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

“用修,都安排好了,如果沒有意外現在這笑話,就已經傳到黃錦的耳朵裡面了。”王鶴年說道。

楊慎點點頭說道:“辛苦王兄了。”

王鶴年說道:“都是爲陛下做事,有什麼辛苦不辛苦的,只是我有一點疑問,想請教用修。你這麼做到底是爲什麼?”王鶴年對楊慎所做的事情,一點頭緒也摸不到,說他是先討好黃錦吧,不像是。說他不想討好黃錦嗎,送給黃錦的東西,足夠禮部一兩月的開銷了。

花費這麼大的代價到底想做什麼?

這是王鶴年不明白的地方。

楊慎說道:“嘉靖也是昏了頭,他派人過來,不過是想探查東雍的底細,還有示好。安撫之意。我不過絕不相信,嘉靖會甘心讓殿下在南洋站穩腳跟,雍國壯大一日,嘉靖就不安一日,如此下去,他恐怕連睡覺都睡不着。”

“那與黃錦有什麼關係?”王鶴年問道。

“朝廷上還是有明白人,家父在時就阻止嘉靖對東雍做戰,想來楊一清等人也是如此。即便他們沒有家父的威望,但也能給嘉靖帶來足夠麻煩了,這時候給嘉靖一個南下的支持者,就非常重要了,黃錦可是好稱內相,他如果積極推動,朝廷南下,那麼大明南下之策,就已經幾乎確定了五成。”楊慎說道。

王鶴年大吃一驚,說道:“你要致殿下於死地嗎?”

楊慎說道:“何謂我要致殿下於死地?王兄常年在東雍,難道不明白東雍真正的力量?說實在的,在我看來,殿下努力南下,在蠻夷之地開拓出土地出來太不容易,還不如揮軍北上,即便勝則爲天下至尊,敗也可從沿海掠奪人口,加快南洋的發展,而且東雍水師天下無雙,即便是敗了有東雍水師在,也沒有什麼危險。”

王鶴年支支吾吾的,還是覺得不妥,如果他知道,楊慎要做這樣的事情,他絕對不會幫忙的。

當初王鶴年也是有楊慎的幫助,才能在東雍站穩腳跟的。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沉淪下僚的人都是懷才不遇,更多的是他只有那一點本事。

王鶴年就是這樣的人,不過一個庸吏而已,他只因爲資格老,才當上了東雍吏部尚書,三品官,功成名就。

但是實際上,他的能力與大明當知府知縣的官僚高不到哪裡去,這個時候就慌了神。

楊慎冷哼一聲,他就知道王鶴年成不了什麼大事,說道:“慌什麼慌,這件事情有我,沒有你什麼事情,你只管將心思放下就行了。我會親自去向殿下解釋。”

楊慎在這裡設計黃錦的時候。夏言來到了東雍心腹之地。

夏言沒有想去見黃錦。他先是在南鬥宮外面轉了一圈,既是看宮殿,也是看宮殿外的士卒。

這都是東雍精銳之中的精銳。一個個看上去呆如木雞。

夏言暗道:“東雍的實力是有,但是東雍到底有沒有不軌之心,卻不是看這些能看出來的,怎麼才能探訪東雍動向啊?”

夏言遠遠的看着丞相府與南鬥宮之間的廣場。

按說這個廣場是開放的,不限制進入,如果有所不公,只要敢來這裡喊冤,立即會不被朱厚煌知道。

但是一般百姓都膽子小,很少敢來這裡遊蕩,而且南都城之中的人口尚少,這個廣場除卻幾個掃地的沒有幾個人。

夏言也不敢過去,他怕自己太顯眼,這裡不遠處都是東雍的軍機要地,不論是丞相府,樞密院,還是南鬥宮,夏言如果有機會進去看看,定然能知道,東雍的近況。

但是夏言知道自己根本進不去,忽然夏言想到一個地方。他暗道:“這裡或許能知道東雍的動向。”

這個地方,就是東雍太學。

東雍太學的前身是東雍府學。遷到這裡之後,就變成太學了。

東雍太學的考試非常嚴苛,一般能通過東雍太學考試的,大半都能考過吏試,成爲東雍官府的一員。

東雍太學雖然嚴厲,但在學風之上,還是畢竟寬鬆的。

夏言進去之後,與幾位學生辯論,不過三言兩句,就說的他們啞口無言了。

畢竟東雍太學的重點從來沒有在儒家精義之上,而在實務之上。不過,儒家在東雍已經根深蒂固了,不可動搖了。即便朱厚煌再怎麼削減,也不能將儒家刪除。

“夏先生的學識淵博之極,可惜之極。”一個學生說道。

夏言說道:“哦,卻不知道我有什麼可惜之處。”

“可惜夏先生一身才學,總就沒有用武之地啊?”另一個學生說道。

夏言說道:“此言爲何?”

“殿下最喜歡前漢,向來將‘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用德教,用周政 乎?’所以在東雍,先生這一身學問,吃不開的,反而會被上面另眼相看。沒有什麼前途。在東雍出仕很容易,但是想出人投地,就必須多學實務。”

夏言一聽此言,本來對雍王有一點點好印象,立即變得更加糟糕起來。夏言忍着沒有說,說道:“東雍吏試考什麼啊?”

“經義與策問,經義不過是貼經而已,策問纔是重點。”

夏言說道:“策問的題目一般是什麼?”

“一般都是東雍實務。殿下爲了讓太學多瞭解實務,在太學之中有一個圖書館,放着很多東雍的檔案資料。”

夏言一聽大喜。暗道:“沒有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他立即從這幾個學生口中套出進入圖書館的方法。

太學的學風很寬鬆,不過想學到東西,就必須刻苦了。

夏言費了一番力氣,與太學之中的教授談論一番,這教授只覺得夏言在儒學的造詣,還在自己之上,立即開了證書,夏言才得已進入圖書館之中。

夏言擡起頭看見“天一閣”這三個字,走了進去。

天一生水,四六成之,這本是易經之中的一句話。圖書館最怕的就是火災,所以,以天一兩個字,來壓制火災。

這個名字也不是朱厚煌想出來的,天一樓在浙江,是後世最大的民間藏書館。朱厚煌不過借用這個名字而已。

一進去天一閣。夏言就感到太大了。

數排圖書一書架一書架的擺放在一起,幾乎充塞了所有地方,這裡還僅僅是圖書館的一個館而已。

不過,夏言細細看去,卻發現了問題。

這裡的圖書分爲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大明傳統的經史子集。

這方面在夏言看來,這個藏書雖然多,但是並不是多全的。另一部分就是東雍的資料,這就比較多了。

幾乎上每年歸檔之後的文書,都在這裡留上一分。這裡不過是一個備份的地方。朱厚煌爲了讓這些學生知道該怎麼做事,幾乎將各縣的文檔全部在這裡備份了一分,讓所有人學習一下。

當然了真正機密的不能讓外人知道的東西,還在大內,或者說丞相府之中。

第三類,就是夷人的譯本。

這一類並不是太多,但也並不是太少了。

東雍與西班牙的交流雖然大概只有一年一次。不管怎麼說彼此之間,也有所交流了。

朱厚煌推動了翻譯西方書籍的運動,麥哲倫雖然還在水師學堂之中掛名,但是他對這次翻譯書籍的運動,有極大的推動,他邀請了好多學者來東雍,或許這些學者並不是第一流的。但是對與東雍來說,已經足夠了。不過時間尚短,這些書籍還是比較少的。

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十三章 狩獵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