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

bookmark

很快侍從室軍情部聯絡的侍從就從一堆資料中找來最近的原先魯國洪承疇的兒子三王子同大王子的情況。

張強翻看看了看,雖然有泰西人的支持,但他們要從遙遠的地方繞開華夏軍的水師巡邏船,運送武器和人員從東南亞,南洋一帶到達琉球羣島,這導致他們的效率極其低下,十艘船差不多能到八艘就算老天保佑了,一般都一艘遇到海難沉沒,或者出了事情,剩餘的九艘有三艘可能被抓獲或者擊沉,還有一艘可能中途返回,這年代海上沒有什麼保險的事情,以木質帆船的性能遠航一般和送死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五艘船隻或者六艘船隻到達以後多一半是各自船隻的給養,給養在中途消耗了,運送的人員有起碼一半死亡或者出現不適,因爲荷蘭人沒有那麼好心把東南亞土著當人看。

就算他們的士兵也起碼有兩成因爲路途遙遠得病或者不小心死亡,所以運力有限,只能運送一些武器和彈藥,少量的兵力支援大王子。

因此大王子是耗不過路途近又本身擁有的人口比他們多的三王子的。

從奄美島到琉球島不過區區幾百海里的路程,中間大小島嶼十幾座,三王子憑着華夏軍的支持,已經佔了七八座了,加上他本身的水師戰船多,不時的出擊騷擾大王子的琉球島,給大王子造成了不少困擾,人口急劇減少,現在還守着本島和周圍的五六個小島無力反攻。

雙方打生打死的,也死了差不多十來萬人了,大王子的炮灰部隊跟不上,水師艦隊又打不過兵力多的三王子的水師艦隊,只能龜縮在港口附近,偶爾出擊一下,根據最新的統計,駐紮在大王子島上的華夏軍駐軍和水師艦隊彙報,大王子現在只有十五艘千噸戰船,三十多艘八百噸戰船,一百多艘六百噸以及以下的船隻,這些船隻除了守備本島以外,就只能支持一下離着最近的幾十海里的一兩個大島上的駐軍和人口,其他的無力出擊。

三王子這邊人口已經達到了七十萬,大多數是華夏軍這裡支援他的東南亞土著和日本俘虜,擁有一百八十艘水師戰艦,二百七十艘戰船,雖然也在不斷損失可他有華夏軍補充,不怕損失。

張強就想着,既然那麼多人口和水師戰艦閒置着,自己給他的那麼多支援他肯定無力償還,不如就讓他去打二王子吧,反正他們老二,老三打架互相想要消滅對手,何樂而不爲呢?

就讓三王子用一場戰爭抵償他欠華夏軍的債務吧。

他對侍從道:“派人通知三王子,就說我要在鹿兒島見他,讓他來見我。”

如今的三王子已經幾乎以張強馬首是瞻,他就是三王子這個琉球王國的小國王的靠山,張強一時半會兒也不想吞併琉球羣島,魯國現在的地盤,正像歷代王朝從來不和海外的島嶼或者其他王國見識一般,現在的華夏王國雖說已經先進了很多,可畢竟也還是一個封建制的農業國家,還沒有什麼工業。

要說工業也是輕工業,火繩槍,燧發槍,青銅炮時代的製造業,其他的,風帆船,豪華的馬車,都是木頭的,這算什麼工業?

所以歷代王朝是沒有那個本事去擴張的,如今華夏王國加上清朝,大金,沒有迴歸的一些地盤,還有東南亞小國三國的地盤算是大了,大的這個時代的人都不能想象,所以歷代王朝的中華民族根本沒有擴張的心思。

三王子要到鹿兒島縣城也得好長時間,他得處理很多事情,王國雖然小,可人不少,七十萬人口,當然實際上也沒有這麼多人口,總共的核心人口不過三十萬人,這也讓奄美島擁擠不堪了。

一些能居住的地方其實已經被先來的居民,那些從魯國跟隨他來的官員和士兵,百姓佔據了,很多荒地上都是窩棚,地上挖個洞,上面用木頭隨便搭建一個頂棚,門口掛着一張薄薄的布簾子,或者其他什麼蘆蓆就行了,這就是一家四口或者一家六七口居住的地方。

這樣的荒地幾乎被外來的人口占據滿了,連沙灘上都擁擠不堪。

士兵們,尤其是水師艦隊只能每天住在船上。

這樣擁擠的地方,根本沒有耕地,也沒有糧食,糧食全靠華夏王國供應,人家新魯府好賴有那麼多日本百姓種地,能有一些產出,但在奄美島,只有漁獲,每天漁獲連生魚都有人搶着吃,糧食根本不夠分,當然官員和戰鬥士兵不用搶,他們有專門的糧食保障,雖然級別越低,能拿到的糧食也越少,很多人也其實是餓肚子的,可畢竟比那些人要好過一些。

很多被強制移民過來的百姓,只能選擇去當兵,當然是炮灰了,獲得軍功能領糧食,如今領一份填不飽獨自的口糧,儼然成了一個身份的象徵了。

他們這些人同華夏王國的百姓相比,簡直就是叫花子,饑民。

不過最近這種狀況有所改變,在死亡數十萬炮灰的情況下,琉球王國奪得了幾個大島,面積只有奄美島的十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有的甚至是三十分之一,可也能緩解這些人口的壓力。

陸續有一萬漢民被移民到那些島上,漢人是第一等人,去了島上雖然艱苦,可也有有比窩棚好的的木頭吊腳樓住,然後是守島的士兵,其次是那些炮灰士兵,日本俘虜和東南亞俘虜和移民百姓,那些日本移民百姓和東南亞移民百姓在哪裡有窩棚,雖然還是住着窩棚,條件卻改善了,他們不用和許多人擁擠在一塊了,有了很大一片地方了,而且有了按時領取的比士兵少的口糧和每天一塊生魚片。

這些人總共佔去了二十萬人,一下緩解了奄美島的擁擠狀況。

剩下三十萬底層的百姓和移民,炮灰等的人口。

如今三王子還在同官員和武將們商量着再奪取幾個小島,又能緩解五萬人口的居住條件,剩下四十五萬人口在奄美島,奄美島就達到了最大的利用,以後還會有俘虜和炮灰被移民過來,還有那些原先島上的魯國百姓,琉球王國現在的總人口差不多達到了八十萬,以後可能是一百萬。

三王子在想着對大王子繼續圍攻,奪取更多土地,最好是光復整個魯國的時候,他心裡其實也想着日後如何生產更多的糧食養活這百萬人口,或者說等奪得了本島以後,本島上的三十萬人口和陸續增加的敵人從東南亞南洋弄過來的人怎麼處理,主要是魯國原先就沒有多少糧食和耕地,人不能每天吃魚啊。

沒有人口不行,要發展就得人口,可人口多了又不行,養不活啊。

正在此時,他接到了張強傳達來的命令,要他去拜見他。

華夏國國王陛下是他的主子,是救命稻草,他哪敢耽誤,安排完一些事情,馬上帶着二十艘戰船,兩千官兵護衛奔赴鹿兒島縣城。

張強看着急急忙忙趕來的三王子洪天炮樂呵呵的說道:“洪大人,恭喜你啊,光復魯國,奪取王位的指日可待啊。”

三王子小心的陪笑道:“託陛下洪福,全賴陛下支持小王,小王感激不盡,不知陛下請小王來有何吩咐啊?”

張強揮揮笑道:“其實也沒有什麼,這不是給你解憂了嗎?不知道島上的兵力可否夠用啊?”

“啊,啊,夠用了,夠用了,陛下,你是不知道,這些天我可操碎了心,這人也太多了,都放不下了,陛下對小王的大恩大德小王可真是沒齒難忘,等復國之後,必將以華夏王國爲上國,年年進貢,歲歲拜賀。”洪天炮小心的說道。

張強道:“這倒不必了,我這裡遇到一些事情,小事,需要你幫忙?”

洪天炮馬上道:“陛下的事情,小王必將竭盡全力,可陛下知道我這裡也窮啊,幫不上什麼大忙,你看——?”

張強左右看了看,然後對他道:“這個忙你得幫,也幫得上。”

洪天炮馬上道:“洗耳恭聽。”

張強讓人把地圖拿過來,指着四國島道:“你看這裡,高知縣城,這裡,正好是四國島的一個凸出的島嶼,我希望你派遣三萬兵力,七萬民兵進攻這裡,打一打你那個二哥,我想這點兵力你應該能幫得上忙。”

“啊!”三王子愣住了,他沒有想到是這樣的事情,打他二哥,二王子,他們雖然先前不斷的摩擦,時有戰鬥,可現在那個方面有馮銓一力抵擋,他早就把重心放在他大哥那邊了現在抽調兵力去打他二哥,有些難爲,他正準備調遣水師艦隊去攻打他大哥的本島,現在分兵,他有些不捨。

想想,他想清楚了這個忙還必須得幫,沒有華夏軍的支援,他哪裡光餓也得餓死,不要那麼多人,他就打不過他大哥,這是很明顯的事情。

抽調兵力打他二哥,雖說要延誤一些戰事,讓他大哥能緩口氣,可現在自己全面佔據優勢,回來依然能打敗他大哥,只不過時間拖的長一些而已,留下的兵力也足夠消耗。

於是他只能答應了張強的請求,不應該說是指示。

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七章 掌旗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十四章 定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擊9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2371章 交替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銀幣問題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沿議事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