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兩股敵人合流了!

李鬱所描繪的未來願景好似一顆重磅炸彈,

參會的文武官員們議論紛紛,許久不得平靜。

“諸位愛卿,有什麼擔憂儘管說出來?”

胡雪餘問道:

“陛下此舉定然造福百姓,功在千秋。然規模之大,世間罕見,臣就怕花錢太多,拖累了前方軍事,畢竟我軍現在的目標是擴大地盤。”

範京立即表示贊同。

農業署、水利署2位署長左右糾結,

如此大規模投入,利好相關機構,作爲署長當然想拍手叫好。

可範、黃2人身份略有尷尬,不敢多說,乾脆默不作聲。

……

只有煤炭署署長王六眼裡放光,整個人都在放光。

他從來沒想過,

君王會在民生方面如此下血本~

歷史上的龐大工程很多,絕大多數只圍繞兩點:

軍事、宮殿。

能夠兼顧軍事和民生的都寥寥無幾,例如都江堰。

而如今,

陛下想將江南打造成“暴雨不澇、乾旱不旱,全域井字河網”的農業天堂,自己應該奮不顧身的響應。

他剛擡頭,

恰好望見了李鬱遠遠投來意味深長的眼神。

王六熱血沸騰,噌的站起身:

“臣,願爲王驅。”

衆人的目光齊刷刷投向他,眼神複雜。

……

李鬱坐回高背椅,

笑着說道:

“諸位愛卿也不必過於擔心,如此宏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過,3年也好,5年也好,20年也好,總有完工的那一天。”

“寡人先撥50萬兩,在蘇鬆兩府開挖一級河道。分3個方向,最終匯入長江、東海、還有太湖。朝廷只承擔一級河道,待河網連通後,各村寨若想用水,就自己組織人接着挖二級河道。誰挖,誰受益,縣衙可出面組織統籌。不過二級河道的走向、寬度、深度皆由官府指定,民間不可擅自改動。”

衆人如釋重負。

如此,起碼能省掉一半的工錢,而且分攤到每年,壓力驟減。

在座的重臣多是江浙人士,瞭解本地風土人情。

假若一級河道聯網,天生勤勞的江浙百姓一定會挖出二級河道將河水引到村口。

шшш ttk an CO

再然後,就是三級河網(毛細血管)。

由農夫自行挖掘或者鄰居協助,將水引至田埂。

……

胡雪餘讚不絕口。

他可以篤定,江浙百姓一定會按照陛下的思路去做。

不需要忽悠,不需要訓令,而是真正的自願!

勤勞是刻在骨子裡的。

正所謂:

“青山不老我不閒,得閒已與山共眠。”

一項好的正策,應該兼顧“投入—產出、可行性、互惠性、前瞻性”,否則就是空中樓閣。

恢宏巨景毫無意義,只能落於紙面,終被灰塵覆蓋。

很明顯,

結合江浙地理條件、百姓秉性,此工程必成。

……

李鬱很清楚,

龐大帝國需要一個無短板的核心區——江南。

農業要節節增產,工業要覆蓋全行業,民心要絕對忠誠。

這樣,自己才能騰出手開疆拓土,大殺四方。

即使有受挫失利,也可以迅速的捲土重來,讓清全世界都瞭解一下3億人口工業國的動員實力。

影響農業的要素有很多,唯獨水利是農夫個人無法干預的,必須由朝廷層面統籌干預。

水利穩,農業就穩。

農業穩,工業就穩。

工農都穩,軍隊就穩,帝國就穩。

……

“黃文運。”

“臣在。”

“你儘快勘查,拿出可行的一級河道路線。”

“是。臣請示陛下,若路線上有農田有房屋有墳地,甚至有官署該怎麼辦?”

“照價賠償!擋路的全部拆掉!”

“遵旨。”

……

“範衆默。”

“臣在。”

“你回去帶人好好盤算一下,如何借這次工程儘可能多的把下田變成上田,把旱地變成水澆地。二級河道網的規劃就交給你了。”

“遵旨。”

……

“王六。”

“臣在。”

“你把勞工署也管起來。煤炭署的工作目前成熟平穩,無需太多上心。你暫時別回銅陵了,和黃署長協作把這邊的挖河工地管起來。”

王六稍一愣,問道:

“陛下,萍鄉煤礦正在籌建~”

李鬱略一思索:

“你派幾個得力助手過去,待萍鄉肅清白蓮殘匪後立即開工。讓交通署配合優先修築一條從礦區到袁河的道路,朝廷急需優質焦煤,明年春夏之交,萍鄉焦煤必須到江南!”

“遵旨。”

萍鄉安源煤礦,赫赫有名。

此地的焦煤就是工業的優質血液。

運輸條件也不錯,大約十幾裡的陸運後,就可以利用袁河——贛江——鄱陽湖——長江這麼一條水運大循環。

理論上,萍鄉的焦煤可以抵達江南任何一處工廠。

……

突然聊到煤礦,李鬱順口就問道:

“蜂窩煤的供需情況如何?”

王六立馬答道:

“臣統計過,一戶普通人家一年需消耗600到900塊。煤炭署已經放開民間商人進入這個行業,每年秋季提前通知城中百姓囤積蜂窩煤。繼遵旨優先供應冶金相關工業後,缺口依舊很大,或有4成。”

李鬱沉默了一會:

“那就昭告吳國境內,即日起,鄉村農戶不再強制用煤,可以燒枯枝柴禾搭配蜂窩煤。但所有城池、市鎮必須燒煤。另外,蜂窩煤售價每塊加2文。”

“陛下聖明。”

江南地區早就取消了徭役,居住在城中的百姓明顯遊離於賦稅體系之外。

商業和工業的繁榮讓城中百姓收入普增,這是不爭的事實。

商稅收不到他們頭上。

秋糧也收不到他們頭上。

蜂窩煤加2文,並無不妥。

紹興師爺出身的胡雪餘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摸到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可就差了一層紙,戳不破。

他望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

散會後,

李鬱突然想起了一個人,問道:

“司馬尚最近在做什麼?”

工業大臣杜仁,忍不住笑了:

“陛下,此人最近頗爲勤勉。據說做的不錯。”

“一起去瞧瞧。”

警衛處備好馬車、護衛隊,御駕從道前街啓程~

1隊巡警前面開道,300侍衛前後分佈,100騎兵側翼護衛馬車。

隨着戰事的節節勝利,

李鬱出行的規模反而越來越大,越來越謹慎。

車隊輕易不駛入府城的小巷子,因房屋密集,街道狹窄,不利於警衛。一般只走那幾條寬敞的主幹道。

粘杆處的細作無數次痛罵李鬱膽怯如鼠,在老巢也搞這麼大的排場。

武力刺殺無勝算,青樓刺殺等不到人,縱火無合適選址。

想來想去,唯有下毒和炮擊這兩樣稍有可能。

……

“阿仁,工業是關鍵。你可得上心。”

“陛下放心,6大品類,43小類,臣都有一一過問,確保沒有短板。技工招募、機器推廣,臣也祭出了懸賞制度。”

“人才是關鍵!一定要重視發明,銀子和官爵都可以給,讓世人看到榜樣。”

杜仁點頭,突然說道:

“陛下,臣有個想法。”

“講。”

“朝廷如今籠絡了一些高明工匠,可臣擔心這些匠官無法融入文官主流,又或者被排擠,被同化污染。”

“你的意思是?”

“臣想單獨成立一個科學院。若有不願躋身文官、笨拙直憨之人可掛官員待遇在院中鑽研。或許對彼此都好。”

李鬱笑了:

“寡人準了,伱去辦吧。”

……

杜仁鬆了一口氣,又想起來一人,說道:

“陛下容稟,有位略有薄名年輕大夫,其人以廉價成藥出名,省略了開方抓藥煎藥的環節。大戶人家看不上,但頗受中小戶百姓的推崇。”

“哦?此人何名?什麼來歷?”

“吳敖,籍貫江蘇,乃一不知名破落文人吳敬梓之孫。此人診療理念特殊,在吳門醫派中是個異類。”

“此人性情如何?”

“臣觀此人入仕之心炙熱。”

“不怕有野心,就怕他沒有相匹配的實力。”李鬱頗爲興奮,“你安排一下,讓他過兩日來見寡人。”

“是。”

杜仁還是很懂陛下的。

他早就猜到此人的診療理念符合陛下的理念。

……

18世紀,

能吃飽飯就算是幸福人生了。

生了病還能正經抓藥看病的,那絕對是殷實之家。

名醫只坐堂,輕易不出診。

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都是全科大夫,可以看人,可以看牲畜,還可以看風水。

還兼職寫家書,讀書信,取名字。

業務十分廣泛。

毫不誇張的說,江湖郎中和各路神婆撐起了民間診療的大半個天,膏藥和香灰就是最好的安慰劑。

李鬱想,小小的改變一下現狀。

ωwш▪тt kΛn▪CΟ

……

太監弄。

因明朝太監在此居住收稅而得名。

李鬱一眼就看到弄堂頭新修的茅廁,門口鋪了一層厚厚的煤渣,防止積水無法通過。

左邊爲男,右邊爲女。

沒一會,司馬尚來了。

“拜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杜仁趕緊亮明來意:

“司馬尚,陛下來視察你的工作了。”

“是。”

司馬尚定定心神,開始述職。

不愧爲兩榜進士出身,說話很有條理。

“臣雙管齊下,宣教和法令齊行。”

“每日清晨,各戶馬桶集中清運出城,由府衙僱傭外地流民負責清運出城集中清洗。”

“府衙和城外的幾十戶農戶達成協議,他們每3日撐船入城一次,清理茅廁去做農家肥。府衙不收他們一文錢,但也不給他們一文錢。”

“臣令人在各巷口貼出吳門醫派諸位名醫的聯名告示,告知百姓馬桶入河清洗乃百病之源,在河裡洗馬桶不止禍害自己,還禍害全城。”

“凡有違令者罰做苦役半年,全家清運馬桶。”

……

司馬尚繼續小心說道:

“不喝生水這件事比較難管。臣思來想去,陛下請看。”

走了幾步,

見一面牆上,用白石灰水刷了標語:

“喝熟水能長壽,喝熟水能壯楊。”

“喝熟水每天多掏1文錢買煤,喝生水每年多掏1000文錢買藥。”

“喝熟水代表富裕,喝生水代表窮酸。”

司馬尚連忙介紹:

“像這樣的刷牆宣傳在府城還有100多處,沒花幾文錢。”

在場衆人都笑了。

李鬱也忍俊不禁:

“此乃善意欺騙,並無不可。”

……

李鬱突然問道:

“聽秘書處的人說,你還僱傭了幾個老頭子?”

“是。皆爲土生土長的高壽之人,年齡70歲左右。臣給了他們一筆錢,讓他們說長壽秘訣是喝燒開後的水。其中有一位在60歲時令侍妾誕下了健康小兒,當時轟動全城,這也可以歸功於喝熟水。”

司馬尚偷眼觀察陛下反應。

面色如常~

不讚許不批評,那就是可行。

他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越來越清楚這位陛下的脈搏了。

在清廷當差,總是再苦一苦百姓。

吳廷這邊,是再騙一騙百姓。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

李鬱望了一眼擁擠逼仄的巷子,終究是沒有走進去。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馬車轉彎離開時,

他恰好看見了一低窪處,污水聚攏,水體泛着黃綠色。

問道:

“如今城中家家燒蜂窩煤,那麼多的煤渣都哪兒去了?”

司馬尚連忙答道:

“有的在巷口屋門外堆着,有的偷偷倒進河道。”

“煤渣就是免費的鋪路材料,怎麼能這樣浪費呢?”李鬱有些惱火,一時間居然忘了這事,“昭告各縣城府城,百姓房前屋後泥濘低窪處皆可以煤渣填鋪。”

“陛下聖明。”

……

江西袁州府萍鄉縣,武功山。

天降小雪,氣溫降至冰點。

4天前,

吳軍第5軍團在得到了棉衣、厚軍靴、蓋耳帽等冬季禦寒物資後,以3個營的兵力開始有計劃的上山圍剿。

從沈子村上山,在金頂和張厲勇白蓮殘部激戰。

爲了保住山寨,張厲勇部死戰不退,死傷超過1400人,這還是在吳軍沒有火炮,且風力偏大影響了線膛槍精準度的前提下。

當晚天公不作美,突降大雪。

吳軍的帳篷也擋不住這等嚴寒,只能在次日暫時後撤至山谷中的沈子村,待天氣放晴後繼續圍剿。

戰場傷亡僅僅30餘人,凍傷摔傷卻超過了百人。

……

而深感恐懼的白蓮殘部果斷放棄山寨,朝西南撤退進入了羅霄山脈。

冬季,失去了據點,失去了暖和的屋子,後果可想而知~

沿途減員掉隊不知幾何。

山峰兩側豎立,

中間一處谷底,破爛帳篷低矮窩棚連成片。

乃是張厲勇部臨時搭建的冬季宿營地。

此地可避寒風,勉強不至於凍死人。

但遍地積雪,食物難覓。

普通士卒麻木絕望,撿枯樹枝烤火,涉雪去林子裡打獵,苦苦求生。

不敢出山,怕引來吳軍圍剿~

……

幾近絕境時,

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贛南陌客,不請自來,拜見張將軍。”

“你是何人?”

此人摘下帽子,露出一根油光水滑的大辮子,

微笑道:

“鄙人奉江西布政使兼南贛鎮總兵馬忠義馬大人之令,前來聯絡各方扛吳義士,共襄盛舉。”

第330章 結盟?第493章 火併!火併他們啊!第434章 禍起蕭牆,逐漸失控第451章 投名狀159.第158章 有序造反,首子落地第275章 清廷江北官場的一顆地雷,被自己人第451章 投名狀第294章 世子降生,義子賭命!第319章 成色可怕的淮西新軍!爭議巨大的國第319章 成色可怕的淮西新軍!爭議巨大的國第90章 做人,要聽勸第125章 世上最賺錢之生意,無非三樣第364章 王亶望上位閩浙總督,和珅爲何憤怒第345章 擺在我們面前只有一條路投吳!第71章 本官什麼都不知道第223章 誤打誤撞,識破了乾隆的陰險計劃第101章 炮擊登岸清兵第60章 特殊文化第475章 意外因素,艦隊暫緩西進,改攻武昌!第531章 吳軍唯一的山地步兵營登場,密林蹲殺第293章 李鬱:我不聽你們的,我要吸取一位第105章 黃通判的發家史第495章 復仇,荊州八旗灰飛煙滅第360章 奴才願立軍令狀,3年平吳!請假一天!第226章 打爆京師火器營,然後調頭向北第100章 量產劈山炮第366章 人和猴子最大的區別是:人會用火第358章 巧搭浮橋,大軍強渡贛江!第230章 一場載入史冊的高強度戰爭第93章 和珅你說,朕是不是給他們臉了?第511章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凍殺刁民三千萬,續我大清五百年第93章 和珅你說,朕是不是給他們臉了?203.第201章 三連擊劇本,無痛江南第549章 吳皇的本意是好的,無奈福建綠營執行壞了第294章 世子降生,義子賭命!第283章 徵收秋糧的智慧!李鬱領先200年162.第161章 朕從京城放兩條“忠犬“去揚州第571章 最後一道軍令:馬踏盛京!第269章 大霧之下的棱堡攻防戰,史上第一混第511章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凍殺刁民三千萬,續我大清五百年第426章 乾隆邁出了力不從心的第一步開放團練第100章 量產劈山炮209.第207章 李鬱:我想屠乍浦滿城,可又不第102章 跑的慢的,都死了178.第176章 太后一句提醒,乾隆劍指江南第61章 緊急上架感言第64章 玩把大的?第85章 蒙韃子,講個笑話203.第201章 三連擊劇本,無痛江南第457章 留下“蛇”,抑制“羣鼠”第449章 戰場達爾文主義!第506章 精準刺殺,如期而至第95章 老登,你就說刺激不刺激吧?第341章 撒克遜海軍定力很足,卻不料乾隆喪第65章 造孽啊第102章 跑的慢的,都死了第523章 朕報復不了李鬱,還報復不了爾等京旗?第439章 乾隆:秘誅國賊,開闢第2戰場第367章 前途無法預料,未來十分堪憂第267章 秋季攻勢的第一步169.第167章 海蘭察,你到底對尤拔世做了什第96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第41章 騙你們上車第25章 未亡人袒露心聲第570章 酣暢淋漓的戰爭藝術,完美的勝利128.第128章 黃知府投桃報李,教科書式審案第566章 目的不純的包衣革命第393章 勝負既分,海蘭察割辮明志第321章 “摸金校尉”和“朕即天下”第370章 刺客和傳染病!第445章 滿城12時辰!第295章 我輩士紳,捐輸乃是取死之道!第492章 我等蒙古男兒正欲死戰,爾等滿人卻要跑路?第358章 巧搭浮橋,大軍強渡贛江!143.第142章 衆官雪地追巡撫第118章 大清皇帝對自己人很吝嗇,但對於爾第304章 京師年關難過!旗人難!乾隆更難!第440章 閩南人瘋起來,老廣的鍋蓋都摁不住!第425章 談判桌上,陰險的江南士紳“暴擊”傲慢的倫敦紳士139.開會,請假一天,明日正常更新第46章 我勸你納妾第549章 吳皇的本意是好的,無奈福建綠營執行壞了208.第206章 和八旗海上拼刺刀,東海誰稱王第310章 法語 拉丁語 滿語三種語言寫成的國第98章 說一百句好話,不如干一件實事第99章 闖漕幫,開香堂第55章 你拿開水潑我?第73章 亂第115章 我要你的心幹嘛,要你的人就行了203.第201章 三連擊劇本,無痛江南第295章 我輩士紳,捐輸乃是取死之道!第473章 助老夫拿下五福之最後一福好死第398章 撒克遜人自願雙膝下跪,三磕九拜,改信“鬱皇大帝”203.第201章 三連擊劇本,無痛江南第66章 我常常因爲自己過於善良,而羞愧不已第453章 乾隆大徹大悟,“吳亂”的本質壓根不是造反第491章 世界的本質,是一個字:騙第317章 從來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夠如此嫺熟的