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零一章 南下

孔氏的族老中間,有不少人都不願意掏這一千兩銀子,最後在孔氏那位二族老的強行壓制下,還是把銀子都湊了出來。

孔胤敬用馬車拉着不到一萬兩的銀元,趕往來州去見洪亨九。

當聖人後裔這四個字無法再爲孔氏帶來直接的好處,他們這些孔氏當權者能過做到的事情已經變得有限。

對讀書人來說,讀書只是爲了做官的工具,除了少數入了官場還腦子簡單的讀書人外,絕大部分官員對孔氏表現出尊敬,那是因爲背後有孔子這位聖賢在,可一旦他們能否做官與孔子沒有太大關係時,孔氏的地位就會驟然下降。

虎字旗治下沒有科舉,也沒有太過尊儒的表現,反而注重實學。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虎字旗沒有表現出擡舉孔子和儒學的態度,在虎字旗爲官的人對儒學的態度自然也就一般,而對隔着一層的孔氏就更談不上多尊重。

不管是虎字旗的官員還是大明的官員,都看重實利,這是人性,並不會因爲一個姓氏而有所不一樣。

就在孔胤敬去往來州的路上,沒有等到援軍的登州隨着水師的投降,整個登州落入虎字旗的手中。

如今山東的局面成了虎字旗勢力最大,山東總督傅宗龍帶着一部分明軍守在濟南府城中,哪怕濟南府大部分州縣都已經丟失,仍然是除了虎字旗外勢力最大的一股明軍。

跑到聊城的王承胤控制了東昌府,實力最弱。

登來兩府陷落的消息,並沒有隱瞞太久,很快傳到了京師。

人在皇庭的崇禎初聞這個消息後,當場震怒,一連砸碎了好幾個平時喜歡的茶盞。

「皇爺,首輔在外求見。」一名小太監進來通稟。

「讓他進來!」崇禎語氣不好的說。

自韓 p成爲內閣首輔後,大明的情況始終不見好轉,這讓他越來越不待見韓 p。

很快,韓 p被小太監帶到了崇禎的近前。

「臣參見陛下。」韓 p折身朝崇禎行禮問候。

崇禎端起桌上的蓋碗,拿到嘴邊吹了吹上面的熱氣,又抿了一小口,這才放回到一旁的桌上,說道:「韓卿是爲了山東的事情來的?」

「回稟陛下,臣正是爲了山東之事而來。」韓 p坦然承認自己的來意。

崇禎額角上的青筋蹦了幾下,強壓着怒火說道:「那就說說吧,山東之事應該怎麼解決?」

「臣認爲,單憑傅宗龍手中的那點兵馬恐怕難以應對勢大的逆賊,理應從山海關抽調兵馬來關內參與山東平叛,否則山東危則京師危。」韓 p說道。

崇禎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一旦從山海關抽調兵馬送去山東,韓卿可想過遼東的奴賊來犯了怎麼辦?」

抱着雄心壯志登上皇位的他,始終想不明白,爲何局面越來越敗壞,不要說和皇兄比,就算是與皇祖父比起來,他也自認是勤奮操持國事,每日辛勤不墜,不敢有片刻休息。

「放棄寧錦一線,堅守山海關,如此一來便可抽調出大量的兵馬入關。」韓 p給出了崇禎建議。

崇禎面露猶豫。

這個辦法確實是能夠讓朝廷多出一批精銳兵馬的最好辦法,可就這麼放棄了寧錦,他又不甘心。

這些年爲了寧錦的防線,朝廷花費了大量的錢糧,就這麼白白放棄掉,實在是不甘心。

「陛下,山東一旦落入逆賊手中,逆賊不僅可以封鎖漕運,斷掉運往京城的糧食,還可以通過山東直接北上,而不會有太多堅關險阻,山海關那邊卻不一樣,就算沒有了寧錦這兩座城,朝廷也可以通過堅守山海關阻止奴賊從山海關南下入京城。」韓 p爲崇禎分析道。

崇禎遲疑了半晌,眉頭緊鎖的問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韓 p不語。

「韓卿你是我大明的首輔,也是朕的首輔,你替朕想一想,有沒有什麼辦法在不丟寧錦防線的情況下,解決山東賊逆之事。」崇禎心中不願意就這麼放棄寧錦防線。

他深知放棄容易,可想重新拿回來就難了。

聞言的韓 p繼續勸道:「奴賊在外,而虎賊在內,不平定內亂之賊,朝廷很難集中力量去對付外來之賊,臣認爲當務之急是除去內賊,一旦內賊除淨,之前放棄的東西,將來還可以重新奪回來。」

「韓卿確定能夠再拿回來?」崇禎反問道。

韓 p用力點了點頭,道:「一定能。」

「韓卿倒是有信心,可遼陽還有沉陽中衛這些地方爲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奪回來,是朝廷支持的力度不大,還是朝廷送去遼東的錢糧太少?」崇禎目光看在韓 p的臉上。

聽到這話的韓 p語氣一噎。

朝廷每年都要送去遼東大量的錢糧,可遼東的局面始終都沒有太大好轉,除了袁崇煥還在時,守城打了幾場勝仗外,其它的時候都是大明是吃虧的一方。

「韓卿怎麼不說了?」崇禎沒有放過韓 p。

哪怕韓 p提出的辦法可行, 他也不打算放過韓 p,實在是韓 p讓他失望的次數太多,覺得首輔應該換一個人了。

被問到的韓 p只得硬着頭皮說道:「臣以爲遼東的局勢之所以會落得今天這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虎賊所造成,因爲虎賊,朝廷不僅失去了西北等地的錢糧,還不得不雙線作戰,牽扯了朝廷的精力和大量的兵力。」

「你說的這些朕都清楚,現在朕要的是解決的辦法!解決的辦法。」崇禎重複的說道。

韓 p道:「臣還是之前的建議,先收縮兵力解決虎賊,在集中力量去對付遼東的奴賊,內亂不除只會牽扯朝廷的精力,讓朝廷無法專心去對付奴賊。」

「南下呢!」崇禎突然問道。

聞言的韓 p愣了一下,道:「什麼南下?有山海關在,奴賊絕無法越過山海關南下,不然當初也不會繞過山海關從喜峰口破關而入。」

「朕說的不是奴賊南下,是朝廷南下。」崇禎語帶不滿的說,認爲韓 p故意再和自己裝湖塗。

第八百一十八章 戶部無銀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走不了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殺巡按的念頭第二千五百零四章 態度改變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退兵第九十一章 疲懶之人第二千三百一十八章 西逃的蒙古大汗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談話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備戰第二千二百二十四章 擔心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心丸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第二千五百九十二章 傅宗龍的動作第二千七百八十二章 謹慎的女真人第二千二百章 崔家次子背鍋第一百四十五章 推進商會計劃第三千零一十六章 讀書人示威第二千三百三十八章 妥協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刀下留人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串聯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充作邊軍糧餉的稅銀第九百一十一章 勸說第八百六十二章 退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粱酒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退兵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砍頭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會合第二千二百六十六章 後退不得的漢兵國慶節快樂第六百六十章 劣根第一百二十二章 馬匪出莊第二千七百七十一章 朝鮮君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東山會第四百零七章 突然出現的蒙古甲騎第二千七百二十八章 崇禎口中的奸佞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具結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勸說第二千三百四十三章 女人的戰爭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二千四百五十一章 進攻西城門第八百四十八章 炮轟新平堡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第二千四百三十二章 好處少不了孔氏一份第二千九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二千八百六十一章 憤怒的吳三桂第四百零五章 請兵第二千四百九十章 求情第八百五十章 追擊李懷信第二千五百八十七章 出兵登州第二千五百七十章 認知上的偏差第二千八百一十章 恩科取士第七百八十六章 服軟是不可能服軟的第二千五百八十四章第九百七十六章 請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範家的謀劃第二千四百一十二章 盧象升南下大名府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收買第二千七百九十章 內鬥的朝鮮臣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服軟是不可能服軟的第二千五百零八章 孫傳庭升官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緝拿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楊國柱的擔憂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被堵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緊張的等待第二千六百三十八章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打車隊的主意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黃虎的下落第三百四十七章 傳教第一千五百章 想要招安的李廣益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第二千五百三十三章 填河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降一級留用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蒙古人退兵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平叛第二千五百二十五章 左良玉到來第二千八百八十四章 接踵而來的壞消息第一千九百三十章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談崩第三百一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二千九百零一章 豪格堅持去蓋州第二千七百三十八章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老和尚第八百四十九章 城破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逃命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遇敵第二千八百六十三章 公然抗命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矛盾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進城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一奶同胞三兄弟第四百二十九章 憤怒的張文合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兄弟間的齟齬第二千六百九十六章 吞併寧錦防線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歸順第二千四百九十九章 趕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覬覦汗位第八百七十六章 上任第三百五十六章 錦衣衛返京第一百四十一章 商會的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