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拜年

bookmark

正月初一爲道門天臘之辰,是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的日子。

五帝,即五老上帝。按《太清玉冊》所言,此五帝爲東方青靈始老蒼帝九炁天君、西方皓靈黃老白帝七炁天君、南方丹靈真老赤帝三炁天君、北方五靈玄老黑帝五炁天君、中央元靈元老黃帝一炁天君。

天臘之日,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益添年命,故此,當大辦齋醮,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獲福佑,可延年益壽。

趙然身穿全套齋醮法袍,帶領經堂全體道童,在谷都管、李知客、左巡照等資深道士的配合下,向五帝牌位祈福,引導自發參與齋醮的上百名虔誠信衆,一起高誦《五帝五老上帝寶誥》。

“陰陽始祖,天地根原。受誥命於玉皇,秉咒章於靈寶。採書錦篆,吐五氣之精華;赤幅丹囊,發三光之晃耀。簫歌於寒靈殿內,飛步於紫微宮中。鍊度身形,鎮驅妖邪。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五靈五老上帝,度人護命天尊!”

誦唱三遍,便聽有仙樂自天際響起,又好似私語於衆人耳畔。

信衆們驚異之間,又見殿上五帝牌位大放光華,柔和的光華將整個白馬院籠罩其間,令人頓感神清氣爽、平和快樂。

趙然有些遺憾,他的符籙和青詞拜表上達天際之後,也就頂多做到如此地步了,想要如升座之時那般請下五帝虛影分身,實在是目下的趙然難以企及的艱深科儀。

不過就此一樁,趙然隱隱感到,對於參加齋醮的闔院道士、上百信衆而言,也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作用還是不小的,不枉費自家的一片苦心。

其實不用趙然揣測,單憑信衆裡頭保忠、洗忠兄弟二人攙扶的老婦人臉色看上去,就知道她必定受益匪淺。

齋醮辦完,趙然坐在法座之上,挨個給前來上香的信衆們撫頂,身上有小毛病的,當場除了,有重大隱疾的,指點兩句,甚或寫個方子。

這種一對一“白日顯聖”是最能激發信力的,當然也是最耗法力的,一天下來,把趙方丈累得夠嗆。

輪到保忠老孃的時候,趙然除了撫頂,還認真把了把脈,溫言道:“已經大好了,但還要多注意,雖說如今天寒地凍,但也要注意走動,活絡通血,屋外不行就在屋內走;另外要注意食補,以滋養元氣。應該多吃什麼,我回頭給你寫個方子,保忠和洗忠記在心上,給你們老孃多吃一些。”

一家三口跪在趙然跟前,連磕了三個頭,方纔起身而去。

接下來一直到元宵,白馬院道士們連辦了九次齋醮,其中三次是前往切瓦河谷、月亮渡、安曲三座明軍大營,爲將士們祈福,還有兩次是爲紅原城的羅東家等兩位大戶辦的家宅科儀。

九次齋醮,趙然親自主持了四次,可謂忙碌異常。偷空和遠在谷陽的諸蒙聯絡,諸蒙告訴趙然,他也主持了兩回,諸蒙號稱,兩次齋醮的影響極爲深遠,令無極院“聲威大震”,包括許多散修都特地前來無極院參逢此等“盛事”。

諸蒙開心就好,趙然對他堅持下去做方丈,更添了幾分信心。

從初三開始,趙然抽空跑了許多地方,給如下人等拜年:

玉皇閣龍陽祖師、東方天師、楚天師、朱七姑、東方禮等等,順帶提一句,東方敬依舊在外雲遊,過年也不回家,令東方天師很是不爽。

華雲館諸位長老、問情谷林致嬌師叔,尤其是林師叔這裡,趙然多坐了一個時辰,向她詳細彙報了大君山洞天的建設進度,並和林師叔約定了問情宗搬遷的大致時間——四月前後。

同時拜會的還有,玄元觀趙雲樓、保寧府宋致元、都府陸騰恩等等親近的十方叢林高道。當然,趙然本來想去認認玄元觀方丈劉雲微的門,但劉雲微過年回家了,他的家在九江,家眷至今沒有隨他遷至川省,趙然只得作罷。至於葉雲軒,趙然壓根兒懶得理會。

當然,趙然拜年肯定不會忘了天鶴宮杜騰會和川西總督府的夏總督這兩位當管上司,除了拜年送上個人年禮外,趙然還順道敦促了一下寧德壽“署理紅原守禦”轉正的事宜。

同樣的流程,鬆藩衛曹指揮使再次行文川西總督府,夏總督因寧德壽在紅原查捕党項叛亂分子的事件中立有功勳,擬準,並報松鶴宮大力推薦。

本來松鶴宮是有權直接批覆的,但奈何去年杜騰會驚弓之鳥,爲了避嫌,將此文呈報玄元觀後被否了,杜騰會雖說今年很想批覆,卻不得不因循前例,再次呈報玄元觀。

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但凡上頭有過處理意見的,就不能再行自專,所以報什麼、不報什麼,什麼事情是自己能夠擔責的,什麼事情是自己擔不了責的,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一旦呈報過一次,便等若將這一批覆權拱手交了出去,很難再拿回來了。

杜騰會對此非常懊惱,但懊惱歸懊惱,呈報還得呈報。

不過也不怕,趙然現在就等玄元觀發下來徵求意見的公函,到時候自己這邊肯定不會再卡殼就是了。

除了給上述人等拜年外,趙然還充分發揮飛符的作用,專門向各處師長前輩、親朋好友飛符拜年。

他如今聯絡名單相當高端大氣上檔次,上至大天師大真人、總觀各坐堂真師,下至各家館閣長老、師兄弟、師姐妹,乃至龍安府的散修等等,拿出來一看,不下七八百號。這要是都發飛符拜年,趙然就得掏出小几千兩銀子來,哪怕他再是土豪,這麼拜年也太奢侈了,無論如何是吃不消的。

故此他精簡精簡再精簡,終於淘出來百人,花了五百兩銀子,纔算全了他念念已久的飛符拜年夢。

由此開始,每到新年之際,大明的天空之中便滿是白光飛閃,每年光是耗費在拜年上的飛符,就不下十萬張,價值白銀數十萬兩,其中以館閣公帑支付者泰半,以至於總觀不得不專門下發《年節期間厲行節約廉潔自律詔》,這才堪堪剎住這股風氣,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第二十七章 正題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四章 碉門(爲zzz1220盟主加更)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宮第五十八章 折扣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三十三章 張雲兆的決心第四十二章 令人暈眩的募資方式第八十章 公推之前第六十一章 財務狀況第二十二章 老都管第二十三章 少年曲鳳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傳聲筒第七章 老天不公第七十七章 提名人選第二十三章 同門的關愛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諫第二百零三章 比例第十八章 明覺的煩惱第十二章 敲詐第五章 三位師兄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十三章 望氣第十七章 三本道書第一百一十一章 君山之再友第一百零二章 喬遷第四十七章 處政第四十章 兩塊牌子第六十一章 財務狀況第一百三十一章 議事臨近第二十五章 開工前的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舉薦第三十一章 巡查第六十七章 方丈一號令第三十八章 阿羅漢金身第九十四章 關於人事的一二第三十四章 無時無刻不在的教誨第二十三章 被抱了粗腿第四十七章 分割禮單第二十二章 情書和上升之路第六十四章 兩個毒舌鳴翠柳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步五年計劃第十一章 幫手第二十一章 潘養壽的眼光第三十六章 董致坤的腦回路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十四章 趙然的一夜暴富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二十章 妖之羣架第十三章 傳說中的“三英局”第六十五章 鐺鐺鐺鐺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憐第五十四章 元福宮議事第八十二章 放賑(爲亂亂的來盟主加更)第三十五章 新晉黃冠第五十一章 老師的愧疚第七章 搜山(爲郭植煒盟主加更)第九十章 和大妖談壽元第八十八章 雙修道侶第四十五章 趙丹第一百一十七章 摳門第三十八章 能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二十二章 西真武宮震盪第九十一章 龍虎山來的客人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六十六章 佳人會面第二章 下一站第一章 幾項治策第八十二章 放賑(爲亂亂的來盟主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伸手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七十五章 跟蹤是門辛苦活第八十二章 雲顯臺上第九十五章 梅里雪山第五十九章 君山會議第二十三章 七年之癢第六十三章 戰事結束第四十九章 道門應對第一百二十章 佛門的消息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六十九章 一鍋端了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十四章 再訪金宅第十三章 無極圖第三十七章 求教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四十章 刺蛇第六十二章 議決機制第十三章 條件第二十六章 扯得有點遠第四十七章 分割禮單第五章 一切就緒第十六章 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