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

bookmark

第一次試航沒有加裝火炮,只是空船,加上一些調集的軍校學員和一些抽調的老水手來適應新船,也看看新船的能力,以及實驗漏水和各種海況下有沒有不適應的地方,這一航行就是一個半月時間,幾乎從杭州灣出航繞着寶島州,去了一趟南洋馬六甲海面上轉悠了一圈。

同時出航的還有第一艦隊的五艘八百噸戰艦,六艘六百噸戰艦,以及三十六艘三百噸戰船,在經過第二艦隊的防區以後又增加了兩艘年代還不是太遠的千噸戰艦,到了第三艦隊的防區又有五艘六百噸戰艦加入進來,第四艦隊則有三十六艘一百八十噸的戰船加入進來,到達了安南海面上,第五和第六艦隊的兩艘三百噸戰船加入進來。

第五,第六艦隊的戰艦可以說最陳舊的了,噸位也不大,大多是六百噸的戰船,船越小,速度越快,當然這個年代你就別說什麼能快多少了,能保持六節的速度跟上就行了,相比華夏王國千噸戰艦年代久遠的越來越慢的速度,這些小船的速度還算不錯。

有的能跑到七節速度,一百八十噸的能跑個八九節的速度,相當於是自行車的速度了。而一般的帆船的平均速度只是相當於人平常走路的速度,稍微快一些的只不過是跑步的速度,現在等於騎自行車的速度,當然是不快的速度了,要是說競賽的速度,那就不能比了。

這艘船經過試航以後回去改進了不少,相應的噸位又提高了不少,現在已經接近八百噸了。

由於是飛剪船和蓋倫船結合的產物,沒有飛剪船平時十二節到十四節的速度,更沒有最快順風的時候十六節到十七八節的速度,但能保持個平時10節的速度,需要的時候十二節到十三節的速度就算不錯了。

這是新船,速度當然快了一些,等用一些年代,速度肯定要慢下來,不過再慢肯定也不會比以前的新船的速度慢,至少能達到八九節的速度,那樣也比華夏軍最快的速度要快。

以前華夏軍新船最快的速度不過九節速度,大船的速度能達到六點五節已經算是好的了,小船的速度指不定,小船順風的時候也有八九節速度,最快的時候能達到十二節的速度,不過以小船的體量,十二節速度等於是失控了,除了散架就是船毀人亡的下場,要想不船毀人亡,得馬上砍斷主桅杆,然後任由船隻在風浪中漂流,所以小船最快十節已經是極限了。

要想讓船有足夠的速度,必須要船體結實,同時符合風力學一切構造,而且必須重量適當,以木頭小船的結構肯定是不能抵抗劇烈的風速帶來的震盪引起的結構失調了。

新船試航爲了照顧船體前期只是以普通六節的速度行進,後期則實驗最大速度,最大速度達到了13.5節的速度,穩定航行能用10節的速度穩定航行,最後平均的速度達到了8.5節速度。

第二次試航加裝了更多的建築物,火炮,纜繩,桅杆,帆面,全副武裝,最大速度也跑出了12節多一點的樣子,平均速度達到了8節。

這比起原先的船隻已經算是翻了一半還多的速度。

最終定型這種戰艦,不過張強聽從了徵召兵的意見,減少了10門火炮,減少了彈藥儲量,減少了一些非關鍵面上的鐵皮防護,使得整船平均速度提高到了九節,穩定航行提高到了10節,順風滿帆航行能達到14,5節的速度,這在現在的風帆戰艦上已經算是了不得的速度了。

減少了10門火炮等於一下減少了五十名船員,原先二百七十五名船員,現在只需要通用一些船隻水手和炮手,士兵,就更加能減少船隻重量了,空餘的空間能載重很多貨物,雖然不能和六百噸的專門的戰艦的載重比,可也能保證船隻遠航可以航行很遠不用補充食物和淡水。

火力雖然消減了,可依然有恐怖的八十五門火炮,這和西方已經造出來的三級戰列艦的火炮數目差不多了。

而且比它們更加低矮的船身,減少了迎風面,使得更加靈活,船速更快,只要不是無風時候,雙方在極近的距離對轟,新式戰艦完全不遜於敵人的超級戰艦,那種裝備了多達一百一十門火炮,甲板有七層,噸位達到三千多噸的戰艦。

不過新式戰艦還有一個缺點,桅杆太高,要掛的風帆太多,中國人習慣中西結合,因此有軟帆和硬帆,臨時操作的時候對技術要求高,對人員的協調管理要求比較高。

而且由於武裝人員和水手的減少,使得作戰的時候不能同敵人拉的太近,否則被敵人跳幫,人家一船七百多人,你一船二百出頭的人員,隨隨便便人家就能拿下你。

當然相信這種機會不是有太多,華夏王國不會給敵人這種機會的,有也是因爲人員懈怠,麻痹大意造成的,或者是一個豬頭一樣的指揮官指揮的後果。

站在第二次試航的全副武裝的新式戰艦的甲板上,張強拿着望遠鏡望着此時平靜的海面,心裡卻在翻騰,大清國居然出兵濟州島了,什麼時候大清居然這麼有種了?

不過不管如何,張強不想插手這場戰鬥,反正也影響不到華夏王國,那是三王子該頭疼的事情,孔有性的部隊已經在廣島縣城了,嚴丞相這邊由於有二王子,還沒有展開最後的反攻,只是憑藉着兵力和防線死守四國府,敵人拿他也沒有奈何,最近日本人爲了應付三王子背後登陸中國島,已經抽調了大量的兵力去堵漏,四國島上日本人的兵力只有二十萬兵力了,加上二王子的兵力不過是三十萬兵力。

雙方在德尼奧斯縣已經死傷了六十多萬人,當然是日本人要死的多,因爲他們是主攻方,在一戰的壕塹戰中,攻擊一方往往是傷亡最大的一方,防守一方的傷亡肯定比不少攻擊一方。

“二王子還沒有下定決心離開嗎?”張強問道。

身後的軍情部侍從道:“根據最新情報,二王子他們正在策劃一起反抗日本人的行動,上次他們反抗泰西人,結果沒有奪到船,泰西人已經遠走了,只是殺了一些泰西人,奪了幾艘日本人的單桅帆船,鬧得和日本人十分的不愉快,要不是想要讓他們抗擊我們,日本人早就攻打他們了。”

“找人去聯絡一下二王子他們,如果他們想要走,我們提供船隻,接他們走,我們不能再等了,先減少一些對手再說。告訴二王子,他願意去哪裡,我們就送他去哪裡,一定不爲難他們,不過船資得支付了,不管他們是用華夏元還是金銀珠寶都可以,實在不行,將他們的部隊交給嚴丞相也算是船資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餉3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七百四十五章 賣船賣人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十一章 奪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八十六章 可以訓練基層軍官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二百一十六章 副官休伊斯·茲瓦特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