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

“開始吧。”嘉靖的目光掃過了在場的所有人。

發現大殿之上,除卻站在前面的幾個大學士之外,其他的人都已經準備好了,一張張案几擺滿了大殿。無數人都等着嘉靖說話。

嘉靖話音剛落,立即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正是黃錦,黃錦將聖旨緩緩的拉開,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到了殿試,其實只是走一個過場,確定一下天子門生的地位。不會再考四書五經,要皇帝出題。

所以嘉靖出的題目是很廣而言之的求直言極諫。就是你看看如今大明皇朝,有什麼地方不對,有什麼地方不好,都說出來,給皇帝聽聽。

不過題目寬泛,但是想寫好可是不容易。

如果,你寫的太輕描淡寫的了,達不到直言極諫的地步,那麼自然給不了高分。如果你寫的太深了,揭了龍鱗,那下場如何,誰也說不準了。

所以要恰到好處,掌握火候。

但是凡是說要掌握火候的地方,往往是不好掌握的地方。

所有的考生的都陷入苦思冥想之中,想怎麼給皇帝一個好印象,又顯得自己所寫的非常有力度。

嘉靖也不想在龍椅上坐着,他緩緩的走在考生中間,看着鋪在案几的宣紙上面,寫着些什麼?

嘉靖決定在這些人之中挑選自己的班底,他自然要好好的注意了。

此刻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一身破舊的不知道漿洗過多少次的布衣,隱隱約約的透出一些光來。

他此刻也在苦思冥想之中。

他就是張璁。

今天張璁已經四十七歲了。

少年舉人從二十四歲開始,連續七次上京趕考,七次落地。一次次上京趕考,將張家的家財幾乎消耗殆盡了。

這一科張璁終於中了。此刻他在大殿之上,心中的喜悅也緩緩的沉靜下來,他知道此刻他少不了,有一個進士的名分。

但是進士就是張璁想要的。

他已經四十七歲了,在大明人來看活不了幾年了。越是如此,他心中想要建功立業之心,絲毫不少,反而更加旺盛。

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個進士。

還有一副登天之梯。

他緩緩的睜開了眼睛,看着嘉靖的背影,輕輕一咬牙,隨即臉色恢復了平靜無波的神情。輕輕的將墨磨開,用毛筆沾了沾。開始下筆。

嘉靖轉了一圈再次來到了張璁身邊,看到張璁所寫的文字,身子一頓,看了好一陣子,才緩緩的離開。

嘉靖作爲皇帝,他的一舉一動都有無數人關注。很快,楊廷和緩緩的走過來,不徐不疾的來到張璁身邊掃了一眼。

這一眼讓楊廷和的瞳孔一縮,冷冷的哼了一聲,頭也不回的走了。

張璁雖然在認真的寫文章,但是並不是他對身邊的事情一無所知。張璁神色不動,似乎並不知道剛剛楊廷和楊首輔因爲他的文章而動怒了。

殿試並不算慢,下午時分所有人的卷子都送了上來。諸位大學士將這數百張卷子,分爲三甲。一甲三名,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二甲第一名爲傳臚,爲賜進士出身,而三甲,也是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而皇帝權力,就是從前十名之中,挑選出前三名來。

嘉靖看過這前十名的卷子,並沒有張璁的卷子,心中暗暗有些不滿。說道:“這十張卷子,看上去都不錯,但是今日是朕第一次選出天子門生,還請諸位再列出十分卷子,視爲補遺。”

在座都是聰明人。不聰明的人根本到不來了這個位置上。

嘉靖在張璁身邊待了那麼久。幾乎是赤裸裸的暗示“朕看好此人,您們要給朕面子。”

所以嘉靖哪裡是要什麼補遺啊,他分明是在暗示將張璁的卷子給呈上來。

“是。”幾個大學士答應下來之後,並肩離開了嘉靖的寢宮。

“楊大人,是不是將張璁的卷子給陛下送過去啊?”蔣冕說道。

楊廷和沉吟一會兒,說道:“不必了,如此小人,不可舉之高位。”

張璁的文章上寫的是什麼,早就知道了。

乍一看,張璁所寫的文章不涉及任何弊政,就說了一番繼統與繼嗣之間的差異,文中很多地方意猶未盡。

在楊廷和看來,已經非常非常明顯了。

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寫這些是假,而是向嘉靖獻媚,表示賣身投靠。其焦點就在朝中議論紛紛的大禮儀之爭。

其實現在大禮儀之爭,是行文之中用的,因爲此刻嘉靖所掀起的風浪不大。

爲什麼,因爲嘉靖不敢輕舉妄動,正德的下場嚇到了他。所以,嘉靖不能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是不願意與楊廷和等人有太強烈的衝突的。

只不過是給楊廷和提了提。

嘉靖想追封自己父親興獻王爲帝。但是被楊廷和否定,楊廷和等人希望嘉靖繼統弘治皇帝,稱弘治皇帝爲皇考。

也就說嘉靖是過繼給弘治纔有皇位,他從此不能稱自己父親爲父王,必須稱皇叔。

但是嘉靖不答應,他覺得他是以兄終弟及得到的皇位,怎麼能是過繼啊?

不過現在禮儀之爭的衝突,還是楊廷和與嘉靖私下的衝突,雖然傳的沸沸揚揚的,但是朝中卻沒有詳細談過。

張璁的文章,根本就是一種投機。所以楊廷和看不過張璁,覺得張璁根本就是一個政治投機客。

楊廷和在內閣之中,一言九鼎。他說的事情,就沒有更改的可能。

不過一會功夫,又選出十封試卷,呈了上來。嘉靖略略一翻,發現還是沒有張璁。

嘉靖還是有一分沉不住氣,眼睛死死的看着楊廷和,片刻之後,他覺得不對,順手在這二十分卷子之中選出三張卷子,分別圈上狀元,榜眼,探花。

算是完成了任務。

不過,嘉靖心中對楊廷和的厭惡更加深了,他意思道:“不除去楊廷和,他這個皇位根本坐不穩。”

所以,楊廷和對張璁的渴望更加強烈。他需要黨羽,在文官之中的黨羽。而張璁是第一個投靠他的,嘉靖覺得他必須有所表示。

楊廷和雖然沒有看見嘉靖的目光,但是他能感受的嘉靖的情緒變化。他心中也是暗暗苦笑,只是他知道。有些事情他是無法退步的。

弘治皇帝是典型的文人皇帝,對文武百官,特別是文官特別的好,而在弘治年間入朝的臣子,現在正是當打之年,楊廷和身邊的這些人都是。

在古代人看來,絕嗣是最可怕的懲罰,這些都不想讓弘治皇帝絕嗣。所以有了這提議。當然了歷史上也有先例可循。

當然了政治事件的背後的原因,往往不是那麼單純的。

楊廷和將否定正德所選的繼承人,將嘉靖推上皇位。他用來團結文官的口號,就是弘治皇帝在天之靈也不願意看到雍王登基。

高舉,弘治皇帝的牌位壓制正德。

所以楊廷和一定要維護弘治皇帝的身後名,想辦法爲弘治皇帝繼嗣,就是弘治皇帝必須做的事情了。

不過,事情進一步發酵,已經成爲了君臣之間交力的要點了。

對權力的佔有慾是與生俱來的,正德在朝的時候,不大管前朝的事情,反正正德只關心軍隊,想要打仗。

行政上大部分權力都在內閣。時間一長,這種臨時過渡過來的權力,內閣已經不想還回去了。

嘉靖在第一件事情上有自己明顯的主張。就算不算身後立場對錯,單單將手伸進去楊廷和集團把持權力之中。就本能引起下面人的抵抗。而楊廷和又不得不支撐,就變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十三章 狩獵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四百章 善後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十章 先鋒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一章 元宵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