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典型發言

bookmark

位列第一的,毫無疑問是都府,這裡既是整個川省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玉皇閣、玄元觀所在地,嘉靖十九年的信力值達到八百八十五萬圭。

僅次於都府的,是渝府,信力值六百三十二萬。

第三名是嘉定府,信力值四百七十萬。

後面依次是敘州、瀘.州、夔州、保寧、龍安、順州、潼川。

上述十個府的信力總值,佔了全省八成還多。

排名最末的是黎州,人口最少,又與吐蕃接壤,信力值只有區區九十二萬。

信力簿的第三部分,是各縣排名,全省九十二個縣,谷陽縣位列第十,信力值八十六萬三千餘圭,快要趕上整個黎州了。

最後一部分,是全省一百零六個鄉廟排名,打頭第一個,赫然便是君山廟,信力值三十三萬六千二百圭,力壓位於都府灌縣的青城廟三十一萬四千八百圭,高居全省頭名。

要知道,青城廟就位於青城山下,雖說人口不多,但沾了玄元觀的光,每年香客絡繹不絕,極爲繁盛。該廟自設立之後,兩百餘年來一直穩居頭名,從未跌落過神壇之下,卻終於在嘉靖十九年被新崛起的君山廟超越。

看一看第三位的都府龍泉廟就知道君山廟的不易了,這座位於雒水之上的大廟,也不過才二十二萬多圭,相差青城廟足足十萬圭。

眼瞅着這份排名,趙然心中那份舒爽感別提了,翻來覆去怎麼看都看不夠。

趙然端坐在廟祝第一組自己的席位之內,看着熱熱鬧鬧陸續進來的各位廟祝,心裡一直在琢磨應該說些什麼。

他已經接到趙致星的通知,要在分組討論時做個發言。按照玄元觀的安排,鄉廟所在的兩個分組中,信力簿上排名前十和後十的都要發言,前十位的主要總結經驗,後十位的主要總結教訓。

首先安排發言的,是排名全省最末一位的保寧府劍州(此州爲縣)劍山廟廟祝,此君顫顫巍巍走上講壇,從懷中哆哆嗦嗦取出一份文稿,咳嗽了好一陣子,然後開始唸了起來。

趙然一看,這不是熟人嗎?之前拿着自己的策論文章到處散財、請人指正的丁廟祝。

還真巧了,趙然當時因爲不知其姓名,所以按照前來拜訪的先後順序,給他排了個甲乙丙丁的丁,結果剛纔此君一報名字,還真姓丁。

丁廟祝的發言一開始,趙然就不覺暗皺眉頭。在趙然的理解中,玄元觀之所以安排發言,無非是兩層意思,一則獎勵功績、懲罰後進,二則總結經驗和教訓,讓大家思索應該學習什麼、避免什麼。

丁廟祝顯然只領會了第一層意圖,在發言中不停的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最爲關鍵的總結教訓方面,卻絲毫沒有談及。這樣的發言除了評價一句態度端正外,別無它用。

趙然聽後依舊對劍山廟的情況一無所知,他只想問這位丁廟祝一句,你老人家到底有沒有想過怎麼摘掉全省最末一名這頂不光彩的帽子?

在第一組幾位排名後十之列的廟祝髮言中,要數黎州水合廟的廟祝講的比較好,只有他是脫稿。趙然聽完之後,對黎州的水合廟的情況基本上就有了大概瞭解。

只能說這位水合廟祝命不好,生在了水合村,這裡距黎州治所大渡相隔三百餘里,到吐蕃甘思部轄下重鎮打箭爐卻極近,翻兩座山就能到。

如果不是水合村所在地區窮到了極點,如果不是這片山道難以供養大軍,恐怕早就淪入吐蕃之手了。

如果有得選擇,趙然相信,這位水合廟祝肯定不會留在這裡,但誰叫他是水合本地人呢?家鄉的事情,已經成爲了壓在他肩頭甩脫不掉的巨大責任,同樣也是巨大負擔。

就是這麼一個連吐蕃人都看不上眼的地方,這位廟祝能夠將信力值努力到三萬一千圭,超越了六座鄉廟,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

按趙然的想法,這位廟祝不但不應該被批評檢討,反而應該接受玄元觀的表彰。

反面例子發言完畢,就輪到了正面典型,依舊是按照排名由後向前依次發言,趙然排在最後一個。

與反面例子不同,介紹先進經驗的幾位廟祝,基本上都脫稿,就算拿着稿子上去的,也很少看稿。

大概聽了幾個發言之後,趙然的確收穫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辦法,感覺當真是不虛此行。

他不禁感慨,平常總說“觀其言更要觀其行”,會說道的不如會行動的。但實際上大部分情況下,觀其言便已經能夠觀其行了。

換句話來說,能夠脫稿說得天花亂墜的,基本上能力不會太差——至少他的發言中有內容,代表他思考過、琢磨過,甚至親身經歷過。

而那些連話都說不清楚,或者發言空洞無物的,甚至照稿念都念出別字的,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判定,他們對所要做的事情基本上沒有概念、沒有思考、更沒有經驗。

當然,囿於歷史侷限性,這些廟祝們的發言裡,總結的成功經驗,基本上都集中在如何設壇作法、如何勸人向善、如何引導香火、如何佈施窮困……

不能說不好,趙然也能從裡面學習到很多技巧,但走的路子,跟趙然截然不同。

終於輪到趙然登臺了,他整理整理道袍,緩步走上了講壇,手上同樣沒有拿稿紙。

脫稿發言,很能展現一個人的能力和水平。君山廟的建立乃至發展壯大,所有的思路都在趙然心裡裝着,他壓根兒用不着講稿。

但和之前幾位廟祝不同,趙然起始就是白話。

“剛纔聽了那麼多道友的發言,貧道深受啓發。其實就算是排位在後面的幾位廟祝,也有貧道可學之處。譬如水合廟的蘭廟祝,你們黎人生活在那麼困苦艱難的大山中,依舊對三清道尊保持着牢固的信仰,這都是蘭廟祝的功勞,在此,貧道要向蘭廟祝致敬。”

趙然又點了幾個廟祝的名字,有讚揚、有打趣,頓時將這個組五十餘位廟祝的目光牢牢吸引在自己身上。

發言要有吸引力,就要經常和聽衆互動,時不時點一點聽衆的名字——這個小訣竅趙然不想告訴你。

“嘉靖十九年,君山廟取得了全省鄉廟排序第一的好成績,信力值超過了三十三萬圭,貧道心中充滿了感慨,左思右想,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績,或許是君山廟上上下下走的是一條稍微有些不同的路。”

頓了頓,趙然掃視全場,很有氣勢的道:“我們關注的,是民生!除了民生,還是民生!”

感謝嘛心湯圓道友的大額打賞,貧道感激涕零,爲你燒香!感謝我也是會員、三十年前夢語、vistia、鐵道兵、書友141121212、一鍋楓糖打賞,感謝道友們繼續訂閱和投票,貧道有禮。

第六十七章 典型發言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六十三章 週轉房第三十章 託市第一百零九章 祖師和三個女修第十八章 明覺的煩惱第五章 科學不科學第一百零六章 九姑娘入山第七章 又是趙致然第二章 投石問路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二十三章 反省材料第九十七章 十二枚棋子第五十三章 戰場設定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七章 老天不公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三十章 獨特的行走方式第四十三章第三十五章 九姑娘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四章 感同身受第四十二章 假道第十六章 葉雪關第十七章 拯救火工關二第二十九章 價格的聯繫波動第六十六章 法外豁免權的誘惑第八章 長蟲山第十六章 這個夜晚真熱鬧第四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四章 修行中的臺階第四十八章 密會蔣高功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十三章 第三次正骨第十六章 詔令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六十三章 週轉房第三十八章 金記米鋪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九十二章 大綱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二十一章 昌明菩薩咒第十九章 後續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五十三章 皇城之內第四十九章 天龍院來人第二章 寶貝復活了第二十四章 忙碌的五月第十章 嘉靖十六年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一百章 老師回山第三十一章 龍山廟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八章 大興土木第二十九章 佈道研究室第五十三章 戰場設定第六十八章 樓觀丹符第八十章 還要等?第九十章 武人的夢想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五十六章 大禁術的新用法第三十五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四十六章 強援第五十六章 赴會報恩寺第九十五章 梅里雪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同意你的觀點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十四章 小街一戰第八十章 還要等?第三十三章 死鬥第二十一章 君山匪患第七十八章 這次真的休庭第五十八章 大戰正酣第二十章 告狀第四十五章 再見諸蒙第五十一章 老師的愧疚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四十九章 風起葫蘆隘第一章 回明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請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八章 材料第九章 使節第十七章 大沼澤第三十七章 新的漩渦第二項技能第四十四章 死中求生第十五章 九天玄龍大禁術第二十七章 石泉縣淨明院第八十三章 橫斷大山第五章 破境第四十二章 趙方主和五色大師的對話流第十五章 九天玄龍大禁術水第一百零四章 談條件第十四章 非爲邀名第九十章 武人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