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佈道研究室

bookmark

不用趙然多說,吃到甜頭的杜騰會直接開口了:“致然放心,今年起,由各地十方叢林自行申報,我打算將永鎮靈蛇院申報上去,靈蛇院去年的表現令人很不滿意,信力值才增長了一萬圭,比旁處差得太多了。唯一值得商榷的,是聶致深的問題,怎樣才能順順當當讓他騰出方丈這個職司。”

頓了頓,杜騰會又道:“除了靈蛇院外,我還打算讓飛龍院的嶽騰中也動一動,鬆藩縣二十八萬圭,說實話,這個信力值我是不滿意的,鬆藩縣人口占了整個鬆藩的一半,去年只增長了八萬,這個幅度有點少了,而且其中一多半還是我天鶴宮這裡的增長,他們飛龍院只增長了三萬多,這個責任,嶽騰中跑不了。我打算等靈蛇院的事情解決後,就着手調整飛龍院,同樣的難處是,怎麼安置嶽騰中。”

這是所有人事調整中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一個蘿蔔一個坑,從另一個角度解釋,就是一個蘿蔔必須配備一個坑,沒有坑,蘿蔔就沒地方放,在蘿蔔沒有大錯的情況下強行拔出來,會令地裡的所有蘿蔔不寒而慄,種田者的威權就會下降,所有的蘿蔔都會期盼着趕緊換一個種田者。這就是破壞體制規則的代價。

趙然當然是有準備而來的,他給出的建議是,在天鶴宮成立佈道研究室。

實際上,所謂佈道研究室,是依據過去天鶴宮基層佈道事務調研組而來的,按照趙然的解釋,這些道門“高才”們在調研中表現出來的責任心、工作態度以及文字水平,都是很高的,總結出來的多份關於基層佈道事務的文章也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對此,杜騰會予以了充分肯定和贊同。

基於此,如果將這個佈道事務調研組就此解散——事實上已經停頓了大半年之久,對於鬆藩道門十方叢林來說,是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趙然建議,將這一調研組固定下來,掛在天鶴宮,承擔佈道事務的長期研究。

聽到這個建議,杜騰會手指在桌上輕輕叩擊起來,陷入沉思當中。

這個建議固然能夠解決剛纔所說的人員安置問題,但同樣也面臨着難處。最大的難處,就是這個佈道研究室的三定問題。

通常所說的三定,是指確定主要職責、內設機構、人員編制,其中最關鍵的是人員編制。

嘉靖二十年,依據葉雪關大議事的決議,玄元觀報總觀覈准,新立天鶴宮,給天鶴宮下達的職責就是主理鬆藩地區佈道事務,這就是定責;天鶴宮內設方丈、監院、三都、八大執事房,直屬白馬院、飛龍院、龜壽院、靈蛇院四個道院,這叫確定機構;天鶴宮覈定受牒道士二百四十五名,這叫定編。有了這個三定方案,玄元觀依此劃撥佈道經費,天鶴宮才能正常運轉。

如果再成立一個佈道研究室,應該怎麼擺?什麼級別?幾個人?這都是難題。如果向玄元觀申請的話,玄元觀大概率是不會批覆的,因爲天下道門十方叢林都沒有這個成例,如果給天鶴宮批一個“佈道研究室”,川省別家道宮怎麼辦?

所以,這個“佈道研究室”只是天鶴宮自行成立的一個機構,不應與八大執事房並立,其人員編制也只能從天鶴宮內部自行調劑,趙然確信,杜騰會手上肯定有空編缺額,幾乎每一個主政的掌權者手上都會留幾個空編,用來應付突發情況——比如現在。

趙然手指轉着茶盞,等了一柱香時分,就聽杜騰會道:“在天鶴宮下掛一個佈道研究室,此議倒是可行,但此研究室的級別應當如何考量?”

趙然道:“我認爲,不應當比照八大執事房,不以機構來定級別,而是定人。”

“這話怎麼說?”

“研究室沒有級別,我們可以認爲這是一個常設的小組,不存在級別問題。什麼人出任研究室的職司,他原本是什麼級別,那就是什麼級別。比如,若是將聶致深調入研究室,他現在是府宮三都一級,那他依然保持這個級別,但不再是方丈了,或許可以稱爲中提科。”

聽到“提科”這個稱謂,杜騰會眼前一亮,讚道:“好主意。”

道門十方叢林中,有許多高道每天處理的事務極爲繁重,需要有道士從旁協助,比如趙然當年去總觀下觀的時候,求見趙雲翼等三都,都需要先過提科道士一關,由提科道士安排見面的時間。

如總觀下觀的張陽明監院、沈雲敬方丈,以及大都管、大都講、大都廚一級的高道,他們身邊的提科道士,按慣例出來後都會放任府宮方丈、監院,因此被稱爲“大提科”;如省觀一級的方丈、監院和三都,他們身邊的提科道士,出來後一般會下方某縣院爲方丈、監院,自從道門開始重視三都之後,有些運道好的,背景強的,甚至會任命爲府宮三都,因此被稱爲“中提科”;還有一類是府宮監院和方丈,他們身邊的提科道士,出來後會放任縣院一級的八大執事之流,又被稱爲“小提科”。

至於縣院一級的方丈和監院,如趙然和袁灝,他們是不配提科道士的,當然,在日常中,會有專門的道士協助打理事務,但那不叫提科道士,只不過縣院中會同樣認爲他們是提科道士,或許可以歸爲“不入流的提科”。

趙然的意思,就是借用“提科道士”這個稱謂,名義上不錯,級別也有,但不佔方丈或者執事的職數,無論調入調出,都能銜接上正式的級別,操作起來也好辦。

杜騰會手指趙然,笑道:“致然不愧是修行中人,想問題就是別具一格,此策甚好,我準備採納了,爭取兩個月內就將佈道研究室的框架搭起來。”

趙然道:“監院虛懷若谷,願意採納意見,這纔是高道的風範,貧道佩服!”

杜騰會又冷笑:“嶽騰中他們幾個還想鬧着要去玄元觀掛職,葉雲軒也拐彎抹角派別人來試探我能否放行。只要我在天鶴宮,他們幾個哪也別想去!”

趙然會心一笑,這就是當年他拼了命不願在景緻摩手底下任職的原因了。基於杜騰會和葉雲軒之間極爲惡劣的關係,只要杜騰會不鬆口,哪怕是玄元觀直接下文調任,嶽騰中想要離開鬆藩的希望依舊渺茫,杜騰會有一百種方法讓調令變成空文,最直接的一種方式是隨便從故紙堆中翻出一個案子來重啓,然後讓嶽騰中作爲涉案人員配合調查,配合期間哪也別想去,需要配合多久誰也說不清。

更何況葉雲軒不是趙雲樓,他想正式下文往玄元觀調人,當真沒那麼容易。

解決了這樁難題,杜騰會輕鬆了許多,向趙然道:“嶽騰中上了一道諫文,是對鬆藩各部部民事務的建議,致然聽說過沒有?”

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二十五章 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第四十章 孰輕孰重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一章 非典型穿越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一百三十二章 兩個意外(爲哦哦呀呀哈哈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潘養壽的眼光第十四章 誓言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六十七章 典型發言第七十四章 聽證第五十二章 家廟之主第十章 和東方大師兄談心第七十三章 跑上級第一百零二章 關於人才(爲靈狐二中盟主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刀(爲zzzzlf盟主加更)第五十九章 大戰真酣(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九十六章 支撐第十一章 沒那麼簡單第七章 新任方主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四十九章 上觀第一百二十二章 傳聲筒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第三十三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十三章 入門第四十章 孰輕孰重第七十四章 官話的威力第十九章 名號下的光環第三十八章 堵門第五十四章 元福宮議事第三十三章 薛知客上天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第八十二章 攪局第二十七章 西北線第四十章 趙府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五十一章 花天酒地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五十六章 仲裁庭第四十二章 再見故人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五十三章 鬆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萬和萬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驚無險的結果第七十章 對問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二十三章 反省材料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五十五章 煉符第九十八章 成敗第七十八章 遊說完本感言第六十五章 第三條道路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十四章 誓言第一百三十五章 聯合調查組(上)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七十八章 這次真的休庭第七十七章 想家了第十章 道廟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二十五章 舍利子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九十章 武人的夢想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師姐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四十二章 令人暈眩的募資方式第四十七章 分割禮單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六章 無極山中無極院第一百一十章 總觀地震第二章 周懷和宋雄第八十九章 抓回去第五十三章 再正根骨第二十三章 暗樁和春耕第二十二章 川驢技不窮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概念(爲沈立平盟主加更)第二十六章 趙莊變故第二十一章 競價第二十七章 發家致富的捷徑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間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第四十章 孰輕孰重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一百三十三章 同意你的觀點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二十三章 被抱了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