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

bookmark

搞定了朱大典,成功的把隆武朝廷的實力削弱之後,張強繼續悠哉遊哉的整編他的金華義軍,等整編完成,就能對滿清韃子發起新一輪的攻擊了。

又是一個月時間,4,5,6野戰旅整編完成,近衛一旅整編完成。

目前野戰旅1,2,3旅都在最前線,這個過程中只有未完成的近衛一旅一邊整編,一邊保衛金華府,幸虧這個期間,清軍自顧不暇。

金陵的清軍在和魯監國的張煌言,路振飛率領的軍隊激戰鎮江,後面魯王朝廷在杭州府一邊在張強的米林部隊幫助下也在整編訓練軍隊,一邊在陸續從紹興府和寧波府撤離他們的軍隊,同時順便召集鄉紳和豪強的家丁,佃農充實部隊。

而鄭成功的水師在猛攻敵人的水師,敵人的水師在明軍叛將,也是鄭家軍叛將黃梧,施琅的率領下同鄭軍水師激戰,互有勝負。

不得不說黃梧的老奸巨猾,也不得不說施琅這個大漢奸的水戰才能過人,鄭軍的水師損失過半,一些小船和小型戰艦損失慘重,同時還有一些中型戰艦被施琅偷襲,損失不少,而清軍的水師越打越少,甚至把水津的水師充實過來,抵抗鄭家軍的攻擊。

鄭家軍在路上的部隊一邊登陸杭州府,一邊開往鎮江前線,有了他們的保護,才使得清軍無法偷襲杭州府,也使得張強的米林部能安心訓練魯監國的部隊,主要是張煌言的部隊,因爲只有張煌言來找張強了,路振飛等人魯監國的將軍們對張強的金華義軍還是比較警惕的。

因爲張強在紹興府收編了他們五千士兵,還策反了他們一萬士兵,這一萬五千士兵還在金華府整編之中,而寧波府隨着局勢穩定下來,隨着金華義軍培訓出來的秀才等官員的進駐,局勢開始向金華義軍期望的那個方向發展,一些地主惡霸,民聲不好的鄉紳,甚至有在以前反覆倒向清軍和明軍的鄉紳豪強被抄家滅族,而這些人大都是和魯監國勢力有聯繫,而且比較有本事,有聯繫的人,他們不斷的向魯監國的朝廷官員訴說,告狀,使得金華義軍和魯監國勢力的矛盾越來越深。

就差打起來了。

先前面對這樣的事情,張強總是讓杜歌忍耐,然後暫且放一放,後來隨着局勢的穩定,金華義軍真正把握大局,杜歌就不再手軟了,殺的哀聲一片,驅逐的驅逐,流放到流放,流放到地方是赤嵌城寶中市。

赤嵌城要說起來就是一個後世的城堡類的小城,一個落後的小鎮子而已,周圍大部分都是未開發的地方,這些傢伙被流放到哪裡,赤嵌城周圍,出城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光熱病,瘧疾,水土不服,就能讓他們送命,他們還得在剛剛轉正了的俘虜兵,民兵隊伍的監視下修路,伐木,挖山,開荒,種地,簡直就是金華義軍的寧古塔。

寧古塔是清軍流放犯人的地方,哪裡沃野千里,森裡密佈,條件艱苦,去的人大部分困苦不堪,被艱苦的條件留下了性命,清朝的人一提那個地方大多談虎變色。

經過一番整頓以後,哪裡已經接近了金華義軍初創時候的政治條件,土地被分了,大地主不是死了,就是逃了,鄉紳絕跡,豪強佔山爲王,軍隊在村衛隊,民兵部隊的配合下清剿他們,守備部隊迅速的建立起來,港口的碼頭和造船廠紛紛多了起來,商人開始不用交各種苛捐雜稅就能在整個寧波府通行無阻。

當然由民兵和守備部隊設立的路口檢查站也多了起來,主要是防止奸細和不法商人走私和勾結不滿的人反抗金華義軍。

杜歌爲紹興府,台州府提督,祁三升爲總兵,馬惟興爲參將,對寧波府實行軍管。

而台州府有古月笙這個知府管理,由水師提督張英代爲行使杜歌在臺州府的提督權利,管理路上和水師的軍隊。

軒轅龍飛仍然在溫州府,經營者他的一畝三分地,成爲一方守將,陳含輝爲溫州府知府,阮述調去台州縣城坐鎮,升爲台州府總兵,阮武爲溫州府總兵。

目前溫州府也成爲金華義軍核心領地之一了,進入了核心領地的圈子,這個地方商業比較繁榮,各種輕工業產品,竹簍,竹筐,竹甲,竹筍,刺繡,生絲,染織布匹,鞋子,衣帽,甚至是民兵身上暫時沒有換的明軍衣服都出自這個地方。

蕭飛被調回來,鎮守興化府,那個縣城一般大的地方。

唐殿風繼續在赤嵌城也就是寶中市經營,配合他管理的是荷蘭軍管休伊斯?茲瓦特,這個主動投降的荷蘭人傷勢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張強把蕭飛調出來,讓他幫助唐殿風管理赤嵌城,管理水軍第五艦隊。

他的護衛由已經在金華府兩三年的早先投降的葡萄牙士兵和荷蘭士兵充任,一個是監視他,一個是保護他。

而周粥被委以重任,去廈門,金門等島上管理哪裡的民生和軍隊,一個人大權獨攬,同時兼做和鄭鴻逵這個鄭芝龍十八芝勢力的談判大使,協調雙方的關係,調解摩擦。

和他一起去的是早先投降過來的馬惟興的堂弟馬惟仁,還有新近投降過來的魯監國明軍的一個將領阮進,這也是一個狠角色,既能指揮水師,又能指揮陸軍,他指揮着第六艦隊,駐紮廈門和金門島,協助周粥在同鄭鴻逵搞好關係的同時,藉助泉州府,漳州府的路上通道,對廣州府的胡奎和鋒無羽進行支援。

水師第六艦隊的三千海戰隊歸周粥直接調度。

新的野戰旅編成以後,近衛一旅直接防守金華府,野戰1旅調往衢州府,協助防守金華府主要防守衢州府對面的饒州府的清軍範紹祖,馬寶部。

野戰2旅調往建寧府,警戒隆武朝的張天祿部。

野戰3旅調往處州府,警戒福州府清軍阮捷部。

野戰4旅調往台州府駐紮。

野戰5旅調往寧波府,駐紮。

野戰6旅調往溫州府,準備和第四艦隊增援周粥等人所在地金門,廈門等地。

這樣安排完以後,魏無忌的大軍留守一部分繼續安定紹興府,然後調回金華府整編。

米林部也將精銳人員抽調回來接受整編。

下一步是台州府的駐軍和溫州府的駐軍,處州府的剩餘精銳駐軍調回來進行整編。

整編完成的7,8,9旅將作爲進攻主力對清軍發動新的攻勢。

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2372章 世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十章 殺將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