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

“張相公,我,我是黃家的人,當初父親被迫入贅,這麼多年了,他飽受白眼,身爲人子,自然是希望恢復原姓,唯有如此,我父子才能挺直腰桿,才能活得有尊嚴體面,像一個人一樣……請張相公垂憐!”

許觀眼中含淚,匍匐地上,哭得肩頭抽動,泣不成聲。

跟他同來的幾個小夥伴也覺得悲傷,但終究沒有開口說什麼,而是盯着許觀,又看了看張希孟。

半晌之後,張希孟才道:“許觀,你先起來,我給你說點故事,你聽聽如何?”

許觀漸漸收住哭聲,連忙爬起,躬身道:“學生恭聽。”

“你知道陛下的家庭情況嗎?”

許觀道:“方纔張相公說過,陛下做過和尚,當過乞丐。”

張希孟道:“陛下本是父母雙親,三位兄長,兩個姐姐……大災之年,陛下長兄去世,大侄病死,只餘長嫂一人,攜帶幼子返回孃家活命,這個孩子便是如今的大都督朱文正。陛下三哥早死,二哥在饑荒之年,和陛下一起安葬了父母雙親,隨後入贅,在戰亂之中,已經失去了蹤影,只怕已經不在人世間。大姐一家失去聯繫,二姐也死了,只餘姐夫帶着一個外甥,便是如今的曹國公李文忠。”

朱元璋在登基之初,曾經親自撰寫御製皇陵碑,因此他的家事不說天下皆知,也差不多了。

可是聽張希孟這麼一說,許觀依舊備受震撼。

朱元璋是真不容易,六個孩子,只有他活了下來,大災之下,幾乎是九死一生。還有更慘的嗎?

有!

就是那些十死無生的。

“許觀。儒家講仁恕之道,俗語也說,將心比心。你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可越是聰明人,就越是容易陷入牛角尖兒。如果你只是拘泥於自己一家的情況,覺得你們非常悽慘,那淪爲白骨的那些人,又該怎麼辦?”

許觀臉色漲紅,想要辯解什麼。

張希孟繼續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覺得士可殺,不可辱,認祖歸宗,這是天大的事情,也覺得許家那些人,對你們不好,拋棄許家,也是理所當然。你能講出很多道理,許家也能講出許多道理。”

“但是我想讓你明白,今年是大明立國十年,距離光復北平,還不到十年。天下紛亂,刀兵殺戮,死傷百姓,何止千萬!流血染紅江河,孤魂野鬼,尚在人間飄蕩,無處安身。這就是我們面對的國家,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狀。”

張希孟伸手,拍了拍許觀的肩頭,小傢伙下意識擡頭,和張希孟的目光對視,又急忙低下了頭。

“我知道說這些大話,你未必會舒服,也覺得和你家沒關係……但是我想告訴你,在這種情況下,入贅的,被收養的,不計其數。有很多人,連自己姓什麼,叫什麼都不知道,比如武學的平安,他就叫平安,不知道自己姓什麼,皇后娘娘收養了他,希望他平安,就起了這個名字。後來我問他要不要改個名字,他說不改了,他就叫平安,如果非要問他姓什麼,那他姓平!”

許觀聽到這裡,終於變色,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目光不是那麼篤定,只是傻傻看着張希孟。

張希孟則是繼續道:“戰爭的創傷,遠沒有結束。我這次過來講學,也是希望通過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的方式,讓大傢伙探索富國強兵之道,永遠不要讓我們的後輩再遭受苦難。國運和個人的命運,在這時候,是相通的。當初決戰中原的時候,有幾百萬民夫,他們推着糧食,攜帶輜重,男女老少,一起上陣,拼了命給我們送糧食,所求的,無非是天下太平,能夠安居樂業。”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聽懂我的意思,但是我希望你能以天下爲己任,放眼所有百姓。你讀書的條件很好,你也十分聰明。你該思索的是,如何更好的利用你的才華,用你的才華,做更大的事情,更有意義的事情。”

“我不是反對你改回原姓,但是我希望你放開心胸,打開眼界,拿出更大的格局。其實這件事情,用不着我出面幫你什麼,你能自己解決的。”

許觀深深吸了口氣,又看了看張希孟。

隨後他用力頷首,“多謝張相公,學生記住了!學生確實小家子氣了,請張相公放心,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

許觀提到了張希孟的八個字,頓時幾個人互相看了看,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從這一天起,幾個學生都開始了自己的忙碌。

夏知鳳利用一切時間,觀察月相,認真記錄,仔細計算,很多時候,她忙活的東西,張庶寧根本看不明白。

不過對於張庶寧來說,也沒有什麼好沮喪的,他很確定,自己就屬於普通人,或許自己是普通人中的佼佼者,但依舊是個普通人。

所以張庶寧開始更關心更全面的東西,每一個學科,每一件新鮮的事情,他或許做不到很精深,但是卻可以很博學。

除此之外,他也更多的觀察周圍的人,他甚至弄了個筆記,開始記錄分析小夥伴的性格,看他們對於不同的學習內容,有什麼反饋。

哪些東西容易學,哪些東西很難學……什麼樣的老師更受歡迎,什麼樣的課程更有意義。

甚至張庶寧還會抽出時間,跑去蒙學旁聽,觀察孩子們的反應。

當然了,這些都是學習之餘做的事情。

他的主要時間,還都是放在課堂上面……因爲真正的“卷王”發動了!

許觀這傢伙玩真的了。

沒錯,前面的許觀還只是出了一半的力氣,隨便應付。畢竟不管考的多好,有多少成就,都是人家許家的,跟他又有什麼關係?

可是跟張希孟談過之後,許觀彷彿變了一個人。

他一改過去懶洋洋的作風,哪怕他早就爛熟於心的東西,也萬分認真,試圖找出新的東西……而且他還找夏知鳳,向夏知鳳借閱筆記書稿。

夏知鳳不是個吝嗇的人,事實上她很擔心同學們把她當成怪物,對她的想法,嗤之以鼻。所以夏知鳳不願意讓別人看到。

可許觀不同,他是真心求學,夏知鳳毫不保留,不光把自己記錄的東西拿出來,還把自己的疑問告訴許觀,讓這位同學幫着他參詳。

很短的時間之後,許觀也學會了舉一反三。

他在天文方面的進展速度,絲毫不比夏知鳳慢。

事實證明,一旦卷王全力以赴,就很少有人能跟得上來。

這幾個小傢伙,甚至埋怨張希孟講得太慢了。

對此張希孟只能笑笑,他是給所有師生講的,自然要照顧大傢伙的進度,而且張希孟是從算學開始,到天文,曆法,地理,生物,物理,化學……一樣一樣講下來……說實話,如果不是這些年的苦讀,還有修史修書,積累渾厚,張希孟根本撐不下來。

因爲要建立一門學科,就必須知道來龍去脈,總結成經驗,形成體系,然後才能拿來教給別人。

如果放在幾年前,張希孟也沒有這個本事。

他的課不緊不慢講着,許觀也在認真聽着,他趁着張希孟講課的間歇,找到了張庶寧。

“我能問一件事嗎?”

張庶寧放下了毛筆,隨手合上了筆記,“你說吧!”

“就是我們一起弄得生意,現在書坊能賺多少錢?”

張庶寧一笑,“虧你還有一成股份,竟然不關心了……我可以告訴你,差不多賺了兩萬貫,分到你的頭上,有兩千貫……不過我不建議你換成錢,因爲接下來張相公,講了這麼多課程,肯定要刊印成教材的,我們書坊又有一大筆生意可以做,幾乎是坐着數錢了。”

許觀一怔,又道:“我,我不要錢,我,我想把股份轉贈出去,行嗎?”

張庶寧愣了少許,才道:“你,你想把股份給許家,換取他們准許你改姓?”

許觀搖了搖頭,頓了頓,許觀纔拿出一篇感謝信,遞給了張庶寧,“你幫我看看吧,是不是還有不周全的地方?”

張庶寧接過來,展開看去。

許觀在開篇就寫喪亂之年,顛沛之際,萬千百姓,朝不保夕,社稷鼎革,國破而家亡,欲求一飯果腹,一房安身,不可得者,何止千萬……倒斃而死,淪爲白骨者,又何止千萬?

父子二人,得以苟全性命,安穩生存,皆是許家之功。

又孫兒輩許觀,入學堂,讀書而明理,又是許家恩德。

大恩大德,旦夕不敢忘懷。

故此許觀此生不改原姓,只求光大許家門庭,弘揚許家門風,使許家興旺發達,不負長輩恩澤。

說完了對許家的態度之後,話鋒一轉,許觀寫到,水有源,樹有根,父子二人,終究身負黃家血脈,爲了不使黃家絕嗣,後繼無人。

只求長輩垂憐,能准許孫兒輩,日後從子嗣當中,擇一人複姓爲黃,承襲黃門香火,孫兒輩,感激不盡。

最後許觀又說,自己幸遇良友,經營書坊,略有所得,自己願意拿出錢財,供養許家其餘各房後人,讀書上進,共同光大許家。

看到這裡,張庶寧已經是無話可說。

“你能謙卑若此,再不應允,就是許家不通情達理了。”

許觀點頭,“多虧了張相提點,我才醒悟。此事有了交代,我就能更好讀書,一心求學了。”

張庶寧剎那怔住,什麼意思?你還沒用全力唄?

求你放條生路給別人吧!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