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

bookmark

“啪”一聲,剛剛研製出來的燧槍在手中打響。

下槍,從上面塗着桐油打着石蠟放水的雙層粗布彈藥口袋裡面摸出散裝的一個個加硬的牛皮紙包裹的蘑菇型子彈紙筒,左手持槍,右手大拇指指甲蓋對着蘑菇型硬壓環蓋帽凸起輕輕的一劃,然後一彈,蓋帽就飛落在地下,大拇指和食指輕輕一捏,一個小小的三角形硬痕跡就出現了。

順着這個摺痕,裡面的火藥顆粒就倒進了槍管裡面,顆粒火藥是已經稱量好的,已經用少許膠水粘合在一起的經過了烘焙的整體顆粒火藥,也就是說把顆粒火藥又做成了定量,大的,可以直接點火射的顆粒火藥。

這種顆粒火藥是經過了無數次試驗,射程能達到一百二十米的定量火藥顆粒,射程誤差不會過正負五米,在一百一十米上絕對能打死一個不穿鎧甲的人,什麼布衣,棉甲,皮甲,哪怕你是穿了兩層一指厚的松木板,也能輕易擊穿。

一百二十米,相當於二百四十步,或者按照後世人計算的o.75米一步來算,也差不多是二百步左右,這個距離,即便是使用重型長弓的清軍弓手也不能有效的把箭射這麼遠。

這個距離上,即便是戰馬衝鋒,燧槍手都可以打兩輪以後,敵人才能進入一百米射程,而蒙古人的弓箭最近得到三十步或者六十步才能揮作用,因爲他們大都是用的是硬弓,短弓。

三十步也就相當於是十五米,六十不也就相當於是三十米,等他們進入這個射程之內,哪怕是兩列的火槍手隊也可以射至少五到七輪子彈了。

如果火槍手足夠多,敵人根本進不了一百步之內,相當於五十米遠,三段式射擊能保證敵人永遠在五十米之外徘徊,當然敵人如果兵力充足,不怕死傷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也許能憑着人數消耗不少火槍手的子彈,也許能再突進點。

可燧槍的改進使得這種射度提高了不止一點,簡化了裝填度,簡化了火槍手的從下槍到射擊,到再次射擊準備的時間和減少了步驟。

以前即便是再怎麼簡便,士兵至少得使用十五到十七八個步驟,從四十多道步驟簡化到十五到十七八道步驟,這是一大進步,也是張強讓弗朗索瓦不斷改進火繩槍的貢獻,現在再次減少了很多步驟。

士兵們只需要經歷,下槍,持槍,掏子彈,然後裝填******,蓋風蓋,裝填子彈,用通條捅實,然後用手把硬殼紙筒塞進去,用通條再捅實,舉槍,瞄準,扣動扳機等十二步驟就行了,比起前面最多的十五步驟還少了三個步驟,加快了三到四妙鍾,可這四秒鐘,三個步驟,也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熟練的士兵也不過十幾秒鐘的時間,半熟練的士兵得二十幾秒鐘,不太熟悉的士兵得三十多秒鐘,也許一個剛剛訓練幾天的士兵得一份多種,但這種簡化以後,即便是一個新兵也能在四十多秒中之內裝填,射,這相當於是不用訓練多少,打兩到三次戰鬥,或者加長一點訓練時間就能讓一個新兵一分鐘射兩顆子彈。

這點,即便是歐洲的那些十七世紀的士兵拿着火繩槍也不能再快了。

一分鐘射三到四子彈,一百五十米的距離,就算是一百二十米的距離,只需要加厚火槍手的隊伍到五到六列,就能形成連綿不絕的火力,哪怕是騎兵,數量少了,也根本衝不到火牆術面前來。

張強的射擊度不用說了,作爲一個穿越者,深深的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面臨着生存威脅,肯定苦練自己的本領了。

武功是不可能的了,要練到頂尖,需要長時間的打熬身體,張強也沒有那麼多時間,選擇火槍作爲自己的護身兵器之一,是每一個穿越者最佳的選擇。

燧槍射以後,一百二十米遠的靶子上就有了一個彈孔,一面由華夏軍打造的四個毫米厚的板甲被前後洞穿,毫不客氣,毫不留情。

雖然是鉛彈,但這種子彈帶了一點橢圓形的尖頭,已經有了米尼彈的雛形了,加上口徑大,差不多11毫米,這種成人食指粗的子彈,威力肯定很大,不存在因爲軟而變形的可能。

不過這是有了一條粗糙直線膛線的燧槍,比起純粹的滑膛槍火繩槍來準頭要高一些,飛的更加遠一些。

差不多二百多米遠依然有巨大的殺傷力,但準頭肯定不行了。

一邊的萬思元對張強道:“大都督,塞巴斯蒂安研製出來以後,就交給弗朗索瓦先生定型生產了,如今這種你稱之爲燧槍的槍支已經生產了一千二百支了。但沒有你的命令還不能擴大生產,這一千二百支是要到各個部隊進行戰場實驗的,最後實驗好了,再根據你的安排生產。”

張強把燧槍放下,“好,不錯,就他了,也別實驗了,開始生產吧,先生產個一萬支出來,先裝備近衛一旅,其他多餘的裝備各個副將級別的旅長的親衛隊,早日生產出來,早日裝備,讓他們早日熟悉和使用這種槍,以後再慢慢改進,這種改進的工作就交給弗朗索瓦了,你盯着生產就行了。”

萬思元,這個張強確定的金華府的兵工廠的廠長又問道:“大都督,這種槍還沒有起名字。”

“就叫華夏1式火槍吧。”

張強接過親衛遞過來的水壺,暢快的喝了幾口,抹去嘴角的水澤,隨口說道。

“我們還叫金華義軍的時候,生產出來的火繩槍叫金華1式火繩槍,改進以後就叫金改1式火繩槍,這我們現在是華夏軍,大都督就叫新槍爲華夏1式燧槍,大都督,你可真會起名字。”萬思元笑道。

“反正是殺人的兵器,一件工具而已,又不是你婆娘,要那麼好的名字幹什麼?又不是看好看的。”張強隨口笑着回道。

“也是,也是,”萬思元笑着幫着親衛將張強的戰馬牽過來,將繮繩遞給張強,扶着張強的腰幫着張強跳上戰馬。

“儘快生產出來,裝備部隊,對面的清軍現在已經在學習我們了,所以我們得使用比他們更加先進的武器,也許三個月,也許四個月,或者……嗯,總之不過半年時間,他們就要打過來了,我們安心舒服的日子不多了。”說完,張強招呼自己的親衛隊向遠處走去。

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十章 殺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2370章 裂痕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