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

胤祥聽的眼睛一亮,這可真是好法子,如此,即便是機密的信息,也完全可以通過鴿信傳遞,他不由歎服的道:“十四弟可真是大才,如此絕妙-的主意,竟然信手拈來,如此一來,這鴿信倒是要大力發展了。”

胤禎點了點頭,現在距離無線電的發明,至少還有一百多年,完全可以大力發展,至少在澳洲、南洋、東南亞、廣州、福建、一帶要保障與京城的快速聯絡方式,更重要的是,鴿信是海軍目前在海上唯一的遠距離通訊方式。

略微沉吟,胤禎才道:“安排專人負責,撥專款,在全國各戰略、經濟突出的地方大量培育信鴿,鋪設鴿信渠道,目前有三個重點,一則是海軍,一則是南洋,一則是西北。”

聽到胤禎再次將西北列爲重點,胤祥對西北也不由的大爲重視起來,老十四不止一次的擔心西北,不可能沒有理由。

說到西北,胤禎卻突然想起了年羹堯,海軍出兵歐洲、美洲之後,他已是鞭長莫及,亦無須關注,該騰出手來轉向西北、沙俄,日本了,年羹堯心狠手辣,嗜殺冷酷,實乃徵日本的最佳人選,想到這裡,他一轉話題,道:“十三哥,你對年羹堯甚是熟悉,他現在身爲四川巡撫,不知可願意轉爲武職?”

年羹堯?胤祥聽的一楞,老十四與年羹堯在京城有過節的事情,他曾聽四哥提起,老十四突然提出讓年羹堯轉武職是什麼意思?難道想將年羹堯轉到他麾下,以報一箭之仇?

見胤祥楞楞的看着自個,胤禎知他想左了,不由輕笑道:“十三哥想哪裡去了?我是覺得年羹堯之纔不在於文而在於武,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手下缺乏將才,大清如今也是將才凋零·不着意培養,一旦有戰事,可就抓瞎了。”

“這不還有我嘛。”胤祥毫不客氣的道:“十四弟怎得每次都將十三哥扔在一邊?”說着,他又涎着臉道:“遠征歐洲、美洲的海軍都還未出發·十四弟又盯上哪裡了?這次可該讓十三哥露露臉了。”

“呵呵,不是不讓十三哥去,而是您太仁厚了一點。”胤禎微笑着道。

我太仁厚了?胤祥聽的一楞,老十四這是要打哪裡?難道要象對南洋土著那樣滅族?可年羹堯那廝在老十四心裡就如此狠毒?

胤禎心念一轉,已是笑道:“十三哥別多想,先帶着鄭盡心將東海、黃海的海盜清剿乾淨,能招撫的儘量招撫·如今正是用人之際。

胤祥一聽就急了,道:“清剿海盜沒問題,可您得給我戰艦啊,海軍一出征,哪裡還有戰艦?就靠福建水師的那幾條破船,可追不上海盜。”

胤禎含笑道:“這我早有安排,上海趕造的這批十二條輔助艦再有幾天就能下水,配置火炮也要幾日·我們從京城趕回來,您就正好可以用來清剿海盜。”

“可這批船不是給遠征軍的嗎?”胤祥有些疑惑的道。

“沒錯,是給他們的。”胤禎點頭道:“不過·這中間有個時間差,遠征美洲是六月,遠征歐洲則是要等到九月,還有半年時間呢,足夠你折騰了,再說,等南洋艦隊出發,又一批新戰艦下水了。澳洲移民是大事,我豈能不留點新戰艦以防護周全?”

胤祥聽的一喜,連忙追問道:“戰艦有了·兵呢?”

“我們船隊上的那些兵難道不行?”胤禎頭微微一揚,接着又不放心的叮囑道:“您可悠着點,這三千海軍可是我特意給海軍留的種子,損失多了,可別怪我跟您急。”

“放心,十四弟儘管放心。”胤祥笑的見牙不見嘴的道:“保證損失不了。”說完·他又好奇的道:“十四弟想讓年羹堯進海軍?”

“年羹堯這人心高氣傲,非是甘居人下之人,倒是不宜進海軍。”胤禎沉吟着道:“海軍出征之後,我準備建新式禁衛軍。”

用年羹堯統領新式禁衛軍?胤祥略微一想,便不由佩服的五體投地,老十四這想法可真是妙-,年羹堯是四哥的奴才,又是康熙一手擢拔的,而且與老十四又有點小過節,用他來統領新式禁衛軍,康熙是絕對放心,而且年羹堯也絕對沒二話,這可是打着燈籠也難找的好差事。

一親衛在外稟報道:“稟主子,方苞、鄭清海二人在外求見。”

“請他們進來。”胤禎立馬吩咐道,方苞沒隨他前往南洋,而是被他安排去在上海收集海上的貿易資料。

方苞、鄭清海進來見禮之後,胤禎含笑伸手讓座,待二人落座,他才笑道:“此番噶羅巴之行,收穫不小,鄭總管在上海的購糧可以暫停了。”

鄭清海聽的一喜,在他持續大量的收購之下,整個江南的糧價又開始上漲了,如今又正是青黃不接之時,他忙探身問道:“主子在南洋收到糧食了?”

胤禎含笑點頭道:“在海上抓了羣海盜,這才發現暹羅竟然是民豐糧足,而且米價之賤,令人難以置信。”

鄭清海不由眼睛一亮,這可是個好消息,他不由試探着道:“八錢一石?”

“三錢一石。”胤禎微笑着道。

三錢一石?鄭清海、方苞聞言都是一怔,暹羅的糧價竟然賤到如此地步?怎麼可能?鄭清海不敢置信的問道:“主子不是道聽途說?”

胤禎也不計較他失禮,一笑道:“我繳了十五萬石,又譴人去暹羅購了三十萬石,確是三錢一石。”

“恭賀十四爺。”方苞笑道:“暹羅地域堪比江南,有此糧倉,澳洲、南洋便能迅速發展起來,此兩地又盡皆富庶之地,一旦發展起來,大清從此不用再爲糧食發愁。”

鄭清海亦是大爲興奮,脫口便道:“如此一來,澳洲移民便可省下不少的花費,節餘至少在千萬兩以上。”

“我已令人在噶羅巴大力建造糧庫,做爲轉運之需。”胤禎點了點頭道:“南洋諸國,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氣候適宜,確是天然糧倉,一俟停止移民,我有意以南洋之糧取代漕糧。”

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623章 晉封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283章 下馬威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650章 醞釀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137章 流寇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64章 失算了第360章 分田地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694章 規劃第63章 老八解凍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4章 初露崢嶸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516章 小議第360章 分田地第695 章 反應第222章 放貸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27章 小朝會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182章 朝會(三)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729章 去熱河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第84章 回京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344章 扳腕子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673章 滿城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54章 帝王心術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611章 棘手第596章 平衡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562章 開局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497章 徵日(六)第17都是聰明人第494章 徵日(三)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47章 順勢而爲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91章 工商雜稅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97章 站籠第95章 軍民械鬥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93章 探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