張氏之學,還缺少很豐富的內容,尤其是四書五經那樣的經典。結果就是以乾巴巴的道理居多,朱標能很容易背下文章,卻未必理解多少內容。

武將們也希望殿下好武,因此主張讓朱標進武學,學習兵法,先會統兵,然後再學治國,跟他爹一樣。

與此同時,馬皇后也時常教導朱標,讓他學點算學,懂點經營之道,明白皇家作坊是怎麼運作的,日後理財也離不開。

每一樣都是好本事,朱標也都盡心盡力地學。

可是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起灌進他的腦袋,弄得朱標有點處理不過來。

另外朱標還有個煩惱,就是身爲大哥,要照顧兄弟們……別人還都好說,就是老四朱棣,簡直是魔星附體。

前些時候,不知道從哪裡學會了騎馬,那麼點的小孩子,剛脫了開襠褲,就弄了一匹小馬,在宮裡馳騁。

不出意外的話還是出意外了,一頭紮在地上,當時把朱標幾乎都嚇死了。

等他跑過去,拉起朱棣看了看,這混小子還樂呢!

朱標沒辦法只能下了嚴令,不許朱棣騎馬。

眼瞧着騎不上馬了,朱棣就開始鬧學堂,這麼點的東西,竟然能把老師弄得無可奈何。老師弄點香料薰屋子,他能給換成花椒粉,把學堂弄得小燒烤似的。

他還往師父的酒杯裡倒醋,往麪碗裡撒鹽。

最過分的是這貨居然在朱元璋回來的時候,在奉天殿門口撒尿。

氣得朱元璋要打人。

朱標還能怎麼辦,自己的弟弟,只能寵着唄!

他保護着朱棣,攔着老朱的家法。

有人說如果朱標長壽,朱棣敢不敢靖難?

提這個問題的人,大約就不知道朱標在弟弟們面前,是個什麼身份!

朱棣敢跟他扎刺兒,屁股打開花了!

“你就護着他們,信不信,哪天朱棣把奉天殿點了,你也不許咱打他?”

朱標梗着脖子道:“養不教父之過,老四剛出生您就領兵去打察罕,一年多之後,您回來了,隨後又去北平,等再回來,老四都快五歲了,您陪過他幾天?怎麼能把什麼都怪罪到他的頭上?”

朱元璋呵呵冷笑,“行!你真行!敢跟你爹講道理了!你不是說養不教父之過嗎?咱也送你一句話,教不嚴師之過!你現在就立刻去北平,去見魯王,讓他好好教教你!”

朱標竟然不怕朱元璋,反而繼續道:“先生公務繁忙,猶在父皇之上,說先生有過,孩兒是不認的。至於父皇讓孩兒去北平,孩兒想問問父皇,名正言順,不知道父皇以什麼道理,讓孩兒去北平?”

聽着兒子振振有詞,朱元璋忍不住搖頭,“怪不得老四那麼皮呢!敢情都是你這個大哥包庇的!你不是要名正言順嗎?好,咱告訴你,道理早準備好了。”

朱元璋叉着腰,怒衝衝道:“傳旨,加封皇四子爲燕王,日後就藩北平。當下由太子北上,暫替弟弟看管封地,不得有誤!”

朱元璋說完,盯着朱標,冷笑道:“這話可是咱在山海關說過的,你不會讓父皇言而無信吧?”

朱標無可反駁,只能點頭。

“孩兒遵旨,只是孩兒此去,母后身體不好,需要父皇照顧,弟弟們年幼,也要父皇垂憐。”

朱元璋深深吸口氣,“這些用不着你說,趕快收拾行囊,動身吧!”

……

小小年紀的朱標被老朱發配去了北平,消息傳出來,是有人不服氣的。比如就有人找到了李貞,找到了朱元璋的大嫂,朱文正他媽……但是老朱統統不買賬。

而且更要命的是馬皇后居然沒說什麼。

人家親孃都不在意,別人還能怎麼辦,就這樣,朱標在郭英的護送之下,一路向北,前往北平。

“妹子,其實咱跟先生聊過好幾次,標兒的毛病咱現在能看出一些了。”

馬皇后繃着臉,“你想說什麼?孩子都被你趕走了,你還想說他壞話?”

“不是啊!”老朱擺手,“妹子,標兒身上有太多人的注意,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爲子要孝順,做儲君要恭謹,做兄長要慈愛……不論文武,他都要關心在乎……你說說,這麼多事情,別說一個孩子,就算是咱,也做不好啊!”

馬皇后輕嘆一聲,“誰說不是,可他畢竟是咱們的長子,大明的儲君啊!”

“不!”朱元璋搖頭,“這就是咱想說的,什麼都好,當不了皇帝。想坐在這把椅子上,就必須狠下心!龍椅上有刺兒啊!”

馬皇后一陣錯愕,低聲道:“慈不掌兵,義不斂財。確實,標兒太仁厚了。”

“不是仁厚,而是標兒周圍的人,對他都太好了。這裡面有真有假,他分辨不出來。”朱元璋道:“妹子,你聽說了吧,那個也速竟然想要毒死鐵鍋,還有其他臣子,都想弒君。爲了保住他們的臉面,就要殺之!這些人平時何嘗不是忠臣?事到臨頭,又人人都是奸佞。坐在這龍椅上,還真未必看得明白。”

馬皇后聽完這番話,竟然也面色驟變,不由得唉聲嘆氣起來,“重八,你說生在皇家,怎麼就這麼難啊?”

老朱也無奈長嘆,“咱也說不好,只是繼續這麼下去,咱怕害了標兒。讓他去北平,跟張先生多學學本事,從外面看這個應天,或許會好很多。”

馬皇后沉吟良久,終於還是點頭了。

“你用心良苦啊!可孩子走這麼遠,我這心裡頭放不下……要不我給江楠寫封信,提醒她好好照顧標兒?”

“可別!”

朱元璋連忙擺手,“妹子,你就別麻煩她了,咱回來的時候,聽說江提舉又懷孕了。”

“哦?這麼說,張家要添人進口了?”

老朱含笑,“誰說不是,咱們雖然還在盛年,但是下一代人,卻是不能馬虎了。這麼大的基業,要有好孩子承接才行。但願他能明白父皇的苦心啊!”

朱元璋的目光轉向了北方……

沒有出正月,朱標就在一片小雪當中,到達了北平。

他來之後,只見到了江楠。

“先生呢?”

“去忙活了。”

江楠把朱標帶到了暖閣,給他準備了一碗濃濃的薑茶,隨後道:“這不是天寒地凍,爲了修建營壘,早早就帶着功德營的人去了。”

“功德營?可是那些大元的俘虜?”朱標低聲問道。

“對!就是那幫人,有大元的皇帝,皇后,太子,一個不少!”

朱標又是一驚,沉默了少許,他鼓足勇氣道:“當下天寒地凍,十分寒冷,在這時候幹活,只怕有些不近人情吧?”

江楠沒有說話,只是微微一笑,“殿下有自己的見識,那不如等張相回來,你再跟他說吧!”

朱標點頭答應,隨後去了準備好的住處。

又過了好一陣子,張希孟才帶着一身的雪,趕了回來。

江楠接過他的棉袍,幫着他撣了撣雪,這才道:“太子殿下到了,人家剛過來,可就興師問罪了。說你對待功德營的人太過心狠手辣,你看看要怎麼應對吧?”

張希孟忍不住笑道:“你想差了,太子殿下不是要問罪,他就是那麼個性格,我心裡清楚的。”

張希孟說完,就又抓起袍子,“我去看看,你不必等我吃飯了。”

說話之間,張希孟去了朱標的住處。

離着老遠,張希孟就看到門口有一道小小的身影,正等在這裡,小臉蛋凍得通紅,正在不斷跺腳。

見張希孟來了,他連忙迎上來。

“弟子見過先生。”

張希孟笑道:“外面冷,快進去吧!”

朱標答應,他們師徒進了屋子,朱標請張希孟坐下,隨後一轉身,竟然取來了一壺薑茶,給張希孟倒了一碗。

“在師孃那裡喝到的,先生請用,驅驅寒氣。”

張希孟接過來,喝了一口,熱乎乎的,十分暖心。

“殿下,我給你說一件事吧!今天我們在忙活的時候,有個老婦人也送來了一壺熱茶,大元皇帝一家都得到了一碗。”

朱標眼睛冒光,笑道:“是嗎?那必是一個善良的婦人,好人有好報!”

“可她的兩個兒子被元軍抓走了,不知死活。老伴也被強徵做了民夫,落到了河裡,淹死了。”

朱標臉色就是一變,“這,這可是如何是好?她的日子一定很難吧?”

張希孟笑容和煦,語重心長道:“也談不上多難,只要能把墩臺修好,再有胡騎入寇,就能提前燃起烽火,不會有那麼大損失了。”

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三章 書與畫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