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安南改名交趾,大明之疆域!

安南到底如何處置?

朱棣心中早就有了打算,只不過朝堂上依然爭吵了幾日,其實就是在看有多少人支持太子,黃昏又是否在朝堂上拉攏了臣子。

前者,朱棣心中已經有數。

後者,幾乎任何跡象,黃昏還是恪守了這個底線。

朱棣頗爲欣慰。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看黃昏和太子是否真的將安南當做了退路,如果安南是他倆野望的退路,肯定是強烈支持安南納入版圖。

因爲只有安南在大明版圖之內,這倆人才能有更方便的條件去經營安南。

朱棣聽到黃昏的答案後,舒了口氣。

應該是自己多心了。

至於黃昏爲何提前佈局高賢寧,得早時間問問這小子。

咳嗽一聲,對滿堂文武大聲道:“諸位言說皆有一定道理,朕也欲讓陳朝子孫重掌安南,然後陳天平時候,朕令諸國遍尋陳朝子孫,卻無一人,陳朝後人竟已斷絕!不過朕受命於天,章大明千萬裡江山,欲窮一生之力強國富民,然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今安南陳朝皇室舊人斷絕,胡一元父子篡國,致使安南黎民飽受摧殘,念大明之宗主恩澤,已有萬民請願意圖入我大明之治下,又有官吏陳情盼我宗國之餘惠澤民,再有胡一元迷途悔悟之請求,朕雖知此事對我大明乃是披溼衣之負擔,但不願意愧對安南前往赤子之心,願嘔心瀝血以治江山,以佑天下百姓,而散雨澤於安南。”

狗兒立即回收。

立即有內侍奉上三封卷軸,和一本版圖冊。

狗兒取過一封高聲誦唸——竟然真的是安南的萬民請願書。

又取過另外一封,是安南官吏陳情書。

“安南國本交州,願復古郡縣,與民更新。”

這是比較文言文和籠統的說辭,其後還有更多詳細陳情,感情之誠摯,讓人動容。

請求宗主國的天子拯救安南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言辭之間,大明天子不管安南的話,安南認命就在水深火熱之中活不下去了。

第三封則是一份史官記錄片段,恰是胡一元的一段言辭:

“我父子二人的親信,早已被陛下的雄師殺得心膽俱碎,再無餘力反抗大明,陛下如果心憐安南萬民,不妨將安南納入大明版圖,並駐雄師守護安南百姓,如此,則是我安南黎民之福。”

最後,狗兒打開了版圖冊,示意給衆人看了一眼,道:“這是安南官吏獻上的安南版圖冊,戶籍冊也有,過於龐雜,如今在廣西,並沒有運到應天來。”

你看你看。

安南從上到下,從罪臣到黎民,無一不盼着大明接管,不僅連版圖冊都獻上了,連戶籍冊都獻上了,如此盛意,你大明還猶豫什麼?

大明作爲宗主國,不能這點擔當都沒有啊。

如此美意,卻之不恭啊。

我朱棣作爲天子,只好受累的幫助一下安南百姓了,要不然大明以後在附屬國那邊還有什麼威信可言,別人會說我們自私自利,不顧附屬國百姓死活的。

納了吧。

說事實講道理擺證據。

當朱棣這番話之後再上了這段證據,以太子朱高熾爲首的人還能怎樣?

認了吧。

於是滿堂文武跪下,大呼陛下仁慈。

朱棣很是滿意。

確定要將安南納入版圖了,但是具體怎麼個處置法,還得拿個雛形計劃出來,於是六部尚書和五軍都督府的左都督門你一言我一言,始終沒有個定論。

朱棣也不急。

他當然不急,餓的又不是他一個人,況且朝會之後他去吃飯多快多近,你朝會臣子不僅站着,還餓,下朝後還要走一截路去吃飯。

別說,朱棣這招很快見效。

雖然大家還沒討論出個結果,但爭論聲漸漸小了,都想着不爭了不爭了,先吃了飯下一個朝會再來討論這個事情,反正安南現在在那裡,跑不掉。

黃昏一看不行啊。

你們這麼爭來爭去整不出個具體方案,朱棣搞不好要把老子留下來,而老子現在要享受天倫之樂,要回去逗玩具呢。

雙胞胎,還是龍鳳,開玩笑呢,老子現在幸福得不得了。

可不想天天呆在朝堂上。

今天必須把這個事情定下來!

於是咳嗽一聲,出列,“安南官吏陳情,安南國本交州,願復古郡縣,與民更新。既然如此,那就尊重安南的意見,再結合我大明當下行政制度,設安南爲行政省即可。”

朱棣眼睛一亮。

其實他作爲大明天子,將安南納入版圖這個事情早就在心裡謀劃了幾日,也早就有了處置的方法,之所以在朝堂上讓羣臣議,不過是看是否有缺漏之處。

現在黃昏這言論,恰是他心中所想。

不動聲色,“黃指揮且說說看。”

黃昏哪疑有他,他現在只想趕緊弄完這檔子事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大聲道:“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將包括交趾在內的七個郡分爲交趾刺史部,稱爲“交州“,循此例即可,有史據可靠,安南黎民也不會反對,對應起來,我大明將安南改爲交趾,在安南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對安南實行軍政明事的實際掌控即可,哪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

一句花裡胡哨,讓朝堂的重臣老臉一紅。

大家開始確實想得太多。

現在黃昏這麼一說,確實有道理,直接按照漢武帝時期的處置就行了,到時候往安南一駐兵,就形成了對安南的實際掌控。

朱棣暗暗頷首,他也有這個意思。

甚至有點驚豔。

黃昏這小子果然是老子肚子裡的蛔蟲,這得讓他說準了。

等等……

這小子莫非早就這麼想的,所以提前佈局,就是爲了讓安南成爲他以後的退路,畢竟安南說大了可以是行政省,說遠了還是存在着獨立的環境和條件。

轉念一想,這似乎說明不了什麼,因爲這個操作確實是漢武帝的操作。

只能說明黃昏看過那段史書而已。

黃昏見朱棣沒有發怒,心中暗暗鬆了口氣,他當然防着朱棣這一手,所以是用前例——也萬幸大明設立交趾布政司是按照漢武時期來的。

要不然黃昏還不得上前去開這個口。

黃昏現在懷疑朱棣已經猜到了他讓高賢寧去安南的真正用意。

所以必須謹慎。

朱棣問了一遍羣臣,誰有意見,誰支持誰反對?

自然沒人反對的。

於是蓋棺落定。

朱棣着令戶部、兵部、刑部、禮部、工部、吏部六個部門的官吏配合,在近期拿一個在安南設立三司的具體操作方案出來。

並給勒令內閣那邊,磨墨出一封合適的《平安南詔》。

至此,塵埃落定。

安南,改名爲交趾,成爲大明的一個行政省!

第七百零八章 看我萬槍齊射!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明好大的胃口!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撒兒都魯第126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一千九十一章 患得患失的朱高熾第1431章 流放第六百八十章 君王當強勢第一千一十九章 大明的讀書人種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千七十七章 英雄末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博弈第六十八章 我也腰佩繡春刀第五百四十二章 喜當爹,龍鳳胎!第1462章 女冠難撩第七百零六章 決戰第六百二十章 脣槍舌劍,兵來將擋第1428章 籌碼第六百六十六章 口袋戰術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兩個頭鐵的人!第一千五十四章 操守?不存在的!第1471章 與朱瞻基博弈!第六百七十四章 公主的貼身小太監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語驚雷第1448章 一步好棋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活着的財神爺第六百二十九章 劍指漠北!第六百四十三章 醫院的誕生!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明三巨頭第四百七十三章 借紀綱之刀而斬陳瑛!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的商業模式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家夫君有大才第1546章 毫無懸念的遠征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永樂陛下駕崩了?!第一千八十九章 總得有人買單第四百三十六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1462章 女冠難撩第八百三十三章 明仁宗很愁第六百五十八章 血不能白流!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把你當兄弟,你竟然想當我女婿第1383章 朱高煦的妥協!第五十一章 上元大火!第五百八十八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五十九章 萬事俱備第1437章 守成有仁宗,大明之幸!第六十四章 忍辱負重的御史大夫第一百二十五章 世間恩情,唯母大愛(求推薦)第一千四十五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八百八十七章 即將進入不夜之城的應天!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六十三章 劍指瀾滄王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利益共同體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子軍團第1252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七百零六章 決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這就是酷吏!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賜匾第五十九章 惡魔小寶慶第八百三十六章 避開那段百年黑暗歲月第一千四十二章 何謂聖賢道理第二百四十章 奇謀:天子守國門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永樂十四年,北伐瓦剌!第七百三十九章 北境隱王第六百二十九章 劍指漠北!第1390章 意外!第一千八十五章 蒸汽時代的展望第一百五十九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四十九章 是時候制定家法 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北鎮撫司的套路第七百九十二章 進軍飲食行業!第1484章 民政人才!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明逆天而行:南北同戰第1493章 最強的封建帝國!第1542章 全殲日本水師!第八百五十六章 我要當廠公!第五百五十三章 可爲聖人乎?第六百七十章 永樂五年落幕第1523章 傾城赴廣州第九百零六章 推心置腹,大明最強陣容誕生!第八百一十六章 橫空殺出第六百六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零一章 自信睥睨的北元太師第八百四十二章 揮淚斬馬謖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大勢不好!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花亂墜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第1310章 這是你最後的機會!第1463章 霸王不別姬第二百五十二章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上)第1400章 徐皇后逝世,黃侯爺歸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大明的人樣子!第八百八十六章 雙正妻第七百三十七章 敢替朕封王諸侯,長本事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狗兒是條狗第1288章 惡魔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央人民銀行第一千六十六章 殖民!殖民!第四百零五章 黎太祖見明成祖第1375章 但凡有一個失誤……第八十八章 妙錦有妙情(求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