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

正如劉致廣所言,慈善金制度在君山一地推行還可,放到全縣就有些勉強了,至於繼續推廣到整個龍安府,不做改變肯定是行不通的。除了推行的阻力太大之外,總是由趙然個人掏錢貼補其中的息差,這算怎麼回事?

知道內情的或許會讚一句“趙方丈慈悲”,不知曉內情的,罵他一句缺心眼都是輕巧了,如果是別有用心者,恐怕趙然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那麼青苗錢弊政產生的根本原因何在呢?朝廷定下的青苗錢息爲四釐,這四釐是朝廷用來補貼官府運營青苗錢的耗費,但在實際執行中,經手青苗錢的胥吏都會以兩成的錢息借貸給縉紳和富商,貸出去的青苗錢五倍於原定的錢息,收益中的八釐交公,大頭私吞,。

縉紳和富商們根本無須墊付銀子,收到農戶們借貸的請求時,左手以兩成的錢息把錢借出來,右手加息一成直接就借給農戶,農戶負擔的錢息就從原來的四釐變成了三成!

青苗錢息中的八釐,被道門十方叢林和官府分潤,一成二被胥吏們撈走,縉紳和富商們則享用剩下的一成,其中,縉紳和富商們看中的還並非錢息,他們更看重由此帶來的大量破產農戶們的土地。

說得形象一點,就是道門十方叢林、官府、胥吏和縉紳富商一起共享青苗錢息這桌盛宴。

改革的話,應該怎麼做呢?無疑就是降息。

按照李管事多年施行慈善金制度的經驗,農戶對錢息的容忍度其實並不差,他們可以承受的錢息應該在一成二釐左右。

因此,青苗錢利息應該從現在普遍施行的三成甚至四成,直接降到一成二。

怎麼降?直接把胥吏從桌子上踢走,然後把分享盛宴的縉紳和富商名額減少!

重新安排上桌吃飯的人員名單,這就是所有改革的本質。

在這次改革中,道院和縣衙緊密合作,劉致廣和孔縣尊達成共識,首先把胥吏從辦理青苗錢的職司上撤出來,不讓他們從中插手,直接把胥吏們剋扣的部分斬掉,讓他們沒有機會往個人腰包裡摟錢。這一刀下去,可以把錢息下降一成二左右。

其次是對縉紳和富商進行分化瓦解,將其中實力較雄厚的一部分也拉進來同享錢息,進一步降低改革的阻力。即將青苗錢分包給幾家有實力的大戶,由這幾家大戶來負責借貸青苗錢,把胥吏的活交給他們來幹。

具體辦法是,以錢息四釐的名義,將青苗錢借貸給幾位有實力的縉紳和富商,這樣可以規避朝廷的律法風險。借到錢的大戶採取劃分地盤的辦法,一家負責固定的一片地方,以不高於一成二的錢息借貸給農戶。收上來的錢息,四釐交道院,四釐交縣衙,剩下四釐作爲他們的經手收益。

農戶們借到了承受能力之內的青苗錢,道院和縣衙也拿到了分潤的部分,幾家大戶獲得了可以細水長流的穩定收益,受損的只有剩下的部分縉紳,以及無法插手的胥吏。

那麼如何保證縉紳借貸出去的錢息不高於一成二呢?李管事給出的建議,是在全縣公開招標競價。競價最高利息定在一成二,看誰報的價格低。在報價的基礎上,同時評估參與競標大戶的綜合實力,選擇家世相對清白、鄉鄰口碑相對較好、實力強、影響力廣的大戶分包青苗錢。

作爲一項監督措施,慈善金繼續並行,但將錢息定爲一成三釐,一旦發現有農戶來借慈善金,就立刻調查該農戶來自哪個分包大戶的轄區,爲何借不到錢息更低的青苗錢。一經查實,就取消分包資格,將資格轉給別人。

由此,趙然創立的慈善堂便從實施者轉變爲監督者,青苗錢制度便能真正惠及農戶。

這是打了折扣的青苗錢改革,比原來的方式更加溫和,樹敵也更少一些。實施過程中肯定免不了還有問題,但通過兩步走的方式,先在君山步道區推行,緩衝和調整期也有了保證。

這個方案來自於誰,不問可知,但劉致廣裝作不知道,這是等於把將來可能承擔的責任儘量往他自己身上攬。

對於這樣一位好監院,趙然表示很欣慰。但欣慰歸欣慰,他可不能將功德讓渡給劉致廣,於是態度堅決的予以推辭,表示有什麼罪責,當然是他趙然來全部承擔。

說完了青苗錢,該說第二項,在全縣鋪開道路和溝渠的大建設。

劉致廣準備得很充分,將谷陽縣輿圖取出來,上面已經標明瞭需要整修的道路、開挖的水渠等等。

其中新建道路兩條,計八十里,整修道路四條,計一百七十里。工期預計五年,按照趙然的要求,都放在農閒時期。預計經過整修之後,谷陽縣的交通狀況將得到極大改善,出行將會更加便捷。

另外,開挖水渠大大小小十八條,預計總長度三十里,整修水渠三十二條,總長度七十里。這項工程不大,但很複雜、很零碎,非常消耗人力,劉致廣的預計是三年完工。一旦完工,谷陽縣的農田基本都能做到水渠全覆蓋,糧食產量必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一個五年,一個三年,趙然肯定不滿意。他直接跟劉致廣道:“三年五年太長,咱們只爭朝夕。這樣吧,君山地區的百姓這幾年開路挖渠很有經驗,咱們專門從君山地區徵募兩百人,全力負責這項工程,也不用分農閒不農閒了,全年開工就是。其他地方的農戶不用參與,不會勞民傷財。”

劉致廣遲疑道:“兩百人?會不會太少了?這要幹到何年何月?而且不以徵發勞役的形式,道院要包這兩百人的工錢,恐怕有點支持不住。”

趙然道:“實話跟你說,我是道門行走,我有辦法徵募免費勞力,而且這些勞力個個能幹,一個頂一百個!”

劉致廣恍然:“原來如此,方丈要施仙術麼?真是妙啊,到時我必要去參逢的。”

趙然笑着不解釋,繼續道:“至於從君山地區徵募的兩百名勞力,這些銀子,我來掏,算是我對谷陽縣百姓的一份心意。”

感謝bear_0408、星漢浮槎、cltlovepp、白山路人甲、書山的男爵打賞,拜謝道友們的訂閱和投票。

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二十二章 疑竇叢生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二十二章 川驢技不窮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十九章 名號下的光環第四十九章 回川第十八章 巡查第一百三十五章 聯合調查組(上)第七十四章 官話的威力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二十章 恍如四年前第五十章 好大一個工地第一百四十章 調配和分組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一百二十章 佛門的消息第八十章 公推之前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七十二章 被圍堵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十六章 朝氣的另一種解釋第二十一章 昌明菩薩咒第三十一章 貧道是那種人嗎第三十一章 雲水堂的法陣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五十八章 大戰正酣第十一章 記名弟子第八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五十一章 慶雲館(補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摳門第二十二章 名字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終)(祝kendrick申請美高順順順)第八章 材料第二十六章 老朋友們第一百零七章 諸蒙的追趕之勢第二十九章 價格的聯繫波動第三十六章 董致坤的腦回路第三十章 裁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場邊對論第十六章 沒完沒了第十三章 第三次正骨第三十二章 磨盤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萬和萬一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一百四十九章 條件第三章 後山第七章 趙廟祝“不行”第九章 神神叨叨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十一章 忙碌的又一個正月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四十一章 離別第六十九章 人選第二十章 九霄萬福宮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五十三章 偷窺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三十七章 僧鬧第十二章 官僚主義第六十七章 搜谷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概念(爲沈立平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點眼藥水第五章 三位師兄第五章 主角光環加金手指不敵根骨和資質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四十七章 處政第十三章 第三次正骨第一百二十章 爭位第六十四章 東方敬的召喚第四十四章 關於某人第九十二章 大綱第二十章 開業大吉第五十五章 煉符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三十一章 貧道是那種人嗎第五十六章 大禁術的新用法第五十章 三清閣第五章 選址動工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調查組(下)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九十六章 大比前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九十五章 梅里雪山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三十二章 預期與人心第三十章 哪裡來的小丫頭第四十五章 德吉仁波切第十九章 飛劍空空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