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

bookmark

黃韜拿着這份情報,仰頭吐着菸圈,對於監察部的杜歌同尤海波的關係他是知道的,畢竟他們曾經是戰友,可他是張強的心腹,杜歌卻是尤海波的家丁,杜歌從來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一直以尤海波爲中心,是尤海波的家丁,是顧忌戰友情分,還是顧忌陛下,黃韜委實有些拿不準,要說這事也不大,動搖不了華夏國的根基,可這麼搞下去,尤海波一系壯大,那麼陛下的王國就有些危險了。

應該怎麼辦呢?

怎麼才能遏制他們的這種動作,又讓王國不至於太動盪?

他的腦海裡面出現了金聲的影子,兩個副首相內鬥,這讓人很是不舒服,難道以前那種團結一致,共同爲了推翻滿清,光復漢人河山的熱血和鬥志都沒有了嗎?

都爲了自己的利益而開始排擠曾經一起奮鬥的戰友了嗎?

黃韜摸着自己的頭髮,弄得很亂,這件事情他要先報告給周粥首相,還是報告給陛下,要按說要先報告給陛下知道,可是他又不忍心讓杜歌因爲犯錯被陛下斥責,然後下放,杜歌因爲自己的出身問題,因爲自己的性格很是不受朝中官員的喜愛,打打小型戰役,也許很厲害,但戰役一大,他就把控不了了,他善於交際,但有時候表現出那種對人不加以顏色的喜好之情令人很是反感他。

“梆梆,”敲門聲響起,黃韜坐正,喊了一聲“請進,”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閃閃爍爍,在鄉間小路行走,不時走上已經鋪就石子,並且在石子上面澆灌了一層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樣,也有了石子的堅硬,雖然不是太美觀,可走起大車來,平穩結實,還不咯腳,關鍵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遠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乾淨了很多,因爲大明沒有後世那種重達幾十噸的汽車,即便有運輸的馬車,也絕對不會超過幾噸的重量,這點重量對於這種低級的道路來說,綽綽有餘,這就是張強帶給這個時代的改變。

不能說有多高級,多先進,但絕對便利。

而且隨着研發人員的增多,主要是華夏軍在科舉考試的基礎上增加了其他的行業考試,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都有考試,低級的人員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認證的行業資格證書,擁有這些證書,你可以從事相關行業的研究,並且把研究的成果賣給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錢買下的研究成果。

這是行業全民認證資格證書,擁有這份證書就像讀書人考上了童生一樣,是一份榮耀,在村裡也能獲得村長或者保長,鄉長的接待,並且讓大家高看你一眼,在這些低級別的行政崗位上,你還能獲得一份不菲的收入,還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資。

村裡麪人讀個書信,認個字,或者打造個什麼,找個權威認證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來的東西要比大家沒有得到認證的人賣的價錢高一些,算個帳,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張煌言就一路走,經過鄉村就通過帶路的嚮導小夥子的嘴瞭解到這些東西。

低級認證並不需要你識字或者讀過書,只要你在行業裡面能弄個拿出手的東西,並且獲得官府認可就行。

並且能獲得免費上成人夜校的資格,如果再夜校裡面獲得畢業,也就是說認識了十個阿拉伯數字,並且認識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參加資格認證二級的考試。

這些考試都集中在行業翹楚上,農活能說出個頭頭道道,並且在別人的輔助下記錄下來,自己還能看懂一些,你就能獲得二級的資格認證了。

這些人都被官府徵用,幫助解決比如下鄉統計農田多少,出產多少,鐵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鐵,木匠打造的一些東西是否符合官府規定的標準,幫助官府解決同這些行業的人接觸的任務。

當然這些人是不用領工資的,徵用的時候給你酬勞,不徵用的時候你還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官府優先使用你的東西。

當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時候,官府推出了三級資格認證,這些人就必須能說會道,並且能算會寫了,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夥計,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業領先的人,他們有人被官府直接徵用,給個辦事員,這些辦事員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官府上班的,稱爲官府的底層辦事員。

他們沒有升爲官府公務員的可能,但能輔助官府辦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議,研發出好的東西,官府一旅高價馬下他們的建議和研發的東西,這就是官府的政績,上面的公務員想要升級爲更高級別的科員就得依靠他們。

第四級的往往是那些讀過書,並且在行業內有很深造詣的人,他們還有一顆當官的心,他們一般都會先安排爲辦事員,通過官府考試,成爲官府辦公吏員,吏員能升官,能升爲書吏,文辦,書簿等職位,相當於是鄉長,鎮長的輔助人員。

這些即會讀書,又會研究各行業的技巧的人最終會成爲副鄉長,副鎮長,或者研究遠,官員方面這就到頭了,研究員就能被選入各個行業的官府研究機構,成爲更高級的官員,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然後進入更高的研究機構。

這是張強爲自己手裡沒有多少聰明的科學人員培養人才。

總不能老讓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們需要幫手,靠他們培養一些學徒實在太慢,對華夏軍的科技發展不好,所以張強要把華夏的那些民間人才找出來,送入他們的研究院,讓他們一邊學習,一邊對兩個人進行幫助和啓發,這樣才能加快發展。

新式馬車,就是在張強的啓發下,在老的木匠和鐵匠的幫助下,製造了出來。

同時在商人夥計或者掌櫃出身的研究員的建議和推廣下迅速的進入了華夏軍的軍隊和民間的,獲得了商業利益和國家利益。

讓社會自己推動自己發展,張強只做一個旁觀者,引導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識結構,以他的見識,以他的歷史知識,用一百年也達不到人家別的穿越者的幾年的發展水平。

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勝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2370章 裂痕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