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

bookmark

明覺精神一振,追問道:“這刷經寺供奉的可是蓮花生大士?”

這是瞞不了的,趙然再次點頭:“的確是。”

明覺忍不住以手撫額,嘆道:“真有啊!趙道長或許不知,此事於道門而言不算什麼,但於我佛門來說,其意義非同小可。”

趙然趕緊撇清:“寺中空空蕩蕩,早無一物,不值一提。”

明覺呆了呆,問:“壁畫可曾保留?佛龕呢?佛像呢?”

趙然權衡片刻,含含糊糊道:“這卻不曾注意,當日只是匆匆忙忙看了一眼,你知道我爲道門修士,對你們佛門這些東西不太上心。似乎是保留了一些吧……當時通微顯化大真人和龍陽祖師、青山之主他們都說要把寺廟推倒了,重建我道觀的……”

明覺頓時驚叫:“萬萬使不得!”

趙然打了個哈哈:“這有什麼使不得的?我道門拿來又無用處。”

明覺冷靜下來,想了想,道:“若是真要推倒,那也當由我佛門派人前去拆除,一磚一瓦也可得以保全,其上的壁畫雕樑也可重現,不知道長可否通融則個?”

開了個小玩笑後,趙然不逗弄明覺了,於是道:“如此麻煩嗎?那算了,就不拆了,讓這座刷經寺暫時留存好了。”

明覺抹了把汗,點頭道:“能不動最好不要動,此乃正途。”

趙然道:“那你接着說,提及刷經寺是什麼意思?”

明覺道:“我天龍院的意思,是想派人前往刷經寺,參拜蓮花生大士佛像,描摹寺中的壁畫,謄抄經文,不瞞道長,蓮花生大士的記載,我佛門是有欠缺的,很多都是傳說,並不確實。若是貴派同意,這件《無極圖》便是貴派的了。”

“兩樁換一樁,天龍院打得好算盤。”

“《無極圖》當得起!”

趙然也認爲《無極圖》當得起這個開價,更何況這金鉢本來就是隨同玄慈虹體一起奉還的,原本的計劃中等於白送,若能撈回一個《無極圖》來,算得上極大的驚喜。這可不僅僅是樓觀遺寶,堪稱道門重寶!

只是應該怎麼見到成安呢?趙然左思右想,始終沒有所得,於是閉目沉思良久,終於咬牙,先把《無極圖》拿到手再說,成安的事情,再想別的辦法就是。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於是道:“換了!但你們佛門派人來刷經寺描摹壁畫、謄抄經文一事,不可。”

明覺怔了怔,不明所以。

趙然啓發道:“我閒時喜好寫字,與筆友一起交流書法之道……如大師這般於書道上有底蘊的,也在貧道結交之列。”

明覺懂了,合十道:“小僧必往拜會。”說完,將方木匣子收起,告辭出門,這回目光依依不捨的,換成了趙然。

趙然心中也很忐忑,他私下答允明覺以筆友的身份入刷經寺,也不知對還是不對,可在道門重寶《無極圖》面前,很少有人能把持得住,趙然也不例外。

趙然想要真正拿到這些東西,只有去了天龍院以後,在交出虹體和金鉢之後纔可以。其實他並不拒絕現在就完成交換,連興慶都不用去就打道回府,但佛門對此堅決不同意——太草率了,如此“孟浪行事”,對於天龍院大法會的完美舉辦將是個傷害。

無論走到哪裡,流程和儀軌都是必須的!更何況趙然本人也已經成了籌劃中的天龍院大法會裡,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弘道在靈州召集的法會很成功,對於佛門信衆來說,涅槃的玄慈毫無疑問就是最好的祝禱對象,一如剛剛飛昇的張老道對大明百姓一般。

佛體真跡顯世,誰不來拜呢?弘道的法會之後,參與的佛門僧侶、信衆們都向着趙然暫居的客舍方向磕頭膜拜,場面很是熱烈。

趙然有時候也在想,歸還虹體一事,於道門而言到底是對是錯?爲了交換一些好處,就甘心任對方的信力瘋狂增長,這樣做真的好麼?但轉念又一想,相互交換是對等的,今天你扣下了對方的,明日對方就能扣下你的,如此一想,便也就釋然了。

按照天龍院的籌劃,趙然等人要在靈州停留四天。

靈州本爲唐時重鎮,佛門西遷之後,爲夏國翔慶軍司駐地,與興慶並稱東西二京,是堪與國都興慶府相提並論的西夏大城。

趙然曾在興慶府待了一年半,知道靈州是党項拓跋氏的發家之處,不僅駐軍的翔慶軍司是李氏執掌,李氏上層一系的貴族基本上都盤踞於此。對於年幼的國主李乾順來說,靈州就是李氏的基本盤,是他佔據國主之位最堅實的保障。

趙然身爲成安的時候,他是站在後族一方的,是不折不扣的後黨,對於帝黨,他的觀感並不好,除去生意上的原因,更因爲帝黨中雲集着西夏最大的反明派—其中大多數都是叛逃過來的明人。

當然,如今趙然身爲明使,他和同爲副使的張居正哪裡也去不了,只能乖乖等候在暫居的官驛中,等待下一步天龍院的安排,故此他也見不到這些李氏貴族。

趙然誰也見不着,每日裡除了應付張居正和明覺外,空下來的時間都優先用在煉化功德力上。自武當山吸納了大量功德力後已經一個多月了,他原本脹滿功德力的兩個金丹如今算是稍有好轉,雖然依舊滿滿當當,可卻總算是不再“腹痛如絞”了。

他體內每天固定生成一百零八滴精元,全數煉化也不過是一盞茶的工夫,剩餘的大部分時間都無所事事,只能不停的畫符畫符再畫符,金甲金兵符也不知畫了多少張,以此來打發閒暇時光。

八月十二日,天龍院又來了幾位大和尚,這個堂、那個堂,趙然都默默記了下來,知道這是天龍院第二波迎接虹體的僧侶,禮的是玄慈虹體,與他並不相干。除了和尚外,也來了幾位朝堂高官,在這些人中,他卻看到一個熟人,御史中丞費聽慶夏,党項八部之一、費聽家的大佬。

費聽慶夏是中立派的人物,既不是後黨,也不是帝黨,作爲西夏朝廷的迎接代表,也算適得其所。

第二波迎奉隊伍到來後,趙然一行再次啓程,經過兩天前行,於八月十五日抵達興慶——八月十六就是天龍院大法會,時間拿捏得剛剛好。

興慶府對於趙然來說,不要太熟悉,仰望那高高的城門,經過那一條條街道,看着那一座座牌坊,趙然很是恍惚。離開興慶近四年,卻以國使的身份堂而皇之回來,世事之奇,當真難以預料。

感謝星漢浮槎、書友160508113、書山的男爵打賞,拜謝道友們訂閱和投票。

第二十四章 青苗錢第四章 感同身受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十一章 記名弟子第十三章 條件第三十五章 尊號第二十四章 君山獵寨第三十八章 能人第四十四章 接官亭一日第十八章 江師父的小道消息第九十九章 三月事件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二十六章 扯得有點遠第十二章 明王金身第六十五章 鐺鐺鐺鐺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十三章 傳說中的“三英局”第二十一章 競價第七章 搜山(爲郭植煒盟主加更)第六十四章 自薦和力薦第六十一章 威風(爲AD先生盟主加更)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三十八章 升座講法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番外三(賀CloudMan榮升盟主)第十八章 不會演戲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十一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三十三章 轉變第二十九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十四章 拜見第九章 神神叨叨第六十三章 戰事結束第十二章 敲詐第一百三十四章 方丈短訓班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七章 拉隊伍第八十七章 送信(爲星漢浮槎盟主加更)第二章 在路上第四十章 孰輕孰重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五十四章 拔度英魂第五十章 三清閣第九十六章 支撐第三十章 兩張人名單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一章 幾項治策第四十八章 一路向東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一百零一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六十三章 戰事結束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五十五章 至孝(爲吃飽撐着2013盟主加更)第二十八章 向上的門路第二十五章 炒作和水牌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八十二章 放賑(爲亂亂的來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競價第一百三十四章 猴門關第八十八章 以君山廟的名義第四十三章 老師的故事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六十八章 方丈的“坐”法第一百二十章 爭位第五十五章 神符第六十九章 一鍋端了第二章 熟人熟菜第五十一章 慶雲館(補更)第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二十七章 正題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十五章 理直氣壯第一百四十二章 排序第五十五章 雷善第九十六章 支撐第十二章 新地舊人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三十七章 首座延伽第五十五章 神符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八十四章 兵團第一百零七章 金丹第八十一章 宗乘寺的信函第四十九章 乾乾淨淨的手腳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一百零七章 諸蒙的追趕之勢第六章 大禁術第三層第八章 寶瓶寺中寶瓶僧第三十章 兩張人名單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六十二章 宋監院的策論第十七章 三本道書第四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一章 花天酒地第一章 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