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框架

bookmark

玄元觀都管趙雲樓在各府道宮三都的分組討論上坐了半個時辰,便即離去了。雖然同爲三都,但他感覺府宮這一級的三都極其暮氣,很多人的發言都空洞無物,聽起來沒什麼意思。

其後,趙雲樓又來到縣院監院的分組討論上,坐了半個時辰之後,再次起身離去。

這一組的當值道士是趙致星,他陪着趙雲樓出來後,笑問:“老都管覺得如何?”

趙雲樓嘆了口氣,搖搖頭:“都是些不思進取的,歲數不大,比我老頭子還暮氣。你不要跟他們學,都油滑了。”

轉了兩圈,趙雲樓打算回房歇息,看了看時辰還早,又猶豫了片刻,起身去了廟祝的分組討論現場。

廟祝們分爲兩個組,佔用的是川西總督衙門旁的守備府兩處堂屋,與總督衙門和提調署毗鄰,擡腳就到。

趙雲樓選了一處堂屋,還沒進去,就聽裡面抑揚頓挫的發言聲,於是他駐足於門外,豎起了耳朵。

“……什麼是民生?顧名思義,百姓的生活,就是民生。簡單來說,就是衣、食、住、行,解決這四個問題,就是解決民生問題,解決了民生問題,信力自然源源不斷……”

“……如果不能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穫,我們就談不上關注和解決民生問題。由此着手,我們關注農戶的糧食生產,幫助他們建立合作機制,齊心協力解決諸如水渠、搶收、搶耕等問題……”

“……我們創造更加公平的環境,重點保障好低收入貧困農戶的基本生活,通過建立慈善堂,發放慈善金等形式,幫助農戶度過難關……”

“……我們極其關注農戶子弟的就業問題,通過引導商賈開辦作坊,爲農戶子弟創造農閒時就業的機會,補貼他們的生活……什麼是就業?這個問題問得好……”

“有人說,這是官府應該做的,我們關注的是信力,不應過多插手官府的事情。可是大家同樣也知道,我們這些鄉廟,所在的地方是官府管不到的力量薄弱地區,官府觸手難及,正好是我們發揮作用的時候……這片陣地,我們不佔領,誰來佔領?”

……

趙雲樓一直聽到堂內掌聲如雷,這才驚覺,自己腿都站麻了。扶着牆壁稍微甩了甩腿,透過門縫看了看正在講壇上回答廟祝們提問的年輕道士,然後轉身離去。

剛回提調署,就見趙致星急匆匆趕了過來,迎面就道:“老都管回來了,正好,李監院請您速去節堂書房。”

趙雲樓見他行色匆忙,問:“有什麼大事?”

趙致星道:“似乎是總觀回信了。嶽同署已經到了,老都管請先過去,我還要去知會周總督。”

趙雲樓到內書房的時候,見李雲河、嶽騰中都在場,坐在椅上一句話不說,便問:“怎麼了?”

嶽騰中遞過來一份文書,趙雲樓接過來一看,正是給玄元觀的迴文。迴文不長,眨眼功夫便看完了。

之前報上去的兩份公文,一個是關於整個鬆藩衛地區道門機構齊提半格的建議,一個是在紅原地區特事特辦、設立特區的建議,兩份公文都已經批覆同意。

看起來,總觀對川省提出的這份解決方案比較認可,又或許是總觀已經爲此爭論得頭暈腦脹,不想再耽擱了。總之批覆的速度很快。

回覆的公文中還表示,讓玄元觀、提調署會同川西總督衙門斟酌好人選之後,儘快報送總觀。

如果按照這幾天李雲河等人提出的方案,鬆藩衛新立道宮的監院,將是省觀三都一級,自然是需要上報總觀複覈批准的,這一點毫無問題。

這是好事啊,趙雲樓不明白的是,眼前這兩人怎麼如此沉默呢?

很快,周峼也趕到了。人齊之後,李雲河讓大家議一議:“總觀的回覆諸位都看了,既然如此,咱們就一併討論吧。”

李雲河頓了頓,道:“總觀讓咱們川省上報鬆藩衛道宮監院的人選,按照所提方案,這是省觀三都一級的高道,慎重起見,先放一放,先回去思考成熟了,再行商議。我的意思是,就從最易行的地方開始,今日先把鬆藩地區道門體系的架子搭起來。原來的十三座道廟,你們看該立幾個縣院?”

嶽騰中道:“此乃玄元觀和川西總督府的權責,我身爲提調署同署,不好隨意置噱,或者我便暫且離開,待商議道宮監院人選時再來?”說着,便要起身出門。

李雲河伸手攔住,道:“嶽同署此言差矣。你在鬆藩鎮守了三年,這裡的情況你知根知底,在座幾位都是熟識的,這幾年相互配合也算默契,便留下來一起參詳。”

嶽騰中想了想,坐回原位:“那也好,和諸位一起琢磨琢磨,但我的意見作不得數,僅只備詢。”

李雲河點點頭:“如此,便有勞了。嶽同署先說?”

嶽騰中道:“鬆藩原有的十三座廟中,小河廟、鬆州廟、永鎮廟都已經是大廟,去年的信衆信力排名,這三座廟排名雖說不高,但各自信力值也都在十萬以上,明顯超過其餘。”

周峼點頭,插話道:“不錯,如此分佈,也符合我總督府各衛所的整合。小河廟統轄小山衛、白馬衛,鬆州廟統轄鬆藩衛、婁山衛,永鎮廟統轄疊溪千戶所、赤水千戶所、平蕃千戶所。”

三座道廟原來的廟祝最多隻能升爲三都,這不是提半格了,這是提了整整一格,至於升格之後的監院位置,那屬於府宮三都一級的職司,肯定不可能給他們。

當然,最終選誰用誰,還是要由鬆藩衛道宮的監院來決定,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玄元觀只管鬆藩衛的道宮,鬆藩衛轄下的各級道院,由鬆藩衛道宮自行管理。

加上已經確定的紅原特區一院三廟,整個鬆藩衛的道門體系就確定了下來,包括一座道宮(待立)、四座道院、十三座道廟。

基本上這個框架也是在座川省幾位大佬的共同認知。之所以要專門拿出來議一議,這也是必須的流程,坐到李雲河這個位置上,如果落一個獨斷專行的名聲,那是很不好聽、也不符合治政原則的。

短短時間,這次議事便結束了。趙雲樓有些摸不着頭腦,跟着李雲河出了內書房,和他一起回去。

感謝仗義的一鍋楓糖、摸摸頭、星漢浮槎、吃飽撐着2013、弄月看花、vistia打賞,感謝道友們訂閱和投票,貧道拜伏於地不起來了,感謝諸位!

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四十章 貢布山口的閒言碎語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四十八章 兵發太華山第一百零五章 燈下黑第九十二章 各方來客第二十一章 常設貨棧第二十一章 競價第四十章 趙府第八章 手訣第八十六章 僧推月下門第一百零一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八十二章 放賑(爲亂亂的來盟主加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八十九章 關於記憶力的問題第四十章 刺蛇第二章 突如其來的禍事第七十章 對問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四十九章 道門應對第五十五章 至孝(爲吃飽撐着2013盟主加更)第五十七章 腦子被驢踢了第七十三章 英雄救美第五十章 鬱悶的宋監院第十章 君山廟的擴建問題第五章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第七十六章 是敵是友第二章 不再是以前的趙致然了第三十六章 答不答應第六十九章 講講道理第九十五章 又回來了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七十三章 豪邁的張公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潯陽江頭第四十四章 關於某人第一百零五章 回山第三十二章 烏乘大師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三十二章 搶人第七章 樓觀承繼第五十九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零二章 關於人才(爲靈狐二中盟主加更)第三十七章 搜索第一章 無極院的十月第十七章 君山氣象第六十一章 嚴格執法第三十四章 罪責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二十一章 約期將至第四十六章 關於周雨墨的點滴第六十章 脊樑第十五章 華雲館的獎勵第四十九章 道門應對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五十章 後續事件調查第三十三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十八章 待遇(爲林教主盟主加更)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二章 成本第三十七章 要人第七章 大禁術第四層第一百一十七章 摳門第九章 使節第十三章 薛知客第二十三章 被抱了粗腿第一百一十二章 差距第八十四章 兵團第五十八章 裴中澤任滿第十五章 再赴烏塘第三章 美女姐姐第四十六章 曲鳳山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第七十章 常務(爲saverage加更)第六章 水石丹經(爲天使也要墮落盟主加更)第四十三章第十七章 拯救火工關二第二十五章 深入談話第六章 大禁術第三層第十四章 非爲邀名第二十五章 樓觀的年輕人第七十九章 忙碌的夜晚第三十三章 張雲兆的決心第二十五章 炒作和水牌第二十章 告狀第五十三章 戰場設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渡劫流程第三十六章 嶽騰中的高論第五十八章 分組討論第二十八章 拿人第九章 機會第二十四章 信條不可觸犯第六十八章 爲大師兄背鍋第七章 老天不公第二十四章 一泉飛瀑掛潭邊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排序第二十一章 約期將至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一章 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