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

bookmark

張強帶着親衛隊回到了總督府,剛坐下來就得處理公務。

現在他已經是一國之主了,雖然民政交給了周粥,但人事安排,軍務,大的方向把握,外交,以及對內,對外的情報工作,還有百官的監督委派,還得他拍板。

隆武南明立國,稱之爲南明國,魯監國南明立國稱之爲魯國,而就在半個月前,遠在緬甸的永曆也傳檄天下,永曆南明改爲大明國,也建立了一個國家。

受着這一波建國風潮的影響,一個星期前,察哈爾蒙古也宣佈建立察哈爾汗國,蘇尼特自稱汗王,而和他合作的察歹爾被封爲大臺吉,地位相當於是宰相或者明朝的總兵,還比總兵大一些的武將領,相當於是華夏軍的總督軍銜的國防部長。

清朝也建立了清國,更遠的地方就不知道了,反正這個風潮正在大明土地上蔓延開來,成爲一種時尚。

儘管張強沒有公開讓禮部宣佈華夏軍建國,但外面各方勢力,各個已經建立的國家都稱華夏軍爲華夏國。

張亮,這個隆武朱聿健的太監領,大太監,現在是華夏軍的外交部長,歸張強管理,也歸周粥調度,自從出使永曆南明的馮雙禮部,現在馮雙禮已經倒戈到了隆武南明的南明國,又再次出使南明國。

處理一些先前簽訂的條約的執行情況。

經過一個半月的活動,終於把那一方面料理完畢,回來向張強彙報工作。

兩個人對面而坐,一張八仙桌,兩壺茉莉花茶,一邊談論着事情,一邊喝茶。

不算張亮的太監身份,張亮就是一個英俊的官員,一個能員,隆武南明的事情被他料理的相當出色。

提供武器裝備,反正那些都是繳獲的武器裝備,使用過以後,大都有缺口或者光色不亮,或者雖然沒有使用過,但華夏軍士兵也不會使用那些裝備,就連華夏軍一些新佔領的土地上的村衛隊使用的都是華夏軍兵工廠裡面出來的一些劣等品冷兵器。

這些劣等品冷兵器都是殘次品,丟掉可惜,回爐的話成本又高,就交給了村衛隊使用,丟掉或者被敵人繳獲也沒有什麼心疼的,這些雖然是劣等品,可也比明軍現在使用的兵器新,好,質量過硬,和敵人對砍的時候,要是你的力量不如別人,只會把兵器磕飛,而不會馬上損壞兵器,連刃子都不帶卷的。

而民兵使用的武器則是原先生產的主力部隊淘汰下來的武器,雖然舊了一點,但質量絕對好。

守備隊使用的則是新生產出來的兵器,經過改良以後,相當鋒利和好用,主力部隊的正規軍士兵使用的和他們相同。

這些提供給南明的繳獲自清軍的武器裝備都被張亮賣了個好價錢,換回了相當多的金銀。

換回了不少的貨物,生絲,鐵礦石,茶葉,瓷器,鹽等華夏軍必須的東西,等於是白菜價批了回來,華夏軍只要倒手一次就能賺回三倍的利潤。

有力的增加了華夏軍的財政收入。

這些足夠補充兩個州,也就是福建和江西,這兩個新建的華夏軍的州府的初期開支費用。

福建經過金華義軍時期的反覆,多下來交給隆武南明,然後又被海盜或者鄭採,鄭洪奎等人佔據,華夏軍再奪回來,交給南明,再被清軍奪回去,華夏軍時期了,這些反覆使得哪裡的人口銳減,商業崩潰,房屋荒廢,道路拋荒,爲了恢復這些,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

這就需要已經展起來的華夏軍核心地區的補貼,華夏軍的開支本來不小,再加上這些,財政壓力相當的大,這樣一筆外來收入,使得華夏軍的財政危急得意緩解。

大量的從別的地方輸入原材料使得華夏軍的原材料不至於短缺,貨物低價購入,使得華夏軍能通過低價降低華夏軍產品的價格,取得更高的利潤。

而同各個新建立的國家和勢力的交往,使得華夏軍周圍的環境變得和睦了起來,華夏軍可以專心對付清軍而不至於腹背受敵。

談了一會兒,張強對張亮道:“張大人,你還得走一遭,去一下對面清軍哪裡,他們上個星期就知會了我們需要和我們談判交換俘虜的事情,你知道我們同清軍的上次戰役,俘虜和殲滅了他們不少的大將,甚至是宗室,親王,貝勒等人。”

張亮神色嚴肅,“大都督,你要我怎麼做?我們需要他們付出什麼才能交換回他們的那些勳貴?”

張強用手指敲着桌子,“先是從情報上來看,他們正在使用我們的被俘的人員訓練他們的火器部隊,想要學習我們的戰法,將來拼着這些打敗我們,這點必須要堅決的提出來,將這些人要回來,不能讓他們把清軍訓練出來,這回增加我軍以後的傷亡。”

張亮皺着眉頭,“大都督,這恐怕很難,答應給他們訓練新軍的那些人肯定不是心智不堅定的叛徒,就是對我軍不忠的人,說不定已經投靠了清軍,要他們回來幹什麼?”

張強嚴肅的回答他,“必須要回來,或者我們必須擺出一種姿態,我們一定要阻止他們獲得我軍的秘密,能要回多少來是多少,將來這些人回來怎麼安排,再定,你可以答應這些人,回來以後不追究他們的責任,部禍及家人,但他們以後只能在我們地盤上自食其力了,他們將會被踢出軍伍,成爲普通老百姓,我們以後不會爲難他們。”

“大都督是說……”張強伸手阻止了張亮的追問,“不必說了,那只是個幌子,我們真正的目的就是我說的,盡最大努力給他們造成一定的損失,哪怕是拖延他們的成軍時間和削弱他們的戰鬥力,都不會讓他們得到更多的我軍戰法的秘密。”

而另外一個主要目的是,“我們這裡經過清軍的幾次洗劫,屠殺,以及人口外逃,核心地區的人口在恢復,並且在穩步增長,但其他新佔領地區的人口,根據周粥的調查,起碼損失七成人口,咱們必須從清軍哪裡補充過來,他們一個明軍降將,必須換回我們兩千人口,一個漢軍旗將軍俘虜,必須換回咱們四千人口,一個滿洲將軍必須換回八千人口,一個宗室必須換回一萬五千人口,一個貝勒必須換回三萬人口,一個親王必須換回五萬人口……”

“你自己掂量着辦,這些傢伙咱們不要,養着又沒有多大用,能換回一些利益也行,普通士兵必須換回五個人口,但不要老弱,拖家帶口的,可以接納。”

“其他的呢?”張亮問道。

“其他的事情你就看着辦,也可以要一些土地,比如說一個府什麼的,”

“大都督,這些是不是太便宜他們了,需知道最大的一個多鐸可是多爾袞的親兄弟啊。”

“無所謂,反正我們要的再多,他們都是搜刮咱們大明百姓的,我們不要是因爲不想給百姓增添許多禍事。”

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消息啊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十章 殺將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