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御門會議

對於皇族宗親聯名具折上奏,康熙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即便沒有胤禎提議的宗室制度革新,他也絲毫不曾擔心,胤禎的京師治安整治雖然牽連了不少的宗室子弟,但這些宗室子弟目前僅僅只是羈押在宗人府的空房子裡,具體的懲處意見根本就未出來。

目前的情況,對他而言,可以說是一切都盡在掌控之中,一衆皇族宗親在‘澹泊居’商議之初,他便收到消息,鑑於他們僅是爲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他才無意干涉,聽之任之。

至於宗親聯名具摺奏請停止京師整治,無非是他們不想得罪老十四,讓他出面來做惡人罷了,這些個宗室一個個畢竟都盼望着海外分封,得罪了老十四,即便是分封到海外,那日子怕是也極爲難過,另一個,他們也不想打壓老十四,一個個心裡都亮堂着,海外分封離不開海軍,而海軍的發展又離不開老十四,這兩點,康熙略微一想,便了然於心。

在接到一衆宗親聯名請停京師治安整治的摺子後,康熙轉念一想,便欲藉此機會乘熱打鐵,這才急召在京的所有有爵位的皇族宗親進宮。

京城宗室人數雖有兩千餘人,但有爵位者卻不到五百人,接到康熙聖旨,一個個都心知肚明,匆匆趕進宮來,由於人數衆多,都聚集在乾清門廣場上。

乾清門廣場又叫乾清門橫街,位於保和殿之後乾清門之前,東側爲景運門,西側到隆宗門,北側正中就是進入內廷的正門——乾清門。

乾清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門前三出三階,中爲御路石,兩側列銅鎏金獅子一對,康熙在一廢太子前,便是在此聽政,也即有名的御門聽政,一廢太子後,康熙心力交瘁,才接受羣臣意見,改在乾清宮聽政。

今日臨時召集在京宗親會議,考慮到人數衆多,康熙便定在乾清門會議,臨時通知,難免有遲有早,早到的一衆宗親都是各自成羣竊竊私語,議論着康熙此舉的目的。

胤禎與一衆阿哥趕到乾清門廣場時,這裡已經彙集了不少人,一衆宗親見到胤禎這個正主兒來了,雖然心裡腹誹不已,卻不敢公然得罪,紛紛上前見禮寒暄,待衆人退了,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方迎了上來,衆兄弟見禮之後,七阿哥淳郡王胤佑便笑道:“十四弟,您這京師整治可是大手筆,除了您,換誰也沒這個膽,您瞅瞅,一個個心裡恨的您要死,還得虛拉吧唧的給您見禮。”

胤禎含笑道:“七哥心裡不恨我吧,您家的弘曙才十七歲,名聲可不太好,七哥可要嚴加看管,這要進了空房子,皇阿瑪的面子上可不好看。”

“十四弟說的是。”胤佑本來心裡發虛,一聽這話,忙笑道:“我回去就將他禁足一年。”

十阿哥胤誐口無遮攔的說道:“我還以爲十四弟鐵面無私,原來也有網開一面之時。”

“十弟,休得胡說,十四弟這是爲皇阿瑪着想呢。”八阿哥胤禩忙低聲斥責道。

幾人正尷尬,胤祥卻道:“三哥、四哥來了。”

一衆兄弟自然是迎上去見禮,見胤禛面色蒼白,胤禩便問道:“四哥身體不適?”

胤禛強笑道:“無妨,偶感風寒。”他本不想來,卻又抵受不住心裡的好奇,鄔思道說一衆宗親是自取其辱,或者是成爲老十四的墊腳石,他實在是想來親眼目睹一番,此時見老十四一副神色自如的神情,心裡多少已有點信了那跛子的話。

略微寒暄了幾句,便見一衆侍衛、太監、起居注官魚貫而出,分列乾清門兩側,衆人知道康熙要來了,馬上就按爵位高低列好隊。

三聲淨鞭響後,康熙在衆人的扈從下,坐上臨時搬來的御座之上,掃了階下衆人一眼,他便沉聲道:“爾等聯名上奏的摺子,朕已閱覽,三百二十名皇族宗親聯名上奏,真可謂是大清開國以來僅見!所謂何來?請停京師治安整治!朕就不明白了,京師治安整治,與爾等何干?”

見康熙一開口就明顯的偏袒胤禎,而且口吻嚴厲,一衆宗室雖然不敢顯出怒色,可一個個心裡都是腹誹不已,都靜靜的等待着那幾個鐵帽子王出頭,好來個法不責衆。

康熙稍一停頓,見無人做聲,這才接着道:“朕清楚你們的想法,不就是因爲宗人府昨日羈押了一百六十餘名宗室子弟?你們擔心被繼續牽連嘛。哼!依朕看,很應該擴大牽連!

列祖列宗經過幾代人的浴血拼搏,無數八旗子弟前仆後繼,纔打下這萬里江山,又經七十餘年的宵衣旰食、勵精圖治,方有今日之盛況,難道就是爲了讓你們來恣意踐踏的?

看看被宗人府羈押的宗室子弟都是些什麼人?遊手好閒,打架鬥毆,聚賭抽成,欺商殘民,更有膽大包天者,私徵雜稅!這就是大清愛新覺羅的宗室子弟?朕真是無顏見列祖列宗於地下!”

一聽康熙話語中帶着滿腔的悲憤,胤禎等一衆皇子立時就跪下了,滿廣場的宗親哪裡還敢挺着腰子,登時就黑壓壓的跪了一片。

康熙停頓了片刻,調整了一下情緒,才繼續說道:“大清入主中原七十餘載,宗室繁衍至今不過二千餘人,八旗子弟亦不過百萬之數,可整個大清子民卻足有一億六千萬之衆,朕無時無刻,不履冰業業,褰裳惕惕,可你們的子弟呢?

酗酒、唱戲、賭博、鬥雞、鬥鶉、鬥蟋蟀、泡茶館,捧戲子,打架鬥毆,欺壓良善,私徵雜稅,終日裡養狗玩鷹,玩戲子,可着勁的折騰,不僅有辱國體,亦丟盡了皇室的臉面,這些子弟就是我大清未來的根本?朝廷的柱石?

朕這數十年忙於國事,無暇顧及對宗室的管教,至今日起,朕要開始嚴加管教宗室子弟,在京城設立宗學,凡年不及十八者,不得出宗學。犯過者,嚴加甄別,確係違法亂紀的,一律黜去宗室身份,流放南洋、澳洲、或發往軍前效力,或者驅至海外封地。”

第515章 跋扈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216章 四方天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53章 遭彈劾第715章 捷報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562章 開局第698章 失控?第277章 僱傭軍第95章 軍民械鬥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704章 錢法第489章 出征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401章 微服私訪(四)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729章 去熱河第599章 使團第276章 得寸進尺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504章 和談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572章 紫竹林第459章 千叟宴後記八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55章 國家名器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102章 發飆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669章 啓程第205章 糾結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561章 入營第609章 割地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674章 泄露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128章 公行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後記二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187章 王頊齡第82章 九門提督第528章 不賣帳第489章 出征第600章 有雨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195章 毒師爺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730章 皇見皇第197章 替罪羊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296章 密謀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695 章 反應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95章 軍民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