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場外因素

bookmark

連同趙然在內,八大執事房推舉出來的候選名錄中,共有五人。其中,經堂概不舉薦,賬房無人可舉,客堂則是被於致遠強行壓着,根本沒有舉薦。

趙然是寮房舉薦出來的火工居士,號房則舉薦了馮燦,庫房報上來的李良,方堂爲成安,典造房則是莊懷。

馮燦是龍安府同知的外甥,家世背景堪爲諸人翹楚,也是最有希望選中受牒之人。李良是成都府豪商李氏之子,因從商賈“賤業”,在成都府入不了道門,便託了門路,到谷陽縣來“鍍金”,這次也不知花了多少銀子,居然爭到了一個舉薦名額,堪稱僅次於趙然的“黑馬”。莊懷不聲不響,但來歷不淺,乃是西真武宮水房莊房頭的世俗親戚。

這麼算計下來,趙然的希望僅僅高於方堂舉薦的成安。方堂是無極院的武力依仗,多選身手高強之輩爲火工居士,一般方堂出身之人,武藝都很不錯,但唸書的底子卻極薄,是以就算入了經堂,將來辛苦的唸經生涯也讓他們基本上撐不下去,所以方堂的舉薦差不多屬於“打醬油”的性質,很難入得了道院高層的法眼。

成安是川邊某千戶之侄,典型的“四肢發達、頭腦空空”之輩,因此其威脅基本上可以排除了。

非是成安家世不厚,更不是道院中存在“文武有別”的歧視性政策,這的的確確是出於文化底子的考慮——讓一幫武夫去研讀道家經典,光是想想就足夠令人絕望的了。

於致遠提醒趙然,除了馮燦外,對李良和莊懷二人也不可小覷。他已經得到內幕消息,李氏已經向監院許諾,一旦李良能夠成爲念經道童,便向無極院捐輸五千兩白銀!這個價格已經遠遠高於行情,相比之下,趙然雖說也拿得出來,但他真的捨得麼?

至於莊懷,同樣有着爆冷的可能。無極院屬於西真武宮下轄的道院,西真武宮水房莊房頭在道門的級別與無極院八大執事相平,這且罷了,關鍵是莊房頭在西真武宮司職十八年,其人脈和關係可想而知,莊懷絕對是實力派級別的競爭者!

趙然和於致遠斟酌估計,目前明確向他們做過承諾的只有老都管,而通過經堂劉經主、蔣高功這條線牽扯上的老都講,則始終沒有給過他們安心話。雖說劉經主和蔣高功拍着胸脯保證,一定會盡力而爲,但他們都只是傳話之人,做出保證的可兌現程度就得打個折扣了。

至於送出去的一千兩銀票,人家完全可以事後原封不動的退回來,再輕飄飄送上一句“已經盡力”,到時候找誰說理去?能把銀票退回來還算好的,怕就怕事兒沒辦成,銀子照收,然後告訴你“等下次機會”,那才叫欲哭無淚。

怎麼看怎麼覺得機會不大,就連於致遠鼓勵他的話語,聽上去都像是在安慰他。

十二月二十日,辰時,趙然洗漱已畢,來到藏經樓東南的經堂。經堂是典型的殿閣式建築,但規制卻比三清殿略小,沒有欄杆高臺,更無飛檐畫樑,顯得極爲樸素。

趙然在門口靜靜等待,不多時,號房的馮燦、庫房的李良、方堂的成安、典造房的莊懷相聚到達。五人均身着青色道袍,這是無極院火工居士的着裝,與受牒道士相比,差別只在袖口和襟口有無黑邊。道袍上鏽了黑邊,就意味着是受過度牒的正式道士——淺淺的幾道黑邊,昭示着地位的截然不同,那是有如鴻溝一般的分別。

雖然已經預感到自己機會不大,但趙然依舊忍不住忐忑不安,哪怕希望很小,不到最後一刻,他也不願意輕易放棄。

馮燦雙手負於身後,傲然而立,下巴擡得老高,看樣子,似乎是在……看天?好吧,趙然承認這廝確實有傲驕的資本,可你也不用如此裝逼吧?

身材壯碩、看上去孔武有力的成安最是灑脫,拉着李良不停絮絮叨叨的說着什麼。下了五千兩銀子血本的李良則心不在焉的答覆着成安的話題,應付了片刻,便尋個藉口躲開,在經堂前來回踱步,看上去神思不屬。

莊懷則顯得較爲平靜,臉上始終保持着微笑,對於話嘮成安的糾纏,並沒有顯出不耐,而是始終予以禮貌的迴應。見趙然投過來探視的目光,他還屢屢微笑着點頭致意,令趙然怎麼看怎麼眼熟——話說這廝的表現很職業啊!

幾人在外等候之時,經堂內的氣氛卻顯得很是凝重。雖說每次的考覈都是必經的程序,但這個程序往往流於形式,由哪一位候選者遷轉受牒道士,基本上都在考覈前的這次高層商榷中就擬定下來了。除非考覈之時,提前確定的候選者表現實在不堪入目,一般來說,隨後做出的決定往往不會發生什麼改變。

本次候選的五人之中,監院最屬意的是馮燦和李良,馮燦自不消說,而豪商李氏承諾的五千兩銀子,也着實令監院心動不已。莊懷在西真武宮的背景也的確有幾分實力,但與馮參議的地位和李氏的鉅額捐獻相比,監院認爲,可以選擇壓一壓,將來有了機會再說。至於趙然和成安,則完全不在監院的考慮之中。

可事情在昨天夜裡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個變化令監院感到很是措手不及。一封由西真武宮轉送來的信件遞到了院裡,收信人是寮房的火工居士趙然,信件的發送地址則是“玉皇閣”。

對於小小的谷陽縣無極院來說,華雲館已經是觸不可及的隱秘之地了,更何況在道門中地位高過華雲館的玉皇閣。在受牒道士遴選的前夜,由玉皇閣發來一封寄給候選者趙然的信件,怎麼想都覺得甚是詭異。

監院不敢怠慢,連夜求見方丈,當時方丈沒有給出應對之策,只是說讓監院在今日遴選之前徵詢“三都”的意見。

此刻,監院手中就捏着這份信,向三位無極院資歷極老的“三都”詢問道:“三位師兄,這封信便在此處,還沒有轉給趙然,不知三位師兄有何建議?”

袁都廚首先發問:“監院可知曉信中內容?”

監院搖頭:“玉皇閣來信,又非公文,我哪裡好隨意拆開觀瞧?”

袁都廚拈鬚微笑:“這便是了,既非公文,便轉給趙然就是,至於信中究竟寫了些什麼,與今日之事一概無關。”

監院內心中本就傾向於在馮燦和李良之中擇其一人,當即表示贊同:“如此,袁師兄的意思是,不用考慮此信?”

袁都廚道:“本該如此,這封信且拋過一旁,先商議選誰受牒就是。”

監院期盼的望向朱都講,朱都講沉默不語,又望向羅都管,羅都管卻提了個問題,火工居士趙然和道門隱秘之地的玉皇閣之間,究竟有何干系?

袁都廚一笑,道:“這趙然乃大鍊師於川邊所救,順路攜來院中,僅此而已,當日你我俱都在場,這些事都是親眼所見。若是大鍊師與這趙然真有瓜葛,那天離去前必然會有所交代,也不至於話也沒有半句。”

監院點頭,正要開口,羅都管卻又緊接着追問:“既如此,這封信想必便是大鍊師所發,可爲何大鍊師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寄來這麼一封信呢?袁師兄不覺得奇怪麼?”

袁都廚臉色微冷,道:“我適才說過,若是大鍊師有意關照趙然,自會給方丈、監院發來書信,只需在信中提上一句,咱們還能逆了大鍊師的心意麼?可這封發給趙然的信又算是什麼?大鍊師爲何要如此行事?”

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一百零八章 想聽故事嗎第十四章 瘦弱的拳頭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九十一章 龍虎山來的客人第十八章 不會演戲第一百零七章 諸蒙的追趕之勢第四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五章 科學不科學第十二章 明王金身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四十七章 刺殺案後十日第十五章 九天玄龍大禁術第八章 手訣第二十章 坑你的坑第四十一章 趙雲翼第三十二章 依據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五十九章 三個問題第三十八章 阿羅漢金身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四十四章 死中求生第四章 碉門(爲zzz1220盟主加更)第五十五章 至孝(爲吃飽撐着2013盟主加更)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個字第五十六章 凡事皆有利弊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一章 非典型穿越第十九章 後續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七十七章 提名人選第三十三章 轉變第九章 五色大師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二章 不再是以前的趙致然了第三十三章 事發了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五十二章 家廟之主第二十九章 道聽途說?(爲我在故我在—月影盟主加更)第十六章 陣盤2.0第七十章 抓差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三十六章 一縣之尊第二十五章 教育不僅從娃娃抓起第六十章 有人助攻第三十四章 回到君山第六十九章 一鍋端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二十七章 一個大氣泡第七十三章 跑上級第一百零七章 金丹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諫第五十六章 調和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二十六章 兩記小悶棍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行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第四十三章 哲波山盟誓第九十五章 梅里雪山第二十六章 三個狗腿子水第一百零四章 談條件第五十章 好大一個工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十章 君山廟的擴建問題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十四章 再訪金宅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樓觀着想第十四章 再訪金宅第三十八章 能人第十一章 玄生第三十九章 可第五十八章 大戰正酣第五十章 殺還是不殺第四十三章 廟前鬥法第六十二章 議決機制第二十章 恍如四年前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樓觀着想第二章 不再是以前的趙致然了第三十五章 尊號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三章 後山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二十四章 信條不可觸犯第十二章 看上去很老套第四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三章 事發了第三十一章 山中追殺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第四十六章 強援第七章 一句話改變一輩子第五十六章 做賊心虛(盟主加更)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七章 樓觀承繼第八十章 抓捕第八十章 公推之前第十五章 田園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