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

魏忠賢派去追孫承宗的人還沒有走,孫承宗已經急三火四的回來了,一見到老師回來,天啓就直接拉住孫承宗的袖子,嗚嗚的哭泣起來,滿肚子委屈就再也止不住了。

看着這個弱小的皇帝,自己的門生,孫承宗什麼都知道了,但他秉承忠厚,只能嘆息一聲,安慰這個無依無靠的學生:“作爲君王,要有大氣,也要知道,這個朝廷,有一心爲國的,也有一心爲己的,但其實更多的是兩者皆有的,如此一來,就要學會用人之長而忽略人之短,只要一個臣子能做事,爲自己不要太過過份,就要擔待容忍他。”

天啓就抽抽搭搭的辯駁犟嘴:“可是熊廷弼太過欺負我了,他還要挾我,這是不能容忍的,正如毛帥說的,如果所有的大臣都認爲自己有要挾皇帝的資本胡搞亂搞,那豈不誤國五君。”。

就在這個時候,書房的門外一個小腦袋探進來,幫腔道:“如果老師傅認爲一個人不爲朝廷,爲了自己私利還要容忍他,那麼朝廷上最終豈不都是自私自利的人嗎?”

孫承宗就扭過頭去看,卻是剛剛十三歲的朱由檢。

現在的朱由檢還沒有被封信王,因爲沒爹沒孃,所以幾乎也沒有人照管,就連一個教書先生都沒有,一切只能靠自學和旁聽。旁聽誰的,就是他哥哥天啓的。

不但在書房在書房旁聽,而且每每集英殿大儒經宴,天啓也時不時的帶上這個好學的弟弟,將他藏在身後的屏風後面,讓他旁聽。對於這個旁聽生,原則他來旁聽是僭越的,是要被治罪的,因爲大家教的是皇上,是帝王之術,即便是其他皇子也是絕對不能聽的。

但皇帝就這麼一個親弟弟,當然百般袒護,大家也就睜眼閉眼,偶爾不明白的從門外探進腦袋來問問,大家也就順口解答來。

集英殿諸多大儒講今論史,刨析聖人微言大義,總是讓小小的朱由檢聽的是如醉如癡,而他卻不愛聽孫承宗的,原因在他已經偏執起來的心性裡,孫承宗主張的寬恕可中庸是不對的,對待壞人,必須堅決殲滅,對待好人,就要堅決支持。但可惜,似乎現在,乃至以後,這個大明朝堂就沒有一個他認爲的好人,都是壞人,纔有了後來他當皇帝之後,因爲他的政治潔癖,對大臣極度的不信任,到了後來更發展到罷官免職都是輕的,那是一頓板子往死裡打。結果造成官員們有詩說:“苟出春明一步,即爲放生之場”,春明就是指北京,只要出北京一步,那就是逃出生天。

一見弟弟來了,天啓就不好意思的放開了老師傅的袖子,收起了眼淚,招手叫他進來,。

天啓對這個唯一的弟弟還是照顧的,尤其皇后張氏,更將這個小叔子當做兒子看待,現在朱由檢被安排在勖勤宮,由莊妃照顧。

朱由檢進了書房,先給哥哥見禮,再給孫承宗施禮,然後被天啓拉着坐在了身邊。

對於這個旁聽生,孫承宗還是很寬容的,對於他的好學也是非常欣賞的。

天啓拉着弟弟的手,看到站在這裡已經和自己等高了,不由得的溺愛的拍拍他的肩膀:“今年十三了,也不小了,等今年秋祭之後,我要封你爲王,然後搬出宮去住吧。”

被封王,朱由檢沒有一絲動容,這本來就是該有的,但一直這麼拖着,東林黨已經不止一次上書要他封朱由檢爲王了。原因卻不是對朱由檢的愛護,而是因爲朱由檢已經十三了,在民間都是成婚的年齡了,如果再在宮裡居住,就有些閒言碎語了。東林是以講究理法爲根本的,這樣是不能被他們容忍的。

但天啓對這個兄弟總是戀戀不捨,封王搬出去,就不能得到自己的照顧,也就又少了一個和自己說話的了,所以就這麼一直拖着。

但現在看到弟弟雖然清瘦,但個子和自己等高了,宮外也有風言風語的胡話了,如果再留在宮裡,實在是不成了,於是就戀戀不捨的說了這話。

對於總算是開竅了的學生天啓的決定,孫承宗是歡喜的,這個學生太眷顧親情了,其實是對親情的一種偏執的依賴了,如果這樣下去,是不好的。

“如果哥哥要封我爲王,我希望封我爲信王。”朱由檢突然提出了一個莫名奇妙的要求。

按照當時封王的規矩,王號有“一字王”和“兩字王”之分,“一字王”的地位高於“兩字王”,“一字王”一般以古代諸侯國命名,而且越是功勞大、越是與皇帝親近,則王號優先採用古代大諸侯國名來命名,如秦王、晉王,齊王、楚王、趙王、等等,這些稱號要比宋王、鄭王那些小國更加尊貴一些,比“兩字王”,以城鎮命名的,如濟陽王、淮陰王等等更加高級一些。

按照天啓和兄弟情深,再加上天啓就這麼一個親弟弟看,怎麼的也應該是一個國字王。

但其實這個很難辦的,當初成祖爲了避免再次出現靖難之變,規定封的王爺只能呆在封地的城池裡,別說郊遊出獵了,即便上城牆上看看城外的風景都是大罪,就和他們的姓氏諧音一樣,就是一個個被圈養起來的豬,沒事來做什麼?一個是斂財,一個是造人。於是,大明的王爺是出了名的能生,現在在冊的宗族子孫已經有八十萬了,封王的郡公等等已經好幾百了,給朱由檢找一個一字的國王,實在是太難了,那些國都被他的先輩們佔據了。

但朱由檢突然提出要求封自己爲信王,這讓天啓不由好奇,就問道:“你爲什麼要用這個呢?”

朱由檢正色道:“孟子曰諸已之謂信,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滿全身叫作美,充滿並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光大並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聖,聖又高深莫測叫作神。信在美、大、之上,聖、神之下。我要做這樣的人,能爲百姓解困,爲哥哥解憂。”

聽到這樣的解釋,天啓不由寬慰的哈哈大笑:”吾弟能有如此見地,能有如此心性志願,朕非常高興,那麼這個封號就這麼定了,等金秋時節,朕便以信王封之。”

孫承宗卻微笑着心中搖頭,太過自信了,要求自己太過過了,太過追求完美了,這不是一個好事情,這樣的性格是不適合做一個高位者的。

不過他不是皇帝,這樣的性格對於即將被圈養起來的王爺,也無所謂,好好的在圈養中,成爲一個聖人大賢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366章 大炮主義第970章 玩過了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1229章 破城而入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909章 抗旨不尊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654章 林丹汗的野心第301章 調兵遣將第620章 斬獲頗豐第994章 整軍備戰2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1023章 敵佔區第903章 賺點小錢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558章 讓位之心第159章 啦啦隊的作用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709章 兇狠的小胖子第504章 平衡各方第324章 互相靠攏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618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438章 登州報捷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1204章 相約內應第475章 逼退一個是一個第836章 兵臨赫圖阿拉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1220章 分兵行動第1107章 搶奪兵權第1109章 打破包圍圈第903章 賺點小錢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1202章 殺入敵後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064章 暗夜急行第357章 皇太極的決斷第1267章 即將餓死的君臣第1217章 騎射無雙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562章 去與留第1039章 拼了第357章 皇太極的決斷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605章 勝利閱兵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971章 許傑的判斷第395章 回家的 那抹溫柔第144章 來至朝鮮的戰報第1141章 女權的形成道路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1163章 從回草原第911章 一封家書第1314章 悍將盧象升第892章 李永芳的決斷第253章 漏洞百出第041章 敵情有變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522章 利國害敵的利器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268章 巡視軍營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1192章 勢力遍佈天下第144章 來至朝鮮的戰報第796章 對戰朝堂第1255章 一團亂的朝局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946章 毛帥吃癟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982章 天下有義士第814章 李永芳的算計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1089章 破圍之戰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182章 搶佔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