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改土歸流

第204章 改土歸流

夏原吉之所以如此痛快的就批了禮部的申請,原因其實就只有一個。

這次科舉的規模遠勝從前,可以說是永樂一朝迄今爲止最大規模的科舉,因爲新稅制的實行讓很多人丟了烏紗,甚至是沒了性命。

不過這不是夏原吉關心這件事的原因,他之所以如此上心,主要是源自於三天前的一封奏請。

雲南吳王府發來奏請,說是雲南正在進行改革,雲南各地大部分的土司都被拿掉了,現在正值缺人之際,所以特地奏請朝廷遣派官員,填補雲南的空缺。

這次科舉的規模本來就很大,又趕上雲南需要人,夏原吉自然就很上心了。

別看現在的朱瞻壑已經不在倭國了,但這個人的影響並沒有消失,每年仍舊會爲大明帶來最少兩成的賦稅收入。

石見銀山是個可持續性,而且時間很長的寶山。

皇宮,幹清宮。

夏原吉坐在朱棣賜的座椅上,看着面前的摺子。

這不是奏請朝廷遣派官員去雲南的那封摺子,而是另外一封,但也同樣是雲南那邊呈上來的,只不過沒有在早朝上宣讀。

奏摺第一排就只有四個大字: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解釋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廢除西南各部少數部族的土司制度,改爲由朝廷派遣官員治理的一種政策。

土,指的是土司,這個不用多做解釋。

流,指的是朝廷派遣的官員,因爲主張是讓外地的官員治理少數部族,且定期更換,所以被稱作是流官,也就是改土歸流的流字了。

這就是朱瞻壑解決雲南根本問題的辦法,因爲之前沐家在接管雲南的治理工作時選擇的是最快捷的辦法,也就是保證土司的利益,讓土司聽話。

這就導致了雲南雖然是歸屬大明瞭,也接受大明的統治了,但實際上根本的制度並沒有什麼變化,一旦以後大明的內部腐敗,雲南就是第一個暴起反抗的。

“你怎麼看?”朱棣輕輕地敲着龍椅的扶手,看着面前的夏原吉。

姚廣孝深居天界寺,除了僧錄司之外的事情幾乎不會插手,金忠又於今年四月病逝,這就讓朱棣沒什麼能夠在私底下談論事情的人了。

不過總是會有些事情不能在明面上談論的,這也就導致必須要有一個能夠和朱棣談論這些事情的人。

在姚廣孝深居天界寺、金忠病逝、文淵閣又出了那麼大的弊病之後,朱棣下意識地選擇了夏原吉。

只是他並沒有注意到是什麼才促使他定下了這個人選的。

永樂大帝,終究還是被情感給左右了,而且還不是第一次了。

“於公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兒。”夏原吉斟酌良久,纔開口說道。

“世子殿下說的沒錯,有安南的前車之鑑在,如果雲南的土司制度不廢除,遲早有一天會步安南的後塵,這與我大明不利。”

“此前,世子殿下提出了新的稅制,雲南也第一個開始實行。”

“和我大明的官紳一樣,土司也是新稅制實行中爲數不多的受害者,在加上土司制度害人不淺,所以世子殿下就趁此機會想要一舉解決。”

說到這裡,夏原吉就停了下來。

他只是個臣子,能說的話不多,說到這裡就已經是極限了,再說的話就是逾越了。

其實就算只是說到這裡,夏原吉還是逾越了,因爲他話裡話外都充斥着對朱瞻壑的偏袒,基本上每句話都是在闡述朱瞻壑這麼做的優點,卻對缺點絕口不提。

比如說,一次性處理太多的土司有可能會導致暴動。

比如說,一次性空缺太多的土司會導致大明官員青黃不接。

比如說,改革之後的雲南,怕是朝廷就做不了主了。

人都是有情感的,沒有任何一個人例外,而有情感就代表着這個人不是絕對公正的。

就好比史書,種花家的歷史一直都是當朝修編前朝的史書,在這種修編史書的人是推翻前朝統治的這種情況下,不公正就是難免會存在的問題了。

至於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那怕是也就只有親歷者纔會知道了。

“所以,依你之見,可行?”朱棣沉默良久後纔開口。

“陛下!”夏原吉站了起來,低下頭,拱起雙手。

“新的制度必定會伴隨着陣痛,但這等同於刮骨療毒,利大於弊!”

……

暹羅,底馬薩司。

和以前總是跟隨大軍走在第一線不同,這次的朱瞻壑遙遙的綴在大軍的後面,因爲這次滅暹羅的主角註定不會是他。

“有多少人了?”朱瞻壑隨口問着身旁的胡穂和金涯。

胡穂自從被調到雲南之後閒了好幾年,因爲那個時候正趕上朱瞻壑遠征倭國,沒有時間去搭理他。

後來,隨着金涯的到來,朱瞻壑纔想起了還有胡穂這麼個人,這才讓他們去了安南,協助戶部官員將那些流民給登記在冊。

再後來,金忠病逝,金涯回京奔喪,不久前才返回安南。

“回世子殿下,就目前登錄在冊的人數來說,已經有七萬六千七百一十二名男孩,三萬一千一百零二名女子了。”

胡穗的記憶力很是不錯,亦或者可能是他做事比較上心,在自己所負責的這件事上,他把數據記得很清楚。

“趨勢呢?”朱瞻壑皺起了眉頭。

對於這個數據,他有些不太滿意。

“趨勢還好。”胡穗翻了翻手中那像極了賬本一樣的東西。

“最開始在八百大甸司的時候有很多人都畏懼我們明軍,這應該是殿下所帶來的,所以當時願意聽從我們調派的暹羅百姓並不多。”

“不過後來這種情況就越來越好了,畢竟從八百大甸司到這底馬薩司,我們並不針對百姓,只有那些進入暹羅軍隊與我們大明對抗的人才會丟掉性命。”

“最初一個縣城只有百餘人願意報名,而現在,就這底馬薩司而言,參與報名的無家女子和男孩能夠達到三成左右了。”

“那還挺好。”聽到這裡,朱瞻壑的眉頭終於鬆開了。

“我已經派人傳信回去了,後續的補給會跟上,好好的對待這些已經報名的女子和孩童,就當是立個標杆吧。”

“好的。”胡穗聞言掏出筆舔了舔,藉着口水侵染了筆尖上的餘墨,在手中的名冊上寫了起來。

“金涯,你呢?”朱瞻壑轉頭看向了左側的金涯。

對於金涯,朱瞻壑是真的想好好培養培養的,因爲金涯的遭遇還的確是挺讓人同情的。

本來就是個很普通的人,突然成了大明兵部尚書、靖難第二功臣的繼子,以後還能繼承金忠的家業,這不亞於一步登天了。

不過可惜的是,這就是一個很短暫的夢,而且最殘忍的是直到這個夢境變爲現實的最後一刻,夢碎了。

金忠的偏房在他病逝之前的三個月爲他誕下了一個孩子,還是個兒子。

這種夢想的實現就在面前,但卻無情破碎的感覺真的能夠逼瘋很多人,尤其還是這種一步登天的夢境。

不過,金涯的反應倒還好,比較平靜。

“世子殿下,金涯有個不情之請。”金涯頓了一下,斟酌了一番,最終還是決定開口。

“有話就說。”朱瞻壑言簡意賅。

就算是想要培養,他也不打算全身心的投入,對於不足以信任的人,他從來都不會傾注太多的心血。

對金涯的培養已經是他感情用事了,是爲了報答當初金忠在陳諤、胡廣等人彈劾他時挺身而出的回報。

“世子殿下,金涯想去倭國。”

金涯語出驚人,不僅朱瞻壑沒想到,就連胡穗的動作也停頓了一下。

在如今的大明,倭國這兩個字其實已經很少有人會提起了,不是因爲不瞭解所以纔不說。

恰恰相反,就是因爲實在是太瞭解了,所以人們纔會避諱莫深。

大明現在還有近二十萬的大軍常駐倭國,本來這二十萬的大軍的消耗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再加上過長的補給線,所以就算是對於朝廷來說這也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相比之下,每年能夠產出百萬兩白銀的石見銀山好像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不過,實際上這二十萬大軍的消耗並不多。

挖礦用的是倭國的青壯,這些人都是他們家裡的頂樑柱,而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加起來的話,每年要消耗少說幾萬,多的時候能達到十萬的礦工。

聽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卻很正常。

首先,過長的補給線對於明軍來說是很大的壓力,所以在開礦一事上就會變得比較着急。

其次,在開礦這件事上用的並非是大明的子民,這就讓明軍沒有心疼這種情緒。

最後,開礦本來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再加上前面二者相加,危險度成倍提升。

但是,這樣一來又形成了一個閉合的循環。

人都有劣根性,而倭人這個羣體將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致。

青壯去礦上開礦,每年會有很多人回不來,沒了頂樑柱的家庭就只剩下孤兒寡母,頂多再加上兩個老人。

這樣的家庭是最容易欺負的。

不過現在管理倭國的可不是幕府和天皇了,而是明軍,爲了能夠更加長久地開採礦山,明軍肯定會盡量的減少倭國所發生的亂象。

所以,每當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明軍就會介入,最終的結果往往就只有一個。

第一,明軍來得及時,事情被很好的解決,而那些想要欺晦人家那些孤兒寡母的人都會被強行押去服徭役,也就是開礦。

而他們家中的財產也會被抄,成爲明軍的補給。

第二,明軍來晚了,被欺晦的孤兒寡母要麼背井離鄉,要麼消失於這個世上,那麼明軍同樣會懲罰那些始作俑者。

最終,結果參考第一條。

所以說,現在的倭國對於大明百姓來說就是人間地獄,基本上等同於被金人攻破的趙宋,被蒙元人統治的漢人一樣。

金涯想去這種地方,不僅胡穗大爲震撼,就連朱瞻壑也沒想到。

他的確是想把金涯給培養起來,而且最好還是培養成一個出色的將領,但倭國……

不是個很好的地方。

朱瞻壑能夠頂着殺神這個名頭在大明混的風生水起,不代表別人也能,因爲這個別人大多都缺少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身份,皇室宗親的身份。

“想打仗了?”朱瞻壑笑了起來,因爲他理解金涯的想法。

“不敢欺瞞世子殿下。”金涯低下了頭,並沒有否認。

“這是好事兒。”朱瞻壑點了點頭,但回答卻讓金涯很是失望。

“不過倭國不行,那裡不適合伱,別說是你這個沒什麼經驗的人了,就連柳升等人都被朝廷撤回了。”

“倭國那邊是屬於涸澤而漁,所以在方式上會有些激進,你要接受的不是這種形式的鍛鍊。”

“不過你也不用擔心,會有機會的,現在你就跟着沐二叔學習吧,最起碼要知道一個武將在除了指揮戰鬥之外還需要做些什麼。”

“謹遵世子殿下的命令。”金涯有些失望,但還是相當順從地接受了朱瞻壑的安排。

朱瞻壑見狀只是笑笑,也沒有多說什麼。

他的計劃已經鋪開了,李成樑等人的商隊已經於月前返回了雲南,將上次帶走的土豆種子都以高價賣給了德里蘇丹各國。

沒錯,是各國。

德里蘇丹雖然是後世白象的名字,但實際上現在的他們已經不是中央集權的統治形式了,而是類似於倭國的那種形式。

本來內部爭鬥就很嚴重,再加上高產的特性,李成樑等人的商隊在給德里蘇丹帶去土豆的同時,也帶去了腥風血雨。

就連李成樑等人的商隊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及,但相較於高收入來說,這都是值得的。

哪怕是賣土豆的錢不全都是他們的,但朱瞻壑給他們的也足夠多了。

現在,李成樑等人的商隊已經帶着第二批次的土豆種子出發了,目的地依舊是德里蘇丹。

雖然蜀身毒道能夠直達地中海,但對於一個商隊來說這還是太過危險了,而且德里蘇丹緊鄰帖木兒帝國,所以能夠將土豆帶去德里蘇丹也就夠了。

對於這種高產的糧食,帖木兒帝國肯定不會幹坐着,到時候肯定會在帖木兒帝國和德里蘇丹的邊界發生點兒什麼。

而帖木兒帝國又緊鄰奧斯曼帝國,兩者之間還是有着血海深仇的敵人,所以奧斯曼帝國也不會坐視帖木兒帝國坐大而不理不睬。

到時候,一切就都會順理成章。

就算是不能,在朱瞻壑的推動下,難度應該也不會很大。

(本章完)

第205章 下一個目標第334章 鄭和第67章 沒錢怎麼辦?第461章 來自明軍的警告(下)第103章 沐家人第25章 雲波詭譎,以進爲退第392章 破釜沉舟第343章 人終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第286章 你來我往第508章 蠢蠢欲動第283章 時代落幕第393章 與虎謀皮(上)第221章 程朱理學的末路第364章 甕中捉鱉和反捉鱉第442章 瞬間崩塌的聯盟第308章 利益之下的嘴臉第121章 不出來?給你燒成焦土!第304章 廣寧之變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158章 銀山第490章 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結局第506章 風口和豬第208章 馬刀砍出來的盛世第196章 即將失控第357章 權利,讓人心生貪念第450章 莫出頭,出頭必被揍第394章 與虎謀皮(下)第343章 人終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第358章 說來簡單,但朱瞻壑只有一個第77章 老爺子的突然襲擊第84章 趕鴨子上架第28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53章 奴性第360章 酒 色 財第133章 華,夏第444章 第三 七 十六 二十二計第372章 自己人和外人第69章 止小兒夜啼?第4章 紈絝子弟第279章 仁宗教子第436章 如坐鍼氈的沐昂第217章 大明的後花園第97章 漢王,仍有追隨者第165章 搞我?我直接自斷後路!(二合一)第310章 文賊竊國第413章 此刻盡顯!第485章 消除隱患第73章 棺材見了打開蓋第508章 蠢蠢欲動第374章 侵略和教化第416章 “好聖孫,可保大明三代盛世”第191章 分割,包圍第125章 永樂年間大事紀第434章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爲別人……拼過第270章 太便宜他們了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500章 小動作第425章 混亂與穩定並存第236章 合縱之術第417章 眼中的未來第44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06章 栽贓第93章 意外的來客第326章 回來了第210章 討好的人第135章 來吧,陳季擴!第27章 誰都沒想到的轉折第464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95章 手中的籌碼又多了第459章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第478章 朱瞻壑的改變第223章 順從,得以苟活第10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34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78章 摘桃子?前提是得敢!第331章 國基第239章 侵略?不,是思想解放!第248章 自此,天高任鳥飛第480章 給孩子規劃第232章 真兇……還是替罪羊?第14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99章 是庸人自擾,還是先見之明第314章 聰明人該做的事情第379章 地獄軍團第75章 女中人傑第540章 被命運扼住咽喉的瓦剌第131章 故地重遊第40章 天大的漏第508章 蠢蠢欲動第172章 天時,地利第115章 大明的怒火第316章 總有人真心爲你第535章 無處可逃第327章 年終大戲第41章 就你特麼是本雅失裡啊!第291章 給老爺子最後的安穩第22章 動搖了?第457章 足以毀滅歐洲的潘多拉魔盒第99章 你以爲,就藩去的殺神就不是殺神了?第336章 科技教育,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