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

“臣王九川拜見殿下。”

朱厚煌一到呂宋,以王九川爲首的官員也來迎接。

朱厚煌說道:“平身。”他沒有時間在耗費在這裡。

“孤的甘蔗種的怎麼樣了?”

王九川說道:“殿下請跟臣來。”

王九川也不廢話,直接將朱厚煌帶到城外。

先看到大片大片的稻田,就在呂宋城附近。

呂宋城雖然是新城,但呂宋城附近卻是熟地。這都是之前所謂呂宋國開闢出來的土地,而呂宋城卻是呂宋納入東雍版圖之後,才重新修建的城池,與大明內地縣城在樣式上並沒有什麼變化。

朱厚煌說道:“呂宋島上蠻人好對付嗎?“

王九川說道:“殿下,呂宋島上的蠻人,大多是以聚族而舉,多則數百人,少則數十人,根本沒有對抗大軍的實力。故而整個呂宋島,除卻南部,已經盡數爲雍國之土。”

朱厚煌聽道呂宋南部沒有拿下來,問道:“呂宋南部怎麼回事?”

王九川說道:“呂宋南部有一個回回教國家。建國時間並不長,是一個回回商人在這裡建國,與蘇祿國之內有些矛盾,國土主要在蘇祿之東的,棉蘭老島之上。其國政教合一,根基穩固,輕易之間,不可動搖。”

“回回教。”朱厚煌默默咀嚼。

其實朱厚煌並不是一定要將南洋全部納入東雍版圖。之前朱厚煌想過,但是他通過征服安南發現,如果他想做到這一點,他這一輩子就只能在南洋打轉了,不要征服印度什麼事情了。但是有一點他必須確定,就是將整個南洋納入中華文化圈。從這一點來看,回回教這個敵人,要比佛郎機人還難對付。

從後世來看,幾百年之後,殖民浪潮衰退,佛郎機等西洋國家都退回歐洲了,但回回教還在頑固的存在。這種存在阻礙了南洋歸於中華版圖。

但是這一件事情,並不是他現在這個能解決的。

朱厚煌說道:“呂宋現在縣邑幾何?”

王九川說道:“臣在呂宋設立四個縣城,其一就是呂宋。其二爲林邑,就在呂宋以北,正對東雍,是一座良港,而且與呂宋之間,並無山巒阻隔。臣願意效仿陸尚書,從呂宋與林邑兩處向島內擴土,最終將這一大片平地開墾成良田,而殿下所要的甘蔗,主要在這兩處種植,其三是宿務,乃是呂宋水師魏統領的錨地之一,因西夷入侵,宿務本島部落凋零,臣也就派出一些百姓照看水師駐地,只是水師家屬與百姓一起,有千餘人,再加上依附的土著百姓,足足有萬人之多,臣就設縣管理了。其四,就在呂宋東南數百里,也是臨海,但是土地並不是太好的,但是卻是呂宋島上一處關卡,將呂宋南島與呂宋北島分割開來。”

朱厚煌聽着,他聽得出來,他對宿務並不是多重視,他重視的是以呂宋,林邑之間的,大片平原。他想效仿陸尚書,陸完在東雍時間不長,但是他修建的大工程,卻在東雍刻畫下自己的名字,在東雍叫做陸公渠,陸公堤的地方,數不勝數。

中國百姓是最感恩的。

去年冬天,陸完病逝。大明方面連追贈都沒有。但是消息傳到了東雍,一瞬間無數陸公祠建了出來。不得不說,朱厚煌免稅三年,東雍民間還是有財力。

於是乎,在東雍一地,海祭媽祖,陸祭陸公,盡然蔚然成風。

這樣的情況,怎麼不讓很多人嫉妒啊。

名利兩字,誰也逃不過,縱然正人君子,也是如此。陸完一生功業,在兵部尚書位置上平定劉六劉七之亂,但是真正讓他記住的,反而是在東雍區區一兩年之間,修過的河,建過的堤。怎麼不讓後輩追思。陸完的際遇,在東雍百官之中,掀起了不下波瀾。

以至於東雍官員修建水利蔚然成風。

王九川也是其中一員。

朱厚煌對此也是有意推波助瀾的。反正在朱厚煌治下考覈官員的標準,從來不是冤案什麼的,那是縣丞的責任,也不是一個縣出了多少兵員,多少勞役,還有縣中治安問題,那是縣尉的問題,一個縣令主要就是人丁多少, 耕地多少,稅收多少。學生多少。等等,都有數字要求的。

不過朱厚煌現在並不關注,王九川的打算。只是看甘蔗的種植如何。

不一會兒,在朱厚煌的眼中,一片片的稻田迅速的退卻,大片大片的甘蔗田覆蓋了地平線。好像大片大片的青紗帳。朱厚煌站在馬上,遠遠的看去,越過甘蔗田看到遠處隱隱約約浮現的樹木,才知道這大片大片的甘蔗田,規模遠遠沒有想象之中,不過數十頃地。

這片甘蔗地,雖然看上去比較大,但是想添堵大明缺額的貿易空缺,還遠遠不夠。

沒有過了多遠,就來到一個營地。或者說農莊。

立即有大大小小數百人全部跪倒,在兩邊的泥地之中,這些人雙腿幾乎都埋在泥裡,還絲毫沒有察覺,反而將頭也塞進泥裡這才安心。

這些人不是漢人。這是朱厚煌的第一個想法。他們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雖然身上穿着樣式,似乎是漢人裝束,但是有一句話說是,穿着龍袍也不像太子,他們雖然穿着漢裝,但是完全沒有漢人的樣子。

“殿下,這就是臣按着殿下之令,收攏山中蠻人下山爲奴。”王九川看到朱厚煌注意到這些人,連忙爲朱厚煌解釋道:“這裡是少府的產業,這些人全部是山中蠻人。也是殿下的善政,讓他爲殿下奴婢。這些人都是賤皮子,在林子裡面飢一頓飽一頓的,年年餓死人,如今進了殿下的莊子,只要聽活,就能安安分分的活下去。也算是殿下仁德所致。”

仁德所致?

朱厚煌一陣恍惚。這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朱厚煌所想的,應該是無數漢人監工,掄這皮鞭,督促着這些蠻人奴隸幹活。時不時有人死去,這纔是對的。而不是這個樣子,這蠻人顯然是服了,而且整個莊子裡面朱厚煌放眼看去,是漢人的不過十餘人而已。十餘人控制數百蠻人,在這裡勞作,絲毫沒有擔心他們逃跑的意思。

朱厚煌有些看不明白了。

是自己想錯了,呂宋北部就這容易征服嗎?還是漢人就這樣善待奴隸?

要知道朱厚煌剛剛有這個設想的時候,是從來沒有想過什麼仁德啊?

“九川,他們就沒有反叛之心嗎?”朱厚煌問道。

“怎麼沒有。”王九川說道:“剛剛開始的時候,也有兩三莊子覆滅,但是殺狠了,他們也就不敢了。”

果然眼前這一切都是錯覺。蠻夷畏威不懷德。只有先殺狠,殺怕了,再給幾個甜棗,他們纔會服順。

其實不單單是這樣的。

東雍與這些人巨大社會差距也是其中之一,東雍初建,政治上比較清明,上面訂下來的政策,下面不敢走樣。雖然是奴隸,但是王九川給他定下的待遇不算太差,至少比他們在林子裡面生活好多了,在林子裡面他哪裡有衣服穿了。

看到這一點,朱厚煌也就放心了。

不管怎麼說,呂宋島北部的野人如何這麼容易征服的話,足以給呂宋提供很多人手,這些人手足夠開墾出足夠多的甘蔗田。

只要有了足夠的人手,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人多力大,並不是一句空話。

“呂宋這邊能提供足夠的糖,該考慮少府在呂宋建一個榨糖作坊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九章 打虎第八百章 餘波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章 善後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三十章 宣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十三章 狩獵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