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綠營兵制

稍一沉吟,貞武便含笑道:“防疫病的法子是有,不過,朕亦無十足的把握,十三哥何必去冒險?再說,征伐非洲輕而易舉,殺雞豈用牛刀?”

聽的這話,胤祥不由擡頭望了貞武一眼,猶豫了片刻,他才道:“皇上,臣竊以爲征伐非洲並非易事。”

“十三哥爲了爭這徵非主帥看來是下了番功夫。”貞武微微笑道:“你是何看法,詳細說來聽聽。”

“回皇上。”胤祥微一欠身,道:“臣詳細的詢問了在京的一些歐洲傳教士,他們大多曾經在西非的阿克拉、拉哥斯、哈科特,以及南非的開普敦停留過,他們對各地的情況瞭解的不是很詳盡,不過,雖是以管窺豹,卻也足以對各地情況有個大致的瞭解。

西非的黃金海岸加納是除了美洲外,歐洲人所知道的最大的黃金產地,阿克拉、拉哥斯、哈科特等港口則是聞名歐洲的黑奴貿易點,西非對歐洲各強國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這些還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西非、南非是歐洲至東方的主要貿易航線,西非的各個港口,南非的重要港口開普敦,除了商貿港口,還是這條貿易航線的補給基地。

征伐西非、南非,無異於是切斷了歐洲至東方的貿易航線,歐洲各海上強國必然不會坐視不理,定然會聯手反撲。臣竊以爲,征伐非洲可分爲兩個階段,一是征伐階段,南非、西非沿海各港口,各國的駐兵並不多。憑藉海軍的優勢火器,必然是勢如破竹。二是歐洲各國的海軍反撲階段,若僅以新兵前往,恐難以招架,若是將北洋艦隊譴往非洲。又恐影響美洲之行。”

貞武聽的微微頜首,老十三看來是真的下了番苦功的,呷了口茶,他才漫不經心的開口問道:“對南非開普敦,你知道多少?”

見貞武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胤祥不由大爲沮喪,原以爲這番奏論會引起貞武的極度重視,自己還有望領兵遠征非洲,沒想到貞武居然是波瀾不驚,看來他對此是早有預料,只不知他對此種情形有何應對之策?又仰或是自己判斷有誤?

微微沉吟,他才欠身道:“回皇上。對開普敦,臣瞭解不多,只知開普敦地處南非桌灣,是一個重要的補給基地,當地黑人土著以畜牧業爲主。也有少量的農耕種植,一直以來,並不被重視,葡萄牙、西班牙都對開普敦不屑一顧,唯有荷蘭人於六十年前在此地修建了中轉補給站,隨後開始大量移民。當地的駐軍數量不清楚,但他們估計都不多,應該不上一千。”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他擔心的就是荷蘭人的大規模移民至南非,移民一多,他們自然要向南非內陸挺進,畢竟荷蘭人的骨子裡是最富有探險精神的,在南非東北部是舉世聞名的金礦產地,若是被荷蘭人發現。再想輕鬆吞下南非,殊非易事。

微微沉吟。他纔開口道:“歐洲的海外擴張,其實質是貿易擴張,與大清的開疆拓土有着本質上的區別,你能看到征伐非洲對歐洲貿易航線的影響,朕甚是欣慰。

對於海外貿易,朕歷來是持堅決支持的態度,征伐非洲,固然是爲了開拓海外的領土,但也有保護海外貿易的意思在內,即便是佔領了開普敦、阿克拉等港口,咱們同樣也可以爲歐洲的商船提供補給,只要不掐斷這條貿易航線,歐洲各國的反應不會十分強烈。

南非之地不適宜大規模農業種植,畜牧業發展亦十分有限,當地的黑奴亦不多,僅僅只有一箇中轉補給的作用,歐洲各國對南非並無多大的興趣,即便是佔領整個南非以及開普敦,亦不會引起多大的反響。

倒是西非,歐洲各國不會輕易罷休,不過,再難,亦要逆而取之,最少要奪取黃金海岸,搶奪阿克拉港,如此,才能夠獲得足夠的黃金和奴隸。

朕明確的告訴你,白銀遲早會被淘汰,白銀的產量實在是太大了,既要大力發展海外貿易,就必須逐步的以黃金取代白銀,黃金纔是海外貿易的硬通貨,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大清必須從現在開始積蓄黃金,以防銀賤傷民。至於奴隸,就不用說了,大清海外和本土都急需大量的奴隸。

征伐南非、西非,不僅可以獲得黃金和奴隸,還能震懾歐洲各國,間接的支持南洋艦隊在歐洲的行動,即便事有不測,亦可起到接應的作用,不至於讓南洋艦隊萬里逃亡。因此,西非必須征伐!”

胤祥聽的是暗暗心驚,原本以爲征伐非洲僅僅只是爲了推行非洲分封,卻不料背後竟然還有這麼多的意圖。

“皇上,胤禩、胤禟、胤誐三人在外遞牌子求見。”包福全進來躬身稟報道。

老八等三人前來何事?貞武瞥了老十三一眼,才道:“讓他們進來。”

說完,貞武啜了口茶,稍一沉吟,才接着說道:“征伐非洲,十三哥無須再爭,英國、荷蘭兩大海上強國此時正與法國、西班牙在歐洲大打出手,無暇抽身,對非洲是鞭長莫及,即便是想反撲,亦無兵可調。

倒是駐京八旗的訓練,十三哥要多多用心,朕之前曾起意譴二萬人前去美洲,不過,考慮到西北未穩,不敢輕易抽調兵力,西北一日不穩,朕一日不敢全力發展海外。

西北用兵,主要是禁衛新軍和駐京八旗精銳,西北補給不易,用兵在精不在多,你從駐京八旗中抽調二萬精銳另行訓練,需要要注意的是,要大力培養隨軍的郎中,以便能夠及時救治負傷之士兵,此事,你可與太醫院商量一下,擴大醫正的招收、培訓名額。

待平定了西北,海軍將對外大舉用兵,屆時少不了你出征的機會,你不必急於一時。”

“臣謹尊聖諭。”胤祥忙躬身道,心裡卻是一陣鬱悶,天知道哪年纔會對西北用兵,看來,得老老實實的在京城呆上幾年了。

胤禩、胤禟、胤誐三人進來便跪叩道:“臣,胤禩等恭請聖安。”

“免禮,都坐吧。”貞武隨口吩咐道,俟三人落座,他才問道:“海軍撫卹之方案刊出之後,京中各旗王公勳貴可有動靜?”

“回皇上。”胤禩欠身回道:“各旗王公勳貴皆忙着招攬人手,購買物質,爲遠航美洲做準備,對海軍撫卹一事,並無多大意見,僅能聽到幾句撫卹過高的抱怨。”

胤禟亦接着道:“皇上,臣亦覺的海軍撫卹偏高,如是禁衛新軍、八旗也循此例,臣擔憂朝廷將不堪重負。”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這怕是一衆王公勳貴讓幾人來探聽底細的,看來這些人倒也學乖了,他掃了幾人一眼,才道:“胤祥,你總理兵部,對海軍也熟悉,你先來說說海軍與八旗、綠營的不同之處。”

胤祥不由暗歎倒黴,微微思忖,他才道:“八旗是世兵制,一應兵丁的募集皆是自八旗子弟中挑選,而且各種福利優厚,房屋之建造、修繕,紅白喜事,遷移等所有經費概由朝廷支付,每遇大事,另有賞賜,可謂是厚養兵。

綠營皆是漢人,實行的是餘丁制,父兄在伍,子弟皆爲餘丁,守兵出缺,即以餘丁拔補,餘丁不足乃招募於民,實則是世兵制與募兵制的綜合,不過,相比於八旗,綠營不僅餉銀低,福利亦低,餘丁雖有一分補足,卻是僅足以餬口,守兵之糧餉,在世祖章皇帝之時尚算富足,如今已是不敷養家。

海軍實行是募兵制,所有兵丁,皆是募於民間,兵丁家屬亦未入兵籍,兵丁無糧,無福利,只發餉銀,不過,餉銀稍高,總體而言,優於八旗、綠營。”

貞武點了點頭,道:“八旗且不說,你說說綠營的職責以及現況。”

胤祥總理兵部,這些事情他自然是滾瓜爛熟,當下便道:“綠營實行的是養兵制,一應糧餉皆是朝廷撥拔,主要有七大職責,解送,包括解餉、解犯、解送錢糧。守護、稽盜、察奸、稽私、承催、特別差事。

對於綠營的管理,尊循土著化和分散化兩大原則,所謂土著化,即是無論兵丁在入伍前是本地人還是外籍人,一旦入伍,都必須攜帶家口入本地居住,舉家編入兵籍。分散化則指,綠營平日分散各地,按標、協、營、汛設置,各地按道里遠近營汛,急水陸衝緩確定兵額,目前兵部在籍的兵額爲五十六萬四千餘人。”

這純粹就是武警部隊!貞武哂笑道:“土著化和分散化,有其優點,可以有效的防止將帥私其兵,防止軍官、官兵之間相互勾結循私,易於管理控制,有利於快速的鎮壓地方小規模叛亂,消除內亂於萌芽。

但是,其弊端亦十分明顯,管理不善,訓練不勤,雜務太多,造成綠營的戰力低下,軍不成軍,而且亦不利於大規模調動,旦有稍大規模動亂,必然糜爛不堪,豈能收對內統治,對外防禦之效?你們現在可明白朕爲何要對海軍如此優厚的原因?”

第24撩撥康熙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8章 傳教士後記5第292章 大變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673章 滿城第604章 晾幾天第51章 海關制度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713章 倭奴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455章 宴請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127章 不賣帳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178章 摘桃子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410章 吃早茶第672章 應對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562章 開局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174章 回京後記6第677章 薄懲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271章 海軍部後記二第89章 眼紅第181章 朝會(二)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526章 理關係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528章 不賣帳第623章 晉封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180章 朝會(一)第609章 割地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53章 遭彈劾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605章 後宮第511章 工人?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94章 陳鵬年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181章 朝會(二)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216章 四方天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83章 酸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13章 敲打老九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455章 宴請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591章 反應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90章 兄弟同心後記三第599章 使團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558章 傳位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