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藥材和鄉試

bookmark

惠民濟醫堂由道院開辦,縣衙提供地方。孔縣尊已經找到了縣城內的一處荒置老宅,將宅子轉讓給了無極院。劉致廣也已經開始尋找工匠進行修繕,準備將這座老宅作爲惠民濟醫堂的開辦地。

這座醫堂的建立,等於道院開辦的一處平價藥房,同時兼做簡單的上門問診。聽上去是件好事,但做任何事都沒那麼簡單,其中同樣有兩個難處。

一個是藥材的來源。因爲醫堂的售藥價格很低,在收購藥材一項上,肯定不如縣中幾家大戶們開辦的藥鋪,這些大戶們隨便提一提藥材的收購價,就很可能導致惠民濟醫堂收不到藥材。

如果以無極院自己藥圃中所產的藥材來充抵肯定是不行的,這些藥材都拿去惠民濟醫堂平價出售,用什麼來上交給華雲館的敬奉呢?

趙然想了想,道:“我在君山開闢了一片藥圃,可以暫時先以那裡出產的藥材作爲惠民濟醫堂的專供,同時我還要鼓勵君山百姓自行開闢藥園,同樣由惠民濟醫堂收購。除此之外,我已經和黎州水合廟的蘭廟祝達成了協議,他們那裡適宜種植藥材,君山廟將出資在水合村開闢大型藥園,種植出來的藥材,由君山廟全部認購。”

劉致廣接着提出第二個難題:平價售賣藥材的時候,如何防止大戶們上門搶購,大戶們以平價搶購藥材,然後放到自家店鋪裡高價賣出,惠民濟醫堂不是白開了麼?

趙然原本設想的辦法,是按照縣裡的戶籍冊,給全縣百姓發放醫療證,憑證買藥,每人每年限購五百文錢的藥材。但是仔細一想,這麼做恐怕是行不通的。

全縣九萬餘人,這個工作量得有多大?怎麼防止那些不生病的人把醫療證賣給大戶?

兩人商量來商量去,不得要領,劉致廣想了想,乾脆道:“莫不如把陳致中叫來,問問他的主意?”

陳致中爲人機敏,肚子裡鬼主意比較多,趙然聽後表示同意,劉致廣便讓人去喚陳致中。

陳致中聽說方丈和監院找他出主意,頓時大喜,屁顛屁顛跑過來在兩人面前巴結。

劉致廣道:“陳師弟坐,有件事情,還想問問你,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於是把惠民濟醫堂的事情說了。

陳致中聽罷,就開始苦苦思索,他還真就想出來一個主意。

“方丈、監院,我倒是想了笨辦法,不知可不可行。”

趙然點頭鼓勵,劉致廣道:“快說!”

陳致中道:“惠民濟醫堂的本意,是爲了給縣中所有百姓提供一個可以看得起病、吃得起藥的所在,售藥不是目的,給他們治病,這纔是目的,對不對?”

“不錯!”

“既然如此,那乾脆就不售賣藥材,從根子上斬斷各家大戶向惠民濟醫堂伸過來的手。”

“不賣藥?”

“對,咱們不賣藥,咱們賣藥湯。哪家哪戶得了病,就到惠民濟醫堂來,現場開藥,現場熬製,願意現場喝下去也好,願意拿罐子把藥湯帶回去也罷,都隨他,總之咱們給的是藥湯。別家藥圃想來佔便宜,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趙然和劉致廣眼前都是一亮,這個主意不錯。

只聽陳致中又道:“唯一麻煩的,就是咱們要多起一些熬藥的爐竈,多配一些熬藥的師父。”

趙然補充道:“還可以在惠民濟醫堂中設立一些病牀,讓病者等待的時候休息。”

三人湊在一起商議,將惠民濟醫堂的具體實施辦法重新釐定了一番,趙然乾脆道:“監院師兄事務太過繁忙,這件事情便請陳師兄負責吧,還望師兄多上心一些。”

談完了全縣大政,陳致中興致勃勃的去接管惠民濟醫堂的事務了,劉致廣則被趙然留了下來。

“縣裡那個教喻的事,查得怎麼樣了?”趙然問。

劉致廣道:“已經查實了。縣學幾名生員反映的問題屬實。該教喻上任以來,歷次月考皆以儒學爲重,道經的題目全部被縮到了一個釋義題中,而且在計取名次時,道經題基本不予考量。那幾名反映問題的生員,都是於道經上研讀精深的,因爲該教喻的評判,這幾次月考都淪爲二等、甚至三等。”

縣學裡的考試是非常重要的,年末時要按照月考、歲考的成績綜合判定,如果淪爲二等或者三等,便失去了廩生資格,不僅沒有了官府下發的食宿補助,而且不能被推入國子監,甚至參加鄉試的機會都排在後面,想拿舉人功名十分艱難。

這可不是小事,是關係生員一輩子前途的大事,難怪那幾名道經優異的生員要聯名舉報了。

趙然問:“該教喻是出於什麼目的?”

劉致廣道:“這位李教喻說,今年出任四川按察副使的,是刑部主事項治元。這位項主事曾經說過,‘道乃修身,儒在修行,成仙在道,治世在儒’。所以李教喻認爲,項治元到了四川后,明年主持鄉試時,必以儒經爲重。”

大明各省的提學道,向由各省按察使兼任,按察使同時也是各省提學官,舉辦鄉試的時候,由按察使以提學官的身份爲主考官,召集三司中的飽學之士爲同考官,負責鄉試的出題和評卷等事務,裁定鄉試名次。

但劉致廣話裡的意思,明年四川的鄉試將由這位新上任的按察副使主持,這是什麼道理?於是問道:“除南北直隸外,各省鄉試,向爲本省按察使裁定,何時由副使來主持了?”

劉致廣道:“去年冬,兵部侍郎張聰上書天子,稱各省鄉試由本省三司裁定,易出弊案,建言仿南北直隸的做法,由在京翰林、六科、六部中選派主考,出任各省按察副使,主持各省鄉試,鄉試之後再回京續任。今上納諫,交內閣裁奪,從今年開始施行。”

趙然點了點頭,鄉試主考從京中指派,臨時兼任地方按察副使,主持完考試後便回京復職,這的確是個防止本地官員在鄉試中動手腳的辦法,可是,怎麼派來四川的這位主考是這個論調呢?

“先不論今歲鄉試如何,只說這位李教喻,無論他是爲了押題,還是本身就崇儒偏道,他在縣學中主導的學風肯定是錯的。你的處理意見是什麼?”

“我意,知會縣衙,將李教喻開革出縣學。不知監院以爲如何?”

“可以。另外一個,要讓他寫悔過書,若是不寫,就報知西真武宮、玄元觀,請玄元觀行文按察司,摘掉他的舉人功名!”

又見蛩蛩巨虛(約翰道友)大額打賞,恭喜道友榮升掌門,特授予真人籙職!感謝天明道長、阿喵家的貓、星漢浮槎、書山的男爵、白山路人甲的打賞,拜謝道友們的訂閱和投票!

第三十二章 依據第五十五章 雷善第三十六章 董致坤的腦回路第一百章 老師回山第五十八章 筆記第五十三章 刑臺第二十四章 一二三四五第三十九章 犯了哪條王法第三十一章 巡查封推感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摳門第二十二章 情書和上升之路第十六章 朝氣的另一種解釋第二十七章 正題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條魚第三十三章 死鬥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驚無險的結果第三章 和藹的杜長老第二十五章 舍利子第三十六章 經典和學問第八章 誰沒幾個朋友第三十八章 來自興慶的消息第九十一章 君山衛的下屬第四章 君山廟祝第十六章 朝氣的另一種解釋第八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二十二章 串聯第七章 趙廟祝“不行”第六十六章 法外豁免權的誘惑第四十章 刺蛇第八十六章 結局第一百零三章 保舉師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四十五章 感悟第五十三章 紅原三部第二十七章 再會柔安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三十四章 國家隊第五十八章 筆記第三十二章 方丈和監院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三十五章 求道第六十八章 爲大師兄背鍋第四十八章 挖人事件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二十四章 信條不可觸犯第二十六章 夜會第七十章 算計(補欠更)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三十二章 烏乘大師第二十七章 新的職司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五十八章 大戰正酣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六十三章 嘉靖十六年的冬天第二十七章 石泉縣淨明院第五十章 飛翔在天空之上第三十章 反正第一百零四章 撒網撈針第六十八章 樓觀丹符第六十八章 樓觀丹符第二章 周懷和宋雄第三十九章 天馬臺寺第十九章 筆架山莊雅集第五十九章 家訪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合道(爲樂在其中001盟主加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指揮部(爲母豬催情專家盟主加更)第二十二章 串聯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煩還是不麻煩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點眼藥水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十章 和東方大師兄談心第三十五章 定罪第八十六章 授籙方案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二十三章 七年之癢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三十三章 轉變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二十九章 救還是不救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六十四章 福利問題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五十章 鬱悶的宋監院第二十七章 發家致富的捷徑第三十六章 又一個故事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一百三十六章 周真人(爲bear_0408盟主加更)第五十章 東方師兄的八卦第七十七章 天是灰色的第五十章 殺還是不殺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二章 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